1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引
1.9.3 第三节 追求成功 实现自我

第三节 追求成功 实现自我

自我完善是一个认识自我、塑造自我、超越自我的过程,它是每一个人的终生课题。在大学这个特殊的人生阶段,每个大学生都有自己初步的抱负和理想,都特别渴望踏上成功之路,一步一步证明自己的人生价值,不断实现更高境界的自我。

成功有不同的模式,成才有不同的途径。纵览古今中外成功者的人生足迹,我们清楚发现:成功没有灵丹妙药,成功只能是一个人辛勤探索、不懈奋斗的结果。不过,我们虽然找不到直通成功的捷径和统一模式,却能发现成功者身上共有的人格特质。这些特质是超越时空的“成功因子”。强化这些因子,拥有这些特质,我们就能抗拒沉沦,挑战平庸,远离晦暗,度过有意义的人生。

一、理想照亮人生

“有志者,事竟成。”

——范晔《后汉书》

1.从五吨船长到纽约州长

罗杰·罗尔斯是纽约州第53任州长,也是纽约州历史上第一位黑人州长。他出生在纽约声名狼藉的大沙头贫民窟。这里环境肮脏,充满暴力,是偷渡者和流浪汉的聚集地。在这儿出生的孩子从小对逃学、打架、偷窃甚至吸毒耳濡目染,长大后很少有人从事较体面的职业。然而,罗杰·罗尔斯是个例外,他不仅考入了大学,而且成了州长。

在就职的记者招待会上,到会的记者提了一个相同的问题:“是什么把你推向州长这个位子的?”面对300多位记者,罗尔斯对自己的奋斗史只字未提,他仅说了一个非常陌生的名字——皮尔·保罗。后来,人们才知道,皮尔·保罗是他小学时的一位校长。

1961年,皮尔·保罗被聘为诺必塔小学的董事长兼校长。当时正值美国嬉皮士流行的时代,他走进大沙头诺必塔学校的时候,发现这儿的穷孩子比“迷惘的一代”还要无所事事,他们不与老师合作,他们旷课、斗殴,甚至砸烂教室的黑板。皮尔·保罗想了好多办法来引导他们,可是没有一个是有效的。后来他发现孩子都很迷信。于是他在上课的时候多了一项内容——给学生看手相。他用这个方法来鼓励学生。

当罗尔斯从窗台上跳下,伸着小手走向讲台时,皮尔·保罗说:“我一看你修长的小指就知道,将来你是纽约州的州长。”当时,罗尔斯大吃一惊,因为长这么大,只有他奶奶使他振奋过一次,说他可以成为五吨重的小船的船长。这一次,皮尔·保罗先生竟说他可以成为纽约州的州长,着实出乎他的意料。他记下了这句话,并且相信了它。

从那天起,“纽约州州长”就像一面旗帜,罗尔斯的衣服不再沾满泥土,说话时也不再夹杂污言秽语,他开始挺直腰杆走路。在以后的40多年间,他没有一天不按州长的身份要求自己。51岁那年,他真的成了州长,而且就是纽约州州长。

在他的就职演说中有这么一段话:“在这个世界上,信念这种东西任何人都能免费获得,所有成功者最初都是从一个小小的信念开始的。”

2.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

设定明确的目标,是所有成就的出发点。制定目标和实现目标就像一场比赛,一旦设定了目标,目标就给了你一个看得见的射击靶,随着你的努力而实现。一个没有目标的人就像一艘没有舵的船,失去了方向,只会到达失望、失败和丧气的海滩。一句美国谚语说得好:“对一艘盲目航行的船来说,任何方向都是逆风。”著名女性心理与形象资讯创始人玛丽·斯普兰妮女士就曾说过:“我的感觉就是,目标像一盏夜航中的明灯,不断指引我向前;就像是牵引我命运的绳索,一步步将我导向成功。”

游泳天才弗洛伦丝·查德威克的经历——1952年,34岁的世界著名游泳好手弗洛伦丝·查德威克从卡德林那岛游向加利福尼亚海滩。两年前,她曾经横渡过英吉利海峡,现在她想再创一项纪录。

“那是1952年7月4日清晨,那天大雾弥漫,天气非常寒冷,但这对我不算什么,我知道一个人要想做一点事情,不吃苦是不行的。我决定从卡德林那岛向加利福尼亚海岸游过去,如果能成功,我将是第一个游过这个海峡的人。那天的雾实在太大了,我连护送的船也看不见,更看不见前边的岸。我在水里游了一个钟头又一个钟头,冰冷的海水刺得我浑身发麻。15个小时之后,我觉得自己不行了,不可能游到对岸。于是,我请求别人把我拉上船。这时,我的母亲和教练正在另一条船上,他们大声告诉我海岸很近了,只要我再坚持一小会儿,就能获得胜利。我朝前方望去,可我看见的只是茫茫大雾,根本不知道加州海岸还有多远。我只好摇摇头,宣告这次行动失败。

上船之后,当大雾渐渐退去,我才发现,海岸离我被大家拉上船的地方只有半英里。当时,我差一点哭出声来。说实在的,我不是为自己的失败找借口。如果当时我看得见陆地,我相信我一定能够坚持下来。两个月后,我成功地游过了卡德林那海峡(而且比男子的纪录快两个多小时)。

那次事件使我明白,目标对于一个人来说真的是太重要了。不夸张地说,在我的奋斗生涯中,只有那一次我没有坚持到底。”

游泳天才查德威克的失败和成功的经历清楚地告诉我们一个事实:明确的目标不仅为我们指明了奋斗的方向,同时也为我们提供前进的动力。有了目标,就有了热情、有了积极性,有了使命感。许多人怀着羡慕嫉妒的心情看待那些取得成功的人,总认为他们取得成功的原因是外力相助,是机遇垂青,于是感叹自己的命运不济。殊不知他们成功是因为他们确立了明确的目标。明确的目标就像一块磁铁,它能积聚、吸纳所有成功条件,帮助你迈向成功的彼岸。

如果一个人看不到生活的意义,看不到可以追求的理想和目标,他通常会无精打采,浑浑噩噩,空耗生命,甚至走向堕落、犯罪。

马加爵在案发被捕后,曾对姐姐说:“姐,现在我对你讲一次真心话,我这个人最大的问题就是,我不知道人生的意义到底是什么……在这次事件以后,此时此刻我明白了,我错了。其实,人生的意义在于——人间有真情。”在临刑前的最后一次采访中,马加爵又说:“我觉得,没有理想是最大的失败。”如果马加爵能早几个月悟出真正的人生目标,他在做错事前就会问自己:这样做是离自己的目标更近还是更远?手足情深的姐姐和自己尊崇的父母会如何看待这件事?这样,他可能就不会误入歧途了。

虽然马加爵只是一个极端的案例,但在大学校园里,因为缺少理想而懒散懈怠、及时行乐、浑浑噩噩的也并不鲜见。没有人生目标或理想,是很难有责任感、上进心或生活热情的,这样的人也很难走出“迷茫”的困境。

3.成功的道路是由目标铺成的

理想是照亮人生的灯塔。没有理想,就没有坚定的方向;没有方向,就没有充实的生活。

在一次对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的205位大学生的调查中显示,大部分学生没有职业生涯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晋升、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3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并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甚至影响其对工作的适应性。每个人的人生画卷要靠自己去描绘,灿烂与否,绚丽与否,首先取决于你是否有人生理想与目标。

4.“目标分解”助你成功

1984年,在东京国际马拉松邀请赛中,名不见经传的日本选手山田本一出人意料地夺得了世界冠军。当记者问他凭什么取得如此惊人的成绩时,他说了这么一句话:“凭智慧战胜对手。”当时许多人认为他在故弄玄虚。马拉松是体力和耐力的运动,说用智慧取胜,确实有点勉强。两年后,意大利国际马拉松邀请赛在意大利北部城市米兰举行,山田本一代表日本参加比赛又获得了冠军。记者问他成功的经验时,性情木讷、不善言谈的山田本一仍是上次那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话:“用智慧战胜对手”。10年后,这个谜终于被解开了。山田本一在他的自传中这么说:“每次比赛之前,我都要乘车把比赛的线路仔细地看一遍,并把沿途比较醒目的标志画下来,比如第一个标志是银行,第二个标志是一棵大树,第三个标志是一座红房子,这样一直画到赛程的终点。比赛开始后,我就以百米的速度奋力地向第一个目标冲去,等到达第一个目标后又以同样的速度向第二个目标冲去。四十多千米的赛程,就被我分解成这么几个小目标轻松地跑完了。起初,我并不懂这样做的道理,我把我的目标定在四十几千米处的终点线上,结果我跑到十几千米时就疲惫不堪了,我被前面那段遥远的路给吓倒了。”

确实,要达到目标,就像上楼一样,不用梯子从1楼到10楼是绝对蹦不上去的,相反,蹦得越高就摔得越狠,而必须是一步一个台阶地走上去。就像山田本一一样将大目标分解为多个易于达到的小目标,每达到一个小目标,都使他体验了成功的感觉,而这种成功感强化了他的自信心,并推动他稳步发掘潜能去达到下一个目标。很多人的“资产”,如大富豪的钱财、大将军的战功、大学者的学问、大作家的著作等都是通过无数个小目标的达成累积来的,只有极少数人是通过非正常途径如中奖券或继承遗产等而一夜暴富。

有个聪明的大学生很善于利用“目标分解法”,他大一时就开始背英文字典,一天背两三个英文单词,到大四时,虽然还没整本背完,但他记住的单词却比同班同学多好几倍,在考托福时,竟以645分的高分被著名的哈佛大学录取。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很多人做事之所以会半途而废,往往不是因为难度较大,而是觉得成功离我们太遥远。确切地说,我们不是因为失败而放弃,而是因为倦怠而失败。

要有效地运用“目标分解法”需遵循以下几个基本原则:

(1)不求快 因为“求快”就会造成对自己的压力,欲速则不达。

(2)不求多 因为“求多”会让自己无力承担,丧失累积的勇气。

(3)不中断 因为一旦中断,会影响累积的效果和意志,功亏一篑。

二、心态预示成败

“改变态度,便能改变生活。”

——(法国)大仲马

(1)“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繁星。”

有一个名叫塞尔玛的美国年轻妇女,丈夫奉命到沙漠腹地参加军事演习。塞尔玛孤零零一个人留守在一间像集装箱一样的铁皮小屋里,那里气候干燥,炎热难耐,周围只有墨西哥人与印第安人。他们不懂英语,无法进行交流。她寂寞无助,烦躁不安,于是写信给她的父母,想离开这个鬼地方。父亲的回信只写了一行字:“两个人同时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人看到泥土,一个人看到繁星。”

塞尔玛开始没有读懂其中的含义,反复读了几遍后,才感到无比惭愧,她决定留下来在沙漠中去寻找自己的“繁星”。她一改往日的消沉,积极地面对人生。她在当地广交朋友,学习他们的语言。她付出了热情,人们也回报了她热情。她非常喜爱当地的陶器与纺织品,于是人们便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的陶器、纺织品送给她做礼物。塞尔玛很受感动,她的求知欲与日俱增。她十分投入地研究了让人痴迷的仙人掌和许多沙漠植物的生长情况,还掌握了有关土拨鼠的生活习性,观赏沙漠的日出日落,并饶有兴致地寻找海螺壳……她为自己的新发现而激动不已。于是她拿起了笔,一本名为《快乐的城堡》的书两年后出版了,她最终经过自己的努力看到了“繁星”。

沙漠没有变,当地的居民没有变,只是塞尔玛的心态或人生视角变了,原先的痛苦与沉寂没有了,取而代之的是乐观的精神和积极的行动,她终于看到了灿烂耀眼的星星。

(2)这世界就像一面多棱镜,这一面是不幸,另一面可能就是幸运。

凡事都有两面,成功的关键不在于事物本身的积极或消极,而在于人们心态的积极或消极。积极的心态看到的永远是事物好的一面,而消极的心态,只是看到不好的一面。积极的心态可以让坏事变好,消极的心态却使好事变坏。

古时候,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曾经住过的店里。考试前两天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梦到下雨天时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第二天,秀才就赶紧去找算命先生解梦。算命的一听,紧蹙了一下眉头,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想起自己前两次的落榜,越想越觉得算命先生说得有道理。于是,他沮丧地走回客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将自己做的梦和算命先生的解析向店老板如此这般地说了一遍,没想到店老板听后反而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你想想,墙上种白菜不是高种(中)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背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觉得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去参加考试。等到揭榜那天一看,居然中了个探花。

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炎热,非洲人向来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沮丧而回。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这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回。

上述两则故事都清楚地显现出积极心态在迈向成功过程中产生的巨大作用。一念之差可以使人灰心丧气,不战而败;也可使人满怀信心,大获全胜。

美国成功学院对1000名世界知名成功人士的研究表明:积极的心态决定了成功的85%。著名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心态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我们人生的成败。我们怎样对待生活,生活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怎样对待别人,别人就怎样对待我们;我们在一项任务刚刚开始时的心态决定了最后有多大的成功,这比任何其他因素都要重要。

(3)心态决定人生的高度。

积极的心态是成功的催化剂,它使人变得温暖活泼、富有弹性,使人充满进取精神和远大抱负。相反,消极的心态则会使人变得萎缩、阴郁、消沉。

著名的英国心理学家哈德飞,在他那本只有54页、非常了不起的小书《力量心理学》里指出,人的精神状态对身体和力量有令人难以置信的影响。他请了三个人做实验来证明生理受心理的影响程度。第一次实验,他要求三个人在三种不同的情况下尽全力抓紧握力计。在一般的清醒状态下,他们平均的握力是45千克。第二次实验,则将他们催眠,并告诉他们,他们非常虚弱。实验结果,他们的握力只有13千克,还不到他们正常力量的1/3。哈德飞再让这些人做第三次实验,在催眠之后,告诉他们,他们非常强壮,结果他们的握力平均达到64千克。当他们在思想里认定自己有力量之后,他们的力量几乎增加了50%。哈德飞的实验告诉我们,心理的力量是令人难以置信的。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塞利曼博士所做的实验,更加让人相信心理力量的可怕。他花了20多年,找了一万多人做一些心理方面的研究。研究的结果显示,悲观的人往往会自怨自艾生出病来,严重的甚至会失去生命。

塞利曼博士举了下面这个实例来说明:

“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度员尼克,他工作相当认真,做事也很尽职尽责,不过他有一个弱点,就是对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有一天,铁路公司的职员都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大家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竟被关在一辆冰柜车里。尼克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根本没有人听到。尼克的手掌敲得红肿,喉咙叫得沙哑,也没有人理睬他,最后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愈想愈害怕,心想,冰柜里的温度一般都在-20℃以下,如果出不去,一定会被冻死。他只好用发抖的手,找来纸笔,写下遗书。

第二天早上,公司里的职员陆续来上班。他们打开冰柜,发现尼克倒在里面。他们将尼克送去急救,但他已没有生还的可能。大家都很惊讶,因为冰柜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这巨大的冰柜车也有足够的氧气,而尼克竟然给‘冻’死了!”

其实尼克并非死于冰柜的温度,他是死于自己心中的冰点。

两位心理学家的研究告诉我们:影响一个人能力、命运的不是出身和地位,也不是财富和金钱,更不是老师和父母,而是对人对事的心态。

三、自信成就事业

“天生我材必有用。”

——李白

(1)“校长,如果你录取我,我保证我会成为贵校的骄傲。”

在微软工作的华人都知道郭蓓菁,一位小巧玲珑、年轻活泼的女孩。见她第一眼时你可能会对她是微软最资深的华人经理之一感到惊讶,但是,如果你跟她的交谈超过一分钟,你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她讲的每一句话都流露出自信、积极和乐观的精神,卓越的领导力及严谨的逻辑和思维。

下面是她自己讲述的在美国求学的真实故事。

“我十八岁从中国移民到美国。到美国六个月后,为了上大学,就参加了SAT考试。那时虽然我的英语口语已经不错,但是文法、词汇和作文还是不行。我的SAT数学考了780分(接近满分800分),但是英语却只考了280分。要知道英语就算交白卷也有200分。你可以想象280分是个多么糟糕的分数。但是我依然自信地申请了加州大学的电机工程系。

“由于我的英语SAT分数太低,我的申请表很可能没被仔细阅读就直接被拒绝了。但是我不服输,我深信如果我被录取,我将会成为一个成功的工程师。于是,我决定‘上诉’。

“我直接写了一封信给加州大学的校长。在信里,我做了自我介绍,自豪地描述了我在理工方面的成就,解释了英语考试成绩不理想是因为我刚到美国六个月,我特别强调了我的学习能力和刻苦精神。最后,我说:‘校长女士,如果你录取我,我保证我会成为贵校的骄傲。’

“两天后,校长约见了我。我和她面谈时,她意识到我的英语进步得很快。我向她当面保证我的英语会学得和美国同学一样好。一星期后,加州大学收回成命,决定录取我。”

因为郭蓓菁自信,所以她面对消极的结果不认输,不低头,不退缩,她积极行动,主动争取,最终抓住了机遇。

(2)一分自信,一分成功。

年轻的亨利是美国的一个流浪汉,身材矮小相貌丑陋的他一直十分自卑,连最普通的工作都不敢应聘,只靠政府的救济金维持生活。孤独苦闷的亨利看不到生活的希望,整天躺在公园的长椅上唉声叹气地抱怨命运的不公。

有一天,他儿时的朋友切尼迫不及待地告诉他:“我看到一本杂志,里面有一篇文章说拿破仑有一个私生子流落到了美国,并且这个私生子又生了个儿子,他的全部特征都跟你相似,个子矮小,讲一口法国口音的英语。”

“真的是这样吗?”亨利半信半疑,但他还是愿意把这一切当做真的。他掏出口袋里所有的零钱,用汉堡包加一杯可乐招待切尼。

有很长一段时间亨利总在心里念叨着:“我真的是拿破仑的孙子?”渐渐地,这挥之不去的意念终于使他确信了这是一个事实。

于是,亨利的人生整个被改变了,以前他因为个子矮小而充满自卑,而现在他因此感到自豪:我爷爷就是靠这种形象指挥千军万马。以前他总觉得自己的英语发音不标准,像一个令人讨厌的乡巴佬,现在他却认为自己带一点点法国口音的英语悦耳动听。在下决心开创一番事业的时候,因为白手起家,他遇到了无数难以想象的困难,但他却充满了信心。他对自己说,在拿破仑的字典里找不到“难”这个字。就这样,凭着自己是拿破仑孙子的信念,他克服种种困难,成为一家大公司的董事长,并且在他经常闲逛的那个公园对面,盖了一幢30层的办公大楼。

在公司成立10周年的日子,他请人去调查自己的身世,但是结论是:他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可亨利并没有因此感到沮丧,他说:“我是不是拿破仑的孙子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我明白了一个成功的道理:当你相信它时,它就是真的。”

亨利成功了,强烈的心理暗示转化成巨大的自信,使他坚信自己就是拿破仑的孙子,过去的缺点瞬间都变成了优点,最终给他带来了人生的成功。是的,没有自信,便没有成功。一个获得了巨大成功的人,首先是因为他自信。有人说,自信是成功的一半,这话一点也不夸张。自信的人依靠自己的力量去实现目标,自卑的人则只有凭借侥幸。

古往今来多少人的失败,究其原因,往往不是无能,而是不自信。自信,使不可能成为可能;不自信,则使可能变成不可能。一分自信,一分成功;十分自信,十分成功。因为自信,关云长单刀赴会;因为自信,毛遂脱颖而出;因为自信,布鲁诺视死如归;因为自信,比尔·盖茨弃学经商……选择自信,就是选择放弃失败走向成功。

(3)“只看自己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

一个人自身所具有的潜能和在学习、工作、生活中表现出来的能力并不总是1∶1的关系。

许多人屡屡在学业和事业上遭遇挫折,他们总是习惯性地把挫折归结为自身潜质的不足。其实,即使在这些经常灰心丧气的人身上,也往往蕴藏着巨大的、远远超出常人想象的潜能——只不过,潜能的主人并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了,却不知该如何释放这些能量罢了。

相反,那些特别乐观、特别自信的人总能不断地从自己身上找到前进的动力,总能设法让自己身体里的潜能超水平地发挥和释放出来。

从某种意义上说人都是有缺陷的,如果我们过分地关注自己的缺陷与劣势,那它就会演变放大为我们人格的缺陷和生命的劣势。反之,如果我们忽略自己的缺陷,珍惜自身的优势,并以行动去转化与提升,每个人都能活出生命赋予的精彩。黄美廉就是这样一位强者。

黄美廉,一位自小就患脑性麻痹的病人。脑性麻痹夺去了她肢体的平衡感,也夺走了她发声讲话的能力。从小她就活在诸多肢体不便及众多异样的眼光中,她的成长充满了血泪。然而她没有让这些外在痛苦击败她内在的奋斗精神,她昂然面对,迎向一切的不可能,终于获得了加州大学艺术博士学位。她用她的手当画笔,以色彩告诉人“寰宇之力与美”,并且灿烂地“活出生命的色彩”。

以下是她一次演讲的精彩片段。

她站在台上,不时地挥舞着她的双手;仰着头,脖子伸得好长好长,与她尖尖的下巴扯成一条直线;她的嘴张着,眼睛眯成一条线,带点调皮地看着台下的学生;偶尔她口中也会咿咿唔唔的,不知在说些什么。基本上她是一个不会说话的人,但是,她的听力很好,只要对方猜中或说出她的意见,她就会乐得大叫一声,伸出右手,用两个指头指着你,或者拍着手,歪歪斜斜地向你走来,送给你一张用她的画制作的明信片。

全场的学生都被她不能控制自如的肢体动作震慑住了。这是一场倾倒生命、与生命相遇的演讲会。

“请问黄博士,”一个学生小声地问,“你从小就长成这个样子,请问你怎么看你自己?你就没有怨恨吗?”

演讲会的主持人心头一紧,真是太不成熟了,怎么可以当着面,在大庭广众之下问这个问题,太刺激人了,他很担心黄美廉会受不了。

“我怎么看自己?”美廉用粉笔在黑板上重重地写下这几个字。

她写字时用力极猛,有力透纸背的气势,写完这个问题,她停下笔来,歪着头,回头看着发问的同学,然后嫣然一笑,回过头来,在黑板上龙飞凤舞地写了起来:

一、我好可爱!

二、我的腿很长很美!

三、爸爸妈妈这么爱我!

四、上帝这么爱我!

五、我会画画!我会写稿!

六、我有只可爱的猫!

七、还有……

八、……

忽然,教室内一片鸦雀无声,没有人讲话。她回过头来平静地看着大家,再回过头去,在黑板上写下了她的结论:“我只看我所有的,不看我所没有的。”

学生们响起掌声,美廉倾斜着身子站在台上,满足的笑容从她的嘴角荡漾开来,眼睛眯得更小了,一种永远不被击败的傲然写在她脸上。

“只看自己有的,不看自己没有的。”只有这种人,才能成为真正的强者。

在校园里,在社会上,我们常常会发现不少同学压抑、自卑。他们常常感叹自己相貌丑陋、身材矮小、家境贫寒、父母卑微、智商太低、运气太差……不可否认,人的主客观条件肯定是存在差异的,但黄美廉的故事启示我们:任何先天的缺陷或后天的贫乏都不是自卑消沉的理由,因为即使对最不幸的人来说,他也有选择道路改变处境的机会。如果你只是埋怨和感叹老天的不公平,那就会失去更多的东西。

真正应该对失败负责的,往往是自己的放弃,而不是这个世界的不公平——相反,在不公平面前,如果你拥有乐观、豁达的心胸和良好的心态,振作精神,克服困难,执著前行,说不定你还会取得别人意想不到的成功和收获呢。

(4)挑战自卑,重塑自我。

自信是人对自身价值和能力的充分认识和评价,是在认清自己现状后所保持的一种昂扬斗志,是人生成功、幸福的关键。许多心理障碍都可以从本质上归结为没有自信。

在现实生活中,几乎每个人都知道自信对于学业、事业、人生的重要性,但是知道这一点,并不等于就拥有了自信。实际上,缺乏自信是困扰我们的大问题。某大学问卷调查显示,缺乏自信的大学生人数占75%,他们畏缩不前,自我怀疑,不相信自己能承担责任、完成任务,也不相信自己同样拥有将梦想变成现实的能力。

如何才能改变现状,培养自信呢?从以下几方面着手,应该是行之有效的。

①为自己确立一个切合实际的目标。

确立目标是人生成功的需要,也是激发人的潜能的需要。设立目标本身就是自信心的一种表现。但如果目标好高骛远,很难实现,必使你产生挫败感,丧失自信。

②关注自己的长处。

天生之人,千差万别,但各有所长。如果你总是做不适合自己的事情,老拿自己的短处去比别人的长处,那你是很容易产生自卑感的。

③认真做好每一件小事。

缺乏自信的人,其实是挫折失败累积的结果。如果每一件小事我们都认真对待,都做得令人满意,那么,我们就会不断得到表扬与肯定,而他人的正面评价正是自我积极评价的源头。

以上三点是培养自信的指导原则,下述七点则是增强自信的具体方法。

①挑前排的座位就座;

②交流时,正视对方;

③走路速度比原来加快25%;

④公众场合,大胆发言;

⑤真诚地微笑,开心地大笑;

⑥多用肯定的句子表达想法;

⑦尽可能多地找出自己的优点并经常默念。

建立自信的方法其实并不复杂,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相信你自己”。

四、行动实现梦想

Just Do it!

——耐克公司广告语

(1)“把信带给加西亚”。

有一篇仅几百字的短文,自写成一百年来风行不衰,激励着一代代胸怀大志的年轻人。这就是哈伯德的《把信带给加西亚》。

美西战争爆发后,美国总统必须立即和西班牙反抗军首领加西亚将军取得联系。此事关系战争全局。但当时加西亚正在古巴丛林之中作战,没有人知道确切的地点,所以无法写信或打电话给他。怎么办呢?

有人向总统推荐说:“有个叫罗文的人有办法找到加西亚,也只有他能找到加西亚。”

于是,他们找到罗文,将一封写给加西亚的信交给他。关于那个叫罗文的人如何接了信,把它装进一个油质袋子里,打封,吊在胸口藏好,如何在三个星期之后,徒步穿越一个危机四伏的国家,把信交到了加西亚手中——这些细节作者并没有多说。他强调的重点是:罗文接过信后,并没有问加西亚在哪里,而是二话没说就出发了。

没有问题,没有条件,更没有抱怨。只有行动,积极而坚决的行动。

人的一生有没有意义,不是看他的想法有多好,关键是看他能不能把想法变成现实,人生意义就在于实现自己想法的行动过程之中。

立即行动,成功就距离你最近。

(2)拖延是成功的死敌。

成功学大师拿破仑·希尔认为,要达到成功,第一条守则就是:开始行动,向目标前进!而第二条守则是:每天继续行动,不断地向前进!

在大学校园里,我们常常可以听见这样的声音:

——如果我早点开始复习,这次研究生考试肯定就没问题了!

——如果我当过学生干部,现在交往能力与组织能力就不会这么差了!

——如果我没旷这么多的课,没有这么多功课不及格,我也不会拿不到毕业证了!可现在已经是大四,要毕业了,来不及了!

……

一个个美好的想法都在时光的流逝中化为泡影,实在令人惋惜。其实,叹息者不该如此悲观,只要马上行动,一切改变皆有可能。虽然行动之后结果不一定事事如意,但如果只有心动,却不去行动,那是绝对不可能有满意的结果的。所谓“亡羊补牢,未为晚也”,当你意识到自己的不足,想要弥补一番,或你有一个绝妙的创意,那么永远也不要说太晚,关键是马上行动,切实执行自己的想法,以便发挥它的价值。

有个人已经40岁了,一天他对朋友说:“我想考博士,但年龄太大了,拿到学位时我已经43了。”可是他有没有想过,如果不去考,不去读,三年后他还是43啊!

是啊,即使不行动,时间还是无情地流逝,片刻不会为你停留。那么,何不在这段时间里努力进取,勤奋实践,做出成绩来呢?要想把梦想变为现实,必须把握现在。

寒号鸟的故事很好地印证了这个道理。

古老的原始森林,阳光明媚,鸟儿欢快地歌唱、辛勤地劳作。其中有一只寒号鸟,仗着一身漂亮的羽毛和嘹亮的歌喉,便到处游荡卖弄,看到别的鸟儿辛勤劳作就嘲笑不已。

好心的鸟儿提醒它说:“寒号鸟,快垒个窝吧,不然冬天来了怎么过呢?”

寒号鸟轻蔑地说:“冬天还早呢,着什么急呢!趁着今天大好的时光,快快乐乐地玩玩吧。”

就这样,日复一日,冬天眨眼就到来了。鸟儿们晚上都在自己暖和的窝里舒服地休息,而寒号鸟却在夜间的寒风里,冻得瑟瑟发抖,用美丽的歌喉悔恨过去,哀叫未来:“哆啰啰,哆啰啰,寒风冻死我,明天就垒窝。”

第二天,太阳出来了,万物苏醒了。沐浴在阳光中,寒号鸟好不得意,完全忘记了昨晚的痛苦,又快乐地唱起歌来。

有鸟儿劝它:“快垒窝吧,不然晚上又要发抖了。”

寒号鸣嘲笑说:“不会享受的家伙。”

晚上又来临了,寒号鸟又重复着和昨天晚上一样的哀叫。就这样重复了几个晚上,大雪突然降临,鸟儿们奇怪寒号鸟怎么不叫了呢?太阳一出来,大家一看,寒号鸟早已被冻死了。

对一个胸怀大志者而言,拖延怠惰也许是最有破坏性的。不可否认,大学生就像寒号鸟一样,有自我骄傲的资本,他们有令人羡慕的现在和令人向往的未来,有美丽的青春和多不胜数的时间。今天作业没完成,不要紧,明天再写也不迟,今天的功课没弄懂,明天再去钻研也不晚。青春多么美好,人生多么短暂,于是,本该用来汲取知识的时间却由游戏上网吃喝玩乐占满。

当拖延怠惰在一个人身上积累成根深蒂固的恶习时,与及时行乐的寒号鸟一样,他将跌入万劫不复的深渊。

(3)“先开枪,后瞄准”。

很多机会是在议而不决,决而不行中被白白浪费的。

假如把机会比喻成飞禽的话,作为想获取机会的我们该怎么做呢?创新管理大师汤姆·彼得斯曾经有“先打枪,后瞄准”的夸张说法,看似荒谬,其实却是变革时代的真实写照。先“打枪”——行动起来,比先“瞄准”——等做好准备再开始,更具现实性,也更容易取得成功。人们常说时间不等人。机会稍纵即逝,假如不够敏感,不能够快速反应的话,只能错失良机。

所有好的猎手,当他看到一只飞禽的时候,都是抬手即射,而不会左瞄右看、磨磨蹭蹭,更不是等它停下来了再瞄准射击,犹豫、拖沓、等待只会让猎物飞得无影无踪。

在我们的生活当中通常会看到这样两种人:第一种人可以看做是“行动者”。他们的主要特点是快速反应,勇于实践,在事情刚有点眉目,时机看起来似乎还不是很成熟的时候已经开始行动了。他们常常会被看做比较“莽撞”的人。第二种人,做事比较谨慎。他们在行动之前总是瞻前顾后,周密计划,反复论证。尽管如此,行动起来还是提心吊胆,战战兢兢。这种人常常被看做太注重细节的“完美主义”者。

生活中,被认为“莽撞的人”往往比“追求完美的人”更容易成功。究竟是什么原因呢?

“莽撞的人”在机会来临的时候,一般情况下不会多想,会迅速行动起来,在行动中积累自己的优势,领先于人。其实,只要领先了别人半步,按照马太效应,就会占尽先机。过于注重细节,追求完美的人,往往关注的是自己的内部,对外界的困难常常有夸大的倾向。因此,常常认为事情必须做详尽的安排。如果等到机会成熟后再开始行动,等待的结果往往是失去先机,遭遇市场成熟时的激烈竞争。

许多人恪守“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名言,认为机遇似乎会在某一个地方等着我们,所以我们只要老老实实做准备,积累力量就可以了。其实,这样的想法有些片面。机遇不会在任何地方等你,它常常会蒙上神秘的面纱,把自己伪装起来,隐藏起来。你只有迅速行动,不停搜索,才能够发现它,进而获得它。而且,所谓机遇都是由人们在行动中创造出来的。

有一次,拿破仑率兵打仗,有个士兵对拿破仑说:“将军,现在是我们进攻的大好机会啊。”拿破仑告诫他说:“敌人哪有给我们什么机会啊,所有的机会都是我们主动争取来的。”

(4)立即行动,绝不拖延。

你的梦想(理想)毫无价值,你的计划渺如尘埃,你的目标不可能达到,一切的一切毫无意义——除非你行动。

“立即行动,绝不拖延”这一成功的秘诀听起来很简单,但许多人无法做到。

如何才能立即行动而不拖延呢?你需要记住以下几点。

①不为拖延找借口。

必须记住,没有什么人会为我们承担拖延的损失,拖延的后果只有我们自己承担。

从现在开始,不要说下列为自己找借口的话。如:

——我在等待时机。

——条件还不具备。

——不是不想行动,只是行动也于事无补。

——我是没有时间做这事。

——太晚了,来不及了。

——他那人太挑剔了,我无法和他相处。

——我本来可以不迟到的,如果不是堵车。

——我没有在规定的时间把事做完,是因为……

——这事我怕做不好,我以前从没做过。

②给出期限,提高效率。

拖延者都不爱制订计划,因为有了计划就有了依据和标准,就有了约束与监控,就不能“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事实上,给行动计划一个明确的时间期限后,更会激发人的紧张感和压力感,使人保持良好的热情与斗志,不会虚度时光,无所事事,从而大大提高工作学习效率。

③有压力的事情立即做。

你越拖延,厌恶感越强,压力越大,畏难情绪越重。还不如趁厌恶感还未滋生或比较弱的时候赶快行动,完成你应该完成的事情。立即行动省事又省心。

19岁的小张是某大学一年级的学生,他在暑假兼职推销商品。下面是他叙述的推销体会。

“挨家挨户推销确实有些难度,早上进行的第一次拜访尤其困难。在路上,我就担心着客户的态度会是怎样的,自己又该怎么应付,想着想着心里就开始紧张,等到了客户门口,却些犹豫了,心里想:也许晚点拜访也没关系。于是心中忽然一轻松,在附近徘徊了一阵子,看看风景,买点东西,用来拖延拜访的时间。

“可想不到的是,我越是拖延,心里越是紧张,最后连脚步也迈不开了。于是心里又想:要不吃完午饭再去吧。等吃完午饭,我觉得不能再浪费时间了,于是一鼓作气走到客户门前按响了门铃,心里却突然不紧张了。接下来的事情一帆风顺,根本没有我想象的那么难。

“所以,在接下来的几天里,我不再犹豫不决,拖拖拉拉,而是径直走到客户门口,拿着样品就按门铃,向客户说声‘早安’,并马上开始推销。这样,我的工作效率提高了,工作热情也提高了。这让我很有成就感。”

这虽然是小张一个人的体会,但却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事情难不是我们不敢做的原因,正好相反,它是不敢做的结果。

事实确实如此,许多事情在没做之前总是顾虑重重,畏首畏尾,可当你真放手去做后,你会惊讶地发现:事情没想象的那么复杂可怕。

五、坚韧创造奇迹

“古之立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苏轼

(1)“我赢了上帝”。

一位电台主持人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遭遇了18次辞退,她的主持风格被人贬得一文不值。

最早的时候,她想到美国大陆无线电台工作。但是,电台负责人认为她是一个女性,不能吸引听众,理所当然地拒绝了她。

她来到了波多黎各,希望自己有个好运气。但是她不懂西班牙语,为了熟练地掌握这门语言,她花了三年的时间。但是,在波多黎各的日子里,她最重要的一次采访,只是有一家通讯社委托她到多米尼加共和国去采访暴乱,连差旅费也是自己出的。

在以后的几年里,她不停地工作,不停地被人辞退,有些电台指责她根本不懂什么叫主持。

1981年,她来到纽约的一家电台,但是很快被告知:她跟不上这个时代。为此,她失业了一年多。

有一次,她向一位国家广播公司的职员推销她的清谈节目策划,得到他的肯定。但是,那个人后来离开了广播公司。她只好再向另外一位职员推销她的策划,这位职员对此不感兴趣。她找到这位职员,要求他雇用她。此人虽然同意了,但他却不同意搞访谈节目,而是让她主持一个政治节目。

她对政治一窍不通,但是她不想失去这份工作。她于是恶补政治知识……

1982年的夏天,她的节目开播了。节目期间听众可以打进电话来讨论国家的政治活动,包括总统大选。这在美国的电台史上是无先例的。

她主持技巧娴熟,主持风格平易近人,她的节目成为全美最受欢迎的节目。她几乎在一夜之间成名。

她叫莎莉·拉斐尔。现在的身份是美国一家自办电视台节目主持人,曾经两度获全美主持人大奖。每天有800万观众收看她主持的节目。

在美国传媒界,她就是一座金矿,她无论到哪家电视台、电台,都会为他们带来巨额的回报。

莎莉·拉斐尔说:“我平均每一年半,就被人辞退一次,有些时候,我认为这辈子完了。但我相信,上帝只掌握了我的一半,我越是努力越是坚持,我手中掌握的那一半就越庞大,有一天,我终于赢了上帝。”

“我赢了上帝”这句话曾经作为标题,出现在美国的许多媒体上,包括国家电台对她的一个访谈录。

再试一次,你就可以达到成功的彼岸!

(2)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在人生的道路上,每个人都会遇到各种困难、挫折和失败,但每一次失败都会成为你下一次行动的经验与财富,成功的秘诀在于持之以恒,锲而不舍,拿破仑说过:“人生最大的光荣不在于永不言败,而在于屡败屡战。”

锲而不舍追寻的是一个人的理想,折射的是一个人的信心、一种精神,它是一个人成就事业必不可少的重要品质。任何成功都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它必然要求一个人具备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韧劲。

摔倒了再爬起来继续前行。漫漫岁月中,许许多多的名人都是这样走过来的。司马迁撰写《史记》用了15年时间;司马光编《资治通鉴》耗尽19年光阴;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踏遍名山大川,收集上万个药方,用了27年;《徐霞客游记》的写成用了30年;竺可桢写《物候学》用了整整38年;法国大诗人歌德,耗费60年的心血才完成他的长诗《浮世德》;驰名世界的女科学家居里夫人为放射性元素的研究贡献了毕生的心血……

20世纪50年代,球王贝利曾被一些球迷斥为“蠢货”,断定他吃不了足球这碗饭。可他并没有屈服于这些冷嘲热讽和恶意攻击,也并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在极其艰难的情况下矢志不渝,绝不放弃,最终练就了神奇的脚下功夫,叱咤绿茵场。

没有持之以恒、竭尽全力的实践,没有战胜困难、百折不挠的意志,他们是很难到达成功彼岸的。

(3)成功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了一次。

美国石油大亨约翰·洛克菲勒,标准石油公司的创始人,也是世界上第一位亿万富翁。16岁时,他为了得到一份“对得起所受教育”的工作,翻开克利夫兰全城的工商企业名录,仔细寻找知名度高的公司。每天早上8点,他离开住处,身穿黑色衣裤和高高的硬领西服,戴上黑领带,去赴新一轮预约的面试。他不顾一再被人拒之门外,日复一日地前往——每星期六天,一连坚持了六个星期。在走遍了全城所有大公司都被拒之门外的情况下,他并没有像很多人想的那样选择放弃,而是“敲开一个月前访问过的第一家公司”,从头再来。有些公司他甚至去了两三次,但谁也不想雇个孩子。可是洛克菲勒越受到挫折,他的决心反而越坚定。

1955年9月26日上午,他走进一家从事农产品运输代理的公司,老板仔细看了这孩子写的字,然后说:“留下来试试吧。”并让洛克菲勒脱下外衣马上工作,工资的事提也没提。他过了三个月才收到了第一笔补发的微薄的报酬。这就是洛克菲勒的第一份工作,是他自己都记不清被拒绝多少次后得到的工作。他一生都把9月26日当作“就业日”来庆祝,那热情,胜过他自己过生日。

日本著名的松下电器公司总裁松下幸之助,在短短数十年间,从一个仅有百元资产的小作坊主,摇身一变成为拥有资产总额达337.5亿日元,名列世界第40位的跨国公司的总裁,被誉为“经营之神”。但他年轻时曾一度失业,找不到工作。

家境贫寒的松下必须一个人养家糊口,于是他来到一家大电器公司求职。瘦弱矮小、穿着一身又破又脏衣服的他被工厂人事部的负责人婉言谢绝:“我们现在暂不缺人,你一个月后再来看看好吗?”这本是句推托的话,可一个月后,松下真的来了。这人又推托说现在没空,过几天再说。隔了几天,松下又来了。如此反复多次。这位负责人只好说了真话:“你这么脏是进不了我们工厂的。”于是,松下幸之助借钱买了一套整齐的衣服穿来了。这人一看没办法,只好告诉他:“关于电方面的知识你知道得太少了,我们不能要你。”

两个月后,松下又找到那位人事部负责人说:“我已经学了不少电方面的知识,您看我还有哪方面的差距,我一项一项弥补。”这位人事主管盯着他看了半天,才说:“我干这行已经10年,还从未见过像你这样来找工作的,我真佩服你的耐心和韧性。”松下幸之助的毅力终于打动了这位人事主管,他如愿以偿地进了那家工厂工作,以后又以其超人的努力,发展成一个非凡的人。

备受美国人尊崇的林肯总统在人生道路上也碰到过大多数人不可能忍受的艰难和挫折。在他当选总统之前的30年里,他经历过失业、经商失败、爱人死亡、发表演说失败、角逐副总统失败等难以计数的挫折,但他仍在1860年当选美国总统。

相比洛克菲勒和松下幸之助找工作时的艰难,相比林肯人生旅程中一次次的失败,也许我们要幸运得多。但他们最后都成功了,凭借他们顽强的毅力以及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的非凡勇气。

他们的经历提示我们:当你遭遇失败的时候,激励自己“再试一次”。所谓成功只不过是爬起来比倒下去多一次而已。

(4)成功就是把枯燥的事情重复做下去。

伟人的毅力和成就总让人热血沸腾,敬慕不已。很多同学都会暗下决心:我也要培养毅力,做出最大成绩!但如何才能培养顽强的毅力呢?下面这个故事或许会给你启示。

这是一位享誉世界的推销大师作的一次精彩演说。

演说即将开始,台下座无虚席,人们都在焦急地等待着这位销售能手的精彩演说。序幕徐徐拉开了,舞台的正中央吊着一个巨大的铁球。为了这个铁球,台上搭起了高大的铁架。有一位白发老者在人们热烈的掌声中走了出来,一言不发地走到铁架的一边,人们都惊奇地望着他,猜不出他要做什么。这时,有两个工作人员,抬着一个大铁锤,放在老者的面前。老者开口说道:“请两位身体强壮的人,到台上来。”台下有多人站了起来,转眼间已有两名动作快的跑到台上。老者对他们说:“请用这个大铁锤,去敲打那个吊着的铁球,直到把它荡起来。”

一个年轻人主动地抡起大锤,用尽全力向那个铁球砸去,一声震耳的响声,那吊球动也没动。他又重新试了两下,球仍然纹丝不动,他已经累得气喘吁吁。另一个人也不示弱,接过大铁锤把吊球打得叮当响,可是铁球仍旧一动不动。

台下的观众不再为他们呐喊,好像认定那是没用的,都把目光集中在老者身上,这时,他从衣兜里掏出一个小锤,对着铁球轻轻敲了一下,然后停顿一下,又轻轻敲了一下。就这样,他开始持续做这一项工作。

时间过了半小时,台下的人们由惊奇变成了不耐烦,会场开始骚动,有的人干脆叫骂起来。老人却好像没听见似的,他依旧专心致志地敲着那个大球,又过了几分钟,会场的人们渐渐离开了,留下来的人也喊累了,闭着眼睛休息。大概在老人进行到40分钟的时候,台下突然有一个小孩尖叫一声:“球动了!”所有的人都睁开眼睛,聚精会神地盯着那个铁球。它以很小的摆度动了起来。人们连眼都舍不得眨一下,大球随着老人的敲打越荡越高,它拉动着那个铁架子哐哐作响,发出的声音震撼着每个人的心。场上顿时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老人停止了敲打,将那把小锤揣进兜里。他只说了一句话:“在成功的道路上,你没有耐心去等待成功的到来,那么,你只好用一生的耐心去面对失败。”

看来,成功并不是那么遥不可及,它不过是枯燥重复或坚持后出现的风景;毅力也并不是那么让人生畏,它正是风景出现之前的枯燥重复或坚持。

现代社会,人们的心态普遍比较浮躁,急于求成,梦想着一夜之间功成名就,一年半载就能实现自己的人生梦想。可现实不会这样。俗话说:欲速则不达。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致江海。雄伟壮丽的建筑须一砖一瓦慢慢砌成。

成功是漫长的马拉松之旅,而不是短短十几秒的百米冲刺。在迈向目标的路途上,有太多的艰辛、太多干扰、太多诱惑令你彷徨沮丧放弃,请记住:不要放弃,因为成功就在枯燥的重复或坚持中等着你。

六、诚信奠基美德

“诚者,天之道也;思诚者,人之道也。”

——孟子

1.缺乏诚信的代价

一位物理学家讲的一个故事。

一次,他的一个研究生和一个同学一起上街,在商店里捡到一个钱包。这个研究生出了个馊主意。他让那个同学把钱包交给商店保卫部门,自己再去冒领。后来真正的失主来报案,事情败露。这位物理学家毫不犹豫地把这个研究生开除了。他说:“我不信任他,如果将来做实验,他擅自修改数据怎么办?”

李开复博士在《做最好的自己》一书中提到了一个类似的故事。

他说:“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工作时,我曾面试过一位求职者。他在技术、管理方面的素质都相当出色,但是,面谈之余,他试探性地表示,如果我录取他,他可以把他在原来公司工作时的一项发明带过来。随后,他似乎觉察到这样说有些不妥,又特意声明,那些工作是他在下班之后做的,老板并不知道。”

“这样一番谈话过后,对我而言,他的能力和工作水平再高,我都肯定不会录用他了。原因是他缺乏最基本的处世准则和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他不是一个诚实、讲信用的人。试想,如果雇用了这样的人,谁能保证他不会在一段时间后,把自己在这里的工作成果也当作所谓的“业余工作”献给其他公司呢?”

在美国,中国学生的勤奋和优秀是出了名的,他们曾经一度是美国各名校最受欢迎的留学生群体。但最近几年,却有不少学校和教授声称,他们再也不想招收中国留学生了。理由很简单,某些中国学生拿着读博士的奖学金到了美国,可是,一旦找到工作机会,他们就会马上申请离开学校,将自己曾经承诺要完成的学位和研究抛在一边。这种言行不一的做法已经使美国相当一部分教授对中国学生的诚信产生了怀疑。此外,美国有很多教授不再理会大多数中国学生的推荐信,因为他们知道,许多推荐信根本就出自学生自己之手,已经没有什么参考价值可言了。

尽管有这样行为的学生在中国留学生中只是小部分,然而已经足以伤及中国学生的集体名誉,使得更多中国学生的录取受到影响。

2.诚信是最好的投资

人格魅力的最大秘密就是诚信。无论是在什么时代,哪个国家,也无论是事业、生活、学习与爱情的哪一种场合,一个缺乏诚信的人,纵使你有经天纬地之才,有眩目显赫之位,你的形象都会大打折扣,你的人格会迅速贬值,你也很难得到别人的尊重与信赖。

经常会有同学发出这样的言论:现在这个社会根本不需要看重诚信!讲诚信不合时宜,是犯傻吃亏!……

不可否认,当今社会,假冒伪劣、坑蒙拐骗、以次充优的事屡有曝光;校园里,考试作弊、论文作假、成果剽窃、招生黑幕时有发生。的确,我们所生活的这个世界并不完美。其实,任何时代都存在一些不诚信的人或事。也正因为如此,诚信的品质才显得那么纯净而珍贵。

也许一些缺乏诚信的人靠假象和欺骗暂时获得了一些甜头和利益,但总有一天,他们会遭遇道德良知的拷问,遭遇法律的制裁,最终难逃受人鄙视唾弃的命运。

而那些诚实守信的人,也许会牺牲一些眼前利益,损失一些到手的好处,但最终恰恰是他们去收获真挚的友谊和成功的事业。

公元前4世纪,意大利的一个叫皮斯阿司的小伙子触犯了暴虐的国君犹奥尼索司,被判处绞刑。身为孝子的他请求回家与老父老母诀别,可始终得不到暴君的同意。就在这时,他的朋友达蒙愿暂代他服刑,并承诺:“若皮斯阿司不如期赶回,我可替他临刑。”这样,暴君才勉强应允。

行刑之期临近,皮斯阿司却杳无踪迹,人们都嘲笑达蒙,竟然傻到用生命来担保友情!当达蒙被带上绞刑架,人们都屏声静气地等待着这悲剧性的一幕时,突然,远方出现了皮斯阿司,飞奔在暴雨中的他高喊:“我回来了!”皮斯阿司热泪盈眶地拥抱着达蒙做最后的诀别。这时,所有的人都在拭泪。国君出人意料地特赦了皮斯阿司,他说:“我愿倾己所有来结识你这样言而有信的朋友。”

友谊不是凭空掉下来的。获得朋友的基本条件是要赢得他人的信任。而那些缺乏诚信的人,总让人产生提心吊胆,怕受骗上当的不安全感。只有诚信的人,才使人觉得心里踏实、放松,才愿意与之以心换心,患难与共。

香港超人李嘉诚,在创业初期资金极为有限。一次,一位外商希望大量订货,但提出需要富裕的厂商作保。李嘉诚努力跑了好几天,仍毫无着落,但他并没有捏造事实,或是含糊其辞,一切据实以告。那位外商深为他的诚信所感动,对他十分信赖,说:“从阁下言谈之中看出,你是一位诚实的君子。不必要其他厂商作保了,现在我们就签约吧。”

虽然这是个好机会,但李嘉诚感动之余还是说:“先生,蒙你如此信任,我不胜荣幸。但我还是不能和你签约,因为我资金真的有限。”外商听了,极佩服他的为人,不但与之签约,还预付了货款。这单生意使李嘉诚赚了丰厚的一笔,为以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由此,李嘉诚也悟出了“坦诚第一,以诚待人”的原则,并获得了巨大成功。

李嘉诚的为商之道告诉我们:没有品行就没有财富。李嘉诚能够成为财富巨人,首先因为他是一个诚信巨人。

3.善大,莫过于诚

有位樵夫在河边砍柴,一不小心,斧头掉到了深水里。他丢了谋生的工具。无脸回家,于是坐在河边号啕大哭,悲叹自己运气很坏。赫耳墨斯来了,问他为什么要哭。他把自己的不幸告诉了赫耳墨斯,赫耳墨斯就跳到河里。第一次打捞出一把金斧头。问他落到水中的是不是这一把,樵夫摇了摇头。赫耳墨斯再次下水,又捞上一把银斧头。樵夫还是摇头。赫耳墨斯第三次下水,这次捞上来的正是樵夫落水的那把斧头。樵夫大喜:“就是这把。”赫耳墨斯非常称赞他的诚实,就把金斧头和银斧头都送给他了。

《圣经》里说:“诚信比财富更有价值。”西方谚语说:“好的品德才是最好的买卖。”这则故事对此作了最好的诠释。

但生活就是生活。它不像寓言故事设计的那样机遇巧合,事如人愿。生活中不乏诚信的人,而他们中的许多并没有惊人的财富,甚至过着清苦乃至贫穷的生活。由此,你是否就该轻视诚信甚至抛弃诚信呢?不是。此时,你应该转换一下思维角度:清苦、贫穷并不是诚信造成的,你也许还欠缺另外一些能力与品质。

另外,你虽不富贵显赫,但你却拥有一份简单宁静、踏踏实实、问心无愧的生活。这难道不是诚信对你最大的馈赠吗?这难道不是幸福生活最本质的内容吗?

那些丢弃诚信的人,靠撒谎欺骗虽然得到了本不该属于他的那把金斧头,但他们失去了宁静从容的生活,背负着良心、道德的十字架,沉重而惶恐地活着。因为他们清楚:金斧头不是自己的。

当然,也有人在抛弃诚信的同时也埋葬了良心与道德,他们对自己的所作所为不反思、不内疚、不羞愧,他们心安理得、趾高气扬地活着,为此,多少人愤怒、不平、无奈。不过,生命有其劫数。天堂之门为之关闭,地狱之门为之打开。

一个鬼魂被判下地狱,他不服。在阳世间,他活得多好,健康、美貌、机敏、才学、金钱、荣誉……哪一样他都有,为什么偏偏死去了,却还要受尽折磨?地狱的阴暗、潮湿、饥饿……这个鬼魂找到上帝,要求进天堂。

上帝一笑,问:“你有什么条件可以进入这极乐的天堂?”鬼魂于是把阳世间他的所有统统抖出来,带着炫耀的口气反问:“所有这些,难道不足以使我去天堂吗?”说完眯起眼睛,似乎他已经到了天堂,正享受着天堂明亮的阳光的照耀。

“难道你不知道你没有‘允许进入天堂’的最重要的一种东西吗?”上帝并不恼怒,他总以平和的心态对待世间万事万物。

鬼魂嘿嘿地笑着:“你已经看到了,我什么都有,我完全应该进入天堂。”

“你忘记你曾经抛弃了一种最重要的东西?”上帝面对这恬不知耻的鬼魂有了一点儿不耐烦,便直截了当地提醒他,“在人生渡口上,你抛弃了一个人生的背囊,是不是?”

鬼魂想起来了。年轻时,有一次乘船。不知过了多久,风起云涌,小船险象环生。老艄公让他抛弃一样东西,他左思右想,美貌、金钱、荣誉……他舍不得,最后,他抛弃了“诚信”。

鬼魂不服。“难道仅仅因为我抛弃了诚信,就被拒出光明的天堂而进入可怕的地狱吗?”

上帝变得严肃起来。“那么,那之后你做了些什么?”鬼魂回想着——那次他回家后,答应母亲要好好照顾她,答应妻子永远不背叛她,答应朋友要一起做一番事业。后来,后来……他回想着,自己在外有了情人;母亲劝告他,他对母亲再也不闻不问,他不允许母亲破坏他的“幸福”;他和朋友做生意,最后却私吞了朋友的那一份,并且把他送入了监狱……

上帝打断他,说:“看到了没有?没了诚信,你做了多少背信弃义的勾当。天堂是圣洁的,怎么能容你这卑污的鬼魂?!”

鬼魂沉默了,他不是无所不有,而是一无所有,亲情、友情、爱情……统统随诚信而离去。他,一个卑污的鬼魂,只能下地狱!

“下地狱去吧!”上帝说完,飘然而去。

七、爱心丰满灵魂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

——谚语

1.史塔勒医生的发现

赫本是美国好莱坞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影星,她有两项非常有趣的纪录:一是她一生结过七次婚,二是她从来没有看过心理医生。

前不久,一位叫史塔勒的医生对此产生了兴趣,因为他常在半夜接到一些著名主持人和影视明星的电话,要求给予心理上的帮助。史塔勒作为心理学家,对大多数人的问题都能迎刃而解,但也有一些让他一筹莫展。这些人多是些明星大腕,他们过着优裕的物质生活,崇拜者如云,应该是一群世界上最幸运的人。

史塔勒得知赫本的两大纪录之后,好像在黑暗中发现了一抹曙光,决心深入研究赫本现象,以期找到这位女星保持心理健康的秘诀。

他翻开60年代的报纸,找出有关赫本的所有报道。他发现赫本区别于其他影星的不仅仅是那两点,比如说,她曾息影八年,这在好莱坞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史塔勒还发现赫本曾做过67次亲善大使,尤其是1956年至1963年间,她几乎每月都到码头、监狱、黑人社区做义工。有一次,她甚至谢绝贝尔公司每小时5万美元的庆典邀请,去医院给一位小男孩做护理服务。总之,赫本非常乐于做无报酬的慈善工作。

史塔勒对这一发现非常重视,他认为这里面肯定蕴藏着心理学方面的某种东西。为了能得出一个圆满的答案,他推而广之,对其他乐于公益事业的名人、富翁进行研究。最后,他发现这些人很少有怪癖以及其他不良记录,他们同赫本一样,几乎没有看过心理医生。

后来,他把他的发现应用到他的那一批特殊病人的身上。好多人接受过医疗或忠告后,一扫过去的阴霾,变得乐观起来。有一段时间,在好莱坞甚至掀起了一个争做联合国亲善大使的热潮,明星们争着去非洲的索马里、南斯拉夫的科索沃难民营,因为他们在慈善行动过程中发现,当一个人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金钱和物质的回报时,必定可以得到等值的精神愉悦。

记得有位先哲说过:“上天赐予人类两只眼,就是让人们用一只眼看自己,用另一只眼看清自己身边的世界。”如果你的眼光不曾关注他人、他物,你慢慢会变成一个狭隘、自私、封闭、晦暗的人。

有一位很想成为富翁的青年,到处旅行流浪,辛苦地寻找着成为富翁的方法。几年过去了,他不但没有变成富翁,反而成为衣衫破烂的流浪汉。

观世音菩萨被他的虔诚感动了,就教他说:“要成为富翁很简单,你从这寺庙出去以后,要珍惜你遇到的每一件东西、每一个人,并且为你遇见的人着想,布施给他。这样,你很快就会成为富翁了。”

青年听了,心想方法真简单,高兴得不得了,就告别菩萨,手舞足蹈地走出庙门,一不小心竟被石头绊倒在地上。他爬起来的时候,发现手里粘了一根稻草,正想随手把稻草丢掉,猛然想起了观世音菩萨的话,便小心翼翼地拿着稻草向前走。

路上迎面飞来一只蜜蜂,他想起菩萨的话,就把蜜蜂绑在稻草上,继续往前走。

突然,他听见了小孩子号啕大哭的声音,走上前去,看见一位衣着华丽的妇人抱着正在大哭大闹的小孩子,怎么哄都不行。当小孩看见青年手上绑着蜜蜂的稻草,立即好奇地停止了哭泣。那人想起菩萨的话,就把稻草送给孩子,孩子高兴地笑起来。妇人非常感激,送给他3个橘子。

他拿着橘子继续上路,走了不久,看见一个布商蹲在地上喘气。他想起菩萨的话,走上前去问道:“你为什么蹲在这里?有什么我可以帮忙的吗?”布商说:“我口渴呀!渴得连一步都走不动了。”“那么,这些橘子送给你解渴吧!”他把3个橘子全部送给布商。布商吃了橘子,精神立刻振作起来。为了答谢他,布商送给他一匹上好的绸缎。

青年拿着绸缎往前走,看到一匹马病倒在地上,骑马的人正在那里一筹莫展。他就征求马主人的同意,用那匹上好的绸缎换那匹病马,马主人非常高兴地答应了。他跑到小河边提了一桶水来给那匹马喝,细心地照顾它,没想到才一会儿,马就好起来了。原来马是因为口渴才倒在路上的。

青年骑着马继续前进,在经过一家大宅院前面时,突然跑出来一个老人拦住他,向他请求:“你这匹马,可不可以借给我呢?”他想起观世音菩萨的话,就从马上跳下来,说:“好,就借给你吧。”那老人说:“我是这大屋的主人,现在我有紧急的事要出远门。这样好了,等我回来还马时再重重地答谢你;如果我没有回来,这宅院和土地就送给你好了。你暂时住在这里,等我回来吧。”说完,就匆匆忙忙骑马走了。

青年在那座大庄院里住了下来,等老人回来。没想到老人一去不回,他就成为庄院的主人,过着富裕的生活。这时他领悟到:“呀!我找了许多年成为富翁的方法,原来这么简单!”

看来,生活的真谛正是如此简单:先付出,才会有获取。一个人令人羡慕的生命珍宝不是名利,不是财物,而是有一颗细腻仁慈、宽容无私的爱心。

2.爱心是对弱者的呵护与尊重

纽约的冬天常有大风雪,扑面的雪花,不但令人难以睁开眼睛,而且连呼吸都会吸入冰冷的雪花。遇到这样的情况,很多公司会给员工放假,学校也给学生放假。

然而让人不解的是,即使那些积雪已经让整个城市的交通陷入瘫痪,纽约的公立小学也不会停课,依然向全体学生开放。据统计,纽约的公立小学仅因为超级暴风雪的来临而停过七次课。

你也许会感到奇怪,既然上学的道路这么难走,那这里的公立小学为什么让孩子们冒着风雪严寒去上学?

当家长怒气冲冲地来到学校质问的时候,学校负责人总会一脸和气地向他们道歉,并向他们讲明原委。在纽约这个繁华的城市里,不仅仅有百万富翁,还有很多连饭都吃不上的家庭。这些家庭白天连暖气也用不上,也没有能力给孩子提供午餐,孩子成长所需要的营养全靠公立小学每天供应的免费午餐,有的孩子还会省下免费午餐的一部分带回家当作晚餐。这也就意味着,学校停一天课,学校里的穷孩子可能就会一天吃不上饭,在家挨上一天的冻。所以这个学校里的老师宁愿自己受点苦,也不愿意公立小学里的穷孩子们吃不上饭。

有家长这样问学校:既然这些穷学生吃不上饭,为什么不给其他孩子放假,只让这些吃不上饭的孩子到学校来上课呢?

学校负责人神情凝重地解释说:“我们不想让那些孩子知道他们是被救济的对象。因为帮助别人的最高原则是保持受施者的尊严!”

很多人读到了这篇报道,灵魂深处都会有深深的震动,不是因为纽约公立小学为赤贫家庭的孩子提供了免费午餐,而是为校长、教师们对弱势生命人格尊严那份细腻入微的呵护。

任何时代,任何国家都存在需要救助的人,他们虽然生活窘困,物质贫乏,但他们的人格与尊严却一样需要精心呵护。

回过头来反思那些大肆炒作、大加渲染的救助行为,如此张扬地表达自己的爱心,是否会让受助者陷入难堪尴尬的处境?从上一案例秉持的理念看,尽管对弱势群体进行衣食钱粮的捐赠与救助是一个人爱心的体现,但如果在施以物资关爱的同时,我们还伴随着细腻的精神关怀和人格尊重,这才是表达爱心的合适尺度。

3.爱心是理解与宽容

1991年11月1日,这是一起震惊世界的惨案的发生日。一位名叫卢刚的中国留美学生,在他刚获得爱荷华大学太空物理博士学位的时候,开枪射杀了这所学校的3位教授、一位和他同时获得博士学位的中国留学生,以及这所学校的副校长安·柯莱瑞女士。11月4日,爱荷华大学的28000名师生全体停课一天,为安·柯莱瑞举行了葬礼。

这一天,安·柯莱瑞的三个兄弟举行了记者招待会,他们以她的名字捐出一笔资金,宣布成立安·柯莱瑞博士国际学生心理学奖学金基金,用以促进外国学生的心智健康,减少此类悲剧的发生。她的兄弟还在无比悲痛之时,以极大的爱心宣读了一封致卢刚家人的信。这封信是这样写的:

——致卢刚的家人:

我们经历了突发的剧痛,我们在姐姐一生中最光辉的时候失去了她。我们深以姐姐为荣,她有很大的影响力,受到每一个接触她的人的尊敬和热爱——她的家庭、邻居,她遍及各国学术界的同事、学生和亲属。

我们一家从很远的地方来到这里,不但和姐姐的众多朋友一同承担悲痛,也一起分享姐姐在世时所留下的美好回忆。

当我们在悲伤和回忆中相聚一起的时候,也想到了你们一家人,并为你们祈祷。因为这个周末你们肯定是十分悲痛和震惊的。

安最相信爱和宽恕。我们在你们悲痛时写这封信,为的是要分担你们的悲伤,也盼望你们和我们一起祈祷彼此相爱。在这痛苦的时候,安是会希望我们大家的心都充满同情、宽容和爱的。我们知道,在此时,比我们更感受悲伤的,只有你们一家。请你们理解,我们愿和你们共同承受这悲伤。这样,我们就能一起从中得到安慰和支持。安也会这样希望的。

诚挚的安·柯莱瑞博士的兄弟们

弗兰克 麦克 保罗·柯莱瑞

胸襟开阔、宽容大度是世人称颂的美德,拥有这种品质的人总能让你感受到一种震撼人心的人格魅力。它折射出一个人的诚挚、仁厚、善良,是化解冷漠与仇怨、赢得尊重与敬仰的金钥匙。

然而,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常常背道而驰。同学或同事一句激烈的言辞,一个忽视的眼神,一个自我表现的行为,往往被我们理解为不怀好意,从而让自己生活在怀疑、嫉妒、敌视甚至报复的恶劣心境里。其实,当我们更多地以理解和宽容来看待周围的人和事时,你会发现自己的对手和仇怨都是因狭隘才滋生的。

理解和宽容是一种境界,是一份大爱。

4.助人与自助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盟军统帅艾森豪威尔将军有一天要赶回总部开会。那天大雪纷飞,车子一路急驰。忽然,艾森豪威尔看到一对法国老夫妇坐在马路旁哭泣。他立即命令身旁的翻译官下车去了解详情。一位参谋阻止他道:“将军,我们得赶回总部开会,这种事还是交给当地的警方处理吧。”

“等到警方赶到时,这对老夫妇可能早已冻死啦。”艾森豪威尔坚持说。

原来,老夫妇正准备去法国巴黎投奔自己的儿子,但因为车子抛锚,不知如何是好。于是,艾森豪威尔立即请这对夫妇上车,顾不得正要召开紧急会议,特地绕道去了趟巴黎。

事后得知,当天几个纳粹狙击手埋伏在艾森豪威尔原来要走的那条路上,如果没有他的善举,也许他躲不过那场劫数,整个欧洲战争史说不定也会改写。

一天,一个贫穷的小男孩为了攒够学费正挨家挨户地推销商品。他就是日后著名的霍华德-凯利医生。饥寒交迫的他摸遍全身,却只有一角钱。于是他决定向下一户人家讨口饭吃。

然而,当一位美丽的年轻女子打开房门的时候,这个小男孩却有点不知所措了。他没有要饭,只乞求给他一口水喝。这位女子看到他饥饿的样子,就倒了一大杯牛奶给他。男孩慢慢地喝完牛奶,问道:“我应该付多少钱?”

年轻女子微笑着回答:“一分钱也不用付。我妈妈教导我,施以爱心,不图回报。”男孩说:“那么,就请接受我由衷的感谢吧!”说完,霍华德-凯利就离开了这户人家。此时的他不仅自己浑身是劲儿,而且更加相信上帝和整个人类,本来,他都打算放弃了。

数年之后,那位女子得了一种罕见的重病,当地医生对此束手无策。最后,她被转到大城市医治,由专家会诊治疗。大名鼎鼎的霍华德-凯利医生也参加了医疗方案的制订。当他听到病人来自的那个城镇的名字时,一个奇怪的念头刹那间闪过他的脑际。他马上起身直奔她的病房。

身穿手术服的凯利医生来到病房,一眼就认出了恩人。回到会诊室后,他决心一定要竭尽所能来治好她的病。从那天起,他就特别关照这个对自己有恩的病人。

经过艰苦的努力,手术成功了。凯利医生要求把医药费通知单送到他那里,他看了一下,便在通知单的旁边签了字。当医药费通知单送到病房时,那位女病人根本不敢看上面的数字。因为她确信,治病的费用将会花费她整个余生来偿还。最后,她还是鼓起勇气,翻开了医药费通知单,旁边的那行小字引起了她的注意,她不禁轻声读了出来:

“医药费已付:一杯牛奶。

(签名)霍华德-凯利医生”

社会中的每个人都有得到帮助的需求,助人者自助,爱人者人恒爱之,你要想得到别人的帮助,就必须先去帮助别人,你要想得到别人的爱,你必须先要爱别人。在前进的路途上,搬开别人脚下的绊脚石,有时恰恰是在为自己铺路。你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无意中就等于帮助了自己。

然而,在生活中,有些人吝啬自私,不愿付出自己的爱心。其实,奉献爱心是很容易做到的事情,它并不需要我们牺牲幸福,舍弃生命去换取。有时候,一句问候,一个微笑,一杯牛奶就够了,这于我们自己并没有损失什么,却帮助别人走出了困境。

人活在天地之间,自然赋予我们环境与食物,父母赋予我们生命与灵魂,老师赋予我们理想与知识,朋友赋予我们友谊和欢乐……我们的成长,我们的进步,承受了多少恩惠啊!

而有的年轻人,对此似乎漠然无知,他们一方面享受着种种恩惠的哺喂;另一方面,却牢骚满腹,抱怨不已。这也不顺心,那也不如意。视恩义如草芥,只知道仰承甘露之恩于他人,不知道回馈感恩之情于社会,灵魂苍白、精神贫乏由此可见。

一个人只有充满感恩之心,感激之情,才会有积极的心态,才会有强烈的责任感,才会充分发挥真、善、美、爱的人性优点,克服假、丑、恶、恨的人性弱点,摒弃“对人不知感恩,对己不知克制,对事不知尽力,对物不知珍惜”的漠然心态,带着爱心去行动,完善自我,超越自我,报答社会。这才是一个人格健全、情感丰富的人。一个摆脱了私欲羁绊、灵魂丰满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