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心理危机预警与干预
一、心理危机预警
心理危机预警是指对心理危机进行早期的预测,通过对预警信息的评估,及时发现和识别潜在的或现实的危机因素,有针对性地采取防范措施,防患于未然,必要时发出危机警报,减少危机发生的突然性和意外性。心理危机预警机制具有预测危机、防范危机的职能,是一种超前的危机管理。
心理危机的预警对象,应该是危机承受能力相对较弱、危机事件发生概率较高以及正在遭遇危机事件的个体或群体。从危机事件发生概率来说,有几类大学生可能更容易遭遇危机事件,如贫困生、复读生、优秀生、单亲或离异家庭子女等,大学生心理危机预警系统应该对这几类大学生多一些关注。此外,对一些家庭教育环境不佳,个体人格以抑郁、内向、自省为特征,思维方式特别,情绪、情感不稳定,行为冲动、异样反常的学生也应给予高度的关注。具体来说,可以通过建立心理危机电子档案来实现对危机预警对象的全面、及时的把握。
就心理危机预警的方法而言,传统方法多为事件跟踪法,现在则更加重视预警指标法。事件跟踪法相对比较被动,往往有事后干预的特点,不能及时、尽早发现问题。预警指标法则在某种程度上弥补了这一缺点,它是依据预警对象(事件、个人)的情况建立一套有监测功能的预警指标体系,通过预警指标,利用某种理论与经验,分析确定预警对象与危机情势发展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进行危机早期预测。预警指标作为预警信息分析的依据,应该包括会增加个体危机的脆弱性、容易引起心理危机的各种因素。根据中国地质大学郭兰等人的观点,大学生心理危机的预警指标包括四个方面的内容:①个体发展状态指标,包括学习动力、兴趣、成绩,就业信心,成长机遇,个体人格、气质特征,个人对挫折的应对方式,个体的社会适应能力;②社会环境指标,包括与家庭成员、父母的关系,家庭及教养环境,对学校教学、管理、生活的满意度,对社会氛围的满意度;③人际交往指标,包括与大学同学、老师的关系和满意度,对亲情、友情、爱情的看法和满意度;④负性情绪指标,包括负性情绪类型、强烈程度、持续时间、排解方式,刺激源,躯体症状。
心理危机预警指标信息出现后,就要对所收集的信息进行分析评估,以判断心理危机的成因、规模、类型、强度、可能的后果及发展和变化规律,进行心理危机预测。对心理危机预警信息的分析评估,应该包括对危机环境的分析和对预警信息本身的分析两部分内容。心理危机环境分析,是指对可能或已经引起危机发生的经济、文化、社会等环境因素的了解、评价和预测。通过对学生所在的外部环境的分析研究,掌握客观环境的发展趋势和动态,了解与危机事件发生有关的微观动向,从而敏锐地察觉环境的各种变化,保证当环境出现不利的因素时,能及时、有效地采取措施,趋利避害。心理预警信息分析的首要任务是判断分析信息的真实性,任何虚假、失真的信息都会导致预测不准。因此,排除虚假信息,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是预警信息分析的重要方面。此外,在确认与危机相关的个体或群体为预警对象之后,进一步的任务就是分析他们的认知态度、行为方式特点,根据预警指标,评价其危机的严重程度,以确定是否进行危机预告。
心理危机介入前要对危机作出准确的评定,一个人情绪紊乱不一定处于危机,如果评定错误,不仅介入失败还可能对个体造成终生的破坏性影响。评定心理危机和消除危机的重要性,表现在取代精神疾病住院和预防自杀。危机评定的独特性是关键所在,不作人格分析,重点在于取得有关个人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既往应付应激的历史,结合社会文化等综合因素,作出迅速评定。
危机评定针对的表现包括以下四点。
①情绪反应 当事人表现高度的焦虑、紧张、丧失感、空虚感,且可伴随恐惧、愤怒、罪恶、烦恼、羞惭等。
②认知方面 身心沉浸于悲痛中,导致记忆和知觉改变。难以区分事物的异同,体验到的事物间关系含糊不清,作决定和解决问题能力受影响,有时害怕自己发狂,一旦危机解决则可迅速恢复知觉。
③行为改变 不能专心学习、工作或劳动;回避他人或以特殊方式使自己不孤单;令人生厌或具有黏着性;与社会联系破坏,可能发生对自己或对周围的破坏性行为;拒绝帮助,认为接受帮助是软弱无能的表现;行为和思维情感不一致;出现过去没有的非典型行为。
④躯体方面 有失眠、头晕、食欲不振、胃部不适等症状。
二、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心理危机干预也称心理危机调停,是指对处于困境和挫折中的个体予以关怀和支持,使之恢复心理平衡的过程。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最初源自林德曼(Lindemann,1944)和凯普兰(Caplan,1961)的工作,他们认为心理危机干预是化解危机并告知如何应用较好的方法处理未来的应激事件,通过支持性的治疗可以帮助人们渡过危机。心理危机干预本身是属于一种心理卫生的救助措施,主要针对心理适应陷入危机状态者,给予适时救援,助其渡过危机,然后再从长计议;并且视情况轻重转介至有关机构接受治疗。国内的一些医疗单位设置的“生命热线”和一些社区服务机构成立的各种“救助组织”都是属于危机干预的范畴,目的是为陷入危机的个体和群体提供及时的危机调适。
虽然干预危机的方法多种多样,但大体上可以归为两大类:一类是情绪干预;一类是问题干预。当然,这只是一种概念上的简单区分,目的是便于我们理解各种应对反应。在现实中调整情绪和直接解决危机很可能同时进行。而且,没有一种策略对所有问题都有效。例如,有证据表明,问题中心的处理策略在解决职业危机时比解决家庭危机更加有效,但这并不适用于所有个体。危机干预可以从个体自己寻求帮助开始。
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在于进行“人格塑造”,帮助发生危机者恢复自信,克服心理缺陷,发挥个人潜能。心理学家解释说,危机有危险和机遇两层含义。如果危机严重地威胁到一个人的生活和家庭,并使人产生自杀或精神崩溃的可能,那么这种危机是很危险的。如果一个人在危机阶段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性干预,那么不仅会防止危机的进一步发展,而且可以帮助其学会新的应对技巧,使心理平衡得以恢复,甚至超过危机前的水平。因此,危机是一种机遇或转折点。
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心理危机干预是指采取某些措施来干预或改善危机情境,调动处于危机之中的个体的自身潜能,帮助个体重新建立或恢复危机爆发前的心理平衡状态,以防止伤害处于危机情境中的个体及其周围的人们。心理危机干预的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两类:一类是有关社会生活中的危机干预,包括对离家出走、抑郁状态、冲动行为、妇女遭受暴力、吸毒、酗酒及自伤、自杀等的干预;另一类是涉及精神医学临床的危机干预,包括对必须紧急处置的精神科急症,如精神紊乱、意识障碍导致的各种行为危机和急性药物中毒等的干预。
链接7-1
危机干预六步法
1.定义问题
从求助者的立场出发探索和定义问题。使用积极倾听技术,包括使用开放式问题。既注意求助者的语言信息,也注意其非语言信息。
2.保证求助者的安全
评估对求助者躯体和心理安全的致死性、危险程度、失去能动性的情况或严重性。评估求助者的内部事件及围绕求助者的情境,如果必要的话,保证求助者知道代替冲动和自我毁灭行动的解决方法。
3.提供支持
让求助者认识到危机干预工作者是可靠的支持者。他们通过语言、声调和躯体语言与求助者,沟通,他们是以关心的、积极的、接受的、不偏不倚的和个人的态度来处理危机事件。
4.检查替代行动和解决方法
帮助求助者探索他(她)可以利用的解决方法。促使求助者积极地搜索可以获得的环境支持、可资利用的应付方式,发掘积极的思维方式。
5.做出计划
帮助求助者做出现实的短期计划,包括发现另外的资源和提供应付方式,确定求助者可理解的、自有的行动步骤。
6.获得承诺
帮助求助者向自己承诺采取确定的、积极的行动步骤,这些行动步骤必须是求助者自己的、从实现的角度看是可以完成的或是可以接受的。在结束危机干预前,危机干预工作者应该从求助者那里得到诚实、直接和适当的承诺。
三、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
Belkin指出,心理危机干预的理论模式有三种,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1)平衡模式 平衡模式即为平衡/失衡模式。处于危机中的人通常处于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平衡的目的在于帮助人们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平衡模式最适合于早期的干预。因为这时人们失去了对自己的控制,分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且不能做出适当的选择,迫切需要外在的帮助。
(2)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危机植根于对事件和围绕事件的境遇的错误思维,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境遇有关的事实。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尤其是通过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的和自我否定部分,通过获得理性和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人们能获得对自己生活中的危机的控制。认知模式危机干预工作的任务就在于通过练习和实践新的自我说服,使个体的思想变得更积极、肯定,直到旧的、否定性的和懦弱的自言自语消失为止。认知模式最适合于危机稳定下来并接近危机前平衡状态的求助者。
(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人是先天遗传和后天环境学习的产物,因此,危机可能与内部的和外部的(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的)困难有关,而不是一种单纯的内部状态。相应的,危机干预的模式也要求涉及个体以外的环境,测定与危机有关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求助者选择替代他们现有行为、态度和使用环境资源的办法,从而帮助求助者将适当的内部的应付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结合起来,最终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也最适合于已经稳定下来的求助者。
链接7-2
心理危机消除的策略
凯普兰和林德曼对心理危机消除的原则进行了研究,凯普兰强调以下三点。
(1)帮助当事人接受你的帮助,利用“悲伤工作”理论,使其经历痛苦和宣泄痛苦。
(2)帮助当事人有所作为地正视和处理危机,对其痛苦和心境表示同情和关注,但切记帮助要真诚。
(3)为当事人提供有关的信息。陷入心理危机的人会产生错觉,不了解真相,夸大危机情境,想象远比事实糟,因此他们常须要了解真相。心理危机调节者必须采取适当的方式和手段,恰当地帮助当事人发现事实的真相,正视现实。
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干预策略同一般的心理危机干预策略大体是相同的,只是在具体的细节上有差异。1976年美国临床心理学家Butcher和Maudal对消除危机的有效办法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心理危机消除策略,包括以下几方面。
①精神支持 使当事人有足够的信心,坚信自己有处理危机的能力,赞同当事人的决定,表明你对他充满信心,有别于假安慰。
②宣泄 给当事人提供宣泄的机会,有助于疏导那些可能会造成自我毁灭的情感,如愤怒、恐惧、憎恨。
③希望和乐观精神 选择恰当的时机使当事人看到希望,使他们对前途充满信心。但不能在当事人处在消极情境中,其精神负担还没完全暴露之前传递给其希望和乐观,那样等于是轻视、逃避和否认负担。对于精神沮丧的当事人,先鼓励其诉说心中真实情感,再给予希望和乐观。在与当事人交谈时,你的回答要有选择性,这就决定了你可以有选择地听取他们的交谈。如,你可以忽略对天气和体育的闲聊,当当事人开始谈到情感时,你就可以有所反应。
④劝告、直接建议和限制 一般临床情况应避免直接的建议、限制。但许多遭遇心理危机者陷入困境,情绪、思维很混乱,按实际情况提出劝告和建议,限制不利情况的发生,还是比较合适的。但劝告、建议要谨慎和深思熟虑,否则会因建议而产生消极后果。给建议时要取得他们的信任,一般的临时建议解决不了问题,深思熟虑的建议可能会行之有效,因此建议要考虑每个问题的特征,切合实际。
四、自我支持技术
处于心理危机中的当事人,注意力明显不集中,可能会忽略一些明显的事情,包括对自身可利用的资源的忽略。自我支持技术,目的在于从当事人自身的角度出发解决危机,调整情绪,使当事人自身的功能水平恢复到危机前。
1.搜集充分的信息
虽然个体在危机中会陷入莫名其妙的恐惧和不知所措的境地,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也不知道将发生什么事,但可以肯定的是,那些过去有类似经历的人能够从其经验中得到帮助。人们还可以向有经验的人和处理危机的专家请教,或从有关书籍中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环境对人的心情会有很大的影响,处于危机中的个体一般对周围的环境把握不住。
2.积极调整情绪
危机的出现显然会使人们极度紧张和沮丧。这些情绪反应不仅是内在的、强烈的不适感,而且消极的挫折体验将使危机进一步恶化。因此,调整情绪的重点是要培养承受这些痛苦感受的能力。调整情绪能使诸如焦虑导致恐慌、沮丧导致失望等情绪的恶性循环得到控制。当危机超出我们的控制,以及我们无力改变外部事物时,把握自己的情绪尤为重要。此时,将注意力集中在努力调整自己的情绪上,将会取得很好的效果。
情绪调整法包括抑制、分散等回避痛苦的方法。这些方法能转移人的消极思想和情绪,为个体的心理重建赢得时间。抑制在一定程度上是自动的过程。不过,人们也可以有意识地控制它,譬如提醒自己“别想它了,想点别的吧”;分散则是指不断地做事,集中注意力于当前的工作而不去关注那些痛苦感受。分散活动的主要目的是回避痛苦的现实。分散活动只是为了分散痛苦,而不是为了解决特定问题。抑制法和分散法有明确的适用范围,特别是在危机的早期阶段。在此阶段,接受自己的情感对个体而言是一种必要的体验,也是可以承受的。当然,为了延缓痛苦,稍后可以再次使用分散法。但此时,个体需要的是体验失落的凄凉。
向别人诉说自己的情感、往事和痛苦的思绪能使悲伤变得可以忍受。这种普通的治疗疾病的方法是相当有效的。人是最具社会性的动物,当遇到痛苦时,把感受告诉一位同情你的人将大有裨益。在大多数危机中,需要一遍又一遍地诉说痛苦,以便使开展心理调适工作所需要的信息被个体充分吸收。由于每一次的诉说相当于痛苦的再体验,因此,人们会逐渐变得不那么恐惧。对于倾听者来说,重要的不是给危机受害者提供建议或分担痛苦,而是在他们体验极度恐惧和紧张时和他们待在一起。这意味着我们可以帮助他人控制情绪,但不要刻意地减弱、伪装情绪或竭力地劝说。
使强烈的、痛苦的情感变得可以忍受,一种普通而有效的途径就是“自我对话”。无论何时何地,人们可以通过和自己对话,对所发生的事情、对自己的感受进行“实况转播”。通常,这种自我对话不是刻意而为的,而是在无意识中进行的,虽然人们可以学会关注它,并为它所揭示的内容感到惊奇。在危机中,当情感系统被激发,通常自我对话将变得更为自觉,人们通过和自我谈话来调节情绪问题。比如,通过对自己说安慰或平静心态的话来调节焦虑;通过有意识地提醒自己注意事物积极的一面来缓解沮丧情绪。这就像一个关切而又理智的成人试图劝慰一个“悲伤的孩子”一样。良性的“自我对话”在帮助人们超越所有不能忍受的痛苦时非常有用,运用它不会让人感到彻底的崩溃和失控。而且痛苦的感觉越强烈,努力说服自己的自觉性也就越高。人们有时甚至大声地独白或把所发生的事情写下来。这种自我对话很像一种内心的对话。不要采用这些消极的想法,比如“我过不了这一关”“这太可怕了,我快疯了”“我太孤独了,没有人帮助我、理解我”,等等。可以调节沮丧情绪的积极的想法应该是这样的,比如“我能够解决这个问题,先不管它”;“我以前也曾遇到过困难的情境,并且最终克服了困难”;“不会再发生更可怕的事情”;“这些感觉的确可怕,但它们不会对我造成伤害”;“只需面对今天,而不必担心未来”;“这种感觉不会持续太长的时间,会好起来的”;“别人遇到了更严重的危机,但他们都渡过了难关”;“我曾经战胜过这种困难,看看它给我带来了什么好的经验”,等等。这类“自我对话”的目的是消除灾难性想法。它为危机受害者建立积极的心理暗示,为自己的依赖感打通了道路,也减少了人们承受压力时所耗费的心理资源。
3.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孤立无援的个体很希望能够得到别人的帮助。在危机期间和危机过后,个体都需要与周围的人保持良好的人际关系,不一定要求周围人提供强烈的情感支持,而是与周围人保持日常的联系,共同分享经验,共同面对事物。这有助于遭受危机的个体重新适应社会,还可以分散他们的注意力,使得他们不再为消极紧张的情绪所困扰。这种良好的关系可以表现为与自己的朋友一起散步、听音乐或是静静地坐一会儿。在危机中能否得到这种帮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个体已有的社会网络的种类和个体的性格特征。有些人平易近人,非常合群;有些人比较内向和害羞,在与别人交往时心存疑虑,并且伴随着紧张和不安。有社会性焦虑的人常常对人际关系比较强调,对别人缺乏兴趣,在与他人交往时总在想该说些什么,却忘了最基本的倾听原则。这些都会妨碍友谊的建立。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说,每个人在与朋友的交往动机中都包含着肯定自我的成分,人们在交往中倾向于选择能肯定其自我感的人。
4.面对现实,正视危机
在危机的前期,人们习惯于采取积极的态度来应对危机,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来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害。但到了危机的中后期,当个体积极应对危机的策略失败,个体感到绝望的时候,他们会消极地逃避现实,采取退缩的策略来应对危机,他们不愿意承认现实情境,常常歪曲现实情境,以此来避免危机带来的损失。面对现实,正视危机,有利于个体激发自身潜在的力量,动员一切资源来寻求危机的解决办法。
5.暂时避免重大的决定
处于危机中的个体处理问题的能力比平时要低,加上个体受到问题和情感的双重困扰,搜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受到一定的限制。也就是说,这时个体对面临的问题不会进行深入的分析,掌握的信息量又太少,无法作出正确的决策,个体虽然在这时很想摆脱危机,努力去寻求解决问题的办法,但危机的无法控制往往使得个体无功而返,甚至造成更大的伤害。在危机时期,避免作重大的决定有利于个体的自我保护,避免再次受到伤害。
链接7-3
培养自我压弹能力
压弹(Resilience),又译作“恢复力”“反弹力”等,是近年来国际心理学界正在兴起的一个全新的研究领域。它原本是一个物理学的概念,指物体受到外力挤压时的回弹。应用到心理学领域,形成了许多关于压弹的定义,大致可以分成三类:①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的压弹,如Garmezy将压弹定义为“在面临压力事件时恢复和保持适应性行为的能力”;②作为一种适应结果的压弹,如Rutter将压弹描述为处于高危环境中的个体积极的、发展性的适应结果;③作为一种适应过程的压弹,如Luthar等人认为,压弹是指一种动态的过程,它是个体对于重大生活逆境的积极适应。按照美国心理学会的定义,压弹是指个人面对生活逆境、创伤、悲剧、威胁及其他重大生活压力时的良好适应,也是个人面对生活压力和挫折的“反弹能力(bouncing back)”。自我压弹实质上是作为一种人格特质的压弹,它是指个体具有强适应性的人格特质。具有较强的自我压弹能力的个体即使生活在逆境中,也能够保持良好的适应。个体的自我压弹能力是其人格特质、生活经历、生活环境等多方面的综合。从本质上说,危机脆弱性和自我压弹是两个密切相关的概念。自我压弹能力作为一种具有强适应性的、积极的人格特征,对个体的危机脆弱性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理论上说,危机脆弱性与自我压弹能力应该具有负相关关系,即自我压弹能力越强,危机脆弱性越弱,在面临心理危机时更容易成功地渡过,出现积极的发展演变结果。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压弹能力,可以降低大学生的危机脆弱性,有利于大学生在心理危机发展演变中出现积极的结果,预防心理危机。
根据Robbie Gilligan的观点,增加个体自我压弹能力的因素有三种,即安全基础、自尊和自我效能。而这三种因素可以通过个体对日常生活中的两个重要环节——学校经历和闲暇时间经历——的积极体验来培养。
(1)通过学校经历培养自我压弹能力。
Wehlage等(1989)认为:“对于某所学校的‘成员归属感’对一个脆弱的儿童具有非常重要的心理和社会价值。”Romans等(1995)也发现,学校中学业、运动、社会交往等方面的成功可能有助于个体从逆境中恢复。各种证据表明,积极的受教育经验对于个体适应逆境有着保护性价值,特别有助于青少年以后的发展和进步。因此,高等学校要采取各种措施,培养大学生的自我压弹能力。
首先,要让大学生感觉到自己是被作为个体而不是被作为工厂批量生产产品一样对待的。换句话说,学校关心的是每一个学生个体的发展。学生需要一种被关爱的感觉。如果学校教育像工厂批量生产一般进行,必然引起学生的被忽略感。因此,高等学校必须树立关心每一个学生发展的观念,使学生感觉到学校是将自己作为一个个体的人来培养的。具体来说,高校可以通过缩小班级编制,或者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个小组配备一个发展导师等途径来增强学生的“个体化对待感”。
其次,要为大学生提供完成有意义的任务的机会。学校经历的成功不仅仅是学业的成功,各种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的任务都是有意义的。体育赛事、各种业余爱好比赛、社会实践等对大学生来说都是有意义的任务,这些活动不仅能够增强大学生的自尊和自我效能感,而且能够培养大学生的责任感,锻炼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和问题解决技巧,并且能够活跃学校氛围,增强大学生的归属感。因此,高等学校要通过发展学生社团、提供社会实践机会等途径增加大学生完成有意义的任务的机会。
(2)通过闲暇时间经历增加自我压弹能力。
Robbie Gilligan认为,闲暇时间的五种经历对增强青少年的自我压弹能力是有意义的,它们分别是:文化追求、照顾小动物、运动、助人和志愿者行为、兼职工作等。闲暇时间的这些活动经历同样有助于发展大学生的社会技能,加强其社会关系网络,增强其自尊和自我效能感,充实其闲暇时间并使其日常生活充满目标感。因此,高校要通过活跃校园文化氛围、增加娱乐和运动设施等途径,丰富大学生的闲暇活动,使大学生合理地利用闲暇时间培养自我压弹能力。
此外,香港城市大学的岳晓东博士认为,可以从以下六个方面来培养压弹能力:训练主观幸福感、训练乐观人格、训练认知调整、训练幽默功夫、训练问题解决技巧、训练主动求助技巧。
五、专业协助
1.认知干预
自20世纪60年代起,临床心理学领域出现了从认知途径对人的心理问题进行干预的研究,并相继形成了若干认知改变的技术。这些技术都认为认知是客观事件或外部刺激与个体情感和行为的中介因素,都认为认知是客观事件或外部刺激造成个体情感和行为心理问题的重要原因。因此要解决心理问题就必须以个体的认知——主要是认知方面的偏差和失调为干预的对象和切入口。艾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和贝克的认知疗法都很具影响力。
2.行为干预
行为干预的目的是实现特定行为的改变,降低或消除个体在危机中的不良行为,培养或提高个体的良好行为,从而提高个体对危机的免疫能力(实现特定行为的改变)。主要包括三类技术。
①降低不良行为的发生频率 采取的主要手段是实施负强化。如果某一行为是由于得到了正强化的刺激而发生的话,那么采用负性刺激就将逐渐减少(弱)甚至消除该行为。暂停正强化、过矫正、橡皮圈拉弹等是这类行为干预技术常用的方法。
②提高良好行为发生的频率 正强化是将令人愉快、喜爱的事物或事件偶联于特定的目标行为,达到提高该行为发生率这一目的的一种行为干预方法。正强化的原理是,在特定情境中,如果个人的某个行为之后伴随的是使他自己感到满意的结果,那么以后他面临相似情境时更有可能再次表现出这一行为。这里,感到满意的结果就是使行为实施者能产生愉快、积极情感体验的强化刺激物。这样的强化刺激物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精神的。
③行为塑造 这要持续地逐一强化更接近目标行为的行为,同时消退先前的违背目标行为的行为,使目标行为得以形成。
灾难后心理卫生工作策略
危机灾难后心理卫生工作策略是一种团体危机干预方法,可分为以下三个阶段实施。①执行任务前,制定应对危机的组织预案,通过演习明确各成员的任务,减轻预期的焦虑感,建立团队自信心;负责人员应给予参加任务者充分的信任,并让其分担责任。②执行任务时,尽可能使每位救助人员都有同伴,通过共同承担工作量、解决问题和相互交流,以减轻心理压力;限制工作时间,最长不超过12小时,包含休息和活动时间,避免每个值勤人员过多摄入咖啡和酒精;保证值勤人员在间歇时间与家人交流一两次;配置专业心理咨询师共同执行任务,间歇利用各种缓解压力的技术,帮助救护人员适时减轻心理压力,一天值勤任务结束后,安排每个人接受一次消融疗法。③任务结束后,给每位参加任务的人放松一两周,尽快使他们在精神上从这次紧张性任务中解脱出来;如个别人仍觉得乏力、消沉,负责人应安排其做适当的调整,预防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症状的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