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导引
1.6.1 第一节 爱情概述

第一节 爱情概述

一、爱情的含义与本质

人们对复杂多样的事物喜欢用隐喻或象征意义来表达,而爱情可能是隐喻最多的事物之一。不同的人对爱情有着不同的看法,自古以来对爱情的看法存在两种对立的观点,一是唯精神论,一是唯性欲论。

唯精神论认为,爱情是男女精神上的相互依恋,将爱者的情感完全融入对所爱的人的关怀之中,爱情与性欲毫不相干。持这种观点的代表人物是柏拉图,他认为爱情分低级的肉体之爱和高级的精神之爱,肉体之爱是卑俗的,心灵之爱是高尚的,是真正的爱情。

唯性欲论认为,性欲是爱情产生的根源,恋爱就是为了性欲的满足。哲学家罗素提出:“人类的性就好像饮食,都是本能的需要。”所以对性的满足就是对人的尊重。

马克思主义爱情观认为,爱情是人的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

可见,爱情本身并没有一个标准的定义。但从上述论述中可看出恋爱具有以下几个特征。

其一,恋爱的基本动力源自人的性欲因素,但并不完全归结为性欲;它是经过社会文明所净化的美好情感。

其二,恋爱的本质是满足男女双方的心理需要。男女双方恋爱并不是因为某种不可捉摸的神秘力量相互吸引,而是因为对于对方的优美体貌、高雅气质、出众智慧、健全体格、良好情趣、高尚品格等优势特征的心理需要,能通过双方恋爱并最终结婚而得到满足。

其三,客观环境是导致恋爱的外部条件。恋爱是为了获取一位能满足自己生理和心理需要的对象,所以客观环境能否提供一个适宜的恋爱对象,是一个人能否成功恋爱的前提条件。

据此,可以将恋爱的含义概括为:一对男女在生理、心理和客观环境因素的交织作用下,相互倾慕和培植爱情的过程。

二、爱情的结构

爱情是一个具有复杂心理结构的统一体,是由相互联系而各具功能的要素组成的特殊感情系统。而其最基本的结构则可分为性爱和情爱两部分。

性爱是指爱情的自然属性,即自然性,是男女间的自然吸引。性爱是爱情的自然前提和生物学基础。情爱则是指爱情的社会属性,即社会性,体现了爱情的本质特征。爱情的社会性越突出,爱情关系就越稳固。

性爱是爱情的天然基础。人一旦跨入生机勃勃的青年时期,随着生理上的逐步发育成熟,自然就会产生一种对异性的渴望,无视爱情的这一生理因素就是无视自然的规律。性爱是每一个健康人的自然本能,人类正是依靠这种自然本能繁衍后代,延续种族。

爱情是以性爱为前提,但又不仅仅是性欲的表现和满足。人类的爱情同动物的本能有着本质的不同,它不仅仅源于两性之间的自然吸引,更重要的,它还是一种社会性情感活动的要求,而这种社会性情感活动就是情爱。人类的爱情包括两个方面的要求:一是自然本能的欲望满足;二是社会属性的情感满足。《诗经》中说:“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这两句诗正体现了性爱与情爱的统一。

情爱的具体表现是多方面的,可以从多角度加以揭示,因而人们对情爱的内容或因素也有不同的阐述。

国内有学者把爱情分为志同道合、心理相容和美感的一致。前苏联心理学家科恩认为,情爱是“人之间的全接近,心理上的亲密,精神上的融合”。保加利亚伦理学家瓦西列夫在《情爱论》一书中将情爱概括为八个方面:①爱情是同一定社会结构中人的道德意识,同人的善恶观、道德观联系在一起的;②爱情是作为男女关系上的一种特殊的审美感而发展起来的;③爱情是一种社会现象,因为它归根到底是会产生社会后果的;④爱情的思想内容和社会-心理内容取决于社会发展的水平;⑤爱情的社会成分自然也存在于选择性的欲求对象的过程中;⑥爱情的社会方面是利用性欲的一种特殊形式;⑦人类社会中对两性关系进行社会调节的重要形式是禁止某些人发生关系;⑧调节两性关系的手段是动物所不具备的羞耻感。

斯腾伯格提出爱情三因素理论,勾勒出了爱情的心理结构。该理论认为爱情包括三个基本元素,各属于不同的维度。

(1)亲密 亲密是一种亲近的、心与心交流的感情经验,属于情感维度。该维度除了爱与欲之外,可能还夹杂着酸甜苦辣的爱情滋味。

(2)激情 激情是一种混合着浪漫外表吸引力和性驱力的动力,属于动机维度。该维度是爱情行为背后的动机,对人类而言虽未必全是由于生理上的需求,但绝不能否认性动机或性驱力以及相应的诱因。人类的爱情是有意识的,爱情从来既是令人激动的回忆,又是热切的期待。

(3)承诺 包括短期的决定去爱一个人和长期的承诺去维持爱的关系,属于认知维度。爱情中的认知作用对情感和动机维度而言,是一种控制因素。

这三个基本元素有不同的特性:承诺的稳定性高,激情的稳定性低,但激情的短期效果强,而承诺和亲密则具有长期的效果。

斯腾伯格认为,爱情是由亲密(重视彼此的喜欢、理解与期待)、激情(魅力与性吸引)以及承诺(决定发展稳定的关系)三因素组成的三角形,如图5-1所示。

img20

图5-1 爱情三角形

从图5-1可以看出,三角形的三个顶点及三条边和三角形内共有七种类型的爱情。根据三因素的平衡程度,三角形可以是正三角形(三因素完全平衡),也可以是非正三角形(以一因素为重点的不平衡三角形),按强度又可分高强度爱情三角形和低强度爱情三角形。

链接5-1

爱情的心理学基础

1.触觉、视觉与性唤起

触觉是性爱表现得最基本、最重要的方式之一。发展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类从儿童期已经开始用搂抱、抚摸、亲吻等方式来表达亲昵的动作。这种行为一直保持到成人,且行为的含义也逐渐扩大——在性爱过程中,两性之间的拥抱、亲吻和抚摸均可激起性兴奋。

视觉是选择异性的主要手段。恋人的目光对视时往往包含着爱意,人类常常单从眼神中就可以感受到对方的爱慕和性吸引。人体的不同部位及其特征在性爱过程中产生的视觉效果不一样。这些通过视觉传达的性感体征对异性的吸引力和诱惑力最强。当然,不同的个体对异性体态部位的敏感性也不一样,例如,某些男性对女性的手或脚特别敏感,看到女性的这些部位常常引起性兴奋。

2.情绪、动机与性爱

人类作为高等动物,他们的性行为不仅受到初级感觉以及动物本能的驱使,还受到复杂的情感因素和动机的影响。

相互愉悦、愉快的情感是性行为过程达到和谐的前提和手段,性行为过程中的生理反应也可强化性爱双方彼此的感情。积极愉快的情感可使性爱更加甜蜜幸福;而那些愤怒、悲伤等消极情感则会给双方性爱带来不快。

动机在性爱过程中的作用表现在:一方面,它推动人们去追求真正的爱情,并使人们在性行为过程中不以自我为中心,为了使自己所爱的人获得真正幸福而努力;另一方面,符合社会道德的动机控制着人类性本能的冲动,抑制那些不符合社会道德规范的性行为,继而维持社会群体健康的性活动。

3.人格特征与性爱

性格的类型有多种划分方法,如果将人类的性格简单地划分为内倾型和外倾型,两种不同性格人的性行为特征有明显区别。

典型的内倾型性格者,在择偶和性爱过程中常处在被动地位,不善于主动追求别人,常常喜欢宁静的家庭生活,在性行为中的表现也是被动的,性行为的生理反应也较弱。而典型的外倾型性格者,在择偶和性爱过程中往往狂热而主动,但有时显得盲目、自信而多变,性行为的生理反应也常常较为激烈。

链接5-2

社会文化因素与两性角色互化

进入20世纪以来,伴随着社会生活的发展,在全世界范围内男女两性的社会地位的不平等受到了挑战。女性已经在原先将她们排斥在外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领域出人头地,并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以致美国著名的未来学家约翰·奈斯比特会发出“女人正在改变世界”的预言。

伴随着女性地位的提高和男女两性关系的变化,传统的男女迥然有别的性别角色受到了挑战。具体说来,原先泾渭分明的两性角色的界限日渐模糊,并出现了“男性女性化”和“女性男性化”的两性角色的“互化”和趋同现象。相对于此,美国社会心理学家桑德拉·贝姆也提出了“男女兼性心理”的概念。他反对传统的把男性气质和女性气质看成是完全对立的两极的做法,认为在现代社会中,一个人的男子(或女子)气越足,并非就意味着他(或她)的女性(或男性)气质就弱。比如,一个具有刚毅性格的现代男子,也许并不乏温柔与体贴之情;而一个柔情似水的妙龄女子,同样可能具有过人的胆识和独立的事业追求。

造成上述这种男女两性角色互化的社会文化因素是多方面的,具体说来包括这样几个方面。

第一,时代的发展和科学的进步及由此而来的两性在社会职业上的接近,是造成两性在心理和行为上趋同的最重要原因。

第二,传统的大家庭向核心家庭的过渡,使原先家庭内部分工严格的男女角色界限趋于模糊。男女两性都必须随时准备在对方不在家的时候承担对方的工作、扮演对方的角色。

第三,思想和观念的变革消除了传统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性别偏见和歧视,这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两性性别角色的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