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一般问题
一、人际交往及其形成
人际交往主要指人与人之间通过交往与相互作用而形成的直接的心理关系,实际上是人与人在心理上距离的远近。它表现为个体为寻求满足社会需要,对他人形成的某种心理倾向及其相应的行为。人一出生就不可避免地生活在与他人交往的各种关系之中,如果没有他人的关怀照顾也就无法生存,如果不和他人交往也就无法成长,因此交往本身是人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条件之一。交往是人的社会心理需要,人的社会性需要的满足也是在与他人交往的过程中实现的,由于彼此的需要又不尽相同,与他人交往会产生各式各样的心理倾向与行为,心理上的距离有远有近,因此心理层面距离的远近反映了人与人心理关系的亲密、融洽和协调的程度。
从心理联结的不同性质看,两人(或多人)间的人际交往不外乎以下三大类。
(1)以感情为基础的人际交往 这类人际交往的特征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靠感情。进而从感情性质的不同又区分为两种:一种为亲情交往,指亲子间、手足间的人际交往;另一种是友爱交往,指朋友间的友谊与爱人间的爱情关系。
(2)以利害为基础的人际交往 这类人际交往的特征是,存在于人与人之间的心理性联结靠当事人经济的、社会的、权力的、政治的各方面的利害得失。社会上一切“交易”式的活动,都是以利害关系为基础的。
(3)缺乏任何基础的陌路交往 这种人际交往存在于路人之间,彼此间不存在心理性联结。
人际交往是人的社会需要是否满足的心理状态的反映,人际交往的疏密是以人的社会心理需要是否能够获得满足为依据的,其发展变化也决定于交往双方社会心理需要的满足程度。不同的人社会需要是不一样的,即使相同的需要也可能有程度上的差异,这体现了人与人在交往过程中具有相互选择性。相互选择的结果是人际交往既有或友好、或信赖、或喜欢、或亲近等积极关系,也有或冷淡、或疏远、或反感、或厌恶等消极关系,甚至是敌对关系。
二、人际交往的发展过程
相互交往是人际交往建立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没有人际交往自然也就不可能建立人际间的心理关系。人际交往建立之后,还须要通过不断的交往加以巩固和发展。交往范围的大小,也决定了人际交往的广度和宽度。因此,建立、巩固和发展良好人际交往离不开人们积极地进行交往。人际交往的外延很广,包括朋友关系、夫妻关系、亲子关系、同伴关系、师生关系、同事关系等。社会心理学家认为,任何人际交往都离不开认知、情感和行为因素。其中认知成分是人际知觉的结果,反映个体对人际交往状况的认知和理解,是人际交往形成的前提条件;情感成分是交往双方在情感上的态度体验,反映了双方对交往过程中亲疏关系和满意程度的评价,是人际交往的调节因素;行为成分是双方实际交往的一切行为,是人际交往的外在结果和具体表现。人际交往的发生、发展和变化,都是这三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
在整个人际交往发展过程中,大致可以分为五个阶段(Levinger &Snoek,1972),如图4-1所示。
图4-1 人际交往的发展过程
第一阶段:彼此陌生,互不相识,甚至彼此均未注意到对方的存在。(见图4-1A)
第二阶段:单方(或双方)注意到对方的存在,单方(或双方)也可能知道对方是谁(如同校同学),但从未有过接触。(见图4-1B)
第三阶段:单方(或双方)受对方的吸引,与之(或彼此)接近,构成表面接触。在表面接触时,作为他们彼此间媒介物的,往往是学业或工作上的往来,即使当时单方(或双方)心存情意,但也只是很表面化的人际交往。不过这一阶段所获得的第一印象对于人际交往的发展很重要。如单方(或双方)对对方的第一印象不深,可能他们之间的人际交往即到此为止。很多人同学同事多年,彼此交往泛泛,就是他们间的关系只停留在第三阶段的缘故。一个人的日常生活中,与很多人维持着这种关系。(见图4-1C)
第四阶段:双方交感互动,开始了友谊关系。在此阶段,双方在心理上有一个重要的改变,开始将对方视为知己,愿意与对方分享信息、意见和感情。这种对人开放自我的心理历程,称为自我表露。人际交往发展到彼此都能自我表露的程度时,那就到了友谊的阶段。个人在日常生活中,能使他自我表露的对象并不太多。因此,同学同事虽然很多,难得其中有几个知己的朋友,原因就在于此。(见图4-1D)
第五阶段:朋友之间的感觉,也有程度深浅之分。就朋友间自我表露的程度而言,有的朋友间重在信息与意见的交换,而在感情上则表露得较少。这是以事业为基础的友谊关系。有的朋友在信息与意见之外,更重视感情的表露,在感情上达到相互依赖的地步,特别是当自己处在或痛苦、或快乐等激动的情绪状态时,就会渴望他的朋友在他身边。人际交往发展到第五阶段(见图4-1E)时,通常同性之间会成为莫逆之交,而异性之间,如果在感情上又添加了性的需求、奉献与满足的心理成分,那就成为爱情。
三、大学生的交际圈
在今天的大学校园里,大学生根据各自兴趣、爱好、性格等的不同,结成一个个或松散、或紧密的交际圈。在一个个或明或暗的交际圈中,同学之间有“亲疏”之分,有好朋友与一般朋友之分。大学生的交际小圈子,大概可以分为学习型、娱乐型、社团型、生活型等几种类型。
1.学习型圈子
在这个圈子里的同学,有一个共同的理想,就是学习。但真正为了学习学校开设的课程而形成学习圈的并不多,大都是为了通过某种公共考试,比如考研、考托福、考GRE、考律师或考其他证书而形成的一个个学习圈。
2.娱乐型圈子
大学生幽默地给这个圈子里的同学起了“拖拉机手”(经常打牌)、“旋派”(经常跳舞)之类的外号。在这个圈子里的学生,都爱好某种娱乐活动,如体育运动、文艺活动、休闲娱乐等。喜欢体育运动的学生,课余时间经常在一起活动,不仅内部“操练”,还经常主动“出击”,找别人打对抗赛,力求把圈子的活动举办得丰富多彩。喜欢唱歌跳舞的,一到歌舞厅开放时间,就结伴前去,玩个尽兴。喜欢打牌、下棋等休闲活动的,总要抽空摆开阵势玩几把,甚至不到深夜不罢休。
3.社团型圈子
学生社团是大学校园里一道靓丽的风景,是校园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社团有理论类、实践类、文艺类、体育类,涉及文、史、哲、音、体、美等各个方面。许多大学生通过社团走出校园,将自己和社会、自然融为一体,培养能力,增长才干。有的同学说:“我是学理工的,通过社团活动,我的人际交往能力、公关能力、合作能力、表达能力等都有了很大的提高。”
4.生活型圈子
近年来随着大学扩招等改革,学校对学生的管理有某种程度的放松,有些学生在校外租房合住,形成了一个一个的生活圈。其中,有的学生是网迷,因学校的供电时间有限制,不能想上网就上;有的学生在谈恋爱,学校对宿舍的管理有“性别限制”,不能充分享受“自由自在的爱情”;还有的学生是为了打工方便;也有个别同学与舍友关系紧张,不如一走了之,与关系好的同学形成新的生活圈。合租是在社会转型时期大学校园里出现的新的学生生活交际圈。
四、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和类型
大学生人际交往主要指大学生在校期间与有关个体或群体相处及交往形成的心理关系,是大学生学习阶段中在时间和空间上最可能形成的人际交往。这种心理关系的建立,对大学生的心身成长与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影响作用。大学生的人际交往中,最主要的是同学关系、师生关系及家庭关系等,而同室关系是大学生的一种特殊的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直接和间接的影响都相当大。
国内对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心理学研究主要涉及两个方面。①对交际对象的要求:在选择朋友上,一般要求志同道合、互相帮助、互相尊重、真诚相待、富有同情心、有才智等;至于教师,大学生们喜欢具有民主博爱、才智、尽责心、自我修养、可信赖和亲切等特质的。②对交往方式的选择:在选择朋友上,大学生的交往方式有主动和被动之分。
1.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特点
大学生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日常生活、学习和工作的背景和条件,具体表现为人际相处和人际交往两个方面。之所以将大学生人际交往区分为人际相处和人际交往,是因为大学生出现这两种人际交往障碍的成因、情形往往不同,矫正的方法也不同(黄希庭,郑涌,2000)。人际相处是大学生能否在较长时间内和周围人共同生活,形成或融洽或紧张的相处关系。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和周围人的相互交流和往来,以适应或存在障碍的形式表现出来。当然大学生的相处过程离不开交往,交往过程也无法避免相处,在相处与交往的交互中构成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研究发现,大学生认为最佳的交友方式是通过认识,在深入了解,甚至经过考验的基础上相互信任,以诚相待。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呈现出以下的特点。
1)交往意愿强烈,交往方式开放
中学阶段,高考带来的学习压力以及交往范围的限制,使学生们没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进行人际交往。进入大学,学习的重压突然释去,压抑的交往需求爆发出来,他们迫切需要在大学这个更为广阔的空间里结识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新思想新观念,交往愿望异常强烈,交往方式主动开放,交往频率提高、手段多样。面对充满新鲜感的大学生活,大学生的人际交往积极主动,他们频繁参加社团、聚会、文体及娱乐活动,结伴出游,充分利用互联网和现代通信工具经常沟通信息、倾诉情感。BBS、QQ、短信已经渗入大学生的生活之中,成为他们交流感受与体验的主要手段。
2)交往追求平等,交往范围扩大
大学生更多地喜欢与同龄人交往,尤其喜欢与个人阅历、社会经验、知识能力、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等大致相似的同寝室、同班级、同乡的同学交往,心理上追求平等和宽松。即使与老师等成年人交往,也要求人格平等和心理相容。交往范围已跨越专业和校区,扩大到所有可以认识的同学。当然这种交往更多的是只有广度而缺乏深度,人际交往呈现“广泛交友,谨慎交心”的特点。许多大学生都有的一种心理体验是同学交往正常,人际交往也不错,但自感缺少能够互吐衷肠同甘共苦的知心朋友,心里有话没有地方去说,较深层次交往的需要没法满足,内心有时不免感到孤独和无奈。
3)交往注重情感,情趣功利并存
大学校园文化环境是丰富多彩的,大学生活又是浪漫而宽松的,大学生处于情感丰富而激荡的年龄阶段,因此在交往时讲究志同道合,男同学更强调交往兴趣的一致性,女同学则更注重性情的相合性,情感互容、习趣相投是影响他们交往的主要因素。但市场经济的发展也给大学生的交往动机注入了某种功利性色彩,交往动因复杂化。大学生人际交往在注重情感交流的同时,也注重自身利益的实惠性,呈现出情感与功利交往并重的趋势。虽然大学生对一切从个人利益出发、过分强调“实惠”的庸俗化交往倾向仍然持有明显的批评态度,但学业上互助、生活中互惠等目的性交往带有一定的普遍性。
4)交往挫折难耐,交往自评不高
许多大学生对大学里的人际交往有着较高的期望值,充满了理想色彩,希望找到志趣相投、思想一致、感情相通的真正朋友,希望朋友之间无话不谈,一旦在交往过程中碰到障碍,出现不协调,常感到极度痛苦与失望。若发现对方有什么事没有告诉自己,就觉得不够朋友,甚至有被欺骗、受伤害之感。不少同学对自己现实的人际交往感到不满意,认为与自己的预期要求还有较大差距,常用理想化的眼光来衡量现实交往的结果。
2.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型
大学生人际交往类型的划分是为了充分描述和正确认识大学生的人际交往。划分的标准不同,类型也有多种。根据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人际交往的现实情况,这里做如下分类。
(1)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对象划分,可分为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这是大学生在大学学习生活中最为普遍的人际交往。大学生须要经常相处和交往的就是同学关系。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大学生,往往是在同学关系上相处和交往不好。在大学生同学关系中,容易出现障碍的是同室关系,住在一个房间的几个同学,成长背景不同,价值取向各异,生活习惯多样,个性特征鲜明,如何相处是同室关系的核心内容。师生关系主要是大学生与任课教师及辅导员或班主任的关系。与任课教师的关系如何有可能直接影响大学生的学习情况,常有学生因喜欢教师而学好某门功课,因讨厌某个教师而厌学某门课程。与辅导员的关系如何则可能影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
(2)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需求性质划分,可分为情感性关系和工具性关系。情感性关系是大学生为满足相互间情感交流,形成良好心理气氛的相互融洽关系;工具性关系是大学生为了相互协调达到某一目的而建立起来的相互依托关系。
(3)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类似性媒介划分,可分为地缘关系和趣缘关系。地缘关系是大学生因曾经的居住地相同,或来自同一地域同一中学等,或活动于共同空间地理环境而形成的人际交往,如老乡关系、校友关系等都属于地缘关系。相似的社会历史和文化背景,使这种关系带有文化趋同和乡土色彩。因地缘关系而导致的大学生交往虽不频繁,但相互影响的作用却很大,大学生遇到困难或麻烦,往往在地缘关系的同学中寻求帮助。趣缘关系是大学生以兴趣爱好为基础而形成的人际交往,如球友、棋友、牌友等关系都属于这种关系,共同的兴趣是联结这种关系的纽带,意气相投是这种关系的特点,在课余活动中,大学生以这种关系交往最为频繁。
(4)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喜欢程度划分,可分为吸引性关系和排斥性关系。大学生相互喜欢、亲近、友好,容易形成吸引性关系,特别是异性吸引关系。几乎每个大学生都渴望和异性同学交往,但如何正确交往,特别是如何处理恋人关系,常常是大学生们关心的事情。大学生彼此心理厌恶、疏远、对立则形成排斥性关系。这种关系在大学生中虽然不一定以公开的形式表现出来,但交往的双方彼此心知肚明,而且一经形成很难化解。恋人关系如果处理不好,也很容易演变成这种关系。
(5)按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形成性质划分,可分为公事关系和私交关系。大学生由于学习或工作需要而建立的人际交往带有公事性质,情感成分较少,属于公事关系。公事关系的交往和相处比较简单,有时也会产生矛盾和冲突,但大都因为工作目标或方式方法不同而引起,情绪化表现较多,私人情感成分较少。大学生根据自己的好恶而形成的私人关系,带有较多的情感成分,属于私交关系。私交关系的相处和交往呈现多样性,也使大学生人际交往复杂化。大学生的人际交往适应不良的大多是私交关系不会处理或不当处理。当然,在公事关系的交往中也会逐渐演变为私交关系。
当然,确定出不同的划分标准还能分出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其他类型。在大学生的各种人际交往中,有些是自然形成的,如同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有些是能够选择的,如朋友关系或恋人关系。就自然形成的人际交往来说,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相处;而在自由选择的人际交往中,大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处理好交往。
3.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特征
网络人际交往是人们在网络空间里进行的一种新型人际互动方式,大学生作为易感人群,网络人际交往给他们的生活方式、价值观念带来的挑战和改变是前所未有的。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发布的统计报告,目前学生在中国的网络用户中占21%,是上网用户比例最大的一个群体,其中,高校学生达90%。
网际空间好比一个巨大的城市,有图书馆、大学、博物馆、娱乐场所,里面有各种各样的人;无论什么人,都可以到这个“城市”去逛逛。在这个空间里不仅可以获取和发布信息,还可以通过E-mail(电子邮件)、IBC(网上聊天室)、BBS(电子公告板)、网络虚拟社区等方式进行聊天、交友、游戏、娱乐等网络人际交往。大学生网络人际交往的主要特点如下。
1)交往角色的虚拟性
用户只要随便填写一下E-mail、IBC或BBS的注册表或登记表,就可以获得一个相应的身份,并以这个身份在网上进行人际交往。这种虚拟的角色,使交往双方都没有任何心理负担,而有一种为所欲为、肆无忌惮的心理。
2)交往主体的平等性
因特网的发明者宣称,网络是一个“自由、平等”的世界。无论你在现实生活中的身份是何等显赫,但到了网上,你只不过是一个网民而已,同其他任何人一样无任何特权,大家都是平等的。
3)交往心理的隐秘性
网上人际交往虽然可以通过文字来传情达意,但这种文字交流大多是经过刻意加工的信息,交往的心理也是经过包装的,这种“网交”无论持续多长的时间,网友之间也很难明白对方的“真心实意”。
4)交往过程的弱社会性和弱规范性
在现实人际交往中十分看重的身份、职业、金钱、容貌、家世等交际主体的社会特征和社会地位,在网上的人际交往中可以全然不顾;在现实交往中要遵守的一些社会规范,在网络交往中也不必遵守,只要按照网络技术要求去操作,就可顺利完成网上人际交往。这种弱社会性、弱规范性的网络人际交往,容易使一些人暂时摆脱现实社会诸多人伦关系的束缚和行为的约束,甚至放纵自己的道德行为规范,从而造成非人性化的倾向。
5)交往动机多样性
异性间的情感交往是大学生网上交往的“主旋律”。异性效应在网上交往中不仅存在,而且表现得很明显。不少人上网聊天、浏览的潜在动机在于寻找异性,在追求休闲娱乐和心理享受的同时,也有很多人抱有相机觅友和调情的目的。
网络是一把“双刃剑”,网络人际交往对大学生的健康成长既有正面效应,也有负面效应。
链接4-1
网 缘
网缘,是继血缘、地缘和业缘之后的第四“缘”。所谓网缘,指的是人们通过互联网络而形成的社会人际交往。据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CNNIC)第十一次调查报告:截至2002年12月31日,我国上网用户人数约5 910万人,上网计算机数为2 083万多台,是1997年10月第一次调查结果29.9万台的69.7倍。而全世界网络用户在1999年已发展到1个亿。通过网络,孤独无依的人可以在网上找到知心朋友,倾吐心声;中国学生通过网络向远隔重洋的美国大学申请入学,与该校师生即时互动。
网络正日益成为一种新型的人际互动媒介,较之其他三缘,它无疑具有更广大的辐射性。就密切程度而言,网缘目前还处于次属关系,但种种迹象表明,和其他三缘一样,网缘也具有其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就正向功能而言,它起着加强群体之间,尤其是身处两地的亲友之间联系的功能。网缘不仅有助于跨地域、跨文化的沟通,更有利于维持血缘关系的稳定。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网缘还具有减轻个人精神压力的功能。个人在网络上扮演各种角色,而这些角色不再是出于生存的要求,而完全是人类游戏的本能的释放。传统人际交往中的压力也在互不谋面的情况下得以缓解。网络为我们提供另一个探索自我认同的舞台。由于可以允许人有多重身份,网络上的言行不需要也无法确认责任主体,因而人们有机会完全推翻日常生活的行为模式,尝试不同身份的呈现。现实生活中的紧张压力通过网络上的不同面具扮演得到舒解,为现代社会中个人人格的整合提供了另一条途径。而就其负向功能而言,由于网缘所提供的多重选择和广阔视野,过度沉迷于网缘而忽视其他三缘,很可能导致人们对身边的人与事的忽略,严重者还会导致“网络关系成瘾症”。现代社会一方面要求个人拓展广泛的社会网络,结交越来越多的人。另一方面又害怕失去传统的人情关系。虽然电子空间会极大地改变传统社会的结构,但人的物质、能量的需求毕竟还要在现实的生活空间里得到满足。即使是人的感知和情感需求,也须要在面对面的物理空间里才能获得直接的满足。比如基于家庭的各种情感,就须要家庭成员在一个物理的地点才能很好地培育和升华。理想的情形是,网络空间与物理空间各持所长、互相补充,共同构成人们理想的生存、生活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