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文生态学
1.14.5 第五节 内经的人文生态观

第五节 内经的人文生态观

众所周知,内经是一部有名的中医著作,是对病理与医理立论的。其中主要论点是阴阳五行与五运六气,这就涉及到地球生态系统的基本内容。人是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人,内经的目的在于为人治病与防病,使人常居生态而远离病态。因此按内经的要求,人要健康长寿,必须以人性、人伦、仁德为重;同时要根据周围的生态环境从山光水色摄取能量与信息。

既然内经的目的是让人尽量免除病态而维持生态,所以内经根据易经的基本精神,从养性、养生、防病、治病的角度,针对地球上的阴阳五行、四时八节的实际情况,钩画出一个人文生态的框架,那就是:

春三月,天地俱生,万物以荣;生而勿杀,使志徐生,此春气以应养生之道也;逆之则伤肝。夏三月,天地气交,万物生长;华英成秀,使志勿怒,此夏气以应养长之道也;逆之则伤心。秋三月,天气以急,地气以明,收敛神气,使志安宁,此秋气以应养收之道也;逆之则伤肺。冬三月,天寒地冻,万物闭藏;去寒就温,使志伏匿,此冬气以应养藏之道也;逆之则伤肾。

内经认为,四时阴阳是万物生长的条件;所以指出春夏养阳,秋冬养阴;这就从根本上让人类生命与万物共荣于生长之门。西方生态学只着重生命有机体从生态环境摄取物质与能量,而内经指出除了能量外,还应顺从四季的阴阳消长之道,注意养生、养长、养收、养藏;这实际上又补充了气候信息对人体生命的重要性。信息的接收涉及到人的神志,简单说来,就是内经上所说的精神方面。实际上,精神状态与五腑功能密切相关,所以信息与能量互补可以说是生态学的延伸,这就涉及社会生态学与人文生态学的内含。

生命有机体之所以存活,一个最重要的条件是呼吸之气与经络之气;此二者都具有生机能量,并与天地相通。生态学强调生物与外界环境交换能量,内经早已论及生气通天,认为:人体的12正经与12月的天气是相应的,五脏与四时及长夏五月是相应的,又与四方及中央相符合。精确说来,一经对一月,一脏对一方与一季,实际上这是一个待研究的生理信息问题。

内经与西方生态学在方法论上有所不同,以阴阳两态为核心,仰观俯察,钩画出一个生态系统,那就是指人体外的自然生态环境,例如:

“积阳为天,积阴为地;阴静阳躁,阳生阴长,阳杀阴藏;阳化气,阴成形;寒极生热,热极生寒;寒气生浊,热气生清。故清阳为天,浊阴为地。地气上升为云,天气下降为雨。故雨出地气,云出天气。”

这一段说明地球上的阴阳两态就是天地框架及其阳光雨露,在春夏即生长万物,到秋冬则收(杀)藏万物。与外生态环境相对应的是人体的内在环境,内经则说:“清阳出上窍,浊阴出下窍;清阳发肤理,浊阴走五脏;清阳实四肢,浊阴归六腑。水为阴,火为阳;阳为气,阴为味。味归形,形归气;气归精,精归化。精化气,味生精;形食味,气养形;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

这一段表明:清阳为气,发于肌肤,充实四肢,上窍指眼耳鼻口鼻兼及皮肤;浊阴为味,涉及五腑,归于六腑,下窍是前阴与后阴。从生化过程来看,人之生命所以形成是:由于形食味,故味归形,气养形,故形归气;又由于精化气,故气归精,味生精,故精归化。这就形成一个形、味、精、气的内环境系统。如果失去平衡,则生疾病。

内经认为:人体内环境与外生态系统,是互相沟通的,例如说:

东方生风,风生木,木生酸,酸生肝。在天为风,在地为木,在体为筋,在脏为肝。在色为青,在音为角(木之音调),在声为呼,在窍为目,在志为怒。怒伤肝,悲胜怒(金克木);风伤筋,燥胜风;酸伤筋,辛胜酸。

南方生热,热生火,火生苦,苦生心。在天为热,在地为火,在体为血,在脏为心。在色为赤,在音为徵(火之音调),在声为笑,在窍为舌,在志为喜。喜伤心,恐胜喜(水克火);热伤血,寒胜热;苦伤血,咸胜苦。

中央生湿,湿生土,土生甘,甘生脾。在天为湿,在地为土,在体为肉,在脏为脾。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土之音调),在      声      为歌,在窍为口,在志为思。思伤脾,怒胜思(木克土);湿伤肉,风胜湿;甘伤肉,酸胜甘。

西方生燥,燥生金,金生辛,辛生肺。在天为燥,在地为金,在体为皮,在脏为肺。在色为白,在音为商(金之音调),在声为哭;在窍为鼻,在志为忧。忧伤肺,喜胜忧(火克金);热伤皮,寒胜热;辛伤皮,苦胜辛。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生肾。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色为黑,在音为羽(水之音调),在声为吟;在窍为耳,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土克水);寒伤骨,燥胜寒;咸伤骨,甘胜咸。

上面的五段说明:内经以人为中心把内外两个环境的结构与功能作了一个鲜明的对比,不仅指出了物质的生克关系,而且指出了精神的生克关系。五种精神、心理、意识状态涉及到人的神志是否清明。神志清明的人应该说对于内外环境的平衡是能维护得很好的。内经之所以是一部中医名著,就是因为它是从整体方面立论的,因而也概括了以人为中心的人文生态学的一个面貌。相信以基因伦理学为基础的生态学将会涉及这方面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