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文生态学
1.14.3 第三节 道德经的人文生态观

第三节 道德经的人文生态观

道德经是以自然法则立论的,特别指出人、地、天、道与自然的关系,所谓

人法地,地法天; 

天法道,道法自然。

这四句话既包括了以人为中心的地球与宇宙的显态关系,又延伸到道与自然的隐序作用。道是无所不在,无物不包的永恒秩序,是无法起个名字的,所谓“道隐无名”,“形而上者谓之道”;如果能称谓出来的,那就不是真正的永恒之道,所以又说:“道可道,非常道。”因此,孔子说:“老子之道,其犹龙乎;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故称中国文化是龙的文化。

看来道相当于一个隐序本体,它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按道德经来说,宇宙万有、生态万类,都由道生;然而道的作用,必须有德来体现,所谓“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这里德的意义是指天德与人德养育万物,使万物依形成体,以势长成;所以道德经特别教人重视修德。

上面的人法地,地法天,实际上涉及到天地人的生态系统概念;而道生之,德畜之刻画了人文哲学的道德观念。二者合起来可以说是道德经的人文生态观。另一方面老子的哲学思想是无为而无不为,所谓“道常无为,而无不为”;“上德不德,是以有德”。这是一种高度的辨证法,当然涉及到人文生态的自然观。基本精神是不以人欲之私去执着于为、执着于德,而顺其天道自然之势就有大为与大德;关于大禹根据山川自然生态而治水就是一例。看来道德经的人文生态观与自然观值得从科学上重新认识,对于人类社会与自然生态的有序化发展是有益的。

地球生态系统的主人,从外界吸取物质与能量赖以生存,从古以来都希望健康长寿,科学技术的发展也与此有关,可是很多人就适得其反。这是什么原因呢?老子曾经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田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

看来人要想健康长寿,在生态环境中应该遵循老子的教导,那就是“致虚极,守静笃;万物并作,吾以观其复;夫物芸芸,各复归其根。归根曰静,是谓复命;复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亡作,凶。”看来养生益智之道,就是通过虚极静笃,而归根复命,以致知常而明。这就是“圣人后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的无为而无不为的养生自然观。

关于一个社会的发展从原则上也应参照这种自然观,那就是不尚贤使民不争,不贵难得之货使民不为盗,不见可欲使民心不乱。是以圣人之治:虚其心,实其腹;弱其志,强其骨。对于一个社会领导阶层最好是能“抱一为天下式,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长”同时要“常善救人,故无弃人,常善救物,故无弃物。”这就是当今社会生态学的宗旨,使人力与物力共同发展。

为了一个社会的稳定发展,除了按自然经济引导人力与物力各自发挥作用外,又从思想德化方面进行导引,所谓“圣人无常心,以百姓心为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德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德信。”这就是以德为善,以德取信。当然今天的社会比老子当时的情况要复杂得多,但这些人文哲学的基本精神对于社会生态学仍然是有参考价值的。

一个社会的领导阶层为了引导群众在道德的精神支柱下发挥作用,使该社会有序化地向前发展,参照老子的思想也是有益的,那就是“欲(群众所)不欲,不贵难得之货;学(群众所)不学,复(扭转)众人之所过(失),以辅万物之自然,而不敢为。”这就是借鉴群众的缺点,自己走正确的道路,为社会树立良好的风尚,以辅助万物的自然德性。

最后我们来看老子对于治理国家的人文生态观。道德经的第八十章说:虽有舟车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形而上者谓之道,形而下者谓之器”。科学是以器为重,当然在今天并非不要科学;而在于处其实,而不居其华。交通通讯工具当然应该发展,但如何有效使用,开发落后地区与星际空间,人类应以安居乐业健身益智为尚。小国寡民,各以道治,则万邦协和,天下一家。在今天科学昌明的时代,这样的自然经济结构、人文生态观念已引起西欧很多小国家的重视,希望在科学技术与人文伦理相结合的情况下,返回柏拉图式的理想国,实际上这就是道德经的人文生态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