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文生态学
1.12.7 第七节 关于电脑的神话

第七节 关于电脑的神话

由于电脑与机器系统的迅速发展,能代替人脑完成一些工作,所以西方科学界有些人士认为未来的电脑完全可以代替人脑,并认为未来的机器人或宇宙人可以飞到火星、金星上代替人脑工作,也能创建空间城市。这种机器人在外表、行为、思维能力上与人没有差别;除非你把它杀死,才知道他的大脑结构与人不同。例如美国密苏里大学的韦斯利等教授,从物理学发展的观点,认为未来的电脑可以超过人脑,未来的地球生态环境大都被污染,那时是机器人的天下,人类将逐渐退出进化的舞台。这些问题值得讨论,本书的任务之一就在于此。

(1)机器将完全代替人的工作吗?

前面的讨论已明确指出:电脑在很多技术性、机械性的功能上,当然超过人脑,可以代替人完成一部分甚至大部分工作;否则人类不会设计电脑。不能认为电脑自控能力的优越性,就想到未来的电脑就能完全代替人脑。他们又认为:那时的人类趋向失业,生活在抗污染的狭小的天地中;少数的厂家指挥电脑中心系统,让电脑去指挥各个系列的大小子系统;人类只能干些简单的普通工作。

今天的宇宙飞船能在90分钟内环绕地球一周,能准时达到月球上的目的地;完成任务后又按时返回太平洋上预期的着陆点。所有这些活动在时间与地球及月球经纬度上,一点不差;在此基础上再发展下去,未来机器的“神通”功能是令人难以置信的。因此他们认为:未来的电脑与机器系统会控制整个地球及其外围空间,那时的人类将被电脑淘汰。

目前日本、美国,有些工业自动化的生产单位,机器的工作效率很高,确实只用少量的人员配合机器进行紧张的刻板工作。他们的视力与脑力感到特别疲劳,因而早衰,这是事实。造成这种情况的基本原因是整个社会生产节奏未能协调。如果这种情况日趋严重,将迫使政府与厂家进行调整,人不能当作机器使用;这涉及到人文生态学问题,不意味人类就被机器淘汰。

事实上人脑的潜能是存在的,功能再高的电脑是由人脑设计的。在生产流程中不能完全失去人的控制,人的工作时间可以缩短,而有更多的时间去加强文化修养,开发智能。人类发展电脑是为了让人类从简单的机器环境中解放出来。人类生命的意义不只是为了物质生活,科学技术工作者创造的新设备不应被厂商所垄断。今天地球上最偏僻的地区,还有原始人的生活,先进的国家应该对他们进行帮助。

(2)未来的电脑自己能完全设计更未来的电脑吗?

这里所说的未来电脑是指所有元件达到人脑细胞的总数,具有一定设计能力的电脑;更未来的电脑是指其结构与功能都超过人脑的电脑。我们认为:未来电脑的元件达到甚至超过人脑细胞的总数,也许是可能的,能代替人脑的一些机械式的功能是完全可能的;甚至能按照人对电脑改进的方案,进行设计也是可能的。然而电脑自己不能主动去改进某些机器设备,也不能开创新的科学体系和发现新的能源。因此,更未来的电脑不可能超过电脑。人脑潜在的智能是多方面的,在本书最后一章有所讨论。这是中国自然哲学与人文哲学的核心,更是人类生命的主宰。西方的电脑技术科学家目前对此并不完全了解,但有远见的理论科学家已开始重视。

(3)机器能完全污染地球生态环境吗?

由于人类生产的需要,机器的使用更加广泛,从而机器的噪音、废气、废水、原子反应堆的放射线、核潜艇的辐射能、核弹在空中爆炸产生的污染等等,确实是日益严重。这个问题应该引起科学家、工作人员、社会领导采取措施,给以解决。

由于地球生态环境被污染越来越厉害,因此,韦斯利等人认为:这种情况还要继续恶化,到那时人类只能躲在有防护设备的狭小天地内,以致最后人类可能因此而逐渐死亡。

地球生态环境的恶化肯定会继续加强,因为绝大多数的人只看到眼前的物质文明而忽视精神文明,以致他们的心态也会被污染。这两个重大问题已引起一些社会领导及有识之士的重视,到21世纪,恶化的程度将会相对减少,因为大型工业系统不可能无限地扩张,可用的地球能源及核能量是有限的,而人类未来所用的能源主要还是日光能。

创建控制论、发明电脑的维纳早有远见,根据充分的科学资料,明确指出:地球最后将随由太阳核能源“大爆发”的回光反照而同归于尽。这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也不是什么上帝的安排,而是大自然演化的规律。他认为控制论与电脑主要是由于要探索这个规律而创建的。可惜他死得太早,当他50岁去世的前几年,为了探索人脑智能外延及地球文明的外延,他专门研究生物控制论及人脑的功能。结果他测出人脑的第一张电位图,建立了生物通讯论,这就为今天的电脑与明天的思维通讯打下了基础。

这位智力超常而又有远见关心人类命运的科学家,象爱因斯坦一样,完成了他的工作。在离开人世以前,他毫不悲观地说:人类最终是遇难轮船上的旅客,但人类的尊严并不因此而消失,到那时人类会有一些安全的小岛。这些小岛是什么,有远见的科学家也在探索。人类的真正尊严是什么?应该说是东方的伦理与西方的理性。是否如此,请看爱因斯坦论文集中有关的评述。

(4)电脑能完全象人脑一样思维吗?

韦斯利等人认为:未来的电脑可以和人一样思维,可以代替小说家写剧本,可以代替画家完成作品,可以代替医生看病开出处方而自动给以药物,可以发明机器、制造机器并使用机器,以及其它等等。

电脑的这些功能在一定的程度上是可以实现的,但不等于象人一样思维。如果未来的电脑完全代替了人脑,那么人就不用思维了,也不必发展文教科学事业,人脑就会退化,人就不是万物之灵了,人类只是穿衣吃饭,繁殖后代。关于这方面的问题,中国古代的思想家早有预见,故特别指出:“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就是说,人类要发展文化,教化全人类。教化的意义按今天的说法是:首重伦理,知道作人,然后加强理性,发展科学。

再说引人入胜的文学艺术作品是半由灵感、半由功力,划时代的科学技术是半由直觉、半由实验。电脑的学习功力与实验技能超过人脑是可能的,但它不会有直觉、灵感、悟性、一旦豁然贯通的潜在智能。人脑这些超常智能是亿万年来各方面进化综合集成的结果。一个天才的艺术家有什么样的灵感,一个专心致志的科学家在什么情况下能直觉,一个内省工夫很深的思想家什么时候能有悟性,他们自己都是不知道的;电脑能开发自己的“天才”吗?电脑也有天才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