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文生态学
1.10.1 第一节 选定碳作为动植物群体的测度

第一节 选定碳作为动植物群体的测度

一个物种所有个体成员合起来组成该物种的群体。研究群体的量变,乍一看好象是用物理方法,测定一个物种成员的总质量。然而生物学的情况与物理学不同,因为生命有机体的质量由于它的生理功能随生态环境而变化。

例如很多鸟类主要栖息在树上,为了求食、求友,它必须扩大它们的生态环境,从一些树上飞到周围另一些树上;或落在地上走几步,啄点食物,或飞到水边,吸点饮料。由于生存的需要,它们学会了飞行技术。为了飞行,它们只能维持最低的含水量,因此,它们此时的体重要求尽量减轻;但是当它们吃饱了,栖息在巢中时,躯体则较重。又如生活在沙漠上的动物,它们体内必须储藏大量的水分;这时它们的体重较大,当水用完后,体重又减轻。人的情况很特殊,其体重基本上不随环境而变化,除非生病,体质有所减轻。

为了便于从定量方面研究生态圈中以人为中心的各物种进化的情况,选定一个有代表性的元素是非常必要的。经过实际观察与研究,认识到生命机体有代表性的元素就是碳。因此我们选定一个物种的碳总量,作为对此物种群体的一个测度。这也就是通常称说碳基生命的来源。

事实证明:采用生命机体的碳质量作为物种的一个测度,有很多根据及方便之处:

(1)与通常碳基生命有联系的各种化合物大都包含碳;在进化的道路上,各个物种在各自的生态环境中在不同的情况下,在不同程度上,通过自然选择而得到一定的碳量。

(2)当整个进化达到一个限度后,碳这个元素达到一定的量,包含在所有物种的各个活体中。地球生态圈中的碳大都被摄取到生命机体中,而无生命机体中则较少。例如作为大量机器设备的原材料主要是钢铁,其中的碳元素则很少;然而地下埋藏的碳量却又很多。

(3)在漫长的进化道路上,逐渐分成两条主要路线,一个是以碳为主的有生命,一个是以铁为主的无生命。二者又密切相关,碳基生命的主宰者又逐渐学会把铁变为机器为他们所利用。

碳基生命的躯体,有的很大,有的很小,但在同一物种中大都是相似的。在物理学中,有些现象在大小规模上也是相似的,从数学上找出了一个相似法则。这就可以在物理实验中模拟自然现象中有关的实际情况,例如恒星的演化情况;又可以把模型放大到一定的程度成为人类所需要的工具,例如飞机、飞船、人造卫星、火箭、导弹等。

在生态学中,生物进化的情况比物理现象要复杂得多,要模拟过去的进化是非常困难的。这里只是根据物理学的相似原理,推广到两个相似的物种。例如一个20亿蚂蚁的群体相当于一个2000公斤的象,因而一个蚂蚁的质量为2000000÷(2×109)=0.001克。这就是说一个象的质量是一个蚂蚁的2×109倍。按照上面的计算式子,可以推知一个象的碳质量是蚂蚁的2×109倍,这里假定蚂蚁与象二者各1克的质量所含的碳量相同。一般来说,生物学中的量只能是近似的,不象物理学中那样精确。以上的讨论暗示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那就是能否建立生物学中的相似理论。

因此,一个物种的标准生物量可以看作是碳群体的质量,也就是该物种个体含碳量的总和。但这个碳总量是随时间而变的,因为物种随时有碳流入,如吸收二氧化碳;也有碳流出,如呼出二氧化碳。碳在实质上处于还原形式,它被氧化以产生热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