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后  记

后  记

《新编艺术概论》教材终于完成了。

该课程经过近十年的建设,先后被列入上海市教委21世纪课程建设项目、上海大学精品课程、上海大学高地建设项目、教育部“十一五”教材建设规划、上海市精品课程,目前正在申报国家精品课程。

在完成校对稿之际,首先想到的是无尽的感谢。感谢同事,该教材能够完成,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上海大学长期从事艺术理论课程教学的各位教师共同努力的结果。美术学院的李晓峰副教授,影视学院的蓝凡教授、周克平老师、王淑芹博士、张敏老师,组成了该教学梯队的核心力量。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以这些教师为核心,许多人共同切磋、长期讨论,从该课程的教学思想与理念、教学体系,到具体的教学环节与内容,不断地进行着研讨,正是在这一良好的氛围中,该课程的教学理念、体例与内容在不断被深化与完善。

感谢领导,该教材的完成,也离不开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学科建设的良好氛围。学院执行院长金冠军教授长期以来对学科建设的总体设计、对教学质量的高度重视,既为该项目的完成创造了优渥的条件,又为日常教学工作提出了严格的要求。

作为教学科研项目,如果没有上海大学影视学院副院长刘日宇副教授、上海大学教务处周峰教授、陈静老师长期默默的支持,也不会有如此的面貌;学院办公室主任许佳老师,长期以来为本人教学与科研工作的顺利实施,处理了大量繁琐的事务性工作;陈勇博士提出了许多建设性的意见;在课程建设中,研究生张立潮、陈娟、脱苏苏也做了大量资料搜集与整理工作;复旦大学出版社孙晶、宋文涛博士在该书成书前后,给予了许多分内分外的帮助……在此一并致以深深的谢意!

该教材写作具体分工如下:框架体例由该课程全体任课教师反复讨论确定;具体内容:第一、二章,李晓峰写出部分初稿;第六、九章,王淑芹撰写,其余内容全部由林少雄撰写,最后由林少雄负责修订、配图、统稿。

人类为何有艺术?艺术如何建构?艺术如何理解?艺术之美应如何发现与感悟,在本教材的撰写中,我们试图将高校艺术教育第一线师生长期以来的共同思考、感悟与实践融入其中。

素质教育如何实施?艺术素养如何提高?和谐社会如何构建?在本教材撰写中,我们试图提供当下社会前沿性的思考与尝试。

古希腊哲人希波克拉底说:“艺术长存,而我们的生命短暂。”著名艺术家罗丹说:“对于我们的眼睛来说,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我们不仅应该敬畏艺术,更应该通过艺术去发现自然与社会之美。艺术不是构成人生的唯一内容,但艺术却可以使生活的内容更充盈、人生的内蕴更丰厚、生命的内涵更饱满!在探索艺术奥秘的漫漫旅途中,我们将奋力而行。

林少雄    

丁亥酷暑于沪上梦湖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