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 拓展阅读 艺术

拓展阅读 艺术[19]

〔美〕房龙著衣成信译

论艺术家的本性,论判断什么是艺术,什么不是艺术的困难,兼论其他永远得不到解答的问题。

“艺术有普遍性”。

关于这一点,大家恐怕意见一致,不必再去争论。但是,一谈起“艺术有普遍性”,就会有一种危险,会被人误认为,艺术(音乐、绘画、雕塑、舞蹈),是一种普遍性的语言,通行于世界,为各地人所理解。

当然完全不是那么一回事。我在楼上写字台前听巴赫[20]的G小调赋格,宛如音乐中的绝响,而可怜的内子,在楼下听之,有如噪音,让人心烦。呆一会,她将誊清我正在写的这本书,因此,她要避之唯恐不远。

弗朗士·哈尔斯[21]或伦勃朗[22]的一幅肖像画,可以让我惊叹不已(想不到平凡血肉之躯,单凭几种颜色,一些油料,一张帆布,一支破笔,竟能表现出那么多东西)。可是,同一幅画,在另一个人的眼中,不过是一片灰茫茫的颜料堆砌。

我年轻的时候,我的一个叔叔买了一幅文森特·梵高[23]所作的小张速写。由于梵高不幸被当时社会认定是坏分子,这件事竟在左邻右舍引起轩然大波。去年冬天[24],梵高的几件作品向美国公众展出,群众一下子冲进博物馆,纽约市不得不叫来警察维持秩序。

西方花费了好几百年的时间才懂得,原来中国绘画同西方绘画一样好,一样趣味隽永,如果不是远远超过西洋画的话。

约翰·塞巴斯蒂安·巴赫的音乐,常使他的莱比锡的主人摇头。奥地利皇帝约瑟夫二世埋怨莫扎特[25]先生的音乐中音符太多。理夏德·瓦格纳[26]的名曲曾经被轰下舞台。阿拉伯或中国音乐,阿拉伯人和中国听众,听得心花怒放,而在我听起来,好像猫在邻居花园拼命嘶咬。

因此,所说艺术有普遍性,是指艺术没有国界,不受时间的限制。自从有了人类,就有了艺术,就像人生来就有眼,有耳,就知道饥渴。在澳大利亚最荒凉的地方,最原始的人不知道盖房子住,做衣服穿,其智力有如和他的孤独做伴的动物,但他们也有他们的艺术。我们碰到不知宗教为何物的土著部落,但据我所知,却从来没有发现一个民族(不论他们离文明中心有多远),完全没有自己的艺术表现形式。

【注释】

[1]段玉裁《说文解字注》。

[2]苏珊·朗格《艺术问题》,南京出版社,2006年,第106页。

[3]符·塔达基维奇《西方美学概念史》,学苑出版社,1990年,第17页。

[4]M·卡冈《艺术形态学》,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6年,第39页。

[5]科林伍德《艺术原理》,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5年。

[6]贡布里希为莱奥纳多·达·芬奇展览图录写的前言(Hayward Gallery,1989年),转引自范景中《千古是非无处问,夕阳西去水东流》,原文见《中华读书报》2006年7月19日总第23期第9版。

[7]贡布里希《艺术的故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1999年。

[8]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6页。

[9]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论集》,中山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7页。

[10]宗白华《美学》、《艺术学》,见《宗白华全集》第一卷,安徽教育出版社,1994年,第449—597页。

[11]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203页。

[12]宗白华《艺术学》,《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511页。

[13]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205页。

[14]这六讲的题目分别是:“从美学到一般艺术学”、“艺术学的对象——艺术”、“艺术的创造者——艺术家”、“艺术活动——创作与观照”、“艺术美的类型”、“艺术源流——发生与发展”,全文见马采《艺术学与艺术史论集》,第1—86页。

[15]这一时期,先后有向培良的《人类的艺术》(1930)、李朴园的《中国艺术史概论》(1931)、丰子恺的《艺术教育》(1932)、俞寄凡的《艺术概论》(1932)、张泽厚的《艺术学大纲》(1933)、钱歌川的《文艺概论》(1935)、朱光潜的《文艺心理学》(1936)、林风眠的《艺术丛论》(1936)、洪毅然的《艺术家修养论》(1936)、向培良的《艺术通论》(1937)、滕固的《中国艺术论丛》(1938)、丰子恺的《艺术修养基础》(1940)、冯贯一的《中国艺术史各论》(1931)、蔡仪的《新艺术论》(1943)、伍蠡甫的《谈艺录》(1947)、潘澹明的《艺术简说》(1948)、萨空了的《科学的艺术概论》(1948)、岑家梧的《中国艺术论集》(1949)等艺术学方面的论著。

[16]宗白华《美学与艺术略谈》,《宗白华全集》第一卷,第204—205页。

[17]以上资料见于润洋主持的国家“十五”人文社会科学咨询“艺术学”项目,原文见“中国高校人文社科信息网”。

[18]参见林少雄《视像与人》,学林出版社,2005年。

[19]节选自房龙《人类的艺术》(中国和平出版社,2001年)绪论,题目系编者所加。

[20]巴赫Johann Sebastian Bach(1685—1750),德国作曲家、管风琴师。

[21]哈尔斯Frans Hals(1581—1666),荷兰画家。

[22]伦勃朗Rembrandt van Rijn(1606—1669),荷兰画家。

[23]梵高Vincent van Gogh(1853—1890),荷兰画家。他同情劳苦大众,屡遭社会上层的排斥和打击。

[24]指1936年。

[25]莫扎特Wolfgang Amadeus Mozart(1756—1791),奥地利作曲家。

[26]瓦格纳Richard Wagner(1813—1883),德国作曲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