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湖看霞:关于美术史与设计史
1.21.2 二、新石器时代鸟纹

二、新石器时代鸟纹

鸟纹是中国东部地区新石器时代具有代表性的装饰纹样。距今约7 000年的河姆渡一期文化,出现了可称为最早的凤鸟纹。在一件骨匕柄部上刻着并排的两只双头鸟纹,鸟头上有细长的冠羽,喙向下勾曲,状似凤鸟。双头鸟共连着一个身子,身上载着闪着光焰的太阳(图8)。还有一件饰有双鸟朝阳纹的象牙雕刻,双鸟有弯曲的长喙和卷起的长尾,双鸟之间有散发光芒的太阳纹(图9)。河姆渡一期遗址还出土了一件饰着一对浮雕飞鸟纹的陶片。此外,出土了三件绘有鸟羽形纹样的彩绘陶片。良渚文化分布在环太湖地区一带,距今4 000~5 000年。良渚文化的鸟纹多饰于陶器上,常和蟠螭纹缠结在一起(图10)。在良渚文化玉器的纹饰中,侧面飞鸟纹是主要纹样之一,这种飞鸟纹成对相向地配置在兽面纹或兽面和神人复合纹的两边,饰在有着特殊用途玉器上的飞鸟纹,可能寓有借此沟通天神的含义(图11)。除此,良渚文化还有玉鸟和陶鸟。从文献上看,凤鸟等鸟类是我国东部沿海的一些氏族所尊奉的图腾,在《左传·昭公十七年》中,郯子对昭公言:“我高祖少嗥,挚之立也,凤鸟适至,故纪于鸟,为鸟师而鸟名。”可见凤鸟等鸟类是东部沿海古居民的图腾神。

分布在豫、陕、晋邻境地区一带的庙底沟类型,距今5 000~6 000年。鸟纹和变体鸟纹是庙底沟类型彩陶富有特色的花纹,庙底沟类型彩陶有少量的作为单独纹样的写实的鸟纹,多为正侧面,长尾上翘,似鸦鹊类的鸟(图12)。河南临汝县阎村出土的庙底沟类型彩陶缸上,绘有鹳鸟石钺纹(图13),石斧把手上绘“×”状符号,应是象征拥有权威的特殊器物。鹳鸟纹可能是鹳鸟氐族的徽号式纹样。庙底沟类型彩陶上的一些侧面鸟纹,变得概约简化,鸟头与翅羽、身子解体而分开,演化成圆点纹和勾羽纹(图14)。有的变体鸟纹构成二方连续的图案带。

img510

图1 半坡类型彩陶鱼纹(西安半坡)

img511

图2 半坡类型彩陶变体鱼纹(秦安大地湾)

img512

图3 半坡类型彩陶变体鱼身纹和鱼头纹

img513

图4 半坡类型彩陶双关形鱼纹

img514

图5 半坡类型彩陶鱼纹演变图

img515

图6 半坡类型彩陶人面寓鱼纹(临潼)

img516

图7 半坡类型彩陶人面寓鱼纹(西安半坡)

img517

图8 骨匕凤鸟纹(浙江河姆渡)

img518

图9 象牙雕刻双鸟朝阳纹(浙江河姆渡)

img519

图10 良渚文化陶器鸟纹(青浦福泉山)

img520

图11 良渚文化猪面纹玉饰件鸟纹(余杭良渚)

img521

图12 庙底沟类型彩陶鸟纹(华县柳子镇)

img522

图13 庙底沟类型彩陶鹳鸟石钺纹(临汝阎村)

img523

图14 庙底沟类型彩陶勾羽圆点纹(山西)

img524

图15 石岭下类型彩陶罐旋纹(秦安)

img525

图16 马家窑类型彩陶尖底瓶旋纹(陇西吕家坪)

img526

图17 马家窑类型彩陶瓶旋纹(兰州杏湖台)

img527

图18 马家窑类型彩陶瓮旋纹(永靖三坪)

img528

图19 马家窑类型彩陶盆旋纹(榆中麻家村)

img529

图20 马家窑类型彩陶豆旋纹(康乐烽台)

img530

图21 马家窑类型彩陶罐旋纹(永靖金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