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湖看霞:关于美术史与设计史
1.20.2 二、《妇女闲嬉图》发展源流和年代考证

二、《妇女闲嬉图》发展源流和年代考证

清代的民间绘画中,《妇童闲嬉图》始终是主要的题材之一。在清代以前,婴戏图与仕女图多是分别独立的。婴戏图的图像产生较早,在唐代已有画家专工画婴儿、子女、子母。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记载:“(张)萱好画妇女、婴儿。”[1]又记载:“戴重席,工子女,极精细”“太原王朏,师(周)昉,画子女”“赵博文,画子母”[2]。可知唐代儿童画和妇女画开始成为独立的画科。新疆吐鲁番阿斯塔那187号墓中,出土了已残损的屏风画,共有11个妇女和儿童的图像,其中有一幅童戏图,画两个穿背带裤的儿童在草地上玩耍。相传南唐画家周文矩画的《宫中图》,绘有三个妇女围着一孩童嬉玩的场景。唐代的佛教壁画中有童子化生的图像,如敦煌莫高窟初唐第220窟《阿弥陀经变图》绘着在水中莲花化生的童子,这种莲生童子的图像以后发展为童子戏莲的图像。

至北宋末年,出现了以专画婴戏图而著称的画家,邓椿《画继》记载:“刘宗道,京师人,作照盆孩儿……每作一扇必画数百本,然后出货,即日流布,实恐他人传模之先也。”[3]可见当时婴戏图的流行和作品的增多。苏汉臣曾在北宋和南宋画院供职,工画释道人物,画婴儿尤是臻妙[4]。现存传世的宋代婴戏图,在《中国历代画目大典》中,共收录了宋代婴戏图40余幅,大部分为南宋作品,有一部分是明人模仿的作品[5]。多数画面绘孩童在庭院外嬉戏。除去《货郎图》中出现妇女形象外,其余只是单纯地表现婴孩们的游戏嬉闹。

唐宋瓷器上盛行装饰童子偕莲纹,长沙窑的一件瓜棱执壶,约为晚唐五代时期,上绘童子持莲纹。在宋代的瓷器上,童子偕莲纹是流行的装饰纹样。北宋磁州窑系的瓷枕的枕面上,绘有童子嬉戏的“操弄牵丝傀儡”“钓鱼”“舞蹈”“戏鸭”“牵狗”“踢球”等内容的图像。北宋墓室壁画中出现了妇女戏婴的画面,在河南登封黑山沟北宋绍圣四年(1079)李守贵墓的壁画中,有一幅《妇女戏婴图》,描绘了妇女与立在童车中的孩童嬉耍的情景,是较早的妇婴嬉戏的图画。

晚明时期是婴戏图得到发展的又一时期,《百子图》成为民间绘画中的时尚题材,万历年间刻印的《程氏墨苑》,有以两幅圆形画面表现百子欢嬉的木刻版画[6],表达出祈求多子多福的愿望。妇婴图的数量也有增多,并且成为画谱中的一种题材[7](图2)。

妇婴图始终是清代苏州木刻套色版画的主要题材之一。大英博物馆藏康熙晚期的《美人浇花图》, 描绘了妇女携子在庭院浇花。日本收藏的清代前期《婴戏竹马图》,从室外见圆窗中妇女和男童在室内嬉戏[8](图3)。

至雍正、乾隆年间,苏州木刻套色版画中出现了大量的仿铜版画的作品,而这类作品都保存在国外,被英国、日本、德国、法国等地的博物馆和私人收藏。这类作品中,除去全景式风景外,还有仕女图和婴戏图。乾隆八年(1743)癸亥作的《百子图》,题记上写“仿泰西笔意”,刻法风格仿铜版画(图4)。其中出现了一批妇女和男童在庭院闲嬉的图画,画面的场景许多是在室内,这些标明仿泰西笔意的呈铜版画效果的套色木刻版画,应是按海外审美意趣专门制作的。

自乾隆晚期至嘉庆、道光年间,在苏州木刻套色版画中,妇女和儿童在一起的图画增多,但艺术风格有明显变化,已不见仿铜版画的精细的排刀刻法,背景陈设的描绘较简略,色彩以深蓝和花青为主,间有硃磦、藤黄等色,呈清冷色调。总体来说画面的尺幅已有减小,画高很少超过1米。

苏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妇童闲嬉图》,原装于木质镜框内。这幅纸质的套色木刻版画,由于年代久远和保存不好,纸已变黄,个别处酥散脱落,曾经过重新装裱,四周边的画面被切割裁去,可见原先此版画本非是装在镜框内。

画上共画了四位仕女,她们的发式和服饰基本相同。仕女的发式以头顶后拖有长髻为特色,这种样式的发髻称作“苏州罢”,是乾隆晚期嘉庆至咸丰年间在苏州时兴的一种发式,又流传到江南地区。现藏于日本的苏州木刻版画风俗组画中的《春风图》《闹花图》[9](图5、图6),作于乾隆十六年(1751),这两幅版画中妇女的发髻样式与图中妇女发髻类似。而清早期的妇女发髻以高髻为特色,可见图中仕女的发式为乾隆、嘉庆年间流行的发式之一。图中仕女发髻上饰有半环状茉莉花形饰,也有饰大件禽鸟形簪。仕女的衣袖宽大,领和袖缘以锦绣镶滚,镶滚上饰圆形和半圆形纹。这种圆形和半圆形镶滚纹饰,先后见于焦秉贞(活动于雍正、乾隆年间)、陈枚(活动于雍正、乾隆年间)、改琦(1773—1828)的仕女画中,可见这种服饰兴起于康熙晚期,延至嘉庆、道光年间。周锡保著《中国古代服饰史》述及清代汉族妇女服饰:“衣服的镶绣初亦只施于襟及袖端,到乾隆后期南方苏州成为服饰的中心,各方都取法为式。……到嘉庆间衣饰镶《滚渐多,袖口也放大。”图中仕女的面相为广额、长而尖的下巴。疏朗的八字形细眉、丹凤眼、樱桃小口。绘画中的这类型的妇女面相,较早见于焦秉贞的仕女图,仕女这类面相盛行于乾隆、嘉庆年间,最晚到清代晚期任熊(活动于道光、咸丰年间)的仕女图还延用这类面相。因此从妇女的发髻和服饰来看,此图作于乾隆、嘉庆年间。

这幅套色木刻版画的表现技法,也有明显的时代特点。清早期的苏州木刻套色版画中,有模仿西方铜版画的排刀刻线的做法,在雍正至乾隆时期,苏州木刻版画有以排刀刻出的成排的细线,来表现衣褶的暗部。这种排刀刻法很繁细,后来逐渐进行简化,排刀刻线越来越短,最后以条带形的深色来表现衣纹的暗部。这成为清中期的苏州套色木刻版画表现技法的一个特点。

苏州清代早期套色木刻版画中的仕女童戏图,采取写实的表现方法,构图多取全景式,常运用焦点透视的法则,并且透过门窗看到室外深远的风景。仿铜版画的刻法,使用细密的排刀法,显现出微弱的光影效果。如日本王舍城美术宝物馆藏的对屏《池亭游戏图》[10](图7、图8),图中的人物和陈设、景物满而密,采用焦点透视法,图像主要用细密的平行线组成。以细密的短平行线组成的深灰色带,来表现衣褶的暗部。妇女头梳高髻,袍服长大。设色以淡黄、赭黄、朱红、浅灰为主,构成了和谐的暖色调。

苏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妇童闲嬉图》,画面具有装饰性,图像的构成采取传统的平铺罗列的方式。妇女的体形相对微矮,头部显得略大。已不使用排刀刻法,以深浓的色彩来表现阴影,减省了以成排线条表现阴影的刻制版画的人工。虽然减弱了表现光影明暗的刻工,但人物衣服和器具上的图案纹样刻制得很精细。色彩以花青、石青为主,画面呈冷色调。在冷色调中小块的朱红色非常耀眼,还赋用了少量的粉红、藤黄色,在冷和暖色的对比中,起着调和的作用。画面的套色很丰富,可看出版画已不以刻工为主,而把重点转移到套色印刷上。印色采用了不同质地的颜料,妇女的面部为浓厚的粉白色,在黑色鬓发的衬托下,显得更加亮眼。施用硃磦、石青等不透明的矿物质颜色,还施用花青、藤黄等较透明的植物质颜色,使画面色彩绚丽丰富,有着多层次的变化,反映出与清早期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的不同的艺术面貌。综合以上各方面的分析,《妇童闲嬉图》是清代中期的作品,作于乾隆晚期至嘉庆期间。

img502

图1 清代中期妇童闲嬉图

img503

图2 明代顾氏画谱·妇女浴婴图

img504

图3 清代前期婴戏竹马图

img505

图4 清代乾隆八年(1743)百子图

img506

图5 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春风图

img507

图6 清代乾隆十六年(1751)闹花图

img508

图7 池亭游戏图(对屏)

img509

图8 池亭游戏图(对屏)

清代中期以前的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绝大多数在国外收藏,清代中期的苏州套色木刻版画尤为罕见。苏州大学博物馆收藏的《妇童闲嬉图》,画幅较大,人物众多,刻制较精,色彩研丽,风格鲜明,可称清代中期的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的代表作品,为研究苏州套色木刻版画的发展和分期,提供了难能可贵的实物资料。

【注释】

[1]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九·唐朝上[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182.

[2]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十·唐朝下[M].北京:人民美术出版社,1963:201.

[3]图画见闻志·画继[M].长沙:湖南美术出版社,2000:370.

[4]夏文彦.图绘宝鉴:卷四[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电子版).

[5]周积寅,王凤珠.中国历代画目大典·战国至宋代卷[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

[6]程氏墨苑·百子图[M]//周芜,周路,周亮.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珍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262,263.

[7]顾氏画谱·妇女浴婴图[M]//周芜,周路,周亮.日本藏中国古版画珍品.南京:江苏美术出版社,1999:355.

[8]婴戏竹马图[M]//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上.北京:中华书局,2011:111.

[9]春风图,闹花图[M]//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上.北京:中华书局,2011:243,245.

[10]春风图,闹花图[M]//中国木版年画集成·桃花坞卷:上.北京:中华书局,2011:243,2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