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湖看霞:关于美术史与设计史
1.14.3 结 语

结 语

当我们研究敦煌佛教艺术渊源时,首先会追寻从西域传入中国内地的外来文化的因素。在十六国时期,经由河西走廊自西向东地传递着带有西域风格的佛教艺术,并且不断地吸收以汉文化为主的中国北方各族的文化。河西地区石窟寺中的十六国时期的壁画,西域风格的影响是显而易见的。

河西石窟寺的北魏壁画中,出现了佛像采用褒衣博带的着装样式,标志着佛教艺术汉化的开始。莫高窟第285窟有西魏纪年的身着褒衣博带的菩萨像,可说是褒衣博带式佛像在莫高窟最早出现,也是这种服饰样式的佛像流传的最西处。张掖地区马蹄寺石窟群千佛洞的北魏晚期壁画,出现了着装为褒衣博带的佛像,而莫高窟要到西魏时期的壁画中才出现了褒衣博带的佛像,这表明了佛教艺术中佛像褒衣博带的样式,表现出由洛阳自东向西传播的过程,并且在北魏灭亡后,河西地区石窟寺的佛像仍然延续发展着褒衣博带的样式。

张掖地区石窟寺的北魏壁画,成为连接洛阳龙门石窟、甘肃东端的天水麦积山石窟和甘肃西端的敦煌莫高窟的北魏壁画的中间环节,一方面展示了带有西域风的佛教艺术,自西而东地递次弱化的过程;另一方面又展示了佛像的褒衣博带样式自洛阳经张掖西传敦煌的成系列的演进过程,这也是中国内地佛教艺术逐渐汉化的过程,张掖地区北魏壁画是研究这一过程的不可缺少的环节,其重要性是不可忽视的。

【注释】

[1]魏书·释老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33.

[2]魏书·释老志[M].北京:中华书局,1974:3033.

[3]甘肃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编的《河西石窟》书中,认为文殊山石窟千佛洞属于北凉时期。

[4]曾布川宽.龙门石窟北朝造像若干问题的探讨(一)[M]//中国佛教艺术:第1辑.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金申.中国历代纪年佛像图典[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1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