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湖看霞:关于美术史与设计史
1.11.6 结 语

结 语

(1)过去把虎人铜卣称作虎食人卣,我们通过论证有许多理由认为这种称谓是不妥的,由于对这件铜器虎人之间的关系有不同的看法,但简括地称为虎人铜卣是较妥的。

(2)关于虎人铜卣的功能,并不是盛酒的器物,而是盛放祭物的祭器。

(3)在商代晚期,殷王朝将四方各族称作四夷。我们将虎人铜卣和相关的虎人图像是置于西夷和西南夷的大背景中去考证的。从新石器时代晚期到商代晚期,由于自然灾害、战乱等原因,西夷和西南夷的各族有过多次的大迁移,在迁移过程中,外来和当地的族群的文化或发生冲突而兼合,或相互影响而交融。经过比较和分析,看出西夷和西南夷共同有崇拜虎的观念,但其中具体的各族的虎崇拜的意识和表现样式有所不同,这是造成商代晚期各区域的青铜器上虎人图像的表现形态不同的内因。

(4)商代晚期,商王多次对东夷用兵,统治暴虐,社会动乱,对四方各族的控制松弛,湖南、江西等地原是商代中央王朝铸铜铜料的供给地,这时自己也制作生产青铜礼器。一方面沿袭中原青铜礼器的器形模式,另一方面在施加于青铜礼器的图像和装饰,会表现族群特殊的意识形态。这是商代晚期湖南、江西、四川等地青铜礼器的虎人图像勃兴的外因。

(5)因此商代青铜器的虎人图像不是单线传承发展的,而是多源多向发展的。形成了商代铜器的以虎人为主题的不同层次的系统图像,对研究中国商代青铜艺术的内涵和发展渊源提供了典型个案。

(6)到战国晚期,白虎作为中国西方有代表性的动物神,绝不是偶然的选择,通过对商代铜器的以虎人为主题的系统图像分析,可以认为以虎作为代表西方的神物,是西方众多的族群长期的虎崇拜的积淀。

【注释】

[1]陈佩芬.虎卣(内部发行)[M].上海:上海博物馆,1988.

[2]泉屋博古馆.泉屋博古[M].东京:便利堂株氏会社,1985.

[3]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5:27.

[4]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5:28.

[5]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考古学·宁乡铜器群[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6:353-354.

[6]阮元.十三经注疏(上册)·尚书正义·卷六[M].北京:中华书局,1980:148.

[7]江西省考古研究所铜岭遗址发掘队.江西瑞昌铜岭商周矿冶遗址第一期发掘简报[J].江西文物,1990(3).

[8]中国大百科全书编委会.中国大百科全书·美术l·虎食人卣[M].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91:313-314.

[9]张光直.考古学专题六讲[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6:103.

[10]徐良高.商周青铜器“人兽母题”纹饰考释[J].考古,1991(5).

[11]王震中.试论商代“虎食人卣”类铜器题材的含义[M]//中国文物学会,中国殷商文化学会,中山大学.商承祚教授百年诞辰纪念文集.文物出版社,2003.

[12]王小盾.四神:起源和体系形成[M].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8.

[13]何新.诸神的起源[M].上海:三联书店,1986:205.

[14]李学勤.试论虎食人卣[M]//南方民族考古:第一辑.北京:科学出版社,1987.

[15]熊建华.虎卣新论[J].东南文化,1999(4).

[16]施劲松.论带虎食人母题的商周青铜器[J].考古,1998(3):62.

[17]葛介屏.安徽阜南发现殷商时代的青铜器[J].文物,1959(1):封二.

[18]国家文物局.中国文物精华大辞典·青铜卷[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香港:商务印书馆,1995:23,24.

[19]高至喜.湖南宁乡黄材发现商代铜器和遗址[J].考古,1963(12).

[20]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0,407.

[21]范晔.后汉书·西羌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2875.

[22]范晔.后汉书·南蛮西南夷列传[M].北京:中华书局,1965:3840.

[23]常璩.华阳国志·巴志:卷一[M]//文渊阁四库全书·史部·载记类.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迪志文化出版有限公司电子版光盘.

[24]袁珂校注.山海经校注[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80:50,407.

[25]青海省文物处,青海省考古研究所.青海文物[M].北京:文物出版社,1994.

[26]陈寿.三国志·魏书·乌丸鲜卑东夷传第三十[M].2版.北京:中华书局,1982:833.

[27]吴平.沈那遗址的考古发掘[M]//青海文史资料选辑:第二十九辑.青海省政协学习和文史委员会.青海考古纪实(内部资料),1998:94.

[28]甘肃省博物馆.丝绸之路·甘肃文物精华(内部发行)[M].甘肃省博物馆,1994.

[29]国家文物局.2008·中国重要考古发现[M].北京:文物出版社,2009: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