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湖看霞:关于美术史与设计史
1.10.3 结 论

结 论

(1)商代晚期出现的甲骨文已是有4 500余字、具有“六书”法则特色的成熟的文字。此前应有一个长期的酝酿和发展过程,在中国远古文化的器物上就有许多种刻画或书写的符号。据不完全统计,各远古文化的器物上的符号总计近400种。在距今8 000年左右,黄河和长江流域的器物上已出现了独体符号。经历了长期的流传和发展过程,后来还出现了成篇的陶文,对中国古文字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基本材料。

(2)中国的古文字是世界古代文字中特点鲜明的自成系统的文字。在中国的广大地域中的许多远古文化都有一定数量的符号,各地区的古文化的符号的结构和形态不尽相同,我们经过分析比较,将中国远古文化的符号归纳为三大区系。一是黄河中上游地区的远古陶文,这区域的陶文有较强的连贯性,数千年来相延应用,而且大部分陶文属于指事性质,后来出现了合文和左右不同的图纹组成的陶文,这地区的成系列的不断发展的陶文具有记数和名物的性质。中国学者大多认为二里头文化即是夏文化,并认为与黄河中上游的古文化有亲密的关系。我们认为二里头文化大口陶尊上的陶符是黄河中上游大地湾文化、仰韶文化、客省庄二期文化、陶寺文化等先后出现的古文化同一体系的陶符发展的结果,是以直线造型、左右对称、指事符号为主的陶符系统。

东部沿海地区是中国远古陶文发展的另一个重要地区,这一地区出现了以大汶口文化陶尊上的陶符为代表的反映祭祀文化的标志性符号,这些符号属于象形符号,多由上下两部分图纹组成,是以弧线和直线相结合而构成的,主要用象形符号来标志方位、族徽。这一地区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出现了在烧制好的陶片上刻写的多字陶文,字迹迅捷而潦草,可能为巫在亢奋中刻写的祝文或咒文。在甲骨文中象形是其中的重要因素,东部沿海地区古文化的象形符号,可能是甲骨文中象形因素的主要源头。

长江中游地区远古文化的符号有一定的连续性,既有指事符号,又有象形符号。大溪文化的符号的结构不对称形略多,也有以上下两部分构成的符号,构成形态以纵向为主,还有以两个左右排列的高低大小不同的符号组成的会意文字。

以上不同地区的不同古文化的符号文字各有自己的特点,表明中国古文字的起源是多元的。

(3)中国远古时期的符号文字根据使用功能分为三类。一类是用来计数和名物,这类符号出现较早,大部分是指事符号,一般刻在陶器上,延续时间很长,在春秋时期仍在使用。一类是祭器上的标识,大多为象形的符号,产生的时间相对较晚,是祭祀文化的产物。第三类是占卜使用的契刻文字,最早出现在龟甲上,如8 000年前裴李岗文化龟甲上契刻的独体符号。也有用龟甲进行占卜的,多发现在东部沿海地区。邹平丁公和高邮龙虬庄的龙山文化多字陶文,也可能是纪录占卜的文字。我国西部最早的占卜文字是契刻在家畜肩胛骨上的,始见于距今5 000多年的甘肃武山傅家门石岭下类型遗址,出土了有灼痕又有契刻符号的用于占卜的肩胛骨,后来到商代晚期,发展为在甲骨上钻凿施灼,然后刻占卜文辞的。从以上不同类别使用功能的中国远古时期的符号文来看,中国古文字的起源不仅来自多元的文化,而且是来自多源的载体。

(4)中国古文字形成的过程是由多元多源的符号文字整合的过程,就甲骨文而言,甲骨文的构成元素,有象形元素,也有指事元素,还有包容性更大的会意元素。因此甲骨文不是单纯的象形文字,中国最早的文字元素也不止是象形。中国远古时期的字的结构,已有以纵中轴或横中轴展开的独体符号、左右或上下两部分组成的复合符号,初步形成了以十字为轴线、左右上下各方配置的字体结构。这种特有的文字结构,是能够兼容象形、指事因素,这里特别要指出偏旁部首是合体字的主要元素,以各方偏旁部首组成会意文字,并具有形声、转注、假借的要素,具有极大的灵活性和包容性。在商代甲骨文中有了进一步的发展,由十字轴心发展为米字轴,最后形成九宫格框架,在甲骨文中,可以分别找到由中、上中、下中、上左、中左、上右、下左、中右、下右的各部位的字符组成的复合字,犹如魔方的组合,变幻无穷。这种以中心轴区向四面八方展开的字体构成观,其中一些字符就是方国地名的标号,表明了中国古文字的构成的兼收并蓄的特点,具有由多元走向复合的丰富复杂的文化内涵,这也决定了中国古文字是以表意为重要因素的文字系统,这和中国远古时期多元文化经过长期整合形成中华文化过程是一致的。

【注释】

[1]高明.中国古文字学通论[M].北京:文物出版社,1987:269.

[2]郭沫若.古代文字之辩证的发展[J].考古,1972(3).

[3]于省吾.关于古文字研究的若干问题[J].文物,1973(2).

[4]唐兰.从大汶口文化的陶器文字看我国最早文化的年代[N].光明日报,1977-07-14.唐兰.再论大汶口文化的社会性质和大汶口陶器文字[N].光明日报,1978-02-23.唐兰.中国有六千多年的文明史,论大汶口文化是少昊文化[M]//大公报在港复刊三十周年纪念文集.香港:大公报出版社,1978.

[5]裘锡圭.汉字形成问题的初步探索[J].中国语文,1978(3).

[6]河南省文物研究所.河南舞阳贾湖新石器时代遗址第二次至六次发掘简报[J].文物,1989(1).

[7]甘肃省博物馆大地湾发掘小组.甘肃秦安王家阴洼仰韶文化遗址的发掘[J].考古与文物,1984(2).

[8]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甘青工作队.甘肃武山傅家门史前文化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95(4).

[9]余秀翠.杨家湾遗址发现的陶文剖析[J].江汉考古,1994(1).

[10]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1975(7).

[11]江西省博物馆,等.江西清江吴城商代遗址发掘简报[J].1975(7).

[12]郭廉夫,等.中国纹样辞典[M].天津:天津教育出版社,1998:79.

[13]苏州博物馆,吴江博物馆,同里文保所.江苏吴江同里遗址发掘报告——苏州考古发掘报告专辑(2001-2006)[M]//苏州文物考古新发现.苏州:古吴轩出版社,2007.

[14]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安徽含山凌家滩新石器墓地发掘简报[J].文物,1989(4).

[15]余杭县文管会.余杭县出土的良渚文化和马桥文化的陶器刻画符号[J].东南文化,1991(5).

[16]中国美术分类全集.中国陶瓷全集·1·新石器时代[M].上海: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2000:243.

[17]严文明.专家谈丁公陶文[J].考古,1993(4).

[18]饶宗颐.谈高邮龙虬庄陶片的刻画图文[J].东南文化,1996(4).

[19]严文明.专家谈丁公陶文[J].考古,1993(4).

[20]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工作队.河南偃师二里头早商宫殿遗址发掘简报[J].考古,1974(4).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二里头队.河南偃师二里头二号宫殿遗址[J].考古,198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