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平湖看霞:关于美术史与设计史
1.3.1 第一部分 苏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连接着中国的古代设计和现代设计

第一部分 苏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连接着中国的古代设计和现代设计

苏州日报周刊版(以下简称“苏”):去年您参加了由北京市人民政府和国家教育部、文化部共同主办的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世界设计大会被誉为国际设计界的“奥林匹克”,为什么这么说?

张朋川(以下简称“张”):世界设计大会是国际平面设计界最高水平的会议。国际平面设计协会联合会成立于1963年,它每两年在世界不同地点召开世界设计大会,由世界上全体会员代表参加,以此促进国际设计界信息交流,因此被誉为国际设计界的“奥林匹克”。

2009年10月下旬,首次在中国举办的《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有着空前的规模。全世界10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知名学者和设计师、数十家企业、协会、机构共聚北京,展示全球优秀的设计研发成果;全球卓越设计家进行交流与沟通,共同研究探讨设计的未来发展。

苏:您不仅参加了世界设计大会,还作为中国代表在世界设计大会教育论坛上作了主题演讲,为什么选择您或者说选择苏州这座城市来作主题演讲呢?

张:2009年世界设计大会期间,举办了《国际设计教育论坛》,世界各地的设计教育机构集聚一堂,并且评选出世界教育优秀论文,还特别邀请了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对新形势下设计与设计教育面临的新课题进行了主题探讨。中国是世界设计大会的主办国,但是送交国际设计教育论坛的数十篇论文中,竟连一篇关于我国古代设计文化的论文都没有,中国作为举办这次会议的东道主,这是说不过去的。苏州大学艺术学院是全国第二个建立设计艺术学博士点的,从2000年起,我在苏州大学艺术学院开讲《中国设计艺术史》的课程。苏州是中国近代最大的商业城市之一,也是重要的工艺美术中心,苏州这座城市的发展,连接着中国的古代设计和现代设计,给我提供了许多古代设计艺术的研究课题。承办《国际设计教育论坛》的中央美术学院设计学院,特地邀我撰写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区域性的论文,我觉得担子不轻。我对这一课题从宏观的角度进行了思考。我认为对于中国古代设计文化除去区域性的一面,还有流动性的一面,既要谈区域性,又要谈流动性,才能全面阐释中国古代设计文化。我论文的观点得到论坛组织者的关注,并邀请我作为国际设计教育论坛的主题演讲人之一。

苏:目前世界流行的设计理念是什么?

张:《2009北京世界设计大会》是在出现全球性金融危机的背景下召开的,各国的设计界各自面临着性质不同的新问题,都在思考设计的生存发展之道。中国设计文化如何走向世界,已是不得不思考的问题,由于金融危机的出现,我们应从新的角度去思考世界设计文化的趋势。

苏:您如何思考和阐明“中国古代设计文化”这一演讲主题呢?

张:我是在世界设计大会上宣讲中国古代设计文化,许多与会的国外设计学者是第一次来中国。我去过欧美,在美国的大学开过讲座,和美国的一些大学生作过交流。从总体上说,欧美人对中国文化了解较浅,因为百余年来,欧美文化是强势文化,它是以强势经济为后盾的。近代中国的经济长期处于落后的状况,文化也处于弱势地位,过去讲“人微言轻”,你经济上站不起来,文化上也就没有话语权。对国内设计界来说也有全面地认识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问题,有的人把中国古代设计看成是古董,有的人照搬中国古代设计,都是片面的。中国经济能够连续几十年高速的增长,有政治上的原因,也有文化上的原因,如果说中国人刻苦勤劳,反映出的是态度,那么中国人心灵手巧,反映出的是文化,具体到造物来说就是设计文化。

在世界设计大会上讲中国古代设计文化,依照规定,只能讲20分钟,只能拣要害的问题讲。我着重阐述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结构性的问题,5 000年来,中国形成了多元一体的设计文化,但每一发展阶段的多元一体的构成状况不同,就要讲历史进程中结构框架的变化。概括地说就是中国古代设计文化的区域性和流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