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概 述
华南旅游大区位于我国南部,包括福建、台湾、广东、海南四省和港澳地区及东南海域中属于我国的诸多岛屿,是自然地理上的珠江三角洲地区和台琼海峡两岸。本区陆地面积约37.17万平方千米,人口超过1.5亿(截至2003年年底),是全国人口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汉族是主要民族。
本区临近东南亚,是我国侨乡集中的地区和改革开放的先行地区。本区旅游业发展历史悠久,宋代以泉州为起点的海上丝绸之路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旅游活动的开展,清代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以及中外商贾的需要,与旅游有关的行业得到一定的发展。台港澳地区旅游业发展较早,速度较快。
本区旅游资源丰富,以高温多雨、四季常绿的南亚热带和热带景观为特征,虽开发较晚,但经济发达,为旅游发展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客源基础。
一、旅游地理环境概况
(一)破碎的沿海低山丘陵地形
本区地形以海拔500米以下的低山丘陵为主,占总面积的3/4以上,平原狭小。本区可以划分为东西两带,东部闽、粤两省平原、丘陵、低山交错分布,花岗岩地貌地形。西部则处于广西盆地,岩溶地貌发育。
武夷山和南岭两条山脉构成了华南地形的骨架,两山脉多发育红层盆地和丹霞地貌,碧水丹山。
本区面临东海,海域广阔,海岸线曲折,海蚀地貌发育。岛屿星罗棋布,类型齐全。海岸地带在河流出口处发育有着不同规模的河口三角洲,分布有大面积的红树林海岸,成为我国南方海岸上的一大景观。珊瑚礁海岸则集中分布在海南省。
(二)热带、南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区为典型的长夏无冬、春秋相连、季节更替不明显的气候类型,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台风频繁是其气候特征。全区终年气温较高,大部分地区1月均温在10℃以上,7月均温在28℃左右。夏季长达半年以上,没有真正的冬季。海南岛、台湾南部,南海诸岛为终年皆夏的热带气候。年降水量在2000毫米左右,集中在5~10月,显示出季风气候特征。台风影响较大是华南气候上的重要特征之一。台风所带来的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10%~26%。由于夏季时间长,因而旅游季节较长,旅游淡、旺季差别较小。一年当中春秋为最适宜旅游的季节,冬季则成为避寒疗养中心和旅游中心。
(三)河网密布,水资源丰富
本区水系众多,河网密度大。本区主要河流为珠江、晋江、韩江三大水系,其中以珠江水系最大,是由西江、东江、北江三大支流汇流而成,流量为黄河的8倍,水质清澈。晋江发源于武夷山区,上游蜿蜒在武夷山地,植被繁茂;中游切割闽中山地,两岸峭壁挺拔,表现为峡谷地貌;下游流经福州入海,景色秀丽。沿海的晋江、韩江、北仑河、钦江等均系独立入海河流,终年可进行航运。由于植被茂密,雨量较均匀,本区河流呈现出汛期长,河流水量丰富,含沙量小、水利资源丰富的特征。
本区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沿线,地热资源丰富。各省区温泉出露点之多,范围之广是其他各省不能比拟的,尤其是台湾省,是世界闻名的温泉之乡。
(四)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发达的经济
本区位于我国南部沿海,接近东南亚,地理位置优越,尤其是本区大部地区属于开放先行地区,经济发展迅速,雄厚的经济基础对旅游业的发展具有强大的推动作用。
本区是著名的侨乡,也是华侨华人回乡的必经之地,他们是本区稳定的入境旅游的两大客源之一,滞留时间长,平均花费大,对本区的旅游收入贡献较大。
港澳台经济发达,尤其港台位列亚洲四小龙,居民收入高。台湾风景如画,香港是购物天堂,澳门具有异国情调,这些都是不可多得的旅游资源,为旅游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本区土特产品和手工艺品生产历史悠久,漆器、陶瓷、刺绣、牙雕、椰壳雕等都是重要的旅游商品和旅游纪念品。
(五)水陆空交通运输便利,立体交通网络形成
本区是我国交通最发达的地区之一,水、陆、空交通十分便利。拥有以铁路、公路为主,海运、空运为辅的交通网。
华南地区的铁路方面有京广、京九、鹰厦等干线铁路分别与华中、华东各省相连接。现已基本形成以铁路、公路为主,海运、空运为辅的立体交通网。目前本区交通以铁路为骨干对外联系,以公路为区内主要联络方式。内河运输在广东占有一定的地位,海运在华南各省区货运方面起到很大的作用。本区航空运输发展迅速,广州是我国大型航空中心之一。
台湾交通发达,现已形成环岛铁路,公路更是四通八达。沿海各港口还开辟有环岛航线,远洋航线可直达美国、日本、东南亚和香港。对外客运主要依靠航空运输。
二、旅游资源的基本特征
(一)自然旅游资源多彩,名山秀水植物景观丰富
本区丹霞地貌发育十分典型,如广东的丹霞山、福建的武夷山、冠豸山等均是著名的丹霞景观。本区花岗岩分布很广,以福建东部沿海和南部山地最为集中,如福建的鼓浪屿、清源山、太姥山等都是花岗岩景区。本区的粤西粤北和闽西地区都有岩溶发育,著名的有广东的肇庆、福建鳞隐石林等景观。
华南地区海岸线长,海积海蚀地貌发育,三亚大东海是世界上最佳海水浴场之一。
本区处于热带地区,自然植被四季常青,植物种类丰富多样,是我国热带经济作物主要产地,热带和亚热带水果品种繁多,名茶名花数不胜数,福建乌龙茶世界扬名,福建漳州水仙素有“凌波仙子”的美誉。本区由于处于稳定的亚热带环境,保存有大量的古老树种和珍稀动物,为了适应生物研究和环境保护的需要,本区建立了一系列自然保护区,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鼎湖山自然保护区就位于广东省肇庆。
(二)中外文化交融,岭南文化明显
本区开发较晚,明代之前常为流放之所,但一些中原饱学之士如韩愈、苏轼对当地文化发展有着重要影响,是中原文化和当地文化更好地融合,促成岭南文化的发展。明清之后,由于外国势力的入侵,加之兴旺的海上贸易往来,以及大批民众到海外谋生,本土文化与外来文化相融合。这具体表现在造园、民居、宗教建筑上,岭南园林既吸收了中原和江南造园手法,也借鉴西方构园理念,表现出以我国民族形式为主,兼容外国风格的特点。独特的文化艺术也是岭南文化的表现,如福建梨园戏、广东粤剧等具有强烈的岭南特色;本区饮食文化享誉全国,扬名海外;民俗风情也很有地方特色,如福建的妈祖文化、海南的黎族风情、广东的过年习俗等。
三、旅游分区与旅游线路
根据旅游资源特色和旅游业发展的现状,将华南区以省为单位划分为六个旅游区,根据具有地区特色的旅游景观及其辐射范围划分,台港澳地区根据其特点以观光购物为主,闽粤琼三省主要以观光度假为主。配合长线旅游可设计若干小尺度旅游线路,再根据旅游资源的具体分布特点,灵活变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