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哲学
1.4.5 五、本书对艺术哲学的基本理解和主张

五、本书对艺术哲学的基本理解和主张

如上所述,正是在马克思和海德格尔的新存在论思想的启发下,才形成了本书对艺术哲学的基本理解和主张,现总结如下。

第一,艺术是美的前提。艺术,就其存在论本源而言,乃是一种活动在人类文化之源始的感性存在中的基本精神,它使感性事物的“美”成为可能并得以呈现。故而,美学的真正任务是“艺术哲学”。至于“美学”这一名称,若不是表示“关于美的形而上学”或“关于美的形式科学”,那么,它并不包含谬误,而且就其原本作为“感性学”的含义来说,倒是很有可取之处的,因为只要把感性理解为作为“生存”的感性活动,艺术哲学无疑就是一种“感性学”。

第二,艺术是真理的原始发生,艺术哲学的根本任务是阐扬真理。真理的原初性,在于它是民族生存之感性的自觉。艺术作品的创作与接受,把这种感性的自觉确立为一个民族的基本的文化态度与文化精神,成为该民族对自己的文化命运的把握。在这个过程中,艺术作为实践着的精神感觉,发展出一部民族的审美经验史。审美经验史与物质生产史,同属感性活动史。审美经验是对物质生产之属人性质的感性的确证。正是在这种感性确证中发生着历史性的真理。只有在存在论的高度上认识艺术,才能使艺术哲学的探讨成为对真理的探讨的一个基础部分,构成历史唯物主义之研究物质生产史的一个文化精神维度。感性活动史是人类命运的本质进程,因此,它是生存论哲学发展的真正领地,艺术哲学在此领地中居重要地位,它应当以自己的方式和洞见为人类走出其当代困境做出贡献。

第三,艺术哲学的真正对象是实践着的审美意识,即民族的审美经验。艺术哲学要研究民族审美经验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审美经验在民族之间的异同。艺术哲学是民族审美经验的理论形态。艺术哲学的根本任务既然是揭示真理在艺术中的原始发生,它就必须达到对民族审美经验的自觉表达,而不是抽象地颁布普遍的艺术法则。因此,在严格的意义上,艺术哲学的具体形态应当是诸如“中国艺术哲学”、“欧洲艺术哲学”等。

第四,一切曾经出现过的伟大的艺术作品,过去是、现在是、将来也必定是人类最博大的教师,但是,并非一切艺术实践都必定产生出这样的“教师”。由这一事实也产生了对“审美经验之自觉表达”的需要,即对理论的需要。对审美经验的理论表达有两种形式,一是艺术哲学,一是艺术批评。在一切艺术批评中都包含着一定的理论成分或理论尺度,不管是自觉的还是不自觉的。使这些理论成分和理论尺度有可能得到严格审视的,正是艺术哲学。艺术哲学在此意义上可以充当艺术批评的先导。艺术哲学倘若不能实践地转化为艺术批评,那就是它自身的失败。因为在这种情况下,它就成了悬在空中的抽象理论,而不能成为民族艺术实践的一个有机的组成部分,不能实际地推动艺术的繁荣。

贯穿上述四点理解和主张的一个基本精神,就是认为艺术哲学乃是一个实践的任务。艺术哲学在如下两层意义上是实践的。其一,它所阐明的内容,是“实践着的审美意识”的自我理解。其二,为了实现这种对“实践意识”的阐明,它必须探索一种与传统美学不同的理论新形态,也就是说,它本身就处在“理论生长过程”之中。艺术哲学如果终会形成某种“理论体系”的话,那么,可以预料,这种理论体系必定与它所身处的时代中的实践的审美意识本质同构。

现在要问:作为艺术哲学方面的作品,本书处在一个怎样的位置上呢?它的位置在“传统美学”与“实践的艺术哲学”之间。它并不认为包含在传统美学理论中的东西都毫无价值,相反,它认为,传统美学对美和艺术的分析对于艺术哲学的研究有相当大的启发意义,有许多内容应当积极继承。问题在于,这些内容都必须被引入艺术哲学的道路、在一种新的思想境域中被重新照亮,只有这样,才能让它们结出真实的果实来。因此,本书的全部论述都具有探索的性质,即探索“实践的艺术哲学”的方向,并在探索中反思传统美学的成败得失,以便从中引出未来的“实践的艺术哲学”的言说方式。

【注释】

[1]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51页。

[2]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64年版,第49页。

[3]参见《古希腊罗马哲学》,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77页。

[4]康德:《判断力批判》,译文参见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28—29页(此处译文略有改动)。

[5]译文参见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77页。

[6]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161页。

[7]见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2页。

[8]同上书,第67—68页。

[9]见康德:《判断力批判》,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第74页。

[10]译文参见李泽厚:《批判哲学的批判》,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第389—390页。

[11]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版,第3页。

[12]海德格尔:《林中路》,上海译文出版社1997年版,第63页。

[13]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0页。

[14]黑格尔:《美学》第1卷,商务印书馆1979年版,第131—133页。

[15]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51页。

[16]同上书,第79页。

[17]海德格尔反对用“体验”这个词来说这种“带入”的行为,因为“体验”含有主体对客体的关系,他在《艺术作品的本源》中说,“美学把艺术作品当作一个对象……即广义上的感性知觉的对象。现在人们把这种知觉称为体验。……但也许体验却是艺术死于其中的因素。”显然,他所说的这种“体验”,其实是心理学上的“情绪经验”。在这个意义上,他的话是正确的。但我们是在生存论的境域中用“体验”一词,具有与此全然不同的意思,并未预设主客体之分,它指的是感性意识对存在者的在之方式的澄明,故云“生存体验”。

[1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人民出版社1979年版,第79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