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染性疾病与抗微生物治疗
1.8.15 第十五节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第十五节 妇产科感染性疾病

成年女性阴道内存在大量正常寄殖菌,分泌物中细菌含量达108~109cfu/ml,主要为各种专性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正常阴道中脆弱拟杆菌检出率为10%、肠球菌属25%、产气荚膜杆菌10%、无乳链球菌10%~15%、阴道加德纳菌10%~40%、普雷沃菌属25%;其他病原菌均低于10%。5%~10%尚可检出真菌,其中白念珠菌最为常见,偶可检出光滑念珠菌和其他念珠菌,以及支原体和巨细胞病毒。妇产科感染大多为上述多种病原菌的混合感染。2/3以上的感染病例中可分离到厌氧菌,除脆弱拟杆菌外,尚有梭菌属、梭杆菌属等。其中脆弱拟杆菌是妇产科感染,尤其是盆腔感染中最常见的厌氧菌。

一、前庭大腺和尿道旁腺感染

【病原学】

常为厌氧菌和复数菌感染。常见的厌氧菌为脆弱拟杆菌、普雷沃菌属、消化链球菌;常见的需氧菌为金葡菌、大肠埃希菌、变形杆菌属和链球菌属,淋病奈瑟菌见于高达20%的患者。多发生于育龄妇女、婴幼儿,绝经后极少发生。导管梗阻为主要诱因。急性期因腺管呈急性或化脓性炎症;管口肿胀或渗出物凝结阻塞,脓液不能外排形成脓肿。

【处理】

急性期应卧床休息,保持局部清洁。局部可热敷或用高锰酸钾1∶5 000溶液坐浴,脓肿形成后通常需外科切开引流。严重软组织感染者,需选用针对厌氧菌(如克林霉素)和革兰阴性杆菌(如氨基糖苷类或头孢菌素类)的抗生素。前庭大腺炎伴淋病奈瑟菌感染可按急性淋病治疗。如有衣原体感染,可予以氟喹诺酮类或多西环素。

二、阴道炎

(一)滴虫性阴道炎

【病原学】

病原为阴道毛滴虫,由性活动直接传播。

【治疗】

治疗推荐口服给药,因为尿道及尿道周围腺体感染为内源性反复发作的根源。局部用药症状缓解相对较快,但往往不能彻底根治。治疗用甲硝唑2g,单剂口服,替代方案为甲硝唑500mg,每天2次,口服,疗程为7天。常规剂量甲硝唑治疗无效的患者,可加大剂量(2~4g/d,共10~14天),或选用口服替硝唑,或局部应用巴龙霉素(250mg每天1次,共2周)。局部用药甲硝唑栓500mg,每晚1次放置阴道深部,疗程为10天;或甲硝唑阴道泡腾片200mg,每晚1次放置阴道深部,疗程为7~10天。妊娠期妇女首3个月内宜避免应用甲硝唑。女性无症状感染者亦须治疗。为防止复发,需同时治疗性伴侣。

(二)真菌性阴道炎

【病原学】

真菌性阴道炎80%~90%由白念珠菌所致,10%~20%为其他念珠菌所致。易感因素包括妊娠、糖尿病、应用广谱抗生素、应用含大量雌激素的避孕药、器官移植、HIV感染、皮质激素及抗代谢药物。

【治疗】

真菌性阴道炎的治疗方案见表6-17。治疗以阴道内局部用药为主,每晚睡前放置。局部用药的痊愈率超过80%。口服吡咯类亦可获很高的痊愈率,但禁用于孕妇。

表6-17 真菌性阴道炎治疗方案

img55

反复发作性感染,每年发作≥4次,主要见于糖尿病未控制或用免疫抑制治疗患者。初始治疗后持续抗真菌抑制性治疗6个月可清除阴道寄殖菌。

(三)细菌性阴道病

【病原学】

细菌性阴道病为育龄妇女阴道炎最常见的原因,常见病原菌为普雷沃菌、弯曲杆菌属和消化链球菌等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及人型支原体。危险因素为多个性伴侣、阴道冲洗、阴道乳杆菌缺失、应用宫内节育器、妊娠。

【治疗】

最有效的口服治疗药物为甲硝唑。治疗方案为甲硝唑500 mg每天2次,口服,共7天,或甲硝唑阴道栓剂阴道内放置每天1次,共7天,或2%克林霉素阴道霜剂5g,每晚阴道内放置,共7天。替换方案为甲硝唑2g单剂口服,或克林霉素300mg每天2次,口服,共7天。克林霉素对厌氧菌及阴道加德纳菌有抗菌活性,可有效治疗细菌性阴道病。甲硝唑2g单剂口服复发率较高。

孕妇选用甲硝唑250mg每天3次,口服,共7天,或克林霉素300mg每天2次,口服,共7天。但妊娠首3个月内宜避免应用甲硝唑。

无症状患者亦须治疗,尤其是妊娠前或妇科手术前。反复发作性感染约见于30%的患者,处理采用长程疗法(10~14天),或阴道局部应用乳酸杆菌栓剂。同时治疗性伴侣并不能减少复发或再发。

三、急性子宫颈炎

【病原学】

急性子宫颈炎的主要病原体有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及单纯疱疹病毒,其他病原体有腺病毒、麻疹病毒、巨细胞病毒、阿米巴原虫、结核分枝杆菌、无乳链球菌、葡萄球菌属、脑膜炎奈瑟菌及放线菌属,部分患者与宫内放置节育器有关。

【治疗】

治疗大多以局部用药为主。急性期可用0.5%~1.0%新霉素棉塞,每日1次,5~10次为1个疗程。重症感染宜全身用药。根据阴道分泌物病原体培养及药敏结果选用抗生素。淋菌性宫颈炎可用头孢曲松单剂肌内注射,推荐剂量为250mg。其他替代方案有大观霉素4g单次肌注给药。由于30%~60%的淋菌性宫颈炎患者合并衣原体感染,需同时给予抗衣原体治疗。推荐治疗方案为多西环素100mg,每天2次,口服,或米诺环素100mg每晚口服,疗程均为7天。替代方案有阿奇霉素1g单剂口服,红霉素500mg每天4次,口服,疗程为7天。

四、盆腔感染

【病原学】

盆腔感染泛指盆腔炎症,但临床上常指急性输卵管炎(亦称急性子宫附件炎)、急性盆腔炎性疾病。本病病原多数系子宫颈的病原体上行感染所致。性传播病原体,特别是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为最重要的病原菌;然而,阴道菌群(如厌氧菌、阴道加德纳菌、流感嗜血杆菌、肠道革兰阴性杆菌及无乳链球菌)亦与急性盆腔炎有关。此外,巨细胞病毒、人型支原体及解脲脲原体偶亦可为部分急性盆腔炎的病因。危险因素为年龄(15~19岁)、性混乱、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感染史、盆腔炎病史及留置宫内节育器后的第1个月。其他相关因素有细菌性阴道炎、阴道冲洗、抽烟及药瘾者。

【治疗】

(1)急性期应卧床休息,并全身应用抗菌药物。抗菌药物需覆盖淋病奈瑟菌、沙眼衣原体、厌氧菌、革兰阴性杆菌和链球菌属等。

(2)病情严重有高热、输卵管卵巢脓肿或免疫缺陷患者需要住院治疗,抗菌药物选用:①头孢噻肟或头孢曲松联合甲硝唑静滴共14天;②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静滴。

(3)轻症患者治疗选用:①氧氟沙星400mg每天2次;或左氧氟沙星500mg每天1次,口服。疗程均为14天。②阿莫西林/克拉维酸625mg 12小时1次,口服;或1.2g 8小时1次,静滴+克林霉素450mg每天3次,口服;或氨苄西林/舒巴坦1.5g 8小时1次,静滴。疗程均为14天。

(4)如病原菌已明确为淋病奈瑟菌时,不推荐用氟喹诺酮类。

(5)盆腔脓肿经足量抗菌药物治疗48~72小时,体温持续不降,患者中毒症状明显者,应考虑手术。

五、感染性流产

【病原学】

感染性流产大多为大肠埃希菌等肠杆菌科细菌或厌氧菌、化脓性链球菌、肠球菌属等引起,淋病奈瑟菌及沙眼衣原体亦较常见。

【治疗】

治疗宜首先清除宫内残余物,同时应用抗菌药物。常用药物为氨苄西林,或第二、三代头孢菌素与克林霉素联合。

六、产后子宫内膜炎

【病原学】

急性子宫内膜炎多见于分娩及产褥期感染,也可由于宫内操作,如人工流产刮宫、诊断性刮宫、放置或取出宫内节育器等操作消毒不严格而引起。产后子宫内膜炎通常为生殖道需氧菌和厌氧菌的混合感染,需氧菌检出率为50%~70%,厌氧菌检出率为46%~80%,常见者为拟杆菌属、普雷沃菌属和消化链球菌。部分患者可分离到解脲脲原体及人型支原体。经阴道分娩者产后2日至6周发生的子宫内膜炎常与沙眼衣原体感染有关。化脓性链球菌感染罕见。

【治疗】

重症患者治疗可全身应用克林霉素联合庆大霉素,治愈率达90%~95%。轻、中度患者用哌拉西林,或氨苄西林/舒巴坦、替卡西林/克拉维酸。静脉给药至体温低于37.5℃后24小时、腹痛消失、白细胞正常,继以口服抗菌药。如衣原体检查阳性,应予以阿奇霉素或多西环素。如为化脓性链球菌子宫内膜炎,选用青霉素,亦可选用克林霉素、头孢唑林或红霉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