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感染性疾病与抗微生物治疗
1.7.14 第十四节 抗分枝杆菌药

第十四节 抗分枝杆菌药

一、抗结核分枝杆菌药

(一)异烟肼(isoniazid)

【抗菌作用】

异烟肼是一种具有杀菌作用的合成抗菌药,只对分枝杆菌,主要是生长繁殖期的细菌有效,并对细胞内结核分枝杆菌亦有作用。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可能抑制敏感细菌分枝菌酸(mycolic acid)的合成而使细胞壁破裂。

【药动学】

异烟肼口服后迅速自胃肠道吸收,并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胸水、腹水、皮肤、肌肉、乳汁和干酪样组织,并可穿过胎盘屏障。蛋白结合率仅0%~10%。口服1~2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本品主要在肝脏中乙酰化而成无活性代谢产物,其中有的具肝毒性。乙酰化的速率由遗传所决定。慢乙酰化者常有肝脏N-乙酰转移酶缺乏,未乙酰化的异烟肼可被部分结合。快乙酰化者,消除半衰期0.5~1.6小时,慢乙酰化者为2~5小时,肝、肾功能损害者可能延长。

本品主要经肾排泄,约70%在24小时内排出,大部分为无活性代谢物;快乙酰化者93%以乙酰化型在尿液中排出,慢乙酰化者为63%。本品亦可从乳汁排出,少量可自唾液、痰液和粪便中排出。相当量的异烟肼可经血液透析与腹膜透析清除。

【适应证】

(1)异烟肼单用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预防。①新近确诊为肺结核患者的家庭成员或密切接触者;②结核菌素试验(PPD)强阳性者:5岁以下的儿童;胸部X线检查发现肺内有非活动性结核病,并痰菌阴性,过去未接受过正规抗结核治疗;正在接受免疫抑制剂或长期激素治疗的患者,某些血液病或网状内皮系统疾病(如白血病、霍奇金病)、糖尿病、尿毒症、矽肺或胃切除术等患者;已知或疑为HIV感染者。

(2)异烟肼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适用于各型结核病的治疗,包括结核性脑膜炎以及其他分枝杆菌感染。

【不良反应】

发生率较多者有步态不稳或麻木针刺感、烧灼感或手脚疼痛(周围神经炎)、深色尿、眼或皮肤黄染(肝毒性,35岁以上患者中发生率增加)、食欲不佳、异常乏力或软弱、恶心或呕吐(肝毒性的前驱症状)。发生率极少者有视力模糊或视力减退、视神经炎;发热、皮疹、血细胞减少及男性乳房发育等。偶可因神经毒性引起抽搐。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丙硫异烟胺、吡嗪酰胺、烟酸或其他化学结构相近的药物过敏者也可能对本品过敏。

(2)本品可穿过胎盘,导致胎儿血药浓度高于母血药浓度。孕妇应用必须充分权衡利弊。

(3)异烟肼在乳汁中浓度可达12mg/L,与血药浓度相近;乳妇用药时宜停止哺乳。

(4)有精神病、癫病史、肝功能损害、严重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或调整剂量。

(5)疗程中应定期检查肝功能。

(二)对氨水杨酸钠(sodium aminosalicylate)

【抗菌作用】

本品为对氨基苯甲酸(PABA)的同类物,只对结核杆菌有抑菌作用。通过对叶酸合成的竞争性抑制作用而抑制结核菌的生长繁殖。

【药动学】

本品自胃肠道吸收良好。吸收后迅速分布至各种体液中,但脑脊液中的浓度很低。在干酪样组织中可达较高浓度,蛋白结合率低(15%)。口服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消除半衰期45~60分钟,肾功能损害者可达23小时。本品在肝中代谢,50%以上经乙酰化成为无活性代谢物。给药后85%在7~10小时内经肾小球滤过和肾小管分泌迅速排出。

【适应证】

对氨水杨酸类适用于结核菌所致的肺及肺外结核病。本品仅对分枝杆菌有效,单独应用时结核分枝杆菌对本品迅速产生耐药性,因此必须与其他抗结核药合用。链霉素和异烟肼与本品合用时能延缓结核分枝杆菌对前两者耐药性的产生。本品对非结核分枝杆菌无效。本品主要用作二线抗结核药物。

【不良反应】

(1)发生率较多者:皮肤瘙痒、皮疹、关节酸痛与发热、乏力,嗜酸粒细胞增多。

(2)发生率较少者:下背部疼痛、结晶尿、血尿、月经失调、男性性欲减低、甲状腺肿、甲状腺黏液性水肿、黄疸、肝炎、溶血性贫血(由于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发热、头痛、皮疹、咽痛等。

【注意事项】

(1)交叉过敏反应,对其他水杨酸类包括水杨酸甲酯(冬青油)或其他含对氨基苯基团(如某些磺胺药和染料)过敏的患者对本品亦可过敏。

(2)孕妇用药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后选用。

(3)哺乳期妇女应用本品时宜暂停哺乳。

(4)充血性心力衰竭、胃溃疡、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缺乏症、严重肝或肾功能损害者应慎用本品。

(三)盐酸乙胺丁醇(ethambutol hydrochloride)

【抗菌作用】

本品为化学合成抑菌抗结核药,其作用机制尚未完全阐明。本品可渗入分枝杆菌体内干扰RNA的合成从而抑制细菌的繁殖,本品只对生长繁殖期的分枝杆菌有效。

【药动学】

口服后经胃肠道吸收75%~80%。广泛分布于全身各组织和体液中,肾、肺、唾液和尿液内的药浓度都很高;但胸水和腹水中的浓度则很低。本品不能渗入正常脑膜,但结核性脑膜炎患者脑脊液中可有微量。蛋白结合率为20%~30%。口服2~4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消除半衰期为3~4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可延长至8小时。主要经肝脏代谢,给药后约80%的药量在24小时内排出,乳汁中的药浓度约相当于母血药浓度。相当量的乙胺丁醇可经血液透析和腹膜透析被清除。

【适应证】

本品适用于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治疗结核分枝杆菌所致的肺结核。亦可用于结核性脑膜炎及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不良反应】

发生率较多者为视神经炎,患者可有视力模糊、眼痛、红绿色盲或视力减退、视野缩小,每日剂量25mg/kg以上时易发生。视力变化可为单侧的或双侧的。

发生率较少者为畏寒、关节肿痛、急性痛风、高尿酸血症。

偶有皮疹、发热、关节痛等过敏反应;或周围神经炎。

【注意事项】

(1)哺乳期妇女用药宜暂停哺乳。

(2)痛风、视神经炎、肾功能减退者慎用本品。

(3)治疗期间应定期检查:眼部、视野、视力、红绿鉴别力等并应定期测定血尿酸。

(4)本品不推荐用于13岁以下儿童。老年患者应根据肾功能调整剂量。

(四)利福平(rifampicin)

【抗菌作用】

利福平为半合成广谱杀菌剂,与依赖于DNA的RNA聚合酶的β亚单位牢固结合,抑制细菌RNA的合成。

【药动学】

利福平在胃肠道中吸收良好,口服后1.5~4小时血药浓度达高峰,成人一次口服600mg后血药峰浓度可达7~9mg/L,成人于30分钟内静滴600mg后血药峰浓度可达17.5mg/L。吸收后可分布至全身多数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脑膜有炎症时脑脊液内药浓度增加。在唾液中亦可达有效治疗浓度;本品可穿过胎盘。利福平为脂溶性,故易进入细胞内杀灭其中的敏感细菌和分枝杆菌。分布容积为1.6L/kg。蛋白结合率为80%~91%。进食后服药可使达峰时间延迟和峰浓度减低,消除半衰期为3~5小时,多次给药后有所缩短,为2~3小时。本品在肝脏中可迅速去乙酰化,成为具有抗菌活性的代谢物25-去乙酰利福平,水解后形成无活性的代谢物由尿排出。

本品主要经胆和肠道排泄,可进入肠肝循环。60%~65%的给药量经粪便排出,亦可经乳汁排出。肾功能减退的患者中本品无积聚,不能经血液透析或腹膜透析清除。

【适应证】

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结核病初治与复治,包括结核性脑膜炎,亦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带菌者,以消除鼻咽部脑膜炎奈瑟菌。利福平不适用于脑膜炎奈瑟菌感染的治疗。本品亦可与其他药物联合用于麻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不良反应】

可有畏寒、呼吸困难、头昏、发热、头痛、肌肉、骨骼疼痛、寒战(流感样综合征),采用间歇疗法者易发生,也可产生急性溶血症状或肾衰竭,主要是免疫反应所致,因此本品的间歇使用仅限于麻风的治疗。发生率极少的有血尿、尿量或排尿次数显著减少、食欲减退、恶心呕吐、乏力、咽痛、出血、肝炎等。

此外可有腹泻,尿、唾液、粪便、痰、汗液及泪液呈橘红或红棕色,偶有皮肤瘙痒、皮疹、口腔念珠菌感染、外周血中白细胞和血小板减低等。

【注意事项】

(1)孕妇用药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采用。

(2)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暂停哺乳。

(3)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4)疗程中应定期随访周围血象及肝功能。

(五)卷曲霉素(capreomycin sulfate)

【抗菌作用】

本品为多肽复合物,毒性与氨基糖苷类相似,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抑制作用,机制尚未阐明。

【药动学】

本品很少经胃肠道吸收,须肌内注射。本品在尿中浓度甚高,也可穿过胎盘,但不能进入脑脊液(CSF)。肌注后1~2小时血药浓度达峰值,平均为28~32mg/L。消除半衰期为3~6小时。主要经肾小球滤过以原形排出,给药12小时内以原形排出50%~60%;少量可经胆汁排出。肾功能损害患者消除半衰期延长,血清中可有卷曲霉素积蓄。

【适应证】

卷曲霉素适用于肺结核病经一线抗结核药(如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失败者,或由于不良反应或细菌产生耐药性而不适用上述药物者。

卷曲霉素单用时细菌可迅速产生耐药性,故本品只能与其他抗菌药联合用于结核病的治疗。本品与卡那霉素有交叉耐药性,但与其他抗结核药物无交叉耐药性。

【不良反应】

(1)发生率较多者:血尿、尿量或排尿次数显著增加或减少,低钾血症和肾功能减退。

(2)发生率较少者:皮疹、瘙痒、发热等过敏反应、听力减低、耳鸣或耳部饱满感、步态不稳、眩晕、呼吸困难、嗜睡、心律失常、精神改变、肌痛或肌痉挛、出血、注射局部疼痛等。

【注意事项】

(1)孕妇用药时必须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

(2)对失水患者慎用本品,听力减退、重症肌无力或帕金森病、肾功能不全者应调整剂量;老年人用量宜酌减。

(3)用药期间应定期检查:听力图每周1~2次,前庭功能、肾功能、肝功能及血钾浓度等测定。

(六)吡嗪酰胺(pyrazinamide)

【抗菌作用】

本品仅对结核分枝杆菌有效,具有抑菌或杀菌作用,并取决于药物浓度和细菌敏感度。本品仅在pH偏酸时(pH值≤5.6)有抗菌活性。

【药动学】

口服后在胃肠道内吸收迅速而完全。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肝、肺、脑脊液、肾及胆汁。脑脊液内药物浓度可达同期血浓度的87%~105%,蛋白结合率为10%~20%。口服2小时后血药浓度可达峰值,血消除半衰期为9~10小时,肝、肾功能减退时可能延长。主要在肝中代谢,成为无活性的代谢物,经肾小球滤过排泄。24小时内以代谢物排出70%,血液透析4小时可减低吡嗪酰胺血浓度的55%。

【适应证】

与其他抗结核药(如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及乙胺丁醇)联合用于治疗结核病。

【不良反应】

(1)发生率较高者:关节痛(由高尿酸血症引起),常轻度,有自限性。

(2)发生率较少者:食欲减退、发热、乏力、眼或皮肤黄染。

【注意事项】

(1)对丙硫异烟胺、异烟肼、烟酸或其他化学结构相似药物过敏的患者,可能对本品也过敏。

(2)糖尿病、痛风或严重肝功能减退者慎用。本品毒性较大,儿童不宜应用。

(3)应用本品疗程中血尿酸常增高,可引起急性痛风发作,需监测血清尿酸浓度。

(4)孕妇结核病患者可先用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9个月,如对上述药物中任一种产生耐药,而对本品可能敏感者可考虑采用本品。本品属FDA妊娠用药C类。

(七)丙硫异烟胺(protionamide)

【抗菌作用】

本品仅对分枝杆菌有效,可抑制结核杆菌分枝菌酸的合成。低浓度时仅具抑菌作用,高浓度时具杀菌作用。本品与氨硫脲有轻度交叉耐药现象。

【药动学】

口服吸收迅速(80%以上),广泛分布于全身组织体液中,在各种组织中和脑脊液内浓度与同期血药浓度接近。本品可穿过胎盘屏障。蛋白结合率约10%。服药后1~3小时血药浓度可达峰值,有效血药浓度可持续6小时,血消除半衰期约3小时。主要在肝内代谢。经肾排泄,1%为原形,5%为有活性代谢物,其余均为无活性代谢产物。

【适应证】

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结核病经一线药物(如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无效者。

【不良反应】

(1)发生率较高者有:精神忧郁(中枢神经系统毒性)。

(2)发生率较少者有:步态不稳或麻木、针刺感、周围神经炎、精神错乱或其他精神改变、眼或皮肤黄染、肝炎等。偶有视力模糊或视力减退、视神经炎、月经失调、性欲减退、甲状腺肿、甲状腺功能减退、关节疼痛、肿胀。其他尚可有腹泻、唾液增多、食欲减退、口中金属味、恶心、呕吐、眩晕、嗜睡、软弱等。

【注意事项】

(1)对异烟肼、吡嗪酰胺、烟酸或其他化学结构相近的药物过敏者,可能对本品交叉过敏。

(2)糖尿病、严重肝功能减退患者慎用本品。

(3)用药前和疗程中每2~4周测定丙氨酸转氨酶(ALT)、天冬氨酸转氨酶(AST),如治疗过程中出现视力减退或其他视神经炎症状时应即进行眼部检查,并定期复查。

(八)利福喷汀(rifapentine)

【抗菌作用】

利福喷汀为半合成广谱杀菌剂,其作用机制与利福平相同。体外对结核杆菌有很强的抗菌活性,最低抑菌浓度(MIC)为0.12~0.25mg/L,比利福平强2~10倍。麻风杆菌和其他分枝杆菌如堪萨斯分枝杆菌、蟾分枝杆菌对本品敏感,但鸟分枝杆菌耐药。

利福喷汀对其他多数革兰阳性球菌有高度抗菌活性,其MIC<0.025mg/L。本品对革兰阴性菌的作用差。

【药动学】

利福喷汀在胃肠道的吸收不完全,但本品的微晶型生物利用度可提高。健康成人单次口服4mg/kg,血药峰浓度平均为5.13mg/L,血消除半衰期为14.1小时;单次口服8mg/kg,血药峰浓度平均为8.5mg/L,血消除半衰期为19.9小时。本品蛋白结合率>98%,口服本品5~15小时后血浓度可达高峰。本品在体内分布广,尤其肝组织中分布最多,其次为肾,其他组织中亦有较高浓度,但不易透过血-脑屏障。主要在肝内去乙酰化。利福喷汀存在肝、肠循环,故由胆汁排入肠道的部分原药可被再吸收。本品及其代谢产物主要经胆汁入肠道随粪排出,仅部分由尿中排出。

【适应证】

本品常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结核病的初治与复治。半衰期长为其特点。本品不宜用于结核性脑膜炎的治疗。

本品与其他抗麻风药联合用于麻风治疗可能有效,亦可用于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的治疗。

【不良反应】

本品不良反应比利福平轻微,少数可出现白细胞、血小板减少;丙氨酸转氨酶升高;皮疹、头昏、失眠等。胃肠道反应少见。疗程中应经常观察周围血象和肝功能的变化。

【注意事项】

(1)孕妇用药时应充分权衡利弊后决定是否应用。

(2)哺乳期妇女用药宜停止哺乳。

(3)酒精中毒、肝功能损害者慎用。

(4)疗程中需定期监测肝功能和周围血象。

(九)环丝氨酸(cycloserine)

【抗菌作用】

本品干扰细菌细胞壁合成的早期阶段,它通过竞争性抑制L-丙氨酸消旋酶和D-丙氨酸合成酶抑制细菌细胞壁的合成。

【药动学】

本品口服给药后从胃肠道迅速吸收,其吸收相当完全(70%~90%)。本品可广泛分布于多数体液和组织中,包括脑脊液、乳汁、胆汁、痰液、淋巴组织、肺,及胸水、腹水和滑膜液中,并可通过胎盘。脑脊液中环丝氨酸浓度接近血清中浓度。口服本品后3~4小时可达血药峰浓度,肾功能正常者消除半衰期为10小时,肾功能减退者延长并可有药物蓄积。本品由肾小球滤过从肾脏清除,在12小时内以原形排出50%,24~72小时内排出65%~70%,少量从粪便中排出。环丝氨酸可通过血液透析清除。

【适应证】

(1)本品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结核病经一线药物(如吡嗪酰胺、链霉素、异烟肼、利福平和乙胺丁醇)治疗失败的患者。

(2)本品还可用于治疗非结核分枝杆菌感染,如鸟复合分枝杆菌病的治疗。

【不良反应】

(1)常见的不良反应为焦虑、精神错乱、头晕、头痛、嗜睡,或烦躁不安、精神抑郁、肌肉抽搐或颤抖、情绪改变或精神改变、语言障碍,并可有自杀倾向。

(2)少见的不良反应为皮疹、周围神经炎及癫痫发作。

【注意事项】

(1)孕妇用药,应充分权衡利弊,哺乳期妇女用药应暂停哺乳。

(2)对本品过敏者慎用。

(3)有癫发作史者、严重焦虑、精神抑郁或精神病者,以及肌酐清除率<0.5ml/min者忌用本品。

(4)治疗期间需监测:①血红蛋白;②血清肌酐和尿素氮;③血清环丝氨酸浓度。肾功能减退者每日剂量>500mg,或表现出毒性症状和体征者,应至少每周检测1次血清环丝氨酸浓度,应避免血药浓度>30mg/L。

(十)抗结核药固定剂量复合剂(FDC)

常用的有含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或含利福平、异烟肼的FDC。有关事项请分别参考利福平、吡嗪酰胺、异烟肼各药项下。

【用法与用量】

(1)利福平、异烟肼、吡嗪酰胺FDC:①体重30~39kg,每日3片,共计利福平360mg、吡嗪酰胺750mg和异烟肼240 mg;②体重40~59kg,每日4片。共计利福平480mg、吡嗪酰胺和异烟肼各320mg;③体重60kg或以上,每日5片。共计利福平600mg、吡嗪酰胺1.25g和异烟肼400mg。

(2)利福平、异烟肼FDC(150):体重<60kg者,每日3片。共计利福平450mg和异烟肼300mg。

(3)利福平、异烟肼FDC(300):体重≥60kg者,每日2片。共计利福平600mg和异烟肼300mg。

(十一)对氨水杨酸异烟肼

为异烟肼与对氨水杨酸的化学合成制剂。临床实践证实,在与其他抗结核联合治疗中,本药的抗结核疗效显著优于异烟肼。

【药动学】

对氨水杨酸有效地延缓和阻滞了异烟肼在体内的乙酰化过程。因此,本品在血液中维持较高、较久的异烟肼浓度并降低了对肝脏的毒性。临床分别服用等量的异烟肼和对氨水杨酸后发现,12小时异烟肼血药浓度仅0.3mg/L,和14小时异烟肼血药浓度已为0;但服用本复合制剂后异烟肼的相应血药浓度为2.6mg/L和2mg/L,为其MIC的2倍。不仅增强了药物的杀菌作用,同时也延迟了细菌耐药性的产生。

本药口服后迅速自胃肠道吸收,并分布于全身组织和体液中,包括脑脊液和干酪样组织中。在体内逐渐分解为异烟肼和对氨水杨酸。大部分在肝中乙酰化成为无活性的代谢物,主要经肾排泄。以异烟肼为标记物达峰时间为3.4小时,消除半衰期为6.8小时。

【适应证】

与其他抗结核药联合,用于治疗各型肺结核、支气管内膜结核及肺外结核,尤其适用于耐异烟肼的结核病患者。并可作为与结核病相关手术的保护药,也可用于预防长期或大剂量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治疗的结核感染及复发。

【不良反应】

胃肠道反应、肝功能损害和白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也显著低于异烟肼。偶有头晕、头痛、失眠、发热、皮疹、恶心、乏力、黄疸、周围神经炎、视神经炎及血细胞减少等不良反应。

【注意事项】

(1)本药应至少连续服用3个月,如无不良反应,中途不宜停药,经临床确诊痊愈后方可停药。

(2)孕妇,肝、肾功能不全者和有精神病史、癫痫病史及脑外伤史者慎用。

(3)用药期间应定期进行肝功能检查。少数病人在用药开始的2个月可出现一过性氨基转移酶升高,在保肝治疗下继续用药,血清氨基转移酶可恢复正常。若继续升高,则应停药。

(4)如疗程中出现视神经炎症状,需立即进行眼部检查,并定期复查。

(5)同服维生素B6可防止周围神经炎等神经系统的不良反应。

(6)抗酸药,尤其是氢氧化铝,可抑制本药的吸收,不宜同服。

二、抗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

抗非结核分枝杆菌药物主要由抗结核药物和其他抗菌药物组成,已在本书第五章第十四节中予以详细介绍,不再赘述。

(肖和平 沙 巍 何国钧)

三、抗麻风分枝杆菌药

(一)氨苯砜(dapsone,DDS)

【抗菌作用】

化学名(4,4-diaminodiphenyl sulfone),是合成的砜类药物,连续服药100mg/d,3个月内可抑制麻风菌繁殖。

抗菌作用与磺胺类相似,抑制二氢叶酸合成酶(DHPA)影响二氯叶酸合成,抑制细菌叶酸代谢和蛋白合成。本品长期单药治疗(每日口服100mg)可由于编码PABA的folP1基因突变导致高度耐药,引起复发,称原发性耐药复发;若再传播他人,称为继发性耐药感染,可对防治规划造成严重威胁。

【药动学】

氨苯砜口服后吸收迅速而完全,口服100mg后4~8小时达高峰血药浓度,24小时血药浓度尚有0.4~1.2mg/L。血消除半衰期10~50小时,平均为28小时。血清蛋白结合率为50%。本品在体内分布广,以肝、肾组织中浓度最高,病损皮肤的药浓度可高于正常皮肤中的10倍,氨苯砜80%给药量从尿中排出,其余从粪便、汗液、唾液、乳汁等排出。

【不良反应】

有头晕、胃肠不适、乏力、失眠或嗜睡等。长期服用可发生贫血、中性粒细胞减少、药疹和药物性肝炎。磺胺类药物过敏史、肝和肾功能不全、贫血、精神病患者忌用。

【注意事项】

防止急性中毒,一次大量误服(自杀、儿童误服)可造成严重后果。有过敏体质者,初服本品后5~6周,可能出现氨苯砜过敏、氨苯砜综合征。

(二)利福平(rifampin,RFP)

【抗菌作用】

化学名[3-(4-methyl-1-piperazinyl-iminomethyl),rifamycin],作用于麻风杆菌RNA聚合酶的亚单位(rpoB),抑制细菌RNA合成。一次口服600mg即可在一周内消除患者体内99.99%的麻风杆菌,是WHO MDT方案中首要杀菌药物。须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避免出现RFP耐药株。

【药动学】

一次口服600mg血中有效浓度可持续12小时,消除半衰期为3小时。本品可分布到全身各种组织中。由胆汁排泄,可参与肠肝循环。

【不良反应】

服药期间各种分泌液、排泄物红染。可致过敏性皮疹、轻度胃肠反应、血小板减少,偶可发生流感样综合征,但在联合用药方案中少见。偶可发生贫血、紫癜、肾衰竭、肝炎等症状,此时应及时停药。

【注意事项】

有肝炎病史者,在治疗前及疗程中应随访肝功能。

(三)氯法齐明(Clofazimine,CFZ,氯苯吩嗪)

【抗菌作用】

化学名[3-(p-chloroanilino)-10-(p-chlorophenyl)-2,10-dihydro-2-(isopropylimino)phenazine],是一种亲脂性亚基吩嗪深红色染料,杀菌效果与氨苯砜相似。该药有抗炎作用,在联合化疗方案中,可使Ⅱ型麻风反应逐渐减少。本药为脂溶性,可大量聚集在单核-巨噬细胞内。本品可能干扰麻风杆菌的核酸代谢,抑制菌体蛋白合成而发挥抗菌作用。

【不良反应】

有干燥、瘙痒、胃肠道反应等,不需停药。在服药1~3个月后,皮肤暴露部位出现色素沉着,尤其是麻风浸润、结节处逐渐呈棕红,随着MDT时间的延长,可深至紫褐色,与麻风浸润程度相关,在停药6~12个月内逐渐消退。服药期间,小便可呈浅棕红色,剂量较大时尿液、汗液、泪液、乳汁等均可呈红色。色素消退约需6个月以上,有的可能持续1~2年。在处理Ⅱ型麻风反应时,如用大剂量(300mg/d),可出现较严重的胃肠道反应。

【注意事项】

服药后多数患者有皮肤瘙痒、干燥、鱼鳞癣样改变,尤以冬季加重,可涂尿素软膏或其他油性润肤剂。

(四)氧氟沙星(ofloxacin,OFLX)

【抗菌作用】

是羧基化氟喹诺酮类药物,有中度抗麻风杆菌作用,其作用机制可能干扰DNA复制中的旋转酶。一次剂量400mg对麻风杆菌有中度杀菌作用。

【药动学】

服药后吸收良好,除脑组织外,可分布于各种组织、体液中达有效浓度,服药后90%随尿排出,连续给药无积蓄现象。

【不良反应】

主要为恶心、腹泻等胃肠道不适,另有失眠、头痛、眩晕等,严重反应少见,一般不影响治疗。

【注意事项】

动物实验中本品可损害幼龄动物软骨,对人尚无报道。孕妇、哺乳期妇女和儿童患者不宜服用。

(五)米诺环素(minocycline,MINO)

【抗菌作用】

化学名(7-dimethylamino-6-demethyl-6-deoxytetracycline),是四环素类药物中唯一具较强杀麻风杆菌的药物,pH中性时脂溶性强,能穿透菌体外膜和细胞壁。作用机制尚不十分明确,可能抑制细菌蛋白合成;同时也可改变细胞膜的通透性,使胞质外溢,抑制细菌DNA复制。

【药动学】

米诺环素口服后吸收迅速完全,脂溶性高,组织穿透力强,可广泛分布于全身体液和组织中,服药量的34%由粪便排出,5%~10%由尿排出。肝功能损害者服用本药无影响。

【不良反应】

本品可致牙齿黄染,长期服用可出现皮肤色素沉着,尤以暴露部位明显,停药数月后可消退。部分患者服药后出现头昏、眩晕、耳鸣等,常发生于最初几次剂量;因不良反应严重而终止治疗者可达12%~52%,女性较多,停药1~2天后症状可消失。偶可引起自身免疫性肝炎和红斑狼疮样综合征等。

【注意事项】

妊娠妇女、婴儿、儿童不宜服用。

(六)克拉霉素(clarithromycin,CLA)

【抗菌作用】

是半合成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有一定的抗麻风杆菌作用,多菌型患者每日服500mg可在56天内杀菌达>99.9%。

【药动学】

克拉霉素对酸稳定,口服24小时后尿中回收率达45%~48%。正常人每次口服200mg,每日2次,连续7~14天,无体内积蓄。

【不良反应】

克拉霉素的不良反应少,2%~3%的患者服药后,可发生胃部不适和腹泻。偶可引起药疹、嗜酸粒细胞升高和肝功能异常等。

(李桓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