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文献综述
1.2.1 开放式创新文献综述
开放式创新模式是基于传统封闭式创新模式诞生的一种新企业创新模式,与封闭式创新相比,开放式创新在创新的理念上和实践中都有着明显的不同。开放式创新强调企业可以从组织内部或者跨越组织边界获取有价值的创意或其商业化途径,也就是说,只要是有价值的创新,无论来自企业内部还是企业边界之外,都将受到企业同等对待。
1)跨企业组织边界的开放思想
20世纪80年代,计算机和通信技术迅猛发展,企业为获取并维持竞争优势,就必须持续开展创新活动[2,3]。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产品的要求越来越高,对其功能要求也越来越大,给企业的创新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由于一些产品的创新往往涉及到多个领域的知识交叉,对不同领域的专业知识以及该领域的尖端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强,但企业的规模是一定的,这意味着企业所拥有的资源相对于不断变化的外部条件都是有限的[4],这就要求企业开始将获取创新资源的注意力部分转移到企业外部,这也是企业组织边界模糊化、透明化的重要诱因。
根据比较优势原理,企业从组织外部获取技术,比企业运用自身科研队伍开发相关成果花费更少,成效更高,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5]。根据企业资源理论,互补性创新资源能极大地提高企业的创新能力,而开放式创新是企业获取互补性资源的重要途径。
很多学者对企业的外部创新资源进行了研究。学者Hippel[6]经过调研后发现了与企业联系比较密切的4种外部创新资源,分别是用户、竞争对手、供应商和产学研合作。Rothewell提出的第五代技术创新过程强调创新网络化的重要性,这要求企业能够高效整合企业内外部资源。学者Howell也认为,在当今社会中仅仅依靠自身所拥有资源进行创新的企业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窄,高效整合企业内外部创新资源才是企业持续创新的关键。Nonaka[7]从企业知识和学习互补的角度提出了知识基础理论,该理论认为只要能够促进企业的创新与发展,无论这些知识和资源本身是存在于企业中还是来自于企业组织之外,都可以吸收到企业创新体系中并加以利用。
以上学者在论及企业创新时,虽说没有明确提出“开放式创新”这一名词,但或多或少都涉及到来自于企业外部的知识和创意流,这是开放式创新的雏形,在本质上也认为是开放式创新。跨企业组织边界的另一个实例是外包。外包是指企业在保证自己核心竞争力的条件下,让第三方承担自己非核心竞争力的业务,如生产外包、服务外包等。研发外包是外包业务在企业创新中的体现,具体是指企业与科研机构签订合同,为其提供创新所需的资金以及必要的创新资源,科研机构根据企业的要求研发出企业技术或产品。学者伍蓓等[8]是国内研究企业研发外包的知名学者,重点研究了企业制造、企业研发外包的影响因素和机理模式。
2)开放式创新研究的主要内容
作为一种全新的企业创新模式,开放式创新的概念提出的时间不长,但不同学者站在不同的角度从不同的层次论述了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解。笔者通过对开放式创新近十年的文献归纳总结,发现大部分学者研究的内容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1)开放式创新的外部有效性
根据Yin[9]的理论,一个新模式的出现需要外部有效性的支撑。模式的外部有效性是指该模式首先能够解释该模式诞生初始领域的现象;其次是该现象在其他领域中出现,同时使得该模式的合理性在这些领域得到证明。开放式创新的鼻祖Chesbrough教授提出开放式创新模式的初始领域是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为证明开放式创新在其他领域的有效性,Chesbrough联合Crowther教授开展了针对性研究[10]:其有效性在高新技术产业中得到验证。高新技术产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动机包括提高企业盈利、研发新产品等。根据高新技术的研究,他们推断,开放式创新模式将在更多传统的、成熟的产业中得到证实。那时,人们对开放式创新的理解将不仅仅停留在研发外包上,外部研究将成为企业互补战略,不再扮演内部研发替代策略的角色。Gassmann[11]指出:虽然开放式创新模式是大势所趋,但并不是每一个企业都必须选择开放式创新模式。在企业创新模式的选择过程中,产业特性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他认为适合采用开放式创新的产业需要具有以下5点特性:①全球化;②技术密集度;③技术融合度;④新型商业模式;⑤知识杠杆。Lichtenthaler等[12]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相关问题开展了实证研究,研究表明开放式创新与企业规模成正比,而与产业差异性没有显著的关系,这意味是产业中的个体决定了创新过程的开放程度,而不是Gassmann所论述的产业特性。
(2)开放式创新与商业模式
Chesbrough教授详细地论述了开放式创新与企业商业模式之间的关系。联系企业内部创新和外部创新的纽带被称为商业模式,并第一个发现商业模式的认知功能[13]。此外,他还详细地阐释了企业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商业模式的选择、变更及其构建等问题[14]。Meer认为开放式创新处在企业创新管理的第三个阶段,为调查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他以荷兰创新型企业作为调研对象,结果发现,商业模式的选择问题是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模式遇到的关键问题[15]。他认为,商业模式是促进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商业化手段,是将企业内的技术主导和企业外的社会主导联系在一起的连接体。开放式创新就是以商业模式的思维为中枢,因此,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需要对企业内主导的商业模式有一个彻底全面的了解。但企业是否能够充分认识到自身主导的商业模式,部分学者认为这是不现实的[16],Meer的研究也证实了这一结论。在荷兰的创新型企业中,虽说实施企业开放式创新模式遭遇的阻力主要来自于企业已有的主导型商业模式,但是企业在通常情况下对自身的商业模式都缺乏一个清晰的认识。Christensen等[17]和Cooper[18]对企业的商业模式作了更进一步的调研分析,发现如果企业固守已有的商业模式,将不能把握大量的创新机会。因此,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最大的挑战是改变企业现有的商业模式。
(3)开放式创新与制度系统
开放式创新与封闭式创新在创新的主体、过程及模式上都存在明显的区别,因此与之相对应的两种制度系统存在较大的区别。开放式创新作为一种全新的创新模式,研究的重点之一就是建立一套与之相适应的制度系统,而知识产权制度又是制度系统的重点。Chesbrough认为,开放式创新的知识产权制度与封闭式创新相比,最大的区别是在对待知识产权的态度上,开放式创新模式下的企业更热衷于买卖知识产权,知识产权的购买能够促进企业的业务发展,企业还能从知识产权的出售中获取一笔不菲的专利转让费。West[19]从另一个角度分析了开放式创新与知识产权两者之间的联系——专属性。之所以说知识是企业创新活动的核心,是因为知识产权保证了创新所必需的专属性要求,同时,这种专属性不但不会对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产生相反的作用,反而为企业带来了开放式创新的内部收益,有利于提高外部创新的供给。Gallini[20]则认为知识产权制度的完善程度与企业开放式创新的程度成正比:知识产权越完善,企业外部授权的意愿越强烈,越有利于形成纵向专业化。Laursen和Salter[21]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论证,在医药等专属权较高的企业具有相当强的开放式创新意识,而在服装等专属权较低的行业,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意愿最弱。
(4)开放式创新与知识的搜寻获取
大量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对企业的创新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发现,开放式创新与外部知识资源的识别、评价能力密切相关[22~24]。学者Laursen以Cohen(1990)的研究思路为依据,探究了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搜寻外部知识的策略,用“深度”和“广度”两个概念形容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程度,结果发现,企业的开放程度越高,即企业外部搜寻创新资源的程度越高,则企业的创新绩效就越高。但这并不意味着企业创新绩效会始终随着开放程度的增加而不断增加,而是存在着拐点,超过拐点后,企业的创新绩效会不断下降,即所谓的“过度搜索”问题,企业的过度开放阻碍了创新绩效的提高[25]。Laursen和Salter指出,企业面临着创新开放度与成果商业化过程中专属性要求的两难选择。他们收集了英国2707个制造企业的数据,实证发现创新开放度与创新绩效之间呈“倒U型”关系。部分学者探讨了企业开放式创新过程中有关知识转移的相关问题。Wit等[26]认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削减甚至关闭研究工作室是追逐短期利润的短视行为。不同个体企业与其他企业的根本区别在于长期基础性研究,因为只有基于长期研究的根本性创新才不会被竞争对手所模仿。因此,企业应该慎重对待知识转移在开放式创新中的作用,及长期基础性研究对企业绩效的改进作用。Lichtenthaler等[27]认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战略应包括外部知识的获取和挖掘两个维度,并且知识的挖掘与获取两者之间呈正相关关系。虽然相较于封闭式创新,开放式创新的优点更多,但调研的结果表明大部分企业仍然选择封闭式创新的模式。在与创新伙伴合作或外部成熟技术内在化的过程中,企业能够比同行其他的企业创造出更多的价值,企业本身对外部知识的吸收是一个很关键的因素[28]。Dahlander和Gann[29]对这一现象进行了详细的论述: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并不意味着外部创新知识或创意等资源就会自动进入组织内部,只有当企业建立起与开放式创新模式相配套的组织文化、结构以及路径时,才能够较便捷地识别、获取、吸收外部知识和创意。Gambardella和Giarratana[30]在开放式创新模式下,企业应该同等对待内外部知识资源及对知识资源的获取与管理,这一“同等对待”的管理思想得到了很多学者的认可[31]。
(5)开放式创新与网络问题
企业通过实施开放式创新将企业与外部各种创新资源联系到一起,形成了社会创新网络。因此在研究开放式创新模式时,网络问题就显得尤为重要。Dittrich等[32]认为,企业从封闭式创新转变成开放式创新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企业对社会创新网络中知识的探索与挖掘。在研究中,Dittrich运用社会资本理论的强弱关系分析了跨边界的知识探索和知识挖掘问题,结果显示这两个过程所形成的社会创新网络分别是以“弱关系”和“强关系”为主要特征。大部分学者也赞同企业学习的类型及外部环境决定了强、弱关系的价值[33~35]。Dittrich将跨国企业诺基亚作为研究对象,诺基亚所在的创新网络是建立在跨组织的知识搜索与挖掘基础之上,企业获得创新机会越多,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也就越强。Perkmann和Walsh[36]调查了大学、产业之间及与开放式创新之间的关系,来自于企业所在社会创新网络中的外部创新资源对企业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在开放式创新条件下,公共科研机构与产业形成的创新网络关系推动着企业的创新进程。Simard和West[37]从不同的角度将促进开放式创新的社会网络划分为深度和广度关系以及正式和非正式关系两种。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标志是形成了既深又广的关系:广度关系促使企业获得更多的接触新技术的机会;深度关系能够提高对现有资源的利用效率。正式关系是通过明文法律规范将组织和个人聚集到一起,而非正式关系是建立在正式关系基础之上,有利于正式关系协议的制定,正式关系和非正式关系是互为补充相互促进的。Maula[38]认为,企业的开放式创新要从系统性创新的角度进行考虑,企业的系统性创新过程需要和各种组织保持良好的合作关系,既有纵向的供应商和消费者,必要时还可以是横向的同行竞争者。创新的系统性为开放式创新的良好运行提供了保障,随着社会环境的变化,完全从企业内部配置资源的模式已经不能够保证企业追求利润的最大化,只有从系统创新的角度出发,将处于企业组织边界之外的资源纳入到创新考虑的范围内,才能保证资源的最优化配置。
目前,我国学者对创新资源的研究还停留在对国外相关研究的引入介绍阶段,介绍的内容主要集中在4个方面:①开放式创新的理论阐述;②开放式创新的产权战略;③开放式创新的实践;④开放式创新在我国的应用。主要有:刘元芳[39]研究了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发展模式。杨丽[40]认为开放式创新主要来源于企业的结构模块化,这个结构创新虽然没有改变企业的技术,但它改变了产品系统的构成方式,使得技术并存于模块和产品两个系统层面。王圆圆、周明[41]对开放式创新所涉及的相关利益方及其管理进行了详细的论述。胡承浩和金明浩[42]从知识产权战略的角度介绍了开放式创新,对现有的研究进行归纳总结后提出了5种知识产权战略,并针对我国企业的现状提出了实施知识产权的若干政策建议。杨武[43]则研究了开放式创新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理论问题,研究的重心集中在4个方面:①技术创新;②技术—经济—法律一体化;③商业化;④利益机制。后锐和张毕西[44]分析了开放式创新存在的风险,并提出了相对应的规避措施,这对我国实施开放式创新的企业具有积极的指导作用。桂婕等[45]指出企业在开放式创新环境下,会越来越多地依赖外部创新资源。齐艳[46]为了解我国实施开放式创新企业及创新绩效的影响因素,从外部资源的角度出发分析了两者之间的关系。任寒青等[47]指出,企业从封闭式创新向开放式创新战略转型过程中,企业组织学习扮演着重要的角色。郑小平等[48,49]认为,开放式创新是技术创新的动态表现,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的本质目的是追求利润最大化,开放式创新是这个过程的产权战略。杨静武[50]则认为企业的吸收、转化能力越强,实施开放式创新所取得的效果越好。陈劲、陈钮芬认为,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主要是为了降低技术创新以及产品应用过程中存在的各种不确定性。
3)对开放式创新的思考
第一,对企业开放式创新程度的把握。开放式创新使得企业的组织边界趋向于模糊化、透明化,但从单个企业的角度考虑,并不是企业与外界开放的程度越高,则企业的创新绩效就越高,根据Laursen的实证结果,这个过程中存在着拐点。不同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了企业过度开放所带来的弊端:首先,由于信息的不对称,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是具有一定机会成本和财务成本的[51],同时还增加了企业自身的管理协调难度[52];其次,企业如果过多地吸收外部创新资源,就会产生对外部技术的过分依赖[53~55],不利于企业自主核心竞争力的培养;最后,企业实施开放式创新最敏感的问题是核心技术的安全,企业无论是与纵向的上下游企业,还是与横向的竞争或合作伙伴实施开放式创新,都会或多或少地产生核心技术的外泄[56,57]。
第二,开放式创新研究领域有两个方面: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理论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理论。但目前学术界对内向型开放式创新研究的较多,而对外向型开放式创新领域鲜有人涉及,出现了差别对待。Chesbrough教授首次提出开放式创新时就明确指出:开放意味着外部创新资源是有“进(inbound)”有“出(outbound)”,存在着双向的流动。根据比较优势的原理,企业既要从外部以较低的价格吸收所需要的创新资源,也可以出售非核心技术以获取高额的回报。学者将开放式创新研究的重心放在了内向型开放式创新,而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则被有意或无意地忽视。Dahlander和Gann[29]将开放式创新根据“进”和“出”分为四小类,其中外向型开放式创新包括“免费披露”和“卖出获利”,我国学者对这部分的研究不足;内向型开放式创新包括“外包”和“购买获取”。
1.2.2 创新能力演化文献综述
演化一词来自生物学,是指“父代”与“子代”之间出现的差异现象。伴随着20世纪80年代演化经济学的兴起,“演化”一词被引入到经济管理领域,其概念不断得到发展,分析方法也越来越多。在与演化经济学相关的研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技术演化过程。而创新能力的演化更多的是以“技术能力”这一表述出现。
演化经济学需要解决的一个根本问题是对“演化”的理解。演化的一般意义是缓慢的变化过程[58]。Faber和Proops[59]认为演化就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事物从一种属性变成另一种属性的过程。一般的演化理论的研究对象是一个变量或系统,研究的重点是变量或系统随着时间如何变化,即是解释这个变量或系统从一种属性到另一种属性的过程。
1)狭义技术演化和广义技术演化
王敏和银路[60]以演化为中心,将技术演化界定为技术随时间动态变化的过程,同时根据技术内涵所涉及的广泛程度不同,将技术演化划分为两类:狭义技术演化和广义技术演化。
(1)狭义技术演化
狭义技术演化是指存在着某一条特定的技术轨道,技术物理性会沿着这条轨道改进,技术的这条特定的轨道是技术性能能够提升的理论值[61]。研究技术演化最基本的工具是技术S曲线:其中纵轴主要用来测量技术、产品或工艺的性能,而横轴一般是以时间或投入作为衡量标准。技术物理性随特定轨道变化的假设说明,技术S曲线是内生的,即技术在演变的过程中存在着“路径依赖”现象。
虽说技术的进步是沿着特定的技术轨道趋势变化发展,但是技术轨道在初始阶段并非只有一条,由于技术的方向、定位的不同,技术轨道存在着多种可能性,不同的技术轨道之间是竞争关系。在新产业出现之初,企业由于自身所用的资源各不相同,因此在技术投入方面也不尽相同,导致企业沿着不同的技术轨道发展,并努力让行业认可企业所选择的技术轨道。此时,不同技术轨道之间的竞争是产业技术演化的核心。影响技术轨道竞争成败的关键有两点:技术本身的发展前景以及频数依赖效应。如果一旦行业内大部分的企业都选择了某一种技术轨道,即使这种技术的未来发展前景并不是最好的,但由于频数的依赖效应,这个技术轨道将成为整个行业居主导的轨道,其他企业都会被迫放弃原先的技术轨道,改变原有的创新投入。居于主导地位的技术轨道被称为产业技术轨道,它决定着这个行业技术演化的高度及趋势。
(2)广义技术演化
技术具有3个特征:整体性、层次性和连锁性[62]。广义技术演化主要是从系统的角度考虑技术随时间变化的过程,因此又可以称为系统观的技术演化。在广义技术演化中,技术的进步不再局限于特定的技术轨道,而是技术系统各组成要素自身以及要素间的相互作用共同决定。
Henderson和Clark[63]以技术中的知识特征为立足点,分析技术创新对技术演化轨迹的影响。他们将技术系统分为两个部分:部件技术与构架技术。其中,部件技术是指与产品零部件相关的知识,而构架技术是连接不同零部件的知识。根据Henderson和Clark的观点:技术系统演化的本质是一个知识的动态循环演化,这个循环演化过程主要由技术系统中的部件技术和构架技术自身的发展以及彼此间的转化所形成。同时,他们将技术创新分为4类:渐进性创新、模块化创新、结构性创新和突破性创新。每种创新在四方格矩阵中对应着某一象限(表1-1)。
渐进性创新是针对现有的技术而言,是一个缓慢提升、不断完善的过程。渐进性创新的主要特点有两个:第一,单个组成模块的性能有所提升;第二,不同模块间的连接方式以及技术的核心理念没有发生变化。突破性创新是以一定的设计理念为出发点,从源头上进行新技术的创造,不同模块之间将以一种全新的方式连接在一起。模块化创新是在保证组成模块之间的关系不变的基础上对技术核心的设计理念实施的创新。结构性创新是用一种新的方式重新组合技术中的各个模块。通常情况下,模块化创新和结构性创新两者是伴随发生的。部件创新改变了技术轨迹,而结构创新则带来了技术轨迹间的竞争[64]。
表1-1 技术创新分类
2)技术演化轨迹
1983年日本学者斋藤优以产品的生命周期理论为基础,开创性地提出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他指出:技术如同产品一样,都具有特定的生命周期。技术生命周期主要指技术一般都要经历研究—应用—发展—成熟—老化的过程。如果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结合起来,技术生命周期将变成革新产品—改革工序—提高产品质量和降低生产成本—淘汰落后技术等阶段[65]。
如果将进行创新的企业分为自主创新企业和模仿创新企业两类,自主创新的企业在新产品的研发阶段主要是开展与技术创新有关的活动,而在后期阶段主要考虑技术的商业化应用及相应的知识产权保护;而进行模仿创新的企业省去了技术研发阶段,企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着重对已有技术的模仿、消化以及简单的再创新,以保证企业的市场竞争力。
Lee和Lim[66]根据技术创新的先行者和跟随者的市场表现,将技术生命周期理论应用于两者的技术创新演化路径中,并进行了对比,提出了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的3种路径(图1-1)。路径跟随型技术创新演化是完全紧跟技术领先者发展路径;路径跳跃型技术创新演化是不完全遵循技术领先者的创新路径,而是有选择地进行吸收;而路径创造型是指在模仿技术的基础上实现技术的再创新。
图1-1 后发国家实现技术赶超的3种路径
Abernathy和Utterback[67]从创新过程演化的角度出发,针对发达国家企业提出了技术轨迹发展的U A模型,即流动转换专业化。U A模型开创性地将技术演化与企业竞争力联系在一起。Abernathy和Utterback认为,技术创新包括产品和工艺两个方面的创新。产品创新是处在流动阶段的企业竞争力的来源:在转型阶段,产品创新此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工艺创新对企业竞争力的贡献越来越大;而专业化阶段,产品生产和技术研发已经形成正式的规章制度,企业的竞争力得到保证。发展中国家主要是引进发达国家的相关技术,逐渐形成了仿制—创造性模仿—自主创新技术演化路径[68]。我国学者吴晓波等在结合我国实际的基础上对U A模型进行了改进,提出了“二次创新”这一概念。二次创新是针对技术引进的国家,后发国家沿着特定的技术演化轨迹开展的技术创新。吴晓波等将二次创新分为4种:①干中学;②国产化;③改进后创新;④后二次创新[69,70]。刘文勇[71]将中国企业的实际情况与日本成功的企业案例相结合,认为我国的企业应该走引进—模仿—再创新—提高研发能力—自主创新的技术进步之路。
我国学者王生辉[72]将演化经济学和路径依赖的相关理论结合在一起,根据路径演化的时序,分析了技术路径的形成过程、锁定机制以及更新的可能性。朱衍强[73]以我国转型资金比较缺乏的企业为调研对象,构建能够解释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路径发展的理论模型,并认为企业应通过恰当的制度制定和实施,保障技术创新路径的低成本及高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