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1.8.3 小  结

小  结

传播学的控制研究包括两方面:一是分析传媒机构的内部制度对信息生产、加工和传播的影响和制约;二是分析更为宏观的外部制度(经济、政治、文化等)对传媒机构活动的影响和制约。本章在批评性话语分析话语实践维度里,分析了跨文化传播的话语偏见是如何在生产或接受的过程中产生的。分析从广义和狭义两方面展开。广义的分析从媒介控制的角度,剖析了大众传媒的制度性差异(媒介功能、新闻价值观、议程设置)与话语偏见的生产和理解之间的关系;狭义方面是从互文性角度来考察话语偏见是如何生产和理解的。但是,仅此还不够,还应将话语偏见的生产、传播和接受过程置于更为宏观的社会文化语境中进行分析。

批评性话语分析的第三个维度是社会实践(social practice),对大众传播媒介而言是指社会结构、制度和价值观等因素,它们虽然外在于传媒机构之外,却无时无刻、悄然无声地渗透、影响和制约着传媒机构信息的生产、加工和传播。因此,在下面的章节里将从更为宏观的社会实践维度来考察权力关系和意识形态是如何影响和决定话语偏见的生产、加工和传播过程的。

【注释】

[1]Fairclough,Norman.Dis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UK:Pokity Press,1992,p.78.

[2]Fairclough,Norman.Media Discourse.London:Arnold,1995,p.58.

[3]Phillips,L.,and Jorgensen M.W.Discourse Analysis as Theory and Method.London:Sage,2002,p.69.

[4][美]彼得斯:《交流的无奈》,何道宽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251页。

[5]罗钢,刘象愚编:《文化研究读本》,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348-349页。

[6]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29页。

[7]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6页。
自由主义媒介规范理论主张:(1)任何人都拥有出版自由而不必经过政府当局的特别许可;(2)除人身攻击以外,报刊有权批评政府和官吏,这种批评是正当合法的;(3)新闻出版不应当接受第三者的事先检查,出版内容不能受到任何强制;(4)在涉及观点、意见和信念的问题上,真理和“谬误”的传播必须同样得到保证。

[8]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39页。社会责任理论主张:(1)大众传播具有很强的公共性,因而媒介机构必须对社会和公众承担和履行一定的责任和义务;(2)媒介的新闻报道和信息传播应该符合真实性、正确性、客观性、公正性等专业标准;(3)媒介必须在现存法律和制度的范围内进行自我约束,不能煽动社会犯罪,不能传播宗教或种族歧视的内容;(4)受众有权要求媒介从事高品位的传播活动,这种干预是正当的。

[9]参见郭庆光:《传播学教程》,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140页。

[10]此处以及其后,对“美国媒体的涉华报道”大会的总结报告的中文译文,均来自郭可所著的《当代对外传播》(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一书的附件。

[11]转引自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4页。

[12]转引自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13]转引自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5页。

[14]转引自薛中军:《中美新闻传媒比较》,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236页。

[15]李良荣等:《当代西方新闻媒介》,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5页。

[16][美]威廉·哈森:《世界新闻多棱镜》,北京:新华出版社,2000年版,第115页。

[17]Galtung,J.and M.Ruge.“Structuring and Selecting News.”The Manufacture of News: Social Problems,Deviance and the News Media.Ed.S.Cohen and J.Young.London:Constable,1973,pp.62-67.

[18]Schlesinger,Philip.Putting“Reality”Together.London:Constable,1978,p.117.

[19]Sparks,Colin.“Images of China in the UK Press.”该文是其为“跨文化对话:媒介伦理与新闻专业主义”国际学术会议暨媒介教育联合会会议提交的论文(武汉,2009年)。

[20]Qtid.in Richardson,John E.Analysing Newspaper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p.93.

[21]Gans.H.Deciding What's News.New York:Vintage Books,1980.

[22][美]塞缪尔·亨廷顿:《文明的冲突》,周琪等译,北京:新华出版社,2002年版,第6页。

[23]童兵:《比较新闻学研究》,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168页。

[24]转引自单波,李加莉:《奥威尔问题统摄下的媒介控制及其核心问题》,《上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7月。

[25][美]沃纳·赛佛林,小詹姆斯·坦卡德:《传播理论:起源、方法与应用》,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年版,第264页。

[26]转引自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27]转引自李彬:《传播学引论》,北京:新华出版社,2003年版,第322页。

[28]李希光,刘康:《美国媒体为什么总是消极报道中国?》,http://www.media.tsinghua.edu.cn/lxg/2004-09-30/lxg0-5-55.shtml.

[29]孟庆鸿:《我们应该怎样看待妖魔化——令人疑惑的爱恨情结》,《新闻记者》,2008年,第8期。

[30]王蔚,屈涛:《“妖魔化”与〈纽约时报〉对华报道》,《前沿》,2007年,第2期。

[31]陈永国:《互文性》,《外国文学》,2003年,第1期。

[32]Kristeva,Julia.The Kristeva Reader.Oxford:Basil Blackwell,1986.

[33]Fairclough,Norma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UK:Polity Press,1992,p.102.

[34]转引自程锡麟:《互文性理论概述》,《外国文学》,1996年,第1期。

[35][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33页。

[36][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22页。

[37][荷]托伊恩·A.梵·迪克:《作为话语的新闻》,曾庆香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19-121页。

[38]Qtd.in Richardson,John E.Analysing Newspaper.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p.100.

[39]Fairclough,Norma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Cambridge,UK:Polity Press,1992,p.102.

[40][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09页。

[41]Volosinov是俄国语言学家巴赫金(Bakhtin)的笔名。本文作者注。

[42]转引自辛彬:《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43]转引自辛彬:《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07页。

[44]辛彬:《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123页。

[45]Fishman,M.Manufacturing the News.Austin:University of Texas Press,1980,p.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