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话语偏见的跨文化分析
1.7.4 小  结

小  结

本章在文本分析的层面上对跨文化话语偏见表达的语言策略进行了分析,包括词汇、语法和语篇。但是,人们不可能仅仅通过文本的一些语言形式特征就能推断出社会结构所施加的影响。文本和社会结构之间的关系是间接的,必须经过话语实践的中介。话语实践是一个过程,文本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只有将文本置于社会交往语境下的生产和理解过程中,文本的语言形式特征才有意义。所以,对跨文化话语偏见的研究不能只停留在文本分析的层面上,还要进一步在生产和理解的过程中对其进行考察。

【注释】

[1]小句(clause)是语法的一个主要单位,也称简单句(simple sentence),例如: Gorbachev Rolls Back the Red Army.小句的主要成分是“群”(groups)和“短语”(phrases),如上句中的Rolls Back,the Red Army。几个小句组合在一起就构成了复合句(complex sentence)。作者注。

[2][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的《导言》,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3][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的《导言》,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7页。

[4][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的《导言》,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2页。

[5][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的《导言》,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8页。

[6][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的《导言》,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116-117页。

[7][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的《导言》,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317-318页。

[8][英]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的《导言》,刘建基译,北京:三联出版社,2005年版,第318页。

[9][美]约翰·费斯克:《传播研究导论:过程与符号》(第二版),许静译,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年版,第75页。

[10]Qtd.in Gudykunst,and Young Yun Kim.Communication with Strangers:An Approach to International Communication(4th 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Education Press,2007,p.150.

[11]Richardson,John E.Analysing Newspapers.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p.51.

[12]Richardson,John E.Analysing Newspaper.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pp.47-48.

[13]辛彬:《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年版,第66-68页。

[14]参见张成良:《偏见比无知距离真相更远——西方媒体对拉萨“3·14”事件报道解析》,《新闻记者》,2008年,第5期。

[15]Phillipson,Robert.Linguistic Imperialism.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0,p.38.

[16]Hofstede,Geert.Cultural Consequence:Comparative Values,Behaviors,Institutions and Organizations across Nations(2nd ed.).Shanghai:Shanghai Foreign Language Press,2008,p.1.

[17]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1980,p.3.

[18]Lakoff,George and Mark Johnson.Metaphors We Live By,Chicago: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and London: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Ltd.,1980,p.4.

[19][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旭,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58页。

[20]关于Charteris-Black的批评性隐喻分析的介绍主要参考纪玉华,陈燕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1]关于Charteris-Black的批评性隐喻分析的介绍主要参考纪玉华,陈燕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2]关于Charteris-Black的批评性隐喻分析的介绍主要参考纪玉华,陈燕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3]关于Charteris-Black的批评性隐喻分析的介绍主要参考纪玉华,陈燕的《批评话语分析的新方法:批评隐喻分析》,《厦门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年,第6期。

[24]周宁:《天朝遥远:中国人的形象研究》(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7页。

[25]Isaacs H.R.Scratches on Our Minds.New York,1958,p.111.

[26]周宁:《天朝遥远:中国人的形象研究》(上),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359页。

[27]参照《绪论》中对“语言分类模式”(Linguistic Category Model,LCM)的介绍。

[28]胡壮麟等:《系统功能语言学概论》,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145页。

[29]Fairclough,Norman.Discourse and Social Change.Pokity Press,1992,p.161.

[30]陈中竺:《批评语言学评述》,《外语教学与研究》,1995年,第1期。

[31]辛彬:《批评语言学:理论与应用》,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5年版,第75页。

[32][英]诺曼·费尔克拉夫:《话语与社会变迁》,殷晓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3年版,第151页。

[33]参见本文第一章关于“偏见”的定义。

[34]Qtd.in Richardson,John E.Analysing Newspaper,New York:Palgrave Macmillan,2007,p.186.

[35]Fowler,R.,B.Hodge,G.Kress,and T.Trew.Language and Control.London:Routledge and Kegan Paul,1979,p.203.

[36]韩晓玲,陈中华:《框架理论及其在话语分析中的应用》,《外语与外语教学》,2003年,第9期。

[37]加姆桑(Gammson)认为框架定义可分为两类:一类指界限,意为“取舍”,代表取材的范围;另一类指架构,人们以此来解释外在世界。藏国仁认为框架概念可以从动词和名词两方面来理解,作为动词是指界限外部事实和心理再造真实的框架过程;作为名词则是指形成了的框架。参见:张洪忠:《大众传播学的议程设置理论与框架理论关系探讨》,《西南民族学院学报》,2001年,第10期。本文将作为动词的frame译作“架构”,将作为名词的frame译作“框架”,以示区别。

[38]Qtd.in Paltridge,Brian.Discourse Analysis:An Introduction.London&New York: Continuum,2006,pp.187-189.

[39][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羽,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译本序。

[40][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羽,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中译本序。

[41][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羽,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61页。

[42][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羽,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21页。

[43][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羽,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37页。

[44][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羽,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95-97页。

[45][荷]冯·戴伊克:《话语心理社会》,施羽,冯冰编译,北京,中华书局,1993年版,第144-145页。

[46]参见孙有中:《解码中国形象》,北京:世界知识出版社,2009年版,第65-70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