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1 第一节 群 体

第一节 群 体

群体是一种社会现象。任何个人都离不开社会和群体而孤立地生活,他总是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组织中,隶属于一定的群体。管理者往往所面对的也不是单个零散的个体,而是由个体组成的不同群体。同时群体又是个体与组织之间的中介体。研究群体的构成、特征和行为规律,有意识地加以控制和引导,对于管理者来说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一节我们主要讨论群体的一般性概念、类型以及群体的作用。

一、什么是群体

我们知道人类有着合群的本能,因此成为人类社会组织中最基本的活动形式。然而群体并不是简单地人群类聚的集合体,其有着自己本质的不同。简单地说,群体是指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作用、相互依赖的个体为了实现一个或一系列特定的目标而组合成的集合体。也就是说,群体是个体与个体之间在条件作用下的一种特殊组合,是建立在为顺利完成某一共同目标在工作与心理双重联系基础上的人群集合体。我们可以把学校、军队甚至于盗窃团伙等都可以看作是一个群体。那么群体应该具有一些什么样的特征?通过上面的定义我们可以得出,作为一个群体必须具备以下的特征:

(1)群体是由两个以上单个个体所组成的,这就必然会产生成员之间持续互动,从而使得群体成员之间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信息沟通,以营造一个良好的氛围。

(2)群体成员之间存在着某种稳定的关系将群体成员维系在一起,每个群体成员都具有一定的成员资格以及相应的角色地位,从而使得个体与其所处的角色地位在行为上达到认同。

(3)群体成员都拥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同时处于群体中的成员也清楚地认识到,群体目标的实现程度关系到每个身处其中的成员的切身利益。致使每个群体成员都想通过自己的努力最大限度地实现群体的目标。如果群体中不存在共同的目标,群体必将是一盘散沙。

(4)群体中的成员意识到他们构成了同一个整体,与群体外的成员区别开来。并且能够对不利于群体的一切外界因素作出一致的反应。

因此我们说只有同时具备了上述四个方面关键特征的个体的集合体,才能被称为群体。

二、群体的类型

我们在现实中会遇到各种各样不同形式的群体。不同的群体,其活动过程及体现的功能也不尽相同。依照不同的标准,群体可以分为:假设群体和实际群体、参照群体和一般群体、初级群体和次级群体、内群体和外群体以及命令型群体、任务型群体、利益型群体和友谊型群体等的划分,但对于组织行为学来说,其主要是研究组织中正式的与非正式的群体,因此这里我们只介绍一下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

美国哈佛大学教授埃尔顿·梅奥首先划分出了有关正式群体和非正式群体。他认为,正式群体是组织根据组织的既定目标,将成员合理分派而组成的正式的群体结构。正式群体是由组织结构界定的,其对于身处其中的每个个体都有着明确的工作分工和具体的工作任务,以及明确的规范标准和奖惩制度的约束,从而使得个体的行为标准指向组织目标。

非正式群体是那些既没有正式结构、也不是由组织指定的联盟关系,是人们在长期的交往包括生产活动过程中,自然形成的一种未经官方批准或规定的自发性组织。它们是员工为了满足社会交往的需要而在工作环境中自然形成的。这种群体成员间由于兴趣相同,信念接近,经历相似,性格相投而以感情为纽带的结合体。

非正式群体通常拥有(1)自发性和不稳定性;(2)领导者具有较强的权威性;(3)较强的凝聚力等特点。其对正式组织和个体行为的影响可能是积极或正面的,也可能是消极或负面的影响。因此,组织中的领导要正确认识到非正式组织在正式组织中存在的必然性,同时也应当利用非正式组织的特点,使其朝向有利于组织发展目标的方向转变。

三、群体的作用

群体一经形成,便成为一个有机的整体,对于群体内部的成员及其所在的组织都将产生深远的影响。

一个有效的组织为了实现其生产与发展的目标,就必须把计划和任务进行分层次分部门地分解开来,个体作为组织中的最小单元,承担这组织中任务的完成情况。但个体不可能是独立完成一项庞大的任务,他必须通过其他个体的合作才能得以完成,因此我们可以说群体才是顺利完成组织目标的基本单元。他们通过彼此的分工协作最终实现组织交付的任务。另外由于群体成员中知识、观念以及责、权、利等的不同,从而产生对于同一事物的不同看法以及解决策略。也正是这些不同,形成了组织变革的源泉。从另一方面说,组织自上而下的变革也是以群体作为基本的变革单元。因此,处理好组织与群体之间的关系至关重要,它决定了组织的绩效产出以及流动率、缺勤率等多方面的因素。例如法国农业工程师林格曼所作的“拉绳实验”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把被试者分成一人组、二人组、三人组和八人组,要求各组用尽全力拉绳,同时用灵敏的测力器分别测量其拉力,结果,二人组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二人拉力总和的95%;三人组合的拉力只是单独拉绳时三人拉力总和的85%;而八人组的拉力则降到单独拉绳时八人拉力总和的49%。这说明人有与生俱来的惰性,单枪匹马独立操作时,往往会竭尽全力,而到了一个群体,则会把自己理应承担的责任悄然分解、扩散到其他人身上。社会心理学家拉坦经深入研究认为,这是群体工作时存在的一个普遍特征,并概括为“社会浪费”。另外我们通过梅奥所进行的霍桑试验中也可以看到,在组织管理中群体对于个体的行为规范起到的重要作用。

梅奥原籍澳大利亚,后移居美国。作为一位心理学家和管理学家,他领导了1924—1932年在芝加哥西方电气公司霍桑工厂进行的一系列试验(即霍桑试验)中后期的重要工作。该试验分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工作场所照明试验(1924—1927年)

研究人员选择一批工人,并把他们分成两组:一组是试验组,变换工作场所的照明强度,使工人在不同照明强度下工作;另一组是对照组,工人在照明强度保持不变的条件下工作。研究人员希望通过试验得出照明强度对生产率的影响,但试验结果却发现,照明强度的变化对生产率几乎没有影响。这说明:(1)工作场所的照明只是影响工人生产率的微不足道的因素;(2)由于牵涉因素较多,难以控制,且其中任何一个因素都可能影响试验的结果,所以照明对产量的影响无法准确衡量。

第二阶段:继电器装配室试验(1927年8月—1928年4月)

从这一阶段起,梅奥参加了试验。研究人员选择了5名女装配工和1名女画线工在单独的一间工作室内工作,1名观察员被指派加入这个小组,记录室内发生的一切,以便对影响工作效果的因素进行控制。这些女工们在工作时间可以自由交谈,观察员对她们的态度很和蔼。在试验中分期改善工作条件,如改进材料供应方式、增加工间休息、供应午餐和茶点、缩短工作时间、实行集体计件工资制等,这些条件的变化使女工们的产量上升。但过了一年半,在取消工间休息和供应的午餐和茶点并恢复每周工作六天后,她们的产量仍维持在高水平上。看来其他因素对产量无多大影响,而监督和指导方式的改善能促使工人改变工作态度并增加产量,于是决定进一步研究工人的工作态度和可能影响工人工作态度的其他因素成为霍桑试验的一个转折点。

第三阶段:大规模访谈(1928—1931年)

研究人员在上述试验的基础上进一步在全公司范围内进行访问和调查,参与此次访问和调查的员工达2万多人次。结果发现,影响生产力的最重要因素是工作中发展起来的人际关系,而不是待遇和工作环境。每个工人的工作效率不仅取决于他们自身的情况,还与其所在小组中的同事有关。任何一个人的工作效率都要受同事们的影响。

第四阶段:接线板接线工作室试验(1931—1932年)

该工作室有9名接线工、3名焊接工和2名检查员。在这一阶段有许多重要发现:(1)大部分成员都自行限制产量。公司规定的工作定额为每天焊接7 312个接点,但工人们只完成6 000—6 600个接点,原因是怕公司再提高工作定额,也怕因此造成一部分人失业,他们这样做保护了工作速度较慢的同事。(2)工人对不同级别的上级持不同态度。他们把小组长看作小组的成员。对于小组长以上的上级,级别越高,工人对他越尊敬,但同时工人对他的顾忌心理也越强。(3)成员中存在小派系。工作室里存在派系,每个派系都有自己的行为规范。谁要加入这个派系,就必须遵守这些规范。派系中的成员如果违反这些规范,就要受到惩罚。

梅奥对其领导的霍桑试验进行了总结,写成了《工业文明中人的问题》一书。在书中,梅奥阐述了与古典管理理论不同的观点——人际关系学说,该学说主要有以下一些内容:

(1)工人是社会人,而不是经济人。科学管理学派认为金钱是刺激人们工作积极性的唯一动力,把人看作经济人。梅奥认为,工人是社会人,除了物质需求外,还有社会、心理等方面的需求,因此不能忽视社会和心理因素对工人工作积极性的影响。

(2)企业中存在着非正式组织。企业成员在共同工作的过程中,相互间必然产生共同的感情、态度和倾向,形成共同的行为准则和惯例。这就构成一个体系,称为“非正式组织”。非正式组织以它独特的感情、规范和倾向,左右着其成员的行为。古典管理理论仅注重正式组织的作用是有欠缺的。非正式组织不仅存在,而且与正式组织相互依存,对生产率有重大影响。

(3)生产率主要取决于工人的工作态度以及他和周围人的关系。梅奥认为提高生产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工人的满足度,即工人对社会因素,特别是人际关系的满足程度。如果满足度高,工作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协作精神就高,生产率就高。

从上面的梅奥试验中我们可以看出,群体对于个体的行为有着影响与制约的作用。群体除了满足组织对于管理的作用外,同时对于个体成长发展也起到了不可忽略的作用:(1)满足了个体的归属需要。人类是一种群居生物体,这就注定个体不能离开群体而独立生活,个体需要加入群体以减少孤立无援的不安全感,增加抵御外来压力或威胁的抵抗力。同时在与其他个体的信息交流中,促进个体之间喜欢、认同和依恋与彼此的关系,满足了归属的需要。(2)满足了个体受尊重的需要。个体一旦加入一个群体,就会成为群体中的一名成员,也必然会拥有在群体当中的一个相应的位置,从而不但满足了个体归属的需要,同时也满足了个体的自尊以及其他个体对于其尊重的需要。另外,如果个体所处的是一个优秀群体时,还会得到其他群体的成员的尊重。(3)建立了个体施展才华的平台。个体想取得某方面的成就,总离不开他人的帮助与协作。群体作为拥有各类资源的集合体,能够给个体带来其独处时无法获得的资源和发展机会,为个体施展才华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发展平台。(4)弥补了个体因知识、能力、自制力、价值取向等各方面存在的差异。一个个体不可能是完整的、没有弱点的。群体可能通过其群体意识以及群体规范,来帮助那些在某些领域处于“弱势”的个体,帮助他们弥补自身的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