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 第三版序言

第三版序言

这本《中国音乐史》从1998年初版到今天第三版,已经过去11个年头了,其间重印多次,发行数万册,这是当时我所没有想到的。回想起当时写作这本书时,因为自己在音乐学院教授这门课程,只是想站在学生学习的角度来编写,所以,考虑其学术方面的因素较少,加之当时对中国音乐史这个学科的专门知识知道的也有限,这是我一直感到不安的。以后每每看到这本普及性的教材,总有一种要弥补其诸多不足的愿望,因此在第二次修订的时候,书中增添了思考题和进一步阅读的书目,作为学习中国音乐历史的延伸途径,目的是希望弥补内容的不足。此次又适当增加了信息量,希望能不断完善,以带给读者更多的东西。

光阴荏苒,十年过去了,我在初版的序言中所表达的从音乐角度关注人类生存环境和生存状态的情结不仅没有改变,反而更加强烈,因为人类整体的生存环境比十年前不是更好而是更加恶劣了。乐者,乐也。音乐是带给人幸福和快乐的事情,可是,我们看到中国社会,物质上似乎在一天天进步,可是实际生活的质量,却并非同正比在增长。音乐原本是带给人心灵自由的一条途径,可是却带给许多中国孩子难以抹去的童年生活阴影;音乐原本是激发人无限创造力的力量,可到头来我们学习音乐的孩子却深陷考级、考学、比赛等气息浓厚的名利困扰之中;音乐本来是让我们了解人类世界不同民族千姿百态生活感情的桥梁,可我们一些冒牌“专业教育”却把孩子们的思想感情禁锢在那些僵化的戒律之中,让学音乐的人们面对音乐的“高雅”望而却步……总之,我们的学校音乐教育、家庭音乐教育、社会音乐教育,目的是要让更多的人热爱音乐,领会音乐带给生命的关怀,感受音乐惠赠给公众的慰藉,而不是相反。

现在,每每看到中国社会老年人群学习音乐的状态,那种发自内心对音乐的热爱,那种把音乐融入自己日常生活的纯粹动机,那种共同分享音乐的人生境界,再转想他们的儿孙们的活法,总会对我们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唏嘘喟叹:我们的音乐教育怎么了?难道,关于生命、关于艺术的最一般常识,真需要全民族的人倾其一生的代价去验证,到老了才迟迟领悟到吗?

亲爱的青少年读者们,一个人平时没有读书的习惯,没有亲近艺术的爱好,没有反省良知的信仰途径,权力愈大,财富愈多,带给社会的负面作用愈甚,你们长大了不要做这样的人。哪怕不求所谓成功,只要身心健康,懂得人伦亲情,不负社会,自食其力,自得其乐,善良公正,孝弟信仁,行有余力之后,再行公益,方于自己的人生,于家国天下,有所裨益,福莫大焉。

臧一冰

2011年7月于武昌桂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