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 自 序

自 序

1998年夏季,长江洪水,百年未遇,堤外的江水高出了武汉市区许多。这段时间,笔者每天写到睡前,把一天的文字拷进软盘,用塑料袋密封起来,置于柜顶,以备不测,然后再把吹好的救生圈放在孩子的床边……

在这样的状态下,写一本关于音乐历史的书,您或许很难猜到作者是一种什么心情。

一部《中国音乐史》贯穿的哲学理念就是“乐和,天地人和”。《吕氏春秋·古乐篇》中记载过一个远古传说:“昔葛天氏之乐,三人操牛尾投足以歌八阕。”在八首舞乐中,第五首是《敬天常》、第七首是《依地德》。我们远古的祖先懂得的道理是:“天常”要“敬”,“地德”要“依”。可是我们今天要伐树、要填湖,要征服自然,视自然为我们的敌人,要与它斗争。

在人类的历史上,艺术的作用,是让人们在丰衣足食后,感受世界的美妙与和谐,体验生命的快乐与幸福,并同时赋予人某种超越常识的判断力。如和谐的音乐暗示我们去创造和谐的生活。但是,看看人类今天的生存状态,“智慧得无所不能”的人类,似乎并非那么和谐,时常贪婪多于节制,倾轧多于相爱,人丰衣了还要华衣,足食了还要奢食,以至于顿生掠夺之心。向自然掠夺,向外族掠夺,向弱小掠夺,向善良掠夺,甚至向未来掠夺……其潮流如洪水一般不可阻挡,像瘟疫一样不停蔓延,以至于我们不得不深深忧虑:人类是否在自欺欺人的迷雾中,向着自我毁灭的目标行进?

我们现代人也许都有过听到电唱机突然改变转速的体验,速度成倍加快,音乐音频便提高,声音叽叽喳喳,浮躁而令人不安;速度急速减慢,声音就会低沉下来,呜呜咽咽,尽乎哀鸣。我们说,每一种音乐,都是由它固有的节律以及乐音的音色、高低、强弱等因素和谐构成的,犹如万物运动。人类创造了音乐,如同人类创造的数学一样——这些宇宙中原本没有的东西,但是,它却完美地体现了宇宙的某些法则。

的确,在战争、饥荒、能源危机和自然灾害面前,音乐显得微不足道,但是,在时刻警醒人类遵循自然法则、维护人类的内心和谐与平衡方面,我们似乎还找不出比音乐更直接、更有效的方法。

音乐以它自身的和谐美影响着人的情感和思想,从而影响着这个世界的命运——这是音乐对人的终极关怀。

“美感经验和科学经验是我们感知这个万古长青世界的两条道路。”[1]对于一个民族来说,艺术能最真实、最生动地反映其生存历程的情感体验和美感体验,对于这种体验的态度构成了一个民族的文化价值观念的基调。人类终于有一天会发现,自己创造的那些真正鲜活的历史无不是以情感和美感的形式负载传承下来的。真正意义的哲学家和科学家们都是将他们的哲学论文和科学报告撰写在人类情感和美感的通栏标题之下。因此,美好情感是人类走向梦幻般未来的最大动力,是远离丑恶的最大力量;而艺术则是人类表达和维护美好情感的一根永恒的纽带。

今天的人们可以从音乐以外的各种角度了解人类的过去,了解自己民族的过去,但是,从音乐的角度回望,从中国音乐的角度回望,能看到历史折射给我们一些什么呢?历史的凝重和音乐的缥缈会给喜爱思考的人们带去什么样的新鲜感觉呢?我们中国人,在新的世纪正满怀信心地创造美好的生活,可是什么样的生活才是属于我们的美好生活呢?或许从我国音乐的历史中,循着前人创造艺术的足迹,我们能悟出点什么。

音乐、数字和语言是我们开启宇宙的三把钥匙。

音乐,作为一种感知世界、认识世界的手段,人类对于它的了解和揭示也许还十分有限,但是,将音乐作为一种文化现象,作为一种人类共通的语言,这是很现实的。就让我们用这种语言表达我们的爱恋,讲清那些不该有的怨恨和误解,搁置和尊重那部分暂时我们没能弄懂的世界,使不同区域、不同种族、不同信仰的人们和睦相处、平安幸福地度过短暂的人生吧。

作 者

【注释】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