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美学
1.7.3 第三节 艺术审美活动的自然与实践基础

第三节 艺术审美活动的自然与实践基础

一、艺术审美活动的自然基础

艺术审美活动,就其基本特质而言,可以说它就是一种自我意识的自由实现过程,是人的生命活动本质的一种表现方式,是人的自我本质的体现。对艺术审美活动的自然生命基础特质的这个界定,我们可以从如下方面加以解释和理解。

首先,我们要注意人的活动与人的本质之间的内在关联。

人在本质上并不只是肉体与精神的有机统一,因为肉体与精神的统一只是人的产生与存在的基本条件,是人之成为人的基本条件。而更加重要的是,人的肉体与精神的结合,必须是在具体的、感性的、实际的活动中得到体现的结合。也就是说,人的肉体与精神的结合是一种动态的结合,不是静态的结合。因此,生命的活动性、生命性的活动,才是人的本质性特征的一种具体而生动的体现。人从来就不是抽象的灵与肉的统一体,而是具体的活动着的有机统一体。这种活动性,体现于肉体与精神的两个层面以及这两个层面的结合之中。

就人的肉体层面而言,生命的标志在于肉体处于生理代谢活动状态中。这种生理代谢活动,由一系列复杂的生物化学运动、生物物理运动所组成。比如肌肉的伸缩运动,血液的循环运动,细胞的分裂运动,神经系统的电位冲动,消化系统的吸收、消化、排泄运动……所有这些肉体方面的生理代谢活动,都具有强烈的自然本性。人之生,人之活,有生理代谢活动;人之死,人之亡,也有肉体的生理代谢活动,只不过后者更多地表现为肉体的消解,体现为从生物有机体转变为自然无机物,从高级生物运动向低级生物运动乃至无机自然运动的转化。如骨骼的退化、风化,如脑部神经的健康活动转变为脑部神经的瘫痪运动。因此,具有肉体的生理代谢活动并不表明人就是一个人,它必须有高一级的生理代谢活动基础上的精神活动作为补充。

就人的精神活动层面来说,它是以人的肉体生理代谢活动为基础的。比如人的视觉认知依赖于视觉神经细胞的生理活动;人的触觉依赖于人的肌肉伸缩运动;人的思维依赖于人的大脑皮质和整个神经系统的生理活动。当然,尽管人的精神心理活动离不开肉体的生理代谢活动,但是,人的精神心理活动还是保持着非肉体性,具有抽象的、超出肉体的自然活动本性的特征。比如一个人可以在概念与概念之间建立精神联系,形成精神的、主观的判断,并非生理活动的内容。正是这样的原因,引得人可以脱离一般的、自然的、生理的活动方式与内容,使所有以生理代谢机能为基础的活动,如视觉、味觉、触觉、想象、思维,整合成一个综合的精神活动方式,并且使得人表现为就是一种精神性的存在。

当然,人的生命性活动,从根本上讲,体现在肉体的活动与精神的活动相结合的整体性活动中。正是两个层面的活动的结合,让人最终成为人。如果说肉体的活动使人从自然无机界独立出来,那么,精神活动就使得人从动物界中独立出来。这种肉体生理活动与精神性的内在活动的统一,就是人的生命活动的前提条件。而生命活动就成了人与人之间组成社会活动的基础。人的审美活动就是在这个基础上展开的。没有人的生命性活动本质,人就不可能形成审美的需要和审美活动本身。而人所创造的艺术及其所形成的审美活动,从根本上讲就是人的这种生命性活动的具体表现形式。

其次,我们要注意人的活动之所以具有审美可能性、具有审美潜能,是与人的生命活动具有对象性与自主性的基本特征密切相关的。人的活动具有对象性与自主性的基本特点。而且,人的活动中的对象性与自主性,正是人具有并表现出审美能力的基础。

所谓人的活动的对象性,是指人的活动总是以人为主体,以世界上的任何事物、现象为对象,构成一种主体与客体相互交融的现实活动关系,从而使对象表现成为“自我意识”的一种体现,成为自我意识的一个部分。当客体不明确、不确定、不清晰的时候,人的活动就不是完全自由的、自觉的、完善的活动。比如恋爱中的单相思,就是因为客体对象不能确切地成为自己爱的活动对象。再比如我们理解兵马俑的审美特点,我们没有实地观察过,这样的审美对象也不确定,属于间接审美体验、间接审美判断。无论是单相思,还是间接审美,都属于对象性活动的表现方式,只是对象不能以直接、确定的性质呈现在主体面前。然而,人的活动并不总以直接、确定的方式来观照对象,我们也没有理由来否定这种活动的存在意义。比如单相思与间接审美就有其存在的价值。电影《都市没有地平线》中广告公司的程一度与林小丹的爱情过程,就体现了从单相思到双相恋的具体发展特点。程一度因为欣赏林小丹头脑中的广告创意潜力,出于普通的情谊想帮助林小丹解决经济困难;继而他发现林小丹有着不同寻常的工作热情与能力,还有置身都市的那种纯朴、天然,开始暗恋林小丹;最后他与老板发生矛盾,被迫离开广告公司,甚至也不理会林小丹的思想与感情,跑到了林小丹曾经称作“永不再回来”的偏远农村小学当绘画老师,并且不再主动甚至回避与林小丹之间的联系,他不想再干扰林小丹。至于林小丹,开始是以防范心理拒绝程一度的帮助,继而发现程一度为人光明磊落,对女性极负责任,决不乘人之危。程一度离任广告总监,林小丹接任,意外发现程一度深深地爱着自己,而她自己其实也被程一度的人品、能力所折服,便开始寻找程一度的下落,两人最终走到了一起,从单相思走向双向恋。这部电影本身的语言、技巧,没有太过引起人们的注意和称道,但这个故事中爱情的这种发展过程,让人注意到一种久违的韵味:没有太多直白的表露,却真切感人,显示了爱情从单相思进行到两相爱恋的纯洁、真诚,对象一步步完整清晰地显示给对方。这就是人活动的对象性,从不明确走向明确,从不清晰走向清晰的具体体现。审美就是从这种活动对象日益明确清晰的走向趋势中得到明朗化、得以呈现出来的。

另外,人的活动也具有自主性。如果说“对象性活动”是人的活动与无机物运动相区别的标志,那么,“自主性”就是人的活动与动物活动相区别的标志。人与动物的活动都具有感性、客观基础。但动物的生命活动以适应自然为主,表现为自然界中被动的、消极的组成部分。而人的生命活动不仅适应自然,还主动改造着自然,使自己成为自主的存在,就像历史上许多思想家所承认的,人是万物的尺度,也是自然的主宰,能够利用外在自然为自己服务,使自然仿佛为人而存在。人的自主性,即人独立于自然又驾驭自然的一种能力。当然,人的这种自主性能力,既可以提升人在自然界中的能力与地位,也会因为无限夸大的自主能力而导致人与自然关系的瓦解,遭受自然界的报复性打击。但是,人不会因为避免自然的报复而丧失人的自主性。就像失恋会带给人痛苦,但人不会因此放弃恋爱的追求与需要。吃饭会噎住,但人不会因此而放弃吃饭。因为人会在吃饭中保持自我,也会在恋爱中找到自我。凡是能够实现的人的自主能力的东西,人不会轻易放弃。

审美所带来的愉悦、境界,都是在人的对象性、自主性活动基础上形成的。没有人的一般感性现实活动作为基础,审美意识、审美能力无从发生和形成,艺术审美根本不会形成。而艺术审美一旦形成,它也就意味着人的活动本质得到了具体的丰富体现。

二、艺术审美活动的实践条件

艺术审美活动是有其具体实践条件的。而所谓艺术审美活动的发生条件,表明人们在对一个具体艺术对象进行审美之前,必须具有一些基本的主客观条件。只有具备了这些条件,艺术审美活动才能具体地展开,体现为个性丰富、精神各异的艺术审美活动方式,并从中得到审美体验与审美享受。

首先,必须有艺术审美对象即艺术,才可能形成艺术审美。

任何审美都离不开审美对象;艺术审美也离不开自己的审美对象。艺术审美对象是由艺术构成的审美世界。艺术世界包括有艺术家及其艺术创造行为,艺术家所创造出来的艺术作品,以及有关艺术的思想、观念、情感。所有这些都是艺术世界的组成部分,也是艺术审美对象的基本范畴。当然,艺术美学在讨论艺术审美对象的时候,通常主要指艺术作品所构成的对象化世界。

其次,必须有具备审美意识的人,才能形成针对艺术对象世界的审美态度与审美能力,才能出现艺术审美活动。在人类历史发展的进程中,审美意识及其所形成的美感能力是伴随人类自身的形成与发展过程而形成、完善起来的,是人类实践水平提升到一定程度的时候产生的精神能力,并不是人类诞生之初或者个人刚一出生就具备的能力。比如具有审美潜能的感官系统,无论是视觉、听觉、触觉,都要以成熟起来的自然生理条件为基础,才能引发对外部世界的审美知觉。同时,每个人都会在社会生活中获得审美理想,养成具有社会共通美感的审美意识与能力,并因此与他人、社群保持共性的审美意识。

谈到人的“艺术审美”、“艺术欣赏”问题,必须先就艺术欣赏、艺术审美的若干误解作些解释与说明。

第一个误解:有些人以为艺术审美、艺术欣赏,就是指针对那些卓越的、优秀的艺术作品的欣赏与审美。这类作品所指,通常包含两个方面:一是历史上遗留下来的作品。这类作品既有大师的作品,如中国的吴道子、欧洲的达·芬奇,也有不知姓甚名谁的作品,如洛阳龙门石窟、西安兵马俑中的雕像。二是当前的作品,通常指艺术专业领域中的专业人员所创作的艺术作品。然而,我们的生活处处都会接触到艺术形式一类的审美对象,是非艺术专业人员的“作品”。如玻璃装潢店为住户设计安装的铝合金门窗,布店设计安装的门帘、窗帘,街头工匠制作的石碑、灶台,民间艺人做出来的剪影、肖像、手工绘画、泥塑像等,把赢利当做头等大事的广告商人制作的广告片、广告牌、宣传画、灯箱等。所有这些都是人的现实日常生活的组成部分,是人们日常审美体验的对象。而艺术专业人员的艺术作品还不一定能够纳入大众的审美生活领域中来。因此,艺术审美、艺术欣赏并不限于那些所谓专业学究式的艺术对象领域。要知道,艺术审美是要提高我们的生活质量、生活品位,改善我们的生存形象,但又不丧失我们的尊严、人格与自我秉性。当人们盲目追随“专业”、“权威”艺术作品的审美时,人的自我意识的独立自由品格可能就会在无形中被吞噬了。

第二个误解:也有些人坚持认为,艺术欣赏要有艺术创作经验作为基础。这个看法尤其在有些所谓专业艺术人员或某些艺术理论家中间有着比较深刻的体现,他们以为对艺术的深刻理解,一定要有艺术创作作为基础。拥有一定的艺术创作经验基础,对分析和理解艺术作品是很有好处的。但是,针对艺术的审美判断、审美欣赏,也并非一定得有艺术创作经验作为基础或者前提。在历史上,我们可以找到相关的启发。德国的黑格尔精于艺术分析、鉴赏、解释,但他对艺术创作几乎一无所知,他一生以思想、哲学为使命;米开朗琪罗为艺术而生,为艺术而死,精于雕刻、建筑、绘画,但艺术究竟为何物,艺术究竟能够带给人类什么好处,他似乎也没有留下系统的理论著作。

其实,艺术创作与艺术欣赏是两个不同层面、不同性质的活动。从社会分工的角度来说,它们属于不同的社会职业分工与不同社会实践活动。从逻辑上讲,强调艺术创作经验是艺术审美欣赏的前提,实际上会否定艺术在社会生活中的普遍可知性、可理解性,因为社会生活中大多数人是不需要参与艺术创作的,而艺术却需要追求大多数人的理解与认同。就艺术自身的生存与发展来说,不可能建立在人人懂得艺术创作、人人会艺术创作的基础上来实现艺术家的生存价值和发展意义。如果不参加科学实验就不懂得科学结论,如果不写乐谱就不懂得音乐、不理解音乐,如果不会画画就不懂得、不理解绘画,这世界将变得不可思议。这在社会历史逻辑中,当然是不可能达到的。人类要从自然山水中获得审美愉悦,从蓝天白云中得到美的享受,理解人与自然之间的精神交流与沟通,未必需要参与改造或者创造自然山水、蓝天白云。只有承认审美欣赏本身就是一种特殊的精神活动,我们才不会误解个人的艺术审美必须与个人的艺术创作经验相关联。而且,在现实生活中,从事某种社会行为而不理解这种行为的,也是普遍的现象,苏轼说“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就概括了这种现象。它意味着,从事哲学研究的人可能会偏离哲学本真的东西,从事艺术创作的人可能并不理解艺术的本真特点,搞美学研究的人可能疏远美学的本质意义与特征。因此,学会自我反省,学会从他人、从生活中学习理解自己所从事的工作,学会跳出自身思维与活动领域来理解自身的思维与活动的特点,是我们提升自己、完善自己的必要途径,当然也是非常困难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