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美学
1.6.4 第四节 艺术意蕴及其审美解读

第四节 艺术意蕴及其审美解读

艺术意蕴是相对于感性存在形式的艺术品来说的,指艺术品的感性形式背后所蕴含的精神意义、内容,它依赖于人的理性才能获取并理解,是艺术品形式结构的延伸。

一般来说,艺术品有其“形”就有其“意”,如果要说艺术品只有绝对纯粹的外在形式,那么,这样艺术品不仅在感性外在形式上过于抽象,而且并不符合人的本性需要。因为人在创作任何艺术品的时候,总有特定的意图,即使这种意图比较模糊甚至显得空泛、虚无,但毕竟不是没有意图的。

艺术品的意蕴包括三层:经验意蕴、先验意蕴、超验意蕴。

经验意蕴是艺术品的感性形式所具有的直观意味,具有直观性、直接性。如绘画中的线条有其形式特点,或直或曲,或圆润或干涩,就属于经验意蕴,是受众在直观绘画作品形式后所得到的意义理解。

先验意蕴是受众依据自身已有的情感、观念、思想、记忆内容,从艺术品的感性形式中领悟或发现到的意义,具有联想性、间接性。如依据达·芬奇画作构图的三角形特点,我们说他的作品应用了稳定的金字塔构图方法。这种构图方法旨在表达自然事物具有稳定秩序的意义,这就属于先验意蕴。为什么?因为自然界具有何种秩序?这种秩序究竟是有序还是无序?有序的秩序是稳定的还是不稳定的?这都需要通过科学研究来揭示。达·芬奇受到他所处时代的西方基督教文化的影响,相信自然界具有内在的秩序,并且这种秩序不仅是有序的,还是稳定而完美的。这种理解借助三角构图法在绘画中得到直观的、直接的呈现,即是先验意蕴。不过,就基督教教义而言,它针对自然界秩序的有序性观念却是超验思想的产物,是追求绝对的终极意义而形成的观念。达·芬奇并不思考、研究这一终极观念的合法性、真实性,他是把这一终极观念当做先验观念而应用到自己的绘画创作中。

超验意蕴则是受众根据人类的形而上价值追求从艺术品的感性形式中所发现到终极意义,具有形而上的思辨性与精神性。以罗中立的油画《父亲》为例,这件作品描绘了一位农民,这是作品自身的感性直观形式,表现为直观的农民形象。其经验意蕴则是这位农民的底层性、贫穷性,这从人物面部形貌所刻画的饱经生活风霜的细节特点以及他手捧的瓷碗的细节特点上可以直接看出。底层性与贫穷性不是绘画语言能够直接言说的意义,但画面的直观形式可以直接暗示这种意义,这就叫经验意蕴,而不是直观形式。此外,评论家们大多注意到,这件作品采用了20世纪80年代以前主要用于描绘伟人形象的构图方式来描绘一个底层农民形象,这一创举所带来的艺术思想与价值观念的重大变革,为中国艺术的改革开放开创了先河,具有非常重要的艺术史与文化史意义。这个重要意义是人们单从《父亲》这幅作品里很难理解到的,属于先验意蕴,是受众根据以往的艺术史经验与现有的艺术实践特点加以对比、思考后所形成的艺术意蕴。结合上述经验意蕴与先验意蕴,人们进一步理解到,《父亲》这幅油画作品就是20世纪中国人的物质生存与精神生存面貌的现代诉求,展示了当时个体生命的特殊性,揭示了一般生命的生存价值。这一意义的认识与理解显然就属于超验意蕴,具有鲜明的形而上的思辨特征,是形而上价值追求在这幅作品里找到了合适的载体。

img16

罗中立:《父亲》

这件作品起初命名为《我的父亲》,后来改名《父亲》。这种名称的变化本身就丰富了作品的意蕴。而图像本身的描绘方式也能让观众捕捉到更为丰富的审美意蕴,如其构图方式的大胆应用就带来了作品的审美创新价值。

经验意蕴、先验意蕴、超验意蕴揭示了艺术品的全部意蕴内容,保障了艺术品的形式价值。没有这些层次各异的艺术意蕴作基础,艺术品难以满足人的全部实践需要,其审美价值就非常有限。有些坚持“形式主义”艺术价值观的人认为,纯粹的装饰形式并无具体的意义所指,但它们同样得到人类千百年来的喜爱与追求,这说明纯粹的艺术形式有其独特的存在价值。然而,纯粹装饰形式的起源往往与人类早期生活经验与审美经验有关,它们看似没有任何意蕴,其实却隐藏着人类的先验认识与审美需求,并非毫无意蕴的纯粹形式。可以说,没有任何意蕴的艺术形式是不存在的。只要是艺术,就有其形式,也有其意蕴。

无论何种层次的艺术意蕴都是人的理性精神与艺术品形式结构彼此契合的产物。也就是说,理性与感性的结合是形成艺术意蕴的基本方式。这种结合引导人从艺术品中感受、发现、理解到艺术形式中看不见摸不着的意味。而且这种感受、发现与理解的活动,是在艺术品解读过程中实现的,是立足于艺术品的形式特征,把玩其中的象中之味、象外之味。其具体途径有以下六个方面:

第一,意象解读。如齐白石的《虾》、郑板桥的《竹》,有实物之形而非实物,有动态之形而无运动之实,全靠独特的笔墨手法烘托物象、烘托动感,这种视觉艺术形象完全不同于真实事物的外貌形象,却可玩可味。这就是从作品形象里延伸出来的审美意象。假如一个人更加喜爱真实的水中游虾或是园林青竹,这水中游虾与园林青竹的意趣当然比齐白石与郑板桥的画像更好。能够从画作中获得特殊意趣,欣欣然而陶醉其中,具有审美特点的意象解读至关重要。

img17

(清)郑板桥:《竹石图》

郑板桥所画的竹受很多人的喜爱,人们可以从中领略到竹子摇曳在风中的意态。不过,画中的竹子永远也不会真的摇动枝叶。由于竹子形态与人的生活经验、审美经验之间的契合,人们容易体会到竹子的动态感以及由此产生的意韵。这是意象解读得以实现的基础。

第二,趣味解读。中国古代书法、绘画、园林非常讲究形式上的趣味、雅趣。趣味是多种性质的,或理性、或感性。当代作家余光中曾经解释,如果文学作品的基调在于知性,在于反复说明一个观念,或澄清一种价值,则不论比喻有多生动,其兴会都偏于理趣。[1]艺术品都是如此,或偏重知性,或偏重感性,理趣或情趣从其形式中自然流淌出来,成为作品意蕴的伸展。如建筑,中世纪基督教建筑偏重理趣,暗中传递一种上帝信仰的观念,让人不知不觉中受到牵引;中国园林建筑偏重情趣,渲染着生活的审美趣味,让人陶醉其中,感情与精神得到自由舒展;古代普通民居与现代通用住宅楼多为中性趣味,无所谓知性或感性。

第三,象征解读。象征指艺术品形式中用于表情达意的具体形式要素,或语素,或图像。如中国古典山水画里的S形线条代表动态感;文艺复兴时期绘画里的三角构图代表稳定性;欧洲近代绘画将女性人物画使用的S造型理解成娇媚迷人的形式基础,批评家攻击这是色情的暗示;中世纪宗教题材画经常使用十字架图像符号,用以代表基督的救赎。所有这些图像符号本来只是纯粹的视觉形式,却用于指称特定的意义,而且并非普遍通行于世界各民族、各文化、各群体类型之间,其指称意义是象征的。

第四,用典解读。把历史流传的经典图像、语言符号引入当下的艺术品形式中,用以表达不便言明、难以言明的意思,称作用典。罗中立油画《父亲》的构图方法就包含用典,在此之前,《父亲》构图方法通常用于伟大人物肖像描画,但《父亲》人物却是一个底层百姓形象。这一用典,加上画家独特的技法处理,是作品成功的重要前提。

用典有正用与反用之分。油画《父亲》属于正用原典,就是从正面意义上用典,用彰显伟大人物形象的画法来彰显底层民众人物的具体形象。也有反用其典的,如马奈的《奥林匹亚》。马奈在1863年创作《草地上的午餐》,因描绘女性裸体形象特征被批评家讥讽为色情画。1865年马奈创作《奥林匹亚》,引用同样的女性裸体形象,暗示观众什么才是巴黎真正的色情。二者的重要差别:《草地上的午餐》中,裸体女性人物面露微笑,目光自信,而《奥林匹亚》面部憔悴,目光暗淡;《草地上的午餐》中,裸体女性肌肤光洁柔润,体态丰腴,一派自然健康特征,而《奥林匹亚》女性人物肌肤苍白,肌肉松弛,明显缺乏健康体态;《草地上的午餐》中,裸体女性与其他人物在大自然界中怡然自得,男性人物神态表情自然,而《奥林匹亚》以黑人女仆手捧的鲜花与画面右边黑色的猫,暗示着见不得阳光的真正的性交易。这种既有反向用典,又有象征寓意的手法,使得《奥林匹亚》作品意味深长。

第五,格调解读。格调是文学艺术家借助艺术语言要素及其构成的图像、符号或形象,真实坦露个人品格、才情、趣味、意志等(总称人格精神的坦露)而形成的作品风格、品质。如齐白石的作品画面简洁、物什日常,衬托出画家对生命与人世的真诚单纯。罗中立《父亲》画面的精细刻画,体现出对艺术的深切思虑,对人物形象的高度关注,其才情尚未脱离画内。《草地上的午餐》用优雅的色调和返归自然的优美形象,体现出画家投入自然、专心捕捉并表现艺术美的真诚情怀与高超技巧。此种格调不能因简单的裸露女性人体形象而遭受怀疑,而需要从此人体形象之外的众多图像里求证,如画面中男性人物面部与眼神、周围自然草木的描绘手法及其所传达的格调。

第六,再现解读。作为创造性活动产物的艺术品,既有表现性的特征,也有再现性的意味。这种再现有两种:一是对自然事物形貌的再现。艺术史上众多的“写实风格”、美学史上强调的“模仿理论”,就是这种再现意蕴的理论概括。直到今天,我们仍然习惯以这种审美眼光看待艺术品中的形式感。二是对艺术家自我意识的再现。人的意识是随着人的活动而流动、运行的。艺术家的内心精神、意识世界,无论是有意识的,还是无意识的,无论是积极意识的,还是消极意识的,都会随着创作行为的推进,流淌在作品的形式中。如何揭示作品形式中艺术家的意识内涵,一直就是批评家、理论家们孜孜不倦的研究课题。精神分析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曾经通过分析达·芬奇的画作《蒙娜丽莎》、米开朗琪罗的雕像《摩西》,去揭示艺术家的潜意识精神世界。三是对人类社会生活历史的文化再现。理论家与批评家相信艺术品传递着大量的人类社会生活的相关信息。人们相信艺术家不可能跳出自身所处的社会生活现实,创造与其社会环境无关的作品。尤其是古代艺术史研究,日益变成古代社会文化史研究,考古学家与历史学家甚至期待通过远古时代的文物(大量都是视觉作品)揭示人类远古社会发展的面貌。这种再现式的意蕴,对人们理解和欣赏艺术品,具有广泛的诱惑力。

人们通过任何方式解读艺术品的内在意蕴时,都有可能获得独特的审美享受。其主要依据在于,首先,艺术意蕴需要通过艺术形式来象征、表现、传递。由于艺术形式具有独特的审美价值,人们在通过艺术品形式结构去解读艺术品意蕴时,实际上就是一个审美的解读过程。一方面,在解读艺术意蕴时能够获得审美享受;另一方面,还能够通过审美解读而强化艺术形式的美感度。其次,艺术意蕴与艺术形式是彼此依赖、互相融合的。如果说艺术品的形式结构能够展示一种形式美的魅力,那么具有审美价值的艺术意蕴就会与艺术形式美结合而成更加完美的对象。这正是艺术理想(或审美理想)能够成为理想美(或境界美)的基础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