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艺术美学
1.1.4 第四节 艺术美学的主要作用

第四节 艺术美学的主要作用

就艺术创作来说,艺术美学并不能帮助人们学习或从事艺术创作并达到立竿见影的效果。就谋求物质生活幸福来说,艺术美学也不能帮助人们直接获得财富与金钱。艺术美学作为一门人文学科,更多的是从精神上、情感上、思维上引导人们追求知性的、诗意的生活方式,包括追求知性的、诗意的艺术审美活动方式,从而帮助人们提升自己的生活质量,提升艺术创作质量。

一、艺术美学能够促成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的彼此沟通,开启创意思维

人文学科与自然学科历来被当做两大阵营。一个注重思辨、推理,一个注重经验、实证。学理工的认为文科不实在;学文科的觉得理工太死板。当我们以艺术美学的眼光看待它们时,会发现它们之间存在相通之处。比如人文学科、自然学科都追求简洁、清晰。简省是艺术创作的一大原则,也是人文自然学科的基本要求。物理学定律不能太复杂,否则不容易被多数人理解、接受,不便于推广,用爱因斯坦的话说,就是不美,这样的定律肯定存在问题,因为好的科学定律肯定是美的、简洁的。写小说时,故事情节可以曲折,但线索要清晰,不能让读者思路跟不上,否则就显得杂乱,如同绞麻花,读不下去。这样的简洁就是人性化的要求。有些读者喜欢读别人的爱情故事的悲欢离合,如宝黛故事,太悲剧化,读者看看可以,要让自己身临其中,就太痛苦、太折磨人心,只好一个短寿,一个看破红尘,都没有尝到爱情的甜美。后来写《红楼复梦》的人想得周到,让金陵十二钗与贾宝玉圆了团圆夫妻梦,不像《红楼梦》那样催人泪下,却表达了人们对幸福的爱情生活的向往,并且实现了。还有数学,中国数学致力于简洁实用,西方数学发展了高度抽象的纯数学,让我们许多凡夫俗子觉得不可思议。任何学科追求人性化的原则,应当是最高原则,不能偏离人性需要。艺术美学就可以调节人文自然学科中的偏颇,比如把刻板的科学论文写得富于文采,在编辑排版上生动活泼,未尝不可。

二、艺术美学修炼人格意识,完善思维模式

蔡元培曾经提出以美育代宗教的主张,试图用美育来塑造国民性格,挽救民族性格中的薄弱点。这个主张虽有历史的局限性,但对个体来说,致力于审美训练,的确可以完善思维、情感、行为,形成积极的入世心态,坦然地面对人生,面对社会,面对自然,形成健康的人生心态。缺乏审美眼光与气度的人,在面对大自然、面对人间生活时,会显得呆滞,缺少生气;显得干枯,缺少活力;显得消极,缺少朝气。同处山川秀林之中,有人体会到美而富有生气活力,有人却无动于衷而追逐易逝的世俗利益。同样一片天空,同样一片草地,有人看到荒凉、凄惨,有人看到希望、美好。不同的心态刺激不同的行为,造成不同的性格、情感、行为特征,显示出不同的生活质量、生命状态。消极的人,过完自己的一生,感慨的是挫折、失意与悲剧;积极的人,过完自己的一生,回味的是挫折后的成功、伤痛后的幸福。因此,艺术美学可能无法教我们具体地雕刻、作画,但是艺术美学可以帮助我们欣赏与理解艺术,从而形成完善的审美思维和艺术表达方式,帮助我们拥有完美的人生、完善的思维。

当代美学界特别倡导以艺术美学为基础的“诗性人生”、“诗意生存”。不过,学界的这种倡导,意图也显得十分复杂。有的从一般角度认为美学可以引人走向诗化人生、诗意生活,忘记了社会现实中存在贫苦、疾痛;有的希望把温和的诗情画意笼统地强加给所有的人,包括富于朝气、激情的青年一代。这在北大就曾经酿出了一种尖锐的矛盾现象:一边是老学者老教授们在提倡诗意人生;一边是年轻教师高扬激情与冲动奉劝大学生不要过早地“成人化”。的确,过于温情、诗意,缺少激情、冲动、勇猛,对民族、对社会的长远发展是一种隐患;刻意提倡冲动、激情、刚猛、崇拜英雄主义,则使人远离个人的生命情调,违背追求幸福人生的目标。艺术美学追求调节二者,温情而不落于优柔寡断,激情而不失于粗鲁狂野。

三、艺术美学能够增进人们理解艺术,改善艺术批评方法

对艺术品的理解,历来有不同的看法。主要有以下几种:第一种看法,强调理解艺术品所表达、叙述的基本内容、事件,即“艺术品本身是什么”?这种看法的理论前提是:艺术是对事件、现象的再现、描述。“理解”的目的就是从艺术品中知道那个事件、现象是什么。第二种看法,强调艺术品是作者(艺术家)的思想、感情的表现;理解艺术品也就是从艺术品当中知道艺术家、作者在想什么?曾经想什么?或者潜意识中、无意识中隐藏了什么?即“艺术品背后的思想与意义是什么”?“艺术家想什么”?这种看法的理论前提在于,认为艺术品是思想、情感的宣泄方式,是个性精神、艺术精神的表现结果。因而理解艺术品,就是理解艺术家的思想、情感。第三种看法,认为理解艺术品就是读者、观众能够从中获得什么启发,形成什么收获,即“艺术品能够给予观众什么启发”?这种看法的理论前提在于:艺术品的理解是读者或观众的主观参与,“理解”就是主观重建、重新体验艺术家所体验过的东西。这种主观重建、重新体验,会有不同的情形:观众的体验与艺术家的体验达成一致,叫做“共鸣”、“知音”;观众的体验只有一部分与艺术家的体验相吻合,可以称作“对话”、“沟通”;观众的体验与艺术家的体验不存在关联性,叫做“自我欣赏”。

上述三种类型,在不同时代各有推崇。欧洲人在19世纪以前习惯把艺术当做

“再现型”,对现代艺术中的立体派、野兽派绘画,感到不可思议。那么,面对艺术品,到底如何理解?从理论上讲,既可以按照古典的方法,从中知道它在说些什么;也可以按照表现主义的思路,看看艺术家在想些什么;还可以全然不理会这些,只管看艺术品能够触动“我”自己的什么神经,“我”觉得哪一点吸引我,它就好,否则,再好的艺术品,甚至是世界经典艺术品,又算得了什么?这就是艺术审美的多元化,这就是审美的自觉,这也是审美的自由状态。艺术美学就是要从理论上对这些情况加以解释和说明,从而引导人们更加准确、合理地理解艺术品。

四、艺术美学能够增进艺术与非艺术领域之间的理解与沟通

艺术美学可以帮助艺术领域内的专业人士从审美角度而不是艺术创作角度来重新审视艺术的特征及其创作要求,从而增进对艺术创作行为及其作品的理解,从而进一步增进艺术专业与非艺术专业的沟通与理解。

艺术家的天职在于艺术创作,而不是寻找审美动因以及与此相关的创作需求对象,因此,过分强调美学或者艺术美学对他们的指导意义与干预作用,显然会影响艺术创作过程中的自由与自然特性。但是,诚如莱辛在《拉奥孔》中曾经坚持的,艺术创作需要自由,而同时艺术也不能脱离民众与民法的要求。这也如同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所强调的,文学艺术必须有为群众服务的自觉需要与意图。另外,现实地讲,任何艺术如果丝毫不考虑民众的审美需求,那么它的存在意义、文化传播价值本身就会大打折扣。艺术价值本身并不是与民众毫无关联的。特别是富于艺术家个性精神的艺术品本身需要寻求民众的支持与理解、寻求社会的理解与支持的时候,艺术品中的艺术精神,必须充分体现民众与社会精神的特征,才能获得广泛的理解与支持。而所谓获得民众的广泛理解与支持,就要求艺术们的艺术创作行为,包括艺术构思与创作过程,都要理解和考虑非艺术群体的艺术需求与审美倾向。艺术美学从理论概括的角度阐述民众与社会的审美倾向,从非艺术创作层面考察艺术创作的可理解性、可欣赏性、可接受性,从而建构一种可供广泛沟通、对话、交流的平台。这个平台对于艺术专业人士来说,作用可能并不特别明显,但也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东西。

苏东坡讲:“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题西林壁》)这提醒我们要学会跳出自己的职业或专业领域之外,才能深刻领悟自己的职业或专业,从而更好地完成自己的职业或专业使命。那么,艺术如何从艺术专业领域中跳出来呢?一种途径就是尝试改换一个职业或专业。我们常常发现,从事过多种职业的人士比长期从事单一职业的人,思维更加活跃,视野更加开阔,胸襟更加开放,精神更加自由。这就是因为从事过多种职业的人,往往可以对不同职业及其相关人员达成衷心的理解,从而对其他事物与现象也达成更加深刻的理解。再就是通过阅读与游历,增长见识,增加见闻。更换职业与专业,受到社会职业与专业的限制,并不是可以随意实现的。然而,通过增加知识与见闻的方式,就宽松得多,是比较普遍的可行的方法。艺术美学就是这种方法中的一个具体环节。它帮助艺术专业人士理解非艺术专业人士的审美心态、审美趣味、社会对待艺术的时尚与需求,从而调节艺术人员的创作价值取向。这个作用虽然不明显,但毕竟存在。陈忠实为创作《白鹿原》,就研究过地方历史、当时的文学时尚,考虑过一般读者的文学阅读口味即审美趣味。这种理论上的准备,是陈忠实文学创作得以成功的基本条件,也是十分重要的条件。因此,尽管陈忠实没有系统地学过艺术美学、文学美学,然而他自己在创作过程中,还是自觉地研究、领悟过这类东西。这说明学习与研究艺术美学,对艺术创作并不是毫无意义的,而是非常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