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美国史
1.8.2 第二节 什么时候废奴,是一门艺术

第二节 什么时候废奴,是一门艺术

1860年,废奴演说家林肯和小钢炮道格拉斯又一次碰面了,这次他们是竞选总统,结果,林肯和共和党赢了,他即将走进白宫。他签署的第一项法令会是废除奴隶制么?南方各州骚动了,不能坐以待毙,先下手为强。

甚至还没等林肯发表激动人心的就职演说,南卡罗来纳、密西西比等七个州就宣布脱离联邦了。

两百多年来,我们一直在谴责南方,却没有仔细听听南方组建的“美利坚邦联国”的声音。南方的总统戴维斯声称南部诸州拥有主权和脱离联邦的权利,因为宪法第十修正案规定,任何未被各州授予联邦政府的权力,将保留给各州和人民,而宪法并未明言各州不能脱离联邦。弗吉尼亚、罗德岛、纽约三个州签署宪法的时候,甚至附加了一个条款,一旦这个比之前强大的新联邦变得具有压迫性,那么他们州就可以从联邦中退出。

威廉·饶勒是费城一位同情联邦、反对奴隶制的君子,但他1825年却在《宪法之我见》一文中承认,一定条件下,一个州从联邦退出,相当合法。其后15年,西点军校一直用这篇文章作为标准案例来教授宪法法律,而南北厮杀时双方的总司令罗伯特·李和格兰特将军当时都在西点就读。

对罗伯特·李而言,是留在共和国军队还是效命家乡,是拥护总统废除自己讨厌的奴隶制,还是坚持这项权利属于各州,一度令他苦恼万分。几番斟酌后,他不愿将长剑对准家乡,于是策马南去,成为南方“叛军”总司令。很多人认为,这最少让南北战争多打了两年,如果李将军为北方效力,或者谁也不帮,南方最多能蹦跶两年。

但一切都是不可假设的,李将军回到了南方,南方也如林肯所等待的那样,率先发难。1861年4月12日,南部邦联的军队为争夺南卡罗莱纳州的萨姆特要塞,向星条旗开炮。北方人愤怒了,那飘扬在要塞上空的,是他们最尊重的象征,到目前为止,只有罪恶的英军才炮击过它。但南方不这么认为,林肯和他的联邦肆意剥夺南方诸州蓄奴的权利,和英王有什么区别?是到了第二次独立的时候了。

枪来炮往,就没人在乎这些合乎逻辑的分析了,谁的炮声更猛,谁就是更优秀的辩手。林肯等到了南方的莽撞,果断宣布平叛,这让之前还在犹豫的田纳西、弗吉尼亚、阿肯色和北卡罗来纳彻底放心了,他们把星条旗一降,加入了南方联盟。

林肯一看苗头不对,得抓紧安抚肯塔基、马里兰和密苏里、德拉瓦尔几个摇摆州的情绪,因为前三个州都是大州,是联邦士兵的重要来源,更是华盛顿的前哨,一旦过早宣布解放奴隶,就可能把他们推向南部叛乱者的怀抱。

说实话,对于黑人,林肯也不怎么信任。1862年9月,他当众表示不相信使用黑人士兵有什么好处,万一发给他们武器,几个星期后,武器就会落到叛乱者手里。对于逃跑到北方的奴隶,林肯首先想到的不是叫他们当兵,而是将其遣返原籍,当意识到这批人回去只能是死路一条时,林肯犯难了,怎么办,要不把他们移民海外吧,送回非洲老家好了。

“伟大的解放者”林肯真的是一个坚定的废奴主义者么?我们很难得知,但有一点可以确信,林肯是一个聪明人,他知道应该在什么时间做最恰当的决定,签署最能发挥威力的法令。

徘徊于统一和废奴之间的林肯犹豫不决,未经严格训练的北军被南军打得屁滚尿流,罗伯特·李见神杀神的传说传遍北方军营的每一个角落,南方联盟内充斥着“向华盛顿进军”的言论。这时,林肯郑重地点了点头,是到了抛出撒手锏的时机了。

往常,林肯在政府法案上总是简单地签上“A.林肯”,但这次,他郑重地签上了全名“亚伯拉罕·林肯”。签好字后,他对旁边的官员说:“在我一生中,我感觉到自己做得最正确的就是签署这份文件。”这就是惊天地泣鬼神的《解放黑人奴隶宣言》。

它比任何军事上的胜利和外交谈判的作用都大得多,任何一个摇摆不定的欧洲强国都不敢背负不义的罪名去支持南方。北方人民精神大振,波士顿、匹兹堡、布法罗等市都鸣放礼炮一百响,以示庆祝。

数以百万计的奴隶成为自由人,他们纷纷加入北方军,为自己的自由、为自己的联邦而战,战场形势急转直下,李将军拼尽全力挥军北上,试图力挽狂澜,但所做的不过是给自己多增添一丝悲壮。

国家再次统一只是时间问题了。

1863年10月21日,一位可怜的妇女在卡雷伊大街上向一位商人买一桶面粉。商人要价70美元,妇女惊叫道:“天呀!这不要我的命么,我有七个孩子呢,能不能行行好?”商人既无奈又冷酷地说:“我可不知道,太太。要不你就吃你的七个孩子吧。”四个月后,一桶面粉涨到了250美元。

按说小麦是北方产的,南方只产棉花,但你会想到么,当战争打到最残酷的时候,南方的很多士兵居然都没有棉被。跟北方相比,他们太穷了。纺棉花的州是斗不过造机器的州的。在南方士兵眼里,该死的北佬,星期一把子弹上膛,可以整整打一个星期,此时他们该抱怨谁,南方的工厂只会造轧棉机,造不出七连发的卡宾枪。

1865年4月9日,罗伯特·李将军依旧气质高贵,虽然满头灰发,但威风凛凛。他穿上自己最喜欢的那套军服,脚蹬长筒皮靴,手持佩剑,缓步走进威尔默·麦克莱恩先生的客厅,他是向北军总指挥格兰特将军投降的。反观胜利者,格兰特则一身便服,胡子拉碴,皮靴和裤子上都溅满了泥巴。

脏兮兮的格兰特拟定了再仁慈不过的投降条款,南方士兵只要放下枪,发誓不再反抗国家,就不会因叛国罪而被起诉,他们还能带走自己的马匹和随身携带的武器。所有人都知道,这条主要是给李将军写的,他可以骑着自己的“旅行者”,腰挂最喜欢的佩剑,体面地离开了。

李即将离开时,看到格兰特的助手中居然有一位古铜色皮肤的印第安人,便说道:“我很高兴在这里看到一名真正的美国人。”这位印第安少校坚定而有礼貌地回答:“我们都是美国人。”

img24

格兰特接受罗伯特·李投降

或许,这就是战争的真正悲剧所在,它不仅是一次分裂国家的战争,还是一次分裂家庭的内讧。普伦蒂斯上校参加了北方联邦军队,他的弟弟则参加了南部邦联部队,他们都在彼得斯堡的一场战役中牺牲;林肯的四个亲戚在南方军队中卖力,战争结束后,就只剩下一个了;亨利·克莱老先生有七个孙子,三个为北方作战,四个给南方效力;一次战斗中,南方骑兵将军斯图尔特被北方骑兵追击,而领头追击他们的,竟然是自己的岳父……

这场战争没有最后的胜利者,只有历经磨难、浴火重生的一个国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