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美国史
1.5.2 第二节 伟大的妥协

第二节 伟大的妥协

1787年5月13日,华盛顿将军驱马赶到费城。这里他太熟悉了,第二次大陆会议就是在这里任命他为大陆军总司令的,也诞生了伟大的《独立宣言》,而今,大家都觉得各州群龙无首,而英国集权统治的阴影又挥之不去,到底美利坚该何去何从,他心里没有主意。

其余54位代表心里也没底,但这些已经是除了去法国担任公使的杰斐逊外,美利坚所能挑出的最好的五十多个人了。他们平均年龄42岁,其中有6个人曾是《独立宣言》的签字人,有商人、银行家、律师、农场主,以及州议员、州长,等等。远在法国的杰斐逊后来说,这次会议是“一次神人的集会”,因为他们试图解决的问题,是有史以来从未有过的,没有任何经验可循。

一开始,大家纷纷亮出底牌,尽量争取自己的利益,于是只能是争来吵去,你怪我发纸币发多了,我怪他抢了我的地盘。即便他们请华盛顿坐在最显眼的位置上主持大局,也起不到什么作用。这让八十多岁的老富兰克林终于失去了信心,他从城里找来一位牧师,领着55个人每天开会前向上帝作晨祷,才安静了一些,因为大家发现,毕竟我们拥有共同的信仰。后来大家慢慢清楚了,我们还应该拥有同一个能凝聚大家的国家。

为了会议能顺利进行,老富兰克林动用了自己全部的威望与才能、经验与智慧。会议进展顺利时,他爽朗的笑声是最好的伴奏,当争论似乎无法调和时,他会插科打诨,努力缓和气氛。

将军的沉着,发明家的练达,另外五十几人的理性和包容,使得大家虽然近四个月里一直吵来吵去,但最后都找到了平衡点,我们不妨称之为伟大的妥协。互相妥协,是为了共同的目标。而这种妥协与平衡,如果没有深邃的思想、渊博的学识、绝伦的智慧、丰富的经验,则绝无可能。

举两个例子,如果要组成一个代表整个国家的国会,13个州有大有小,名额该如何划分,大州主张按人口比例,小州自然希望诸州平等,这种对立似乎是不可调和的,这时,罗杰·谢尔曼站了出来。

img13

“美国宪法之父”麦迪逊

大家都让一步,可以,但平衡点在哪里,这需要智慧。谢尔曼主张国会整两个院,参议院满足小院的要求,每州两位,众议院则满足大州想法,按照人口比例设置。

实际上,这里我们要看到大州的风度和气量,弗吉尼亚的人口占当时13个州总人口的五分之一,前五个总统有四个是此州人,为了大局,他们也妥协了。这里,我们要再一次向他们致敬。

新的《联邦宪法》把各州的经济大权收归中央,各州不能乱征关税、胡印钞票、不负责任地乱签白条。

还有一个,人们最担心的事情是,中央政府权力变大了,州权和人民的权利如何保障。此时,“美国宪法之父”詹姆斯·麦迪逊又站了出来,他提出了一个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权力架构,即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每一种权力都可对其他权力起到制约和平衡的作用,没有任何权力不被制约。

权力的制约有多大力量,我们不妨举一个例子,来自英国政治思想家詹姆斯·哈林顿的《大洋国》。

话说有两个小姑娘,要分一块蛋糕,如何能分得完全一样多?1787年前大多数都是一个叫君主的小姑娘把蛋糕切成一块大的一块小的,自己拿大的,把小的给另一个叫做民众的小姑娘。但如今这个问题解决了,只因一个小姑娘对另一个说了一句话:你来切,我来挑。

可能你会说,相比一人拍板的机制,三个人的领导小组是做不成什么事情的,除非甲比较有威望,而凑巧乙又拉肚子,而丙因为路上堵车今天到不了。但制度的优劣比的不是谁的长板更长,而是谁的短板更不短,犹如那个盛水的木桶,道理显而易见。

所以,无论是大州与小州之间的博弈权衡,还是人民自由权和强效中央政府间的适当调适,合众国最精英的一群绅士历经116天的争吵和妥协后,终于找到了那个最完美的黄金分割点。这是充满了理性的妥协,是不背离原则的明智机变,是高瞻远瞩的同进共退。

妥协后形成的文字虽然不是尽善尽美,但已经是当时所能取得的最优结果了,于是他们把每一个单词工整而潇洒地抄在4页羊皮纸上。其间有13人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离会了,剩下的42人中有39人在《联邦宪法》上签了字,少数服从多数,通过,接下来就要看各州是否批准了。

1787年12月7日,特拉华州第一个批准了宪法,成为美国第一州。说起来,特拉华州算得了便宜卖乖了,原来修宪开会时,作为小州的特拉华州的代表布兰克福为了给自己的州多争取一些权益,以小博大,曾叫嚣如果大州做出对不起小州的事情,就让外国势力来更加公平地解决。

直到第二年,各州议会才陆续通过这部与之前截然不同的宪法。这部宪法远非完美,4页中只字未提平等一词,因为它根本没法给予黑人应有的地位,这些都是七十多年后的事情了,林肯此时还没有出生。

下一步的任务是选举美利坚第一任总统,乔治·华盛顿毫无争议地当选。但欧洲大陆并不看好大西洋彼岸这群移民上演的一幕幕闹剧——做一些压根没有任何经验的事情,设计人类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制度。但历史的讽刺其实来得很快,美国全民欢呼着选出自己敬爱的华盛顿将军做总统后四个月,凡尔赛宫里的路易十六就听到了自己的臣民攻打巴士底狱的枪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