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不可不知的美国史
1.4.2 第二节 明犯美利坚者,虽远必诛

第二节 明犯美利坚者,虽远必诛

由于分工不同,有人负责振臂高呼,有人负责赤膊上阵,华盛顿和他的士兵们明显属于后者。但弗吉尼亚种植园主看到他的军队后,显然没料到会有这么惨:兵员不足,未经训练,军装都不齐,而且缺乏弹药,全军弹药只有32箱,人均9发子弹,不够发起一次战役。许多新兵的武器只是一把铁锹、铁镐,或者是一把绑在木杆上的镰刀。这仗,怎么打?

战至11月,华盛顿丢盔卸甲,连纽约也丢了,原本19000人的部队只剩下不到三分之一。到年底了,大多数士兵根据契约将回家,绝望情绪弥漫。这时,又是潘恩站了出来,写了一篇《美国危机》,美军士气大振。在军队将要解散时,华盛顿发动大胆反攻,在寒冷的圣诞之夜,破釜沉舟,率领2400名官兵横渡特拉华河。穿着破旧单衣的士兵们在寒风中疾行,有两人被冻死。

img11

华盛顿率军横渡特拉华河

战局一开始就一边倒,美军两千勇士如神兵天降,英军毫无准备,被俘千余,而美军的代价只是2死5伤,伤者就包括后来成为美国第五任总统的詹姆斯·门罗。当时门罗中尉拼死夺取英军炮兵阵地,令英军胆寒。后来那幅著名油画《华盛顿横渡特拉华河》中居中执旗者就是门罗。

可能有人不解,国家正当危难之时,那群士兵怎得如此不识大体,什么契约不契约的,国家需要你,你就当战斗到最后一刻。我不知道该如何回答,但可以与有疑问者分享一个故事。

“二战”临近胜利,丘吉尔却在英国大选中败下阵来。斯大林很是不解,问丘吉尔:“是你领导英国打赢了战争,他们怎么能这么对待自己的民族英雄呢?你看在苏联,谁敢罢免我?”丘吉尔很淡定地回答:“斯大林先生,我带领英国人民打赢战争,就是为了让英国人民能够继续拥有罢免我的权力!”

华盛顿为何要抛下种植园主的优越生活,来打这场毫无把握的战争?无非是为了保证民众基本的权利,因为这种权利被英王限制与剥夺,他们有权推翻之,这就是《独立宣言》中所谓的社会契约精神。

在北美大陆上冉冉升起一颗耀眼的将星,犹如一道闪电划过北半球的夜空。而在大洋彼岸,一位年轻时就抓住过闪电的科学家,年届七旬的富兰克林,正奔走于法国宫廷和权贵之间,为美利坚寻求当时世界上最有力的援助。这个老印刷工在金碧辉煌的凡尔赛宫赢得了尊重,历经一年多谈判求援,1778年2月6日,《法美友好条约》终于在巴黎签订。就力量对比而言,这一条约对战局的扭转无疑具有决定性的意义。

早年,他从天空抓住过雷电,晚年,当国家有难时,他不辞辛劳,不计荣辱,目的只有一个,从专制统治者手中夺回权力。欲与天斗,敢从虎口拔牙,有此担当者,唯富兰克林耳。

说到这里,我们再来算算那笔不清不楚的罗圈账:华盛顿伏击法军小分队引发七年战争—七年战争拖垮英国经济—英国向北美殖民地征税—征税刺激了殖民地独立—法国援助北美殖民地—援助战争后来拖垮法国经济—法国国内爆发大革命—法国大革命时英国组织同盟对付法国……

此时,但凡有点良心,美国也当支援法国,但事实却不是这样,当然,那是后来的事情了。

即便有华盛顿的军事才能和坚忍不拔的意志,有富兰克林的纵横捭阖和人格魅力,但还是没多少人看好美国最终能胜利。当战争真正朝着美军胜利的方向发展时,许多分析家、评论家大跌眼镜。这里,我们不想分析过多的战术和国际形势,我们来共享一段亨德里克·房龙先生的话,也许就可以明白了:

一场战争,一方的士兵如果知道自己一旦战败了,农场就会被敌人烧毁,牲畜会被他们抢去,妻子儿女可能发配到加拿大某个冰天雪地的地方;而另一方的雇佣军,为了7英镑参加战争,而且这些钱大多数还装进了他们贪婪主人的口袋,自己只拿到勉强够活命的干粮和偶尔一罐啤酒,战争的结果可能就在情理之中了。

军功章里有你的一半,也有我的一半。参加战斗的也不止男性,女人们照管农庄和生意,为士兵缝补衣服,帮助制造火药和炮弹,有的甚至还亲自扛起了枪杆子。黛博拉·桑普森乔装打扮成男子,在军中服役三年,两次受伤,为了不让人知道,她都是自己包扎伤口,服役结束后,衣服里面血迹斑斑,早成硬块。

孩子们也参加了战争,帮着制作弹药筒、军包,还送个鸡毛信啥的。另有至少五千名黑人男子和男孩参战,三百名黑人组成皇家埃塞俄比亚团,佩戴白色绶带,上写“解放奴隶”,你可以说他们很单纯,但他们也为北美的解放出了自己的一份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