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环境生态学
1.6.2.3 3.2.3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3.2.3 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

组成种群的个体在其生活空间中的位置状态或布局,称为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或内分布型,可大致分为三种:均匀(uniform)型、随机(random)型和成群(clumped)型(图3-6)。

img18

图3-6 种群的三种内分布型

(仿R.L.Smith,1980)

img19

1.均匀分布

个体之间彼此保持一致的距离为均匀分布,其主要原因是由于种群内个体间的竞争。例如,森林中的树木由于竞争树冠空间或根部空间可能导致均匀分布。

2.随机分布

某一个体的分布不受其他个体分布的影响,每个个体在种群分布空间内各个位置出现的机会是相等的为随机分布。随机分布在自然界是罕见的,只有在资源分配均匀、种群内个体间没有彼此吸引或排斥的情况下,才易产生随机分布。例如,生活在森林底层的蜘蛛,植物首次入侵某裸地时,常形成随机分布。

3.成群分布

个体分布不均匀,成群、成块地密集分布为成群分布。环境资源分布不均,植物以母株为扩散中心传播种子以及动物的社会行为都会形成成群分布,因此,成群分布是最常见的内分布型。

空间格局最常用的检验指标是方差/平均数比率,即s2/m。其中式中:x为样方中某种个体数;f为含x个体样方的出现频率;n为样本总数。

若s2/m显著地小于1,属均匀分布;若s2/m≈1,属随机分布;若s2/m显著地大于1,属成群分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