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1.9.2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精神类疾病的识别

第二节 大学生心理问题和精神类疾病的识别

大学生常见心理问题按照严重程度大致可以分为三类:即一般心理问题、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和精神病性心理障碍。

一、大学生一般心理问题的识别

1.一般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处理策略

大学生群体中的一般心理问题主要表现为:入学适应、学习、亲子关系、经济困难、择业、就业压力等导致的心理问题。

一般心理问题的基本特征:存在诱发心理问题的客观原因,如经历了“重大”的生活事件;心理问题的症状表现如紧张、焦虑、忧郁、痛苦等,与生活事件的“严重”程度直接相关;当事人没有明显的人格缺损,主要以情绪症状为主,可伴随轻度的感知和行为障碍;社会功能和现实检验能力保持完整。

一般心理问题包括以下一些内容:

(1)适应问题。多数学生从小在家爸爸妈妈什么都代替做,属于“被管大的一代”,上大学后生活不能自理,出现大学生活适应不良。刚入学的大学生需要及时调整,顺利度过生活环境的转变期,应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利用每一件小事和每一个机会锻炼自己独立生活、独立工作的能力。

(2)学业困扰。进入大学后,学习紧张与竞争压力造成心理负担加重,经过高考拼杀的学生带着良好的感觉进入大学校园之后,在高手如云的集体内,昔日那种“鹤立鸡群”的优越感已荡然无存,无形中在心理上产生了一种失落感。大学生们上大学后需要正视现实,认识到考上大学只是人生征途中的一次胜利,大学,大家又站到了新的起跑线上。入校后应正确认识自我,及时规划自己的大学生活。

(3)人际关系困扰。一部分大学生不能正确认识自我,自傲或自卑,表现是:心理自卑,行为畏缩,面对挑战采取逃避态度。想与人交往,又怕被人拒绝和嫌弃。想得到别人的关心与体贴,又害羞不敢与人接近。想与人交往,但内心矛盾重重。还有一部分学生看不起别人,经常将自己的想法强加于别人,产生人际矛盾和冲突。

(4)缺乏学业目标。进入大学后,由于理想、目标落空造成内心困惑,学习失去了中小学时的动力,表现为:学习动机缺乏,学习没有目的,没有求知欲望;缺乏正确的学习方法;缺乏学习的自信心、自尊心;情绪出现问题。

(5)情感困扰。时下的大学校园,恋爱已是公开的秘密,部分大学生匆匆加入“恋爱族”,由于对爱或被爱缺乏正确的理解,往往饱受失恋之苦,但又难以自我调适。谈恋爱是一种审美,一旦双方产生了恋情,要沉着、冷静、理智地对待,既应珍视纯洁的感情,又需要适度控制,正确处理恋爱与学业的关系。

(6)嫉妒心理。嫉妒是对他人比自己优越的方面产生的不愉快情感,以心怀不满为特征。具体情绪体验为:不悦、自惭、怨恨、恼怒等,是一种病态心理,对人对己均无好处,它多见于有才能但又争胜好强而心胸狭窄的人,愿做工作但又自私的人,想干一番事业但又不愿做多工作的人。嫉妒对象多指向与自己不相上下或稍高于自己的熟悉同学、朋友和周围的其他人。嫉妒心强的人一旦发现别人超过自己就会产生怨恨或愤怒情绪,这种情绪一旦成为行为,就会制造谣言、设置障碍、挑拨离间、寻机报复。嫉妒心理是阻碍别人进步,影响集体团结,最终危害自身健康的消极心理。

(7)逆反心理。逆反心理是指人们彼此之间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青少年中常会发现个别人就是“不受教”、“不听话”,常与别人“顶牛”、“对着干”。这种与常理背道而驰,以反常的心理状态来显示自己的“高明”、“非凡”的行为,往往来自于“逆反心理”。假如一本书的前言中写道:请你切勿首先翻看到本书第28页。大多数同学会首先翻开此页,这就是逆反心理在作怪。逆反心理会使大学生的思维方式走向单一和对抗。如果一个人经常从对立的方面寻找依据,容易脱离常理,使自己形成孤陋寡闻、头脑简单的偏执性格。有时还会走极端,触犯校规,因而“反其道而行之”的结果往往会使自己的遗恨终生。

(8)自卑心理。自卑,就是主体自己瞧不起自己,它是一种消极的情感体验。表现为对自己的能力和品质评价过低。自卑和自满正好是两种完全相反的心理品质,却都是年青人常有的心理表现。自卑的前提是自尊,当人的自尊需要得不到满足,又不能恰如其分、实事求是地分析自己时,就容易产生自卑心理。一个人形成自卑心理后,往往从怀疑自己的能力到不能表现自己的能力,从怯于与人交往到孤独地自我封闭。由于青年人的情感不稳定,他们在一帆风顺时自信心比较强甚至骄傲自满,但是一旦遇到挫折就会出现自卑心理,表现悲观失望,对自己的智力、能力作出过低的评价,总觉得自己不如别人。自卑的人多数比较孤僻、内向、不合群,常自己把自己孤立起来,少与周围人群交往,由于缺少心理沟通,易使心理活动走向片面。

(9)抑郁心理。抑郁是一种情绪状态,就是同学常说的郁闷,是在原有性格基础上,遇到挫折后产生的一种较为长久的悲观心境。抑郁心理应该说是一种情绪障碍,具体表现为情绪低落、饮食无味、食欲不振、辗转反侧、夜不成眠、少言寡语、有气无力、近虑远忧、事事发愁、忧心忡忡、夸大困难、低估自己、缺乏信心、消极悲观。

(10)报复心理。报复心理是一种属于情感范畴的狭隘心理。有这种心理的人会寻找各种机会对同学、朋友等采取不正常的手段甚至利用暴力进行攻击。在学校中,报复是一种极为有害的狭隘心理,它瓦解斗志、松懈纪律、破坏团结。报复绝不是解决同学间矛盾的好方法。从一些报复行为来看,报复往往会使“冤怨”越结越深,而且还会使集体团结涣散,关系紧张,工作难开展。报复心理则会腐蚀人的灵魂,降低人的文明程度,使人变得虚伪、狭隘,甚至堕落犯罪;报复心理有害于同学们的身心健康,有报复心理的人,往往身心受损,心思分散,既增长不了才干,又损害了自己的威信,更得不到人们的同情和舆论的支持,甚至会“一失足而成千古恨”。

二、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的识别

大学生群体中的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以神经衰弱、焦虑症、恐惧症、强迫症、疑病症等神经症与应激相关障碍、人格障碍、性心理障碍等为代表。

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的特征:通常以一般的生活事件或心理创伤为诱因;具有一定的人格基础;主要以情绪症状为主,往往伴随躯体生理症状,且有认知行为症状;心理症状持久,且内容与心理因素有关;社会功能和现实检验能力基本保持完整。

非精神病性心理障碍一般需要寻求专业心理咨询和心理治疗,必要时辅之药物治疗才能取得成效。对于患神经症学生,同学应给予充分的理解和帮助,既要关心又不能过分关注,以免强化他们的疾病意识。可建议由学校心理咨询老师处理或神经卫生专科医院、综合医院神经科、身心科就诊。另外,神经症的结论必须由专业人员来做出,一般人或多或少都会出现一些不良的心理症状,切不可过于敏感,对号入座,把一般心理问题扣上神经症的帽子。

(一)各种神经症

世界卫生组织根据各国的调查资料推算,世界总人口中的5%~8%患有神经症或人格障碍,其人数是重性精神病障碍的5倍。对于处在青年期的大学生来说,神经症也是一种较为常见、较为严重的功能性心理障碍。

神经症不是某种特定的疾病类型,而是由于大脑功能紊乱而引起的一组精神障碍的总称,除癔症外没有精神病的症状。它主要表现为烦躁、紧张、焦虑、恐怖、强迫症状、疑病症状、心情抑郁或分离症状、转换症状等。它包括抑郁性神经症、焦虑性神经症、强迫性神经症、疑病性神经症、恐怖性神经症、癔症性神经症、神经衰弱等。它的发病机制和临床表现各不一致,比较复杂,但具有以下共同特征。

第一,与心理、社会因素密切相关。社会发展步伐加快、人口城市化、人口居住稠密、职业竞争剧烈等因素与神经症发病有密切关系。例如,家庭不和、人际关系紧张、工作或学习过于疲劳以及某些突发的创伤事件等都可能成为神经症的诱发因素。

第二,神经症患者有不良的人格基础。如某些癔症患者有表演性人格,强迫症患者有强迫性人格等。在此基础上,如果遇到重大的心理创伤,便会导致神经症的发生。

第三,神经症患者在临床表现上虽有较多精神痛苦和躯体不适,但医生检查始终不能发现相应的异常体征,即没有任何可以证实的器质性病因。由器质性疾病引起的神经症症状不能诊断为神经症。

第四,神经症患者对自己的疾病有一定认识,感到非常痛苦,因而主动求医或求助于心理咨询,喜欢诉苦及诉说躯体不适。神经症患者常常对自己的病态过分担心、疑虑,四处奔波,多次到医院就诊,要求做各种检查。

第五,神经症除癔症的一次发作好转较快外,其余神经症的康复是一个缓慢的过程。

神经症的类型有以下几种:

1.抑郁症

抑郁症是一种以抑郁情绪为突出症状的一种心理疾病。以心境(情绪)低落为主要表现。病人有凄凉感,常唉声叹气,对人对事物失去兴趣,常头痛、心烦、多恐惊梦、乏力、腹泻等。此病症严重时,人会感到强烈厌世,甚至有自杀念头。

抑郁症的临床表现有如下特点:(1)抑郁心境。这是抑郁症患者最主要的特征。轻者心情不佳、苦恼、忧伤,终日唉声叹气;重者情绪低沉、悲观、绝望,有自杀倾向。(2)快感缺失。对日常生活的兴趣丧失,对各种娱乐或令人高兴的事体验不到乐趣。轻者尽量回避社交活动;重者闭门独居、疏远亲友、杜绝社交。(3)无明显原因的持续疲劳感。轻者感觉自己身体疲倦,力不从心,学习、生活和工作丧失积极性和主动性;重者甚至连吃、喝、个人卫生都无暇顾及。(4)睡眠障碍。约有70%~80%的抑郁症患者伴有睡眠障碍,患者通常入睡无困难,但几小时后即醒,故称为睡眠清晨失眠症、中途觉醒症及末期失眠症,醒后又处于抑郁心情之中。还有少数的抑郁症患者睡眠过多,称为多睡性抑郁。(5)食欲改变。表现为进食减少,体重减轻,重者则终日不思茶饭,但也有少数患者有食欲增强的现象。(6)躯体不适。抑郁症患者普遍有躯体不适的表现。患者常检查和治疗不明原因的疼痛、疲劳、睡眠障碍、喉头及胸部的紧迫感、便秘、消化不良、肠胃胀气、心悸、气短等病症,但多数对症状治疗无效。(7)自我评价低。轻者有自卑感、无用感、无价值感,重者把自己说得一无是处,有强烈的内疚感和自责感,甚至选择自杀作为自我惩罚的途径。(8)自杀观念和行为。这是抑郁症最危险的行为。(9)其他。一些患者还表现出焦虑、性欲降低、记忆力减退等症状。抑郁症的特点还在一定程度上表现在生理变化方面,如胃口不好、体重下降、失眠或睡眠过度、腰酸背痛等身体不适。

严重的抑郁症通常需要抗抑郁剂治疗,或同时配合心理治疗。轻、中度抑郁症通过单纯心理治疗可以恢复,多种心理治疗都能够有效地治疗抑郁症。心理治疗能够帮助病人分析他们问题的来源,教会他们如何去应付生活中各种诱发抑郁症的事件,教会他们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提高生活满意度,减少导致抑郁的行为。认知治疗和人际治疗对抑郁症有良好的疗效。在认知治疗中,重点在于帮助病人改变导致抑郁的行为和思维方法;在人际治疗中,重点是帮助病人改变人际交往中导致抑郁的行为方式。

2.强迫症

强迫症是以强迫症状为核心的一种心理疾病。强迫症是以反复出现强迫观念或强迫行为为基本特征的一类比较常见的心理疾病。强迫症患者往往还存在社会功能损害,学习和职业能力受到影响,生活质量下降。这些都使得患者痛苦不堪,主要是强迫与反强迫。病人常有无法自我克制的、重复出现的某种观念、意向和行为,深陷其中而又无法自拔,因此,病人感到非常痛苦和不安。

强迫病的临床表现多种多样,一般分为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强迫观念是指某些思想或某些想法不断重复出现,明知没有必要,但就是无法摆脱;强迫行为则是指病人为了减轻因强迫观念所引起的焦虑,不由自主采取的各种相应的行为。其中,前者又可细分为强迫回忆、强迫联想、强迫疑虑,强迫性穷思极虑和强迫性对立思维;后者分为强迫意向,强迫性计数、强迫性检查、强迫性洗手、强迫性仪式等。

强迫症有三个最主要的特点。

(1)主观上强迫的体验;(2)患者认为自己的强迫思维或强迫行为没有意义,主观上认为必须加以意识的抵抗并实施抵抗行为;(3)有症状自知力,因强迫与抵抗强迫之间的强烈冲突而痛苦,所以寻求治疗。概括起来,就是自我强迫与反强迫同时存在,冲突导致焦虑和痛苦而求医。

关于强迫症的病因,目前说法不一。但有一点研究者能达成共识,即此病与人格特征有一定的联系。强迫症的人格表现为:谨慎细心,深思熟虑,有很高的道德标准,总是过分地严格要求自己,工作喜欢有秩序、有条理,做事固执,动作刻板。强迫症与强迫型人格有密切联系。此外,遗传、心理社会因素、生化因素等也与强迫症密切相关。在遗传方面,家系调查发现,患者的父母中有约5%~7%的人患有强迫症,远较普通人群高。在心理社会因素方面,处于青春发育期的青少年,生理发育迅速,在竞争激烈的社会环境中的不适应可引起强迫症状的产生。工作紧张、家庭不和睦及夫妻生活不尽如人意等可使患者长期紧张不安,最后诱发强迫症的出现。意外事故、家人死亡及受到重大打击等也会使患者焦虑不安、紧张、恐惧,诱发强迫症的产生,症状的表现形式与精神创伤有直接的联系。在生化方面,有人认为强迫症患者5-HT神经系统活动减弱导致强迫症产生,对此用增多5-HT生化递质的药物可治疗强迫症。

强迫症的治疗主要是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心理治疗除了进行一般性解释、鼓励、帮助等支持性心理治疗外,还可以进行精神分析、行为治疗、森田疗法等,每种方法各有侧重。精神分析注重对患者人格特点和发病原因的探讨,包括童年有无产生强迫症的心理创伤;行为治疗侧重从行为矫正和强化的角度,矫正强迫行为和思维;森田疗法主张采取顺应自然的态度,带着“不安”去做应该做的事。

3.焦虑症

焦虑症是一种具有持久性焦虑、恐惧、紧张情绪和植物神经活动障碍的脑机能失调,表现为没有事实根据也无明确客观对象和具体观念内容的提心吊胆和恐惧不安,常伴有运动性不安和躯体不适感。焦虑症又有急性焦虑症和慢性焦虑症之分。急性焦虑症临床表现为病人在某一急性精神创伤后突然发病,莫名其妙地惊恐、心慌、出汗、面色苍白、两手发抖等。急性焦虑症的发作可以持续几分钟或几个小时。有时发作过后病人感到一切都恢复正常;有时则使人经常处于一种紧张不安状态,担心此病会再来。慢性焦虑症临床表现为心悸、烦躁、忧郁等。这种病人易紧张、易激惹,稍有刺激声和麻烦事,病人就不能忍受,甚至大发脾气,事后能有自知之明并有后悔感。焦虑症的具体症状包括以下四类。(1)身体紧张。焦虑症患者常常觉得自己不能放松下来,全身紧张。患者面部绷紧,眉头紧皱,表情紧张,唉声叹气。(2)自主神经系统反应性过强。焦虑症患者的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常常超负荷工作。患者出汗、晕眩、呼吸急促、心跳过快、身体发冷发热、手脚冰凉或发热、胃部难受、大小便过频、喉头有阻塞感。(3)对未来莫名地担心。焦虑症患者总是为未来担心,他们总是无来由担心自己的亲人、财产、健康。(4)过分机警。焦虑症患者每时每刻都对周围环境的每个细微动静充满警惕,他们无时无刻不处在戒备状态,因而影响了他们做其他的工作,甚至影响他们的睡眠。

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的焦虑症呢?对此,不同学派有不同的意见,至今尚无定论。研究者发现以下因素与焦虑症发病密切相关。(1)遗传因素。遗传在焦虑症的发生中起重要作用,其血缘亲属中同病率为15%,远高于正常居民;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2.5%,同卵双生子的同病率为50%。有人认为焦虑症是环境因素通过易感素质共同作用的结果,易感素质是由遗传决定的。(2)人格特征。自卑,自信心不足,胆小怕事,谨小慎微,对轻微挫折或身体不适容易紧张、焦虑或情绪波动,是焦虑症典型的病前人格。(3)认知过程或思维障碍。研究发现,这类病人常把模棱两可的甚至是良性的事件解释成危机的先兆,常认为坏事情会落到他们头上,常认为失败在等待着他们,常低估自己对消极事件的控制能力。(4)生物学因素。焦虑反应的生理学基础是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系统活动的普遍亢进,常有肾上腺素和去甲肾上腺素的过度释放。躯体变化的表现形式决定于患者的交感、副交感神经功能的平衡。(5)应激事件发生。在有突发的应激事件刺激下,多出现焦虑症。有时轻微的挫折和不满等精神因素也可为诱发因素。

对焦虑症可进行心理治疗和药物治疗。精神分析学派、认知行为学派等从各自的理论出发,为焦虑症提供了各自不同的心理治疗方法。精神分析学派把焦虑症的起因归结为压抑的无意识冲突,所以,治疗该症的核心就是帮助患者领悟他们内在心理冲突的根源。认知行为治疗是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的不同,运用不同的方法来治疗。例如,如果焦虑症状与情境有关,则通过运用“情境分析”,找出患者的焦虑症状由情境中的哪些关键因素造成的,然后运用“系统脱敏”的技术,降低患者对这些特定因素的焦虑程度;如果焦虑症状游离于任何特定情境,则运用“放松训练”来降低病人的总体紧张水平。此外,还可以帮助患者通过学习有用的技巧(比如社交技术、语言技术),来提高患者面对各种情境时的信心。

4.恐惧症

恐惧症指因某些无害事物或情景与令人害怕的刺激多次同时出现,形成条件反射成为病人的恐惧对象。是当事人处于害怕的环境中,恐惧的反应和正常人不一样,本人也知道这是过于的害怕,是不应该不合理的,但是就是控制不住的害怕。

(1)恐惧症常见类型

场所恐惧症: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环境,如高处、广场和拥挤场所等。病人常怕离家外出,怕独处,怕离家后处于无能为力的境地或不能立即离开该场合。许多病人因为想到在公共场所会精神崩溃就恐慌不已,因此对恐惧情境极力回避。虽然焦虑和回避行为的程度可有变异,但场所恐惧在各种恐惧障碍中对病人功能影响最大。

社交恐惧症:恐惧对象主要为社交场合和人际接触等,如害怕见人时脸红、怕与人对视。

单纯恐惧症(物体恐惧症):恐惧对象主要为某些特定的物体或情境,如害怕接近特定的动物,害怕高处、雷鸣、黑暗、飞行、封闭空间、在公厕大小便、进食某些东西、目睹流血或创伤,以及害怕接触特定的疾病的病人或情景,因此促发的情境很单一、很具体,并且能够像场所恐惧和社交恐惧一样诱发惊恐。

特定的恐惧症:一般在童年或成年早期就出现,如果不加以治疗,可以持续数十年。导致功能受损的程度取决于病人回避恐惧情境的难易程度。与场所恐惧相反,对恐惧情境的害怕一般没有波动。

(2)恐惧症的发病原因

性格因素:性格因素是恐惧症的常见原因之一,遗传性的性格脆弱,天生紧张而显神经质,这类人最易产生恐惧感。另外,恐惧症患者的性格特点常偏于高度内向,表现为胆小,怕事,害羞及信赖性强,在很多恐惧症患者的潜意识里,尤其是患社交恐惧症的人,他们往往很自卑。

遗传因素:遗传因素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是很重要的,很多疾病都是因为遗传而出现的。根据国外的调查,恐惧症患者的父母或同胞患神经症的较多,所以遗传因素是恐惧症发病的原因之一。

家庭因素:有人认为恐惧症与人格障碍有关,恐惧症多发生在回避性人格障碍者身上,这种人格障碍表现为缺乏自信,敏感。研究者对57例对人恐惧症的病理心理治疗效果分析,提示该类病人大多数具有孤僻、内向、自尊、羞怯性格特征。

精神因素:恐惧症作为一种焦虑来自于自我对危险的反应,恐惧情绪的出现是由于形成了不良的条件反射或称为学习的结果。某些物体或情境与令人恐惧的刺激多次联合出现而形成条件反射,这些物体或情境成为了恐惧对象,由于病人对此采取回避的措施,而使这种恐惧焦虑得以强化。

(二)应激障碍

1.急性应激障碍

是一种异乎寻常和严重的精神刺激即刻引起的应激相关障碍,刺激因素是导致本症的直接原因,这些因素可以是地震、火灾、水灾、交通事故、亲人死亡等严重生活事件,也可以是家庭不和、邻里纠纷、工作严重受挫、长期与外界隔离等持久而沉重的情感创伤。多数患者在发病时间、表现症状、病程及预后等方面与所受精神刺激密切相关。但精神因素是否致病,除精神刺激因素本身的特征和强度外,还与个体当时的健康状况和造成内心冲突的严重程度有关。前者包括月经期、产褥期、慢性躯体疾病、过度疲劳等因素,后者与病人的社会文化背景(如受教育程度、爱好、价值观等)有关。

急性应激障碍在异乎寻常的精神刺激后的很短时间出现,如果应激性环境消除,症状可在两到三天(通常是几个小时内)迅速缓解;如果刺激源存在持续性或不可逆性,症状则一般在两到三天开始减轻,并通常在一周内缓解,最长不超过一个月,预后良好。

2.急性应激性精神病

是一种由强烈并持续一定时间的心理创伤事件直接引起的精神病性障碍。属于“急性应激障碍”的亚型,症状和应激源密切相关,以妄想和情感症状为主,多能被人理解。起病呈急性或亚急性,经适当治疗,可在短期恢复(仅个别病人超过一个月),且预后良好。

3.创伤后应激障碍

是一种由异乎寻常的威胁性或灾难性心理创伤(如遭受酷刑、被强奸、目睹他人车祸或受到迫害等)引起的延迟出现并长期持续的应激相关障碍。此障碍的潜伏期从几周到几个月不等(很少超过六个月),病程波动,多数患者可恢复,少数患者可表现为多年不愈的慢性病程,或转化持久的人格改变。

4.适应障碍

是一种因长期存在应激源或困难处境,加上病人有一定的人格缺陷而产生以烦恼、抑郁等情感障碍为主,同时可有适应不良的行为障碍(如不注意卫生、生活不规律、退缩等)或生理功能障碍(如睡眠障碍、食欲不振、体虚乏力等)的慢性应激障碍。

本障碍的发生与应激源和个体的易感性有关,通常在应激事件或困难处境发生后一个月内起病,病程较长,但一般不会超过六个月。如应激源持续存在,可能需要更长时间。随时间的流逝、刺激的消失,患者经过调整可形成新的适应,症状也会随之缓解,一般预后良好。

(三)人格障碍

有社会功能障碍或与社会发生冲突的人格称为人格障碍。正常人格与异常人格的区别是相对的,两者并无明确的界限。少年儿童期的行为尚未定型,一般不诊断人格障碍。对于人格障碍和性心理障碍等,同学们应当认识到其异常心理行为表现是基于心理疾病而不是思想道德问题,单纯的教育往往难以解决问题。应给予他们更多的关心爱护,配合医疗部门进行治疗,人格障碍的治疗以心理治疗为主,同学们应为心理治疗创造良好的环境,如帮助他们适应环境,改善人际关系,发挥其特长等。

人格障碍的特点表现如下:

(1)人格障碍者一般来说意识是清醒的,认识能力也保持完整。这种人是在没有意识障碍,智力活动无明显缺损的情况下,出现行为活动和情感等方面的明显障碍。这种人中的大多数都有求医的要求,希望治好自己的“病”。

(2)人格障碍通常开始于童年、青少年,并一直持续到成年,甚至维持终生。人格障碍关键在于预防,而不是治疗,因为治疗的效果一般不太理想。

(3)人格障碍者一般都能正确处理自己在日常工作和生活,能理解自己的行为后果,也能理解社会对自己行为后果的评价标准。但由于这种人缺乏自知力,尽管经常同周围发生冲突,并处处碰壁,却很难从错误中吸取教训。因此,难以适应单位和社会环境。

(4)人格障碍者在智力水平、思维水平和创造等方面并不低,有的还超过常人,但由于人格异常,妨碍了他们的意志活动,破坏了其行为的目的性和统一性。

(5)人格障碍与一般疾病不同,它没有起病标志和病程变动。因此,人格障碍不能作为真正的精神病。

人格障碍有以下几种:

(1)偏执型:是一种以猜疑和偏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广泛猜疑,易产生病态嫉妒,过分自负,对他人过错不能宽容,脱离实际地好争辩与敌对,固执地追求个人不够合理的“权利”或利益,忽视或不相信与患者想法不相符合的客观证据,因而很难以说理或事实来改变患者的想法。

(2)分裂型:这是一种以观念、外貌和行为奇特以及人际关系有明显缺陷,且情感冷淡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其特点为有特异的信念或与文化背景不相称的行为,奇怪的、反常的或特殊的行为或外貌,言语怪异,不寻常的知觉体验。对人冷淡,对亲戚也不例外,表情淡漠,缺乏深刻或生动的情感体验,多单独活动,缺乏知友。

(3)反社会型:这是一种以行为不符合社会规范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8岁前有品行障碍的证据,不能维持长久的工作或学习,有不符合社会规范的行为,易激惹,并有攻击行为,行为无计划或有冲动性,不尊重事实,对自己或他人的安全漠不关心,缺乏同情心,危害别人时无内疚感。

(4)冲动型:这是一种以行为和情绪具有明显冲动性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有不可预测和不考虑后果的行为倾向,行为暴发难以自控,不能控制不适当的发怒,做事缺乏预见性和坚持性,具有强烈而不稳定的人际关系,可有自伤行为。

(5)表演型:这是一种以过分感情用事或夸张言行以吸引他人注意为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表情夸张像演戏一样,暗示性高,自我中心,经常渴望表扬和同情,感情易波动。过多地参加各种社交活动,十分关心自己是否引人注目,说话夸大其词。

(6)强迫型:这是一种以要求严格和完美为主要特点的人格障碍。特点为做任何事情都要求完美无缺,不合理地坚持让他人也严格地按照自己的方式做事,否则心里很不痛快。犹豫不决,常有不安全感,反复核对检查,拘泥细节,对自己要求严格。

(7)依赖型:依赖主要包括药物依赖、酒精依赖、情感依赖、互联网络依赖等。依赖障碍者与其依赖人格有很大关系。依赖人格是指人习惯性地过分依赖他人,没有决断的想法和行为。其中情感依赖是依赖人格中很常见的一类,它主要是指对伴侣或配偶的依赖。有依赖人格的人,不会也不知道如何处理自己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而是习惯于让别人替自己做主。

(四)性心理障碍

对于性心理障碍等,同学们应当认识到其异常心理行为表现是基于心理疾病,并非是思想道德问题,应给予一定的理解。性心理障碍由于其行为违反社会习俗,有的甚至伤害他人,所以会引致法律问题。对其责任问题看法尚不一致,但一般人认为性心理障碍是性行为偏离正常,并非神经病性障碍,因此,不能评定为无行为能力和责任能力。

性心理障碍包括:

(1)性别认同障碍或性身份障碍,即性别转换症,他们自我意识的性别或心理性别与其生物学性别恰恰相反,于是强烈要求医生为其改变身体的性别,否则具有强烈的自杀或自残倾向。

(2)性取向障碍,即同性恋。由于大多数同性恋者具有良好的自我协调能力,他们不会求医和求助。只有少数同性恋者痛恨自己的行为,于是处于严重的自责与心理冲突之中,或在社会舆论的谴责或压力之下具有求治愿望。

(3)性偏好障碍,也就是性欲倒错,主要表现为性对象异常和性满足方式异常。包括露阴症、窥淫症、摩擦症、恋物症等十余种变态的性行为。他们的问题不在于其性偏好偏离正常有多远,而在于缺乏正常的性追求和性行为方式。性偏好心理障碍的共同特点是:病人产生性兴奋、性冲动及性行为的对象和一般常人不一样。他们对一般常人不引起性兴奋的某些物体或情境,如对女人用过的内衣、手帕等,产生强烈的性兴奋,而对正常的性行为方式有不同程度的干扰或减低。

三、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的识别与处理策略

大学生群体中的精神性心理障碍以精神分裂症,双相情感障碍(躁郁症)等严重精神疾病为代表。

对精神病性心理障碍的大学生处理策略必须周密而慎重:第一,由于该类患者已经丧失自知力,因此保证当事人以及周围人群的安全是首要问题。必须指派专业人士24小时看守,以免发生意外。第二,应当立即联系学生家长,由家长协同处理。与家长联系,一方面可以了解学生的既往史,另一方面可以由家长来承担监护责任,同时患病学生的治疗也需要家长的认可与配合、支持。第三,患病学生应及时送医院治疗,治疗越及时、系统、正规,效果越好,预后越佳。第四,应认识到精神病如同许多躯体疾病一样,并不是不治之症。对精神病患者应理解、关怀、帮助,不应歧视、厌恶、冷淡。要帮助患病学生减轻压力,正常的社会生活和交往人际交往有利于病人的康复。

1.精神分裂症

精神分裂症是一种常见的精神疾患,病因不清,多起病于青壮年,病前可有一定的心理、社会因素。临床表现主要是在思维、感知、情感和行为等方面出现紊乱和不协调,如怀疑有人迫害自己,饭菜里有毒,外出感到有人跟踪自己,自己的想法被他人洞悉,听到背后有人议论自己,或有声音时常对自己评头论足等等。

精神分裂症主要有以下三方面的特征:第一,精神活动与环境不协调,病人的反应机能受到严重损害,对客观现实的反应是歪曲的,可出现精神失常现象,如幻觉、妄想、思维破裂、行为怪异等,因而丧失正常的言行、理智与行为反应。第二,社会功能有严重损害,不能处理人际关系和参与社会活动,甚至给公众社会生活造成危害。第三,不能理解和认识自身的现状,不承认自己有病,对自己的处境丧失自知力。

精神分裂症的诊断目前仍主要依赖于临床,至今仍未发现有确诊意义的生物学指标,实验室的检查只能是排除其他器质性病因。精神分裂症的诊断需要病程至少持续存在3个月以上,有社会功能明显受损或缺乏现实检验能力(自知力丧失——否认自己有精神病),另外,在精神症状表现上至少有下述二项肯定存在:

(1)联想障碍:明显的思维松弛,逻辑倒错,或病理性象征思维,如讲话缺乏中心内容,对事物叙述不中肯,使人感到不易理解,将无关的几个词拼凑起来,赋予特殊意义,他人吐痰是指自己痰迷心窍等。

(2)妄想:原发性妄想或内容荒谬离奇,如认为自己的大脑受无线电波控制,房间里装上窃听器,被人跟踪,周围人都用异样眼光看着自己等等。

(3)情感障碍:不协调,淡漠或倒错,如自言自语,痴笑,喜怒无常等。

(4)幻听:听到有人评论自己的声音或命令、争论性幻听,感到自己的思维被大声地讲出来等。

(5)行为障碍:紧张症状群(木僵),或怪异的愚蠢行为。

(6)意志减退:孤独、退缩、生活懒散,不注意个人卫生,数日不理发、不洗澡等。

(7)被动体检:被控制感,思维被洞悉,思维被插入、被撤走或中断等。

一般主张精神分裂症患者早期发现,早期治疗,主要是使用抗精神病药(如氯丙嗪、维思通、氟哌啶醇、舒必利等)。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坚持服药治疗,辅助一定的心理社会康复训练。

2.双相情感障碍

双相情感障碍近年来在国外改称心境(mood)障碍,另一个名字是狂躁抑郁症,是情感性精神病的一种,病发时有狂躁和抑郁两种情感轮流替换。主要表现为情感的高涨(躁狂)或低落(抑郁),多数表现为抑郁,一部分表现为躁狂抑郁交替出现,少数只表现躁狂。本病以情感低落、思维迟缓和运动抑制为三大特征,并呈躁狂、抑郁交替发病。情感障碍严重者称为情感性精神病。

双向情感障碍的主要表现为:

(1)情绪高涨、易激惹或情绪低落,或呈双相性。

(2)情绪低落者,从轻度悲观到强烈自罪感。

(3)思考困难,缺少决断,缺乏兴趣。

(4)头痛,睡眠障碍,精力不足。

(5)焦虑,病情严重者可有运动迟滞、激动不安、疑病或被害妄想、厌食。

对心理症状的诊断,是一项专业性很强的工作,同学们最好不要盲目进行自我诊断。如果在校园内发现某人有异常的行为和言行,应该立即向老师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