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生命教育
生命是美丽的,要学会欣赏;生命是善良的,要学会感恩;生命是和谐的,要学会相处。
生命只有一次,我们要善待生命、珍惜生命、热爱生命,让生命更加精彩!
一、生命的内涵
(一)什么是生命
随着一声清脆的啼哭声,就标志着一个生命降落人间,生命的存在意味着什么?生命科学认为生物是有生命的物体,化学进化产生原始生命后,接着就开始了生物进化,人类的生命正是这一进化的结果。宏观上说生命是蛋白质和核酸物质的运动形式,是一种特殊的、高级的、复杂的物质运动形式。生长和发育是生命的基本过程,而新陈代谢则是生命的最基本的过程,是其他一切生命现象的基础。生命的一般形态具有某种“合目的性”的行为,作为生命高级形态的人类则具有自觉的目的性行为。
生命特别是人的生命,应当由三个因素构成,即形体、心理(精神)和社会性。历史唯物主义认为,人的生命具有多重属性,其中最主要的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社会属性是人最主要、最根本的属性,它是决定人之所以是人的最根本的东西。生命的自然活动主要包括:新陈代谢、生长、发育、遗传、变异、感应、运动等。生命的社会活动又主要包括:感知社会、角色扮演、人际交往、求学择业、社会竞争等。
人的生命可以分为这样几种形态。首先是生物性生命。即人首先是作为自然生理性的肉体生命而存在的,这一点是和自然界的广大生物一样必须具有的基本属性。其次是人的精神性生命。人之所以为人就在于人有高于动物的意识活动,有超越生物性生命的精神世界。人不但要思考如何活下来,还要思考如何更好地生活。只要人在世界上存在一天,大脑就不会停止思考,人类就要创造、就要超越,就要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最后是人的价值性生命。每个人在一生中都要思考诸如“为何活着”的问题,这就是人对于生命意义发自内心的追问,是人对价值生命的一种诉求。人的价值性生命为人的生存夯实了根基,加足了动力,以利于人好好地生存在这世界。
(二)生命的特性
生命具有不可逆性,从胚胎起,生命便一直生长、发育,以至衰亡。其次,生命的不可再生性,生命,对任何人来说都只有一次。再者,生命的不可换性,生命为个体所私有,相互不得交换,彼此不可替代。
1.生命的神圣性
人类生命的第一大性质是神圣性。从本质上而言,所谓神圣性,指人类对某种对象发自内心的敬畏和崇拜;生命的神圣性,当指人类对自身生命的敬畏和崇拜。远古的人类一般都认为人之生命源于某种神秘的过程,或者是伟大的造物主赐予的,因而是神圣的。而若从直观的角度人们一般也可体会到生命的神圣性:自己的生命小而言之来自父母,大而言之则源于天地自然。人间之男女为何有如此奇妙的性(爱情)与生育(繁殖)的功能呢?为何只有人才从亿万种生物中脱颖而出,是自然大化精华的凝聚。正因为如此,人的生命才先验性地具备了神圣性。
2.生命的独特性
简单地说,就是它独特的性质。实际上,生命的独特性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上来理解。可以把生命的独特性当做它本身的性质,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生命,都会以不同的方式来“活”自己的生命,人会在不同的根基上打造自己,也会在不同的程度上,不同的目标上打造自己。生命是独特的,因为它具有很特殊的性质,它会不因外界的影响而改变自己。不同的生命所包含的,所带来的影响也是不同的。
3.生命的完整性
就个体的生命而言,现实的人都是完整的人。他们有躯体,也有思想;有物质需要,也有精神的追求。我们对人生命的理解,强调其生命构成的矛盾性,但这种矛盾不是对立分裂的两极,而是一个矛盾的统一体,矛盾的任何一方,都必须和另一方相联系才有意义。生命随着年龄、成熟、自我实现等形式,逐步完善,但任何阶段的生命都是完整的。我们可以对生命加以分解研究,如自然的生命、价值生命、社会的生命等等,但实际上,脱离了完整性,自然生命就不再是“人”的自然生命,人的精神、价值、社会性也无所寄托,而不再是人的生命的组成部分。生命的完整性是人的存在的一个基本特征,任何对人的生命的解读和以生命为对象的实践,都必须建立在这一完整性的基础上。
4.生命的自主性
人的生命具有开放性和不确定性,“自然没有做出关于他的最后决定,而是在某种程度上让他成为不确定的东西。因此,人必须独自地完善他自己。”面对这种不确定性,人的生活道路只能由人自己去筹划、去选择、去确立,人正是通过自主的活动,促成了自我的发展。所以,人的生命是自己创造的,因而也是自由的。任何压抑生命自主和自由的行为,必然违背生命的特性,是对生命的摧残。
5.生命的超越性
生命是有限的,但人要追求无限;生命是现实的,但人要在对未来的追求中否定现实。人正是在这种自我的否定中,实现着生命的超越。超越人的肉身存在,超越生命的有限性,超越现实的存在,生命正是在超越中实现着价值的不断跃迁和提升,不断地走向新的解放,生成新的自我。因此超越性是人生命的独特本质。德国哲学家马克斯·舍勒指出:“人,只有人——倘使他是人本身(Person)的话——能够自己作为生物——超越自己”,因此他给人的定义是:人是超越的意向和姿态。
二、生命教育的提出
(一)什么是生命教育
生命教育是在生命活动中进行教育,是为了生命而进行教育。生命教育有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的是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生命教育是一种全人的教育,它不仅包括对生命的关注,而且包括对生存能力的培养和生命价值的提升。生命教育作为教育的价值追求,其目的是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生命的意义,确立生命尊严的意识,高扬生命的价值,使他们能拥有一个美好的人生。它是对应试教育、就业教育、技能教育等等仅仅服务于学生的生存竞争的教育的扬弃和超越,是引导学生珍爱生命、敬畏生命、感恩生命、享受生命的教育。
生命教育是美国学者杰·唐纳·化特士于1968年首次提出,此后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从生命教育近四十年的实践历程来看,它首先是从人们要求控制青少年自杀率不断上升的这一残酷现实开始的,是作为预防未成年人自杀的权宜之计被提出来的,然而人生命的全部不仅仅是生物的躯体,自然的生命仅仅是人生命存在的前提和物质载体,真正让人和动物区别开的是人类有丰富的精神生活。因此我们在考察生命教育的内涵时就要从多个层次入手,不仅要教育未成年人珍爱生命,还要帮助他们认识生命的本质、理解生命的意义、创造生命的价值。这是人的生命形态和特征的本质要求。从事生命教育的肖敬在《浅谈生命教育读本》中认为生命教育是以生命为核心,以教育手段,倡导认识生命、珍惜生命、尊重生命、爱护生命、享受生命、超越生命的一种提升生命质量、获得生命价值的教育活动。让青少年认识生命和珍惜生命成为这一活动的重中之重。河南大学的刘济良教授在全面考察了国内部分学者的重要观点后提出,生命教育是“在学生物质性生命的前提下,在个体生命的基础上,通过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对个体生命从出生到死亡的整个过程,进行完整性、人文性的生命意识的培养,引导学生认识生命的意义,追求生命的价值,活出生命的意蕴,绽放生命的光彩,实现生命的辉煌。”
(二)生命教育应遵循的原则
生命教育应依据生命发展的动力,引导生命走向完整、和谐与无限的境界,保证生命发展的无限可能性,并促进生命不断超越。教育是生命意义逐渐显现的过程。生命教育必须遵循生命的特征:
其一,生命就其本身来说是自由的、平等的。真正的教育把学生看成是真正的人,尊重学生的自由与个性。其二,生命是具体的、独特的,而不是抽象的。每一个生命都有其不同的天赋、兴趣与气质、冲动等,每一个生命都有其独特的价值。教育就是要帮助每一个人打开眼界看到自己,使他看见、理解、感觉到自己身上的人类自豪感的火花。其三,就个体而言,生命具有自发的不断向上发展的驱力。教育应借助这种驱力以实现学生的自我教育。另外,生命是完整的,是身体与心理的统一。所以生命教育要协调好身体与心理、学习与生命之间的关系,使学习与生命相统一,真正成为生命的一部分。
(三)生命教育的层次
生命教育有三个层次。
其一,唤醒的生命意识。即体验、感悟到自我生命的存在与珍贵,感受生命的美好而珍爱自己或他人的生命;进而在各种心智活动与实践活动中体验生命过程的自主性、能动性、选择性与创造性。学会在向外探求的同时,还要不断向内心追问自我,认识自我,反省而提高自我觉醒状态的水平与自觉意识能力。
其二,开发生命潜能。认识并体验个体生命的力量,这种力量产生于人的智慧。这种智慧不仅可洞察一切自然的奥秘,而且可以改变历史的进程;进而意识到每个人的生命中蕴藏有深不可测的无限潜能,这些潜能只有通过不断的刻苦学习、训练能力、强化心理、陶冶情感,才能使其潜能逐步得到充分的开发。
其三,提高生命质量。生命的品质包括智能的品质、人格的品质、道德品质、心理品质等,生命的量即生命的活力、力量。提高生命质量,要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要让师生懂得人生的意义与生命的价值决定于个体的质量,而生命的质量只有通过不断地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体验学习,增强生命的力量才能使生命的质量得到提高;第二,要学习创新,体验创新的过程,掌握创新的方法,从中不断获取创新成功的快乐,体验创新过程中自我的更新自我超越;第三,要学会自觉地无私奉献,懂得唯有将自己生命最美好的情感、最出色的智慧奉献给同学、他人与社会,把它作为一种快乐,其生命才能得到升华。
生命教育的三个层次并不是孤单的,逐层递进的,而是你中有自我,我中有你,相互联系相互渗透的。当这三个层次的教育成为了一个有机整体时,才能提升生命的质量。生命教育要引导大家认识生命、欣赏生命、尊重生命,鼓励大家爱惜生命;引导大家发觉生命的意义,体验生命的价值。
(四)生命观教育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每个人而言仅有一次,生命是父母的给予和上苍的恩赐。作为当代的大学生,我们不仅要修养好自己的心灵,追求事业,追求爱情,追求美好的事物;还要有一颗平常心善待自己,不刻意地去追求,也不去回避,顺其自然,知足常乐。要学会豁达,在挫折、苦难面前,不必计较一时的成败得失;要学会感恩,感恩是一种处世哲学,是生活中的大智慧。
1.我国古代思想家的生命观
生命观教育,是中国古代传统人生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构建当今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思想来源。在中国先秦至今两千多年的传统文化中,儒家和道家都对“生命”问题进行了思考,并提出了各自的生命观。儒家认为,宇宙本质是“生生”,“天地”有“好生之德”,即创生万物,亦长养万物。人应该有“生生不息”之精神,珍惜生命,注重人事,修养心性,以配天德。所以,儒家重视生命,对死亡避而不谈,孔子告诫人们“未知生,焉知死?”[1]《孝经》开宗明义写道:“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至始也。立身行道,扬名於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夫孝,始於事亲,中於事君,终於立身。”
身体发肤,既然承受之于父母,就应当体念父母爱儿女的心,保全自己的身体,不应有毁伤,这就是孝道的开始。一个人的本身,既站得住,独立不倚,不为外界利欲所动摇,那他的人格,一定合乎标准,这就是立身。做事的时候,他的进行方法,一切都本乎正道,不越轨,不妄行,有始有终,这就是行道。他的人格道德,既为众人所景仰,不但他的名誉传诵于当时,而且将要播扬于后世,无论当时和后世,将因景慕之心,推本追源,兼称他父母教养的贤德,这样一来,他父母的声名,也因儿女的德望光荣显耀起来,这便是孝道的完成。
冯友兰先生说过“道家的出发点就是舍生避害”即保全生命,排除威胁生命的各种力量。“今吾生之为我有,而利我亦大矣:论其贵贱,爵为天子,不足以比焉;论其轻重,富有天下,不足以易之;论其安危,一曙失之,终身不复得。”[2]由此可见,儒道两家都追求精神生命的“不朽”。但儒家主张积极入世,奋发有为的人生态度,即通过建功立业的实际活动来达到“不朽”;而道家却认为人们只能通过“心齐”、“坐忘”,在精神境界上摒弃生死的区分,与大道合一,达到“死而不忘”,从而派生出纯精神养炼不问世事的人生态度。
2.当代大学生应该确立的生命观
(1)生命存在观。大学生首先要树立生命存在观,充分认识到生命存在的重要性,学会有意识地有效地保存自己的生命,学会热爱和珍惜自己及他人的生命。
(2)生命独特观。人类生命是自然界伟大的奇迹。每个个体的生命都是独一无二的,每个人的生命无论从肉体到精神都有不同于其他生命的特殊性。时间的一维性也决定了人的物质生命对每个人来说只有一次。大学生要学会理解人类及个体生命的独特性,学会尊重和敬畏人类生命。
(3)生命品质观。每一种生命都十分脆弱,当它的生存之境突变之时,每一种生命又可以相当强大,那是因为它依存于和谐的生存之间。生命品质的高低取决于个体把自己的生命放在一个怎样的位置。当生命从社会和他人那里获得支持的时候,就具备了提高生命品质、创造生命基础的前提和基础。大学生一方面要努力学习,形成合理的知识结构,不断充实生命的内涵;另一方面要把自己的生命投入到社会中,通过社会实现生命的价值。
(4)生命超越观。人类生命是一种超越的存在。存在不是生命唯一的和主要的目的,超越才是生命的本质所在。大学生只有认识到生命是在不断超越自身的过程中体现其真正的价值,才能体验到生命存在的幸福感,也才能意识到社会对其生命存在的认同。
(5)生命责任观。生命责任作为一种普遍的行为要求和行为关系,具有广泛的内容。既可以从个人对同学、对亲友、对家庭成员的关系中发生,又可以从个人对集体、对阶级、对民族、对国家和社会,甚至对人类的关系中发生。人的生死绝非个人之事,而是与家庭、社会密切相关的。自杀对本人也许是一种解脱,可是对亲人和社会无疑是极大的伤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