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的防治与调适
职业的选择是对机遇的一种把握,错过机遇,将会与成功失之交臂,而良好的择业心理状态则是做出正确的择业选择、把握机遇的关键。针对以上大学生所反映出的择业心理冲突、不良心理和心理疾病,社会、学校及学生应该有针对性地做出合理的心理调适,以便能够全面地认识自己,合理地确定择业目标,掌握必要的择业技巧,正确地对待择业过程中遇到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的防治
(一)及早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大学阶段是迈向成人的关键时期。这一时期的人生任务就在于合理地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选择好自己的人生之路。对于正在摆脱依赖、迫切要求自主自立的大学生而言,今后职业的选择对他们的成长十分重要,它将影响着每个学生在校期间的生活、学习重心及发展。
1.加强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
职业生涯是指一个人一生工作经历中所包括的一系列活动和行为。职业生涯规划分为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和组织的职业生涯规划。个人的职业生涯规划是指在对个人和社会环境等因素进行分析的基础上,通过对个人兴趣、能力和个人发展目标的有效规划,以实现个人发展的成就最大化为目的而做出的行之有效的安排。
由此可见,大学生的职业选择不是个人面临就业时的某个单独事件,而是贯穿于整个教育的全过程。许多大学生在当初高考填报志愿时,混淆职业与专业的区别,选择专业时带有一定的盲目性,因此在学生进入大学时,高校应该指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职业观,指导他们逐步完成对自己职业生涯的规划。但从现状来看,此项工作开展得并不乐观,据一项对北京人文经济类综合性重点大学大学生的调查显示,大部分学生对自己将来的职业没有规划,对自己将来如何一步步发展没有设计的占62.2%;有设计的占2.8%,而其中有明确设计的仅占4.9%。在大学期间,大学生对自己的发展规划不明确,不能运用职业设计理论,规划未来的工作与人生发展方向,这种情况严重影响了学生对就业的提前准备和准确定位,严重影响对未来工作的适应性。
作为一项系统工程,职业生涯规划虽受社会发展需求的制约,但更多的是受大学生个人自身素质影响,因为职业生涯规划不是社会或学校强加于个人身上的实施方案,而是当事人在内心动力的驱使下,结合社会职业的要求和社会发展利益,依据现实条件和机会所制定的个人化的实施方案。但由于我国长期受“包分配”思想的影响,高校对大学生的就业指导手段落后,更谈不上对大学生进行个性化的职业生涯规划和设计。随着社会形式、生活方式、就业方式、利益主体等方面的多样化,高校应建立相应的职业生涯规划咨询机构,按照职业生涯规划理论,从多方面对大学生将来的职业规划提供科学的指导。
2.大学生如何进行职业生涯规划
作为大学生对职业生涯进行自我规划可以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评估自我
评估自我是为了更好地认识自我、了解自我。要通过科学认知的方法和手段,如借助于职业兴趣测验和性格测验以及周围人对你的评价等,对自己的职业兴趣、气质、性格、能力等进行全面认识,清楚自己的优势与特长、劣势与不足。评估自我时要客观、冷静,不能以点代面,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又要面对自己的缺点。只有这样,才能避免设计中的盲目性,达到设计方向正确高度适宜。
(2)正确进行职业分析
现代职业具有自身的区域性、行业性、岗位性等特性。职业区域可能是城市,也可能是农村,可能是经济发达的特区,也可能是经济一般或贫困落后地区。职业生涯规划设计时要考虑到职业区域的具体特点,比如该地区的特殊政策、环境特征;职业角色的发展与职业所在的行业的发展有着密切的关系,职业生涯规划时,不能仅看重单位的大小、名气,而要对该职业所在的行业现状和发展前景有比较深入的了解,比如人才供给情况、平均工资状况、行业的非正式团体规范等;不同的职业岗位对择业者的自身素质和能力有着不同的要求,在职业生涯规划时,除应了解所需要的非职业素质要求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职业素质要求,除应了解所需要的一般能力外,还要了解所需要的特殊职业能力。
(3)确定职业目标
职业目标是指人们对未来职业表现出来的一种强烈的追求和向往,是人们对未来职业生活的构想和规划,确立目标可以成为追求成功的驱动力,所谓“志不立,天下无可成之事”。因此在制定职业生涯规划时,关键是要确立好目标。任何人的职业目标必然要受到社会环境和社会现实的制约,凡是符合社会发展需求和人民利益的职业都是有价值的,因此,大学生制定职业目标时应把个人志向与国家利益和社会需要有机地结合起来,这才有现实的可行性。目标又分短期和长期目标。长期目标一般是以后职业规划的顶点,短期目标则一般是近期素质能力的提高等。
(4)培养职业需要的实践能力
大学生的综合能力和知识面是用人单位选择大学生的依据。用人单位不仅考核其专业知识和技能,而且还考核其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对文化的整合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等。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设计,除了构建自己合理的知识结构外,还需具备从事本行业岗位的基本能力和某些专业能力。从某种意义上说,能力比知识更重要,大学生只有将合理的知识结构和适用社会需要的各种能力统一起来,才能立于不败之地。一般来说,大学生应重点培养满足社会需要的决策能力、创造能力、社交能力、实际操作能力、组织管理能力和自我发展的终身学习能力、心理调适能力、随机应变能力等。
(5)参加必要的职业训练
在确立了职业目标后,行动成了关键环节,没有行动,目标无从实现,因此,大学生要积极参加有益的职业训练。职业训练包括职业技能的培训,对自我职业的适应性考核、职业意向的科学测定等内容。当前,大学生进行的职业训练较少,其实大学生可以利用许多机会来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与素质,如大学生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青年志愿者”活动、大学生毕业实习、大学生校园创业活动等都是职业训练很好的形式。此外,高校邀请成功的校友、知名企业家等来校作报告、大学生业余创业或勤工俭学、大学生从事社会兼职工作、开展模拟性的职业实践活动、开展职业意向测评、开展职业兴趣分析测评等都有助于大学生更早更多地了解职业,掌握职业技能,以便更好地开展自己的职业规划设计。
(6)评估与反馈
俗话说“计划赶不上变化”,尤其在高科技信息时代,变化更是永恒的主题。由于影响职业生涯规划的因素很多,有的变化是无法预测的,因此,大学生应时刻关注环境的变化,从而不断对职业生涯规划进行评估与修订。
(二)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大学生择业中的很多心理困扰是由于就业观念不能与时俱进和适应新形势引起的,因此要注意更新就业观念。
1.树立“大众化”的就业观念
世界公认的高等教育精英化教育与大众化教育的分水岭是毛入学率15%。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步入大众化阶段。与此相应,高校毕业生就业也由精英教育阶段的皇帝的女儿不愁嫁,到了大众化教育阶段的接受市场选择,主动找婆家阶段。高校毕业生作为社会普通的一员,也要同普通劳动者一样,到普通的劳动岗位上去工作。
在中国人的传统认识中,大学是一个获得好的事业前途的“敲门砖”。但是如今这块“敲门砖”却变成了思想上的包袱。大学连年扩招,大学毕业生总量虽然还没达到供过于求的地步,但由于学科专业结构的不均衡以及人才需求形势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了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面对新的情况,很多大学生抱怨自己受到了不公正对待,认为自己作为大学毕业生理应得到社会的尊重,毕业后就应该拥有一份理想的工作,实质上这是一种陈旧的观念。应该看到,现在一方面存在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同时也确实存在着大学生有业不就、一些用人单位招不到大学生的现象。究其原因,大学生就业观念不适应形势变化是一个重要因素。教育大众化使更多的学生获得接受高等教育的机会,但从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同时,也使“精英就业”转变为大众化就业,这是社会发展的必然。因此大学生就业观念如果现在还停留在“精英就业”的老路上,显然已不合时宜。然而,从现实情况看,目前仍有很多学生被传统就业观念束缚。一项调查值得注意:全国89个城市中,机关的工作岗位需求不到1%,但是大学生就业时首选政府占了30%以上。可见大学生在择业时留恋公职和干部身份,千方百计到机关事业单位就业,而对企业特别是非公有制企业则不屑一顾。
亚洲开发银行驻中国代表处首席经济学家汤敏2005年在接受《经济》杂志采访时谈到:从1995年到现在,国企和集体企业的就业人数少了近5 000万人,与此同时,民营企业,中小企业增加了3 000万的就业机会。展望未来,中国经济发展最快的、最强劲的就是民营企业。当然人力资源也就会逐渐向民营企业倾斜,这是今后的主渠道。中国现在有8 000万个中小企业,假定4个企业招一个大学生,我们现在所有的大学生马上都有工作。
一位人力资源专家认为:大学生将自己的择业期望值看得很重,这是可以理解的,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确保“饭碗”是增加期望值和实现职业理想的大前提。实际上,现实中有大量的岗位虚位以待。当前的问题在于不是就业难,而是择业难,即大学生就业观念亟待转变。不管大学生接受与否,教育大众化最终会抹去“天之骄子”这个老标签,要接受的观念是,大学生只是“有知识的普通劳动者”。在社会的选择面前,人人都是平等的。因此,要解决就业问题,大学生不能被动地等待社会增加就业岗位,而应自觉更新择业观念,要“向下看”,在应聘“精英职位”不能如愿的情况下,应及时调整自己的求职计划,眼光向下,寻找自己的职业,并拿出从基层做起的魄力,为冲击自己的职业高峰目标留下一段足够长的助跑距离。
2.树立“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就业观念
俗话说,观念一转天地宽。作为一名大学生,一定要认清形势,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合理定位。现阶段特别要打破“一次就业定终身”的旧观念,树立“先就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坐上木筏找快艇”的新观念。因为,在传统的计划经济时代,人才流动性很小,毕业生分配往往是“一次定终身”。所以,毕业生十分看重初次就业。但在市场经济条件下,人才流动的政策宽了,机会多了,“一次定终身”的就业观念已经过时了。因此,毕业生择业时应淡化初始择业意识,毕业生找工作,能一步到位固然理想,不能如愿,也可采取先就业、后调整的战略。笔者曾接触过一些择业观念解放的毕业生,他们的口号是:只要有单位就去!这部分毕业生认为,现在人才流动越来越频繁,不必那么看重毕业时的第一次就业。同时,人在不同的单位和岗位上锻炼,对于自己的成长进步可能更有好处。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人力资源的配置越来越灵活。合理、便捷的人才流动已经成为优化人力资源配置的重要方式,同时人事代理制度的不断完善,也为人力资源的流动就业创造了条件。从一个人的职业发展来说,也只有在不断的职业调整和岗位流动过程中,才能逐步找到适合自己兴趣、特长和能力发展的工作岗位。暂时优厚的工资待遇和良好的工作环境,未必一定会对将来的职业生涯发展产生良好的影响。大学生要学会在流动和变化中发现机会、抓住机会,最终取得职业人生的最大发展。
3.树立“发展优先”的就业观念
就业应首先考虑个人成长环境。现在不少毕业生择业时十分看重单位的条件待遇或社会地位,而不注意用人单位是否有利于个人的成长进步。有的毕业生公然宣称:只要能到大城市,扫厕所也愿意。这种择业观是十分有害的。著名美籍华人、美国国际行销公司总裁夏起中先生1997年在天津大学发表演讲,当谈到大学毕业生择业话题时,他强调:“在择业时,应该把是否具有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作为首要考虑因素。”他认为毕业生择业时应重点考虑这样四个因素:(1)新的职位能否提供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这是首先要考虑的因素;(2)新的职位能否发挥你个人的优势和长处,其中包括专业优势和个人特长;(3)新的职位是否具有挑战性,挑战性的工作才会不断激发年轻人的活力;(4)新的职位应有成就感。不是简单地机械重复一些日常杂事,而应有“个人满足”之感,这里包括待遇和工作成就等方面。夏起中先生这种看法是值得毕业生择业时深思的。
毕业生在择业时要把是否有利于个人成长作为择业时的首要考虑因素,注意防止和克服以下几种错误倾向:其一是图虚荣的思想。由于虚荣心作怪,一些同学在选择职业时不顾主客观条件,一心只想找一份“让人羡慕的工作”。其结果要么因超越现实而败北,要么进去后才能无法得到施展。其二图享受的思想。优厚的待遇与条件往往对大学生最具诱惑力,但也是最容易使同学们导致择业失败的误区之一。有的同学只重金钱,只图实惠,只要挣钱多,干什么都行。还有的只考虑地点,不选择专业,“宁要大城市一张床,不要小县城一套房”。这种只图一时实惠和享受,不考虑个人发展的思想,不仅是不可取的,也是不现实的,往往难免碰壁。其三是图安逸的思想。害怕吃苦,不愿意到艰苦的生产第一线工作,这也是导致一些同学择业出现偏差的重要原因。有几分耕耘,便有几分收获。人生犹如竞技场,不付出艰苦的劳动,便无法得到社会的承认。
4.树立“打工也是一种就业”的就业观念
2004年教育部启用重新修订的毕业生就业状况统计办法,来统计高校毕业生就业率和待就业率。明确了毕业生就业的七种主要形式,其中第四种就是“毕业生以灵活方式就业”。学校将临时就业,也就是打工,也作为灵活就业的一种方式开始列入就业统计范畴。为养家糊口,供子女上学,农民外出打工,下岗职工搞家政服务,当保姆,都算是一种就业形式。大学生接受过高等教育,有着知识、技能和年龄的优势,即便打工,也会比别人有更多的竞争机会和更丰厚的待遇,关键是是否拉得下脸面。中国留学生在国外兼职、打打零工很正常,而在国内好像就是很不光彩的事情。大学毕业生不应该再有这种顾虑。
5.树立“多渠道就业”的就业观念
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又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目前,正面临着就业难的严峻问题。青年学生必须从多渠道,多门路入手,实现就业。多渠道就业,广泛获取就业信息,不能吊死在一棵树上。还要打破地区和所有制的界限,有的毕业生就业把自己定得太死,非大城市、大公司不去。其实,无论是进国家机关、国有企事业单位,还是到外资、私营、个体企业都有发挥你聪明才智的机会,是金子到哪里都闪光。那种非等到什么岗位不可,非某某单位不进,非专业不对口不干的想法是不可取的。
(三)调整择业心态,提高心理承受能力
事实上,大学生的很多就业方面的问题和心理疾病与自身的择业心态、心理承受能力有关,应当注意加强这方面的调适。
1.科学地把握择业期望值
择业期望值是择业心态的重要内容。所谓择业期望值,就是指个人要获得的职业位置对自己在物质、精神上的需求满足的程度。如工资收入、福利待遇如何,工作环境和条件怎样,个人的能力、特长和抱负能否得以施展等等。一个人的择业目标能否实现,除了个人才能、机遇等条件之外,主要决定于自己对择业期望值高低的选择。一般情况下,择业期望值越高越易产生心理不平衡。
一般说来,每个人都希望获得一份能更多、更好地满足自己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需要的工作。但是必须看到,要使这种需求变为可能,要受到自身条件和客观因素的制约,如果不能把握好恰当的“度”就难免走入择业误区。因为现实生活中,要实现过高的期望值是很不容易的,往往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坎坷、矛盾和挫折,必然会引起各种各样不良的情绪反应,如急躁、抱怨、忧愁、抑郁、伤感、惶恐等。特别是过高的期望值一旦遇到重大挫折或受到强烈的劣性刺激都会在心理预期上产生巨大的落差,如未能及时正确地“处理”,就会造成心理创伤。
把握择业期望值,首先要确立恰当的期望值,这里应该注意两点:第一是防止偏离自己的择业目标。择业目标的确定要从自身特点和社会需要考虑,确定择业期望值也应如此。如果偏离自己的职业兴趣、专业特长和实际能力去选择,就失去了自己的优势,偏离了自己的择业目标。第二是防止期望值过高。期望值过高容易使人陷入两种困境:一种是由于超出现实的可能,使你在择业时屡屡失败;再一种是即使侥幸获胜,也会因自身能力不及、工作无法胜任而处于被动。心理学研究表明,如果强迫在低层次的职位上工作很称职、很快乐的人去争取不适合自己的高职位,极有可能会使他们患上十二指肠溃疡(该病是心身疾病的代表性疾病,其发病与复发多与心理因素有关)。因为他们所受的压力和责任,并不是他们的生理、心理素质所能承担得了的。因此,只有正确评价自己,确立适度的经过努力即可达到的期望值,人的心理才会进入积极的良性循环,从而促进身心健康。
其次是要合理调整择业期望值。调整择业期望值,通常采用的是“分步达标”和自我调整的办法。所谓“分步达标”,即确定一个总的期望值,再将总的期望值分解成几个阶段性目标逐步付诸实施。在实施过程中,如果发现自己所选择的阶段期望过高,就把它移作下一阶段的期望目标。自我调整,就是自己对职业位置的希望,按其主次分成不同层次,首先满足主要的需求,然后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必要的调整,直到个人意愿与社会需求二者相吻合。
2.转变角色,强化求职角色意识
在“学而优则仕”的旧观念影响下,一部分大学生认为考上大学就理应得到社会的优待、得到理想的工作,加上大学阶段是一种单纯而有保障的生活,学习、生活、交际、娱乐都很有规律。在这样的环境里,更容易萌发浪漫的情调和把未来理想化,容易产生等、靠、要思想。几年大学生活即将结束,毕业生在离别母校、踏上社会之前,最重要的就是在心态上要有求职就业的心理准备,就是要转变角色。
所谓转变角色,主要是指由一个“天之骄子”的大学生,转变为一个现实的社会求职者。抛开浪漫,抛开幻想,认识自己所处的真实地位和充满竞争的社会现实,实事求是地面对就业这样一个现实。要想正确地选择职业,就必须转变角色,不能把学校、家庭、亲友及同学所给予的关心、呵护、尊重当成是社会的最终认可,而要摆正自己的位置,客观、冷静地进入求职状态,认识社会,了解社会,以自身的实力,积极主动地去适应社会需要,在选择社会职业的同时,也接受社会的选择,正确地迈出人生这关键的一步。
3.保持良好的自我认知,科学地自我分析、自我评价
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以及日趋激烈的就业竞争,大学生的择业压力很大,对于没有社会经验的他们会感觉无所适从,出现对自我认识的偏差,出现种种心理问题。这不仅会影响到大学生的择业,而且会影响到个人的身心健康甚至会把这些消极的因素带到将来的工作当中去。这就要求大学生要认真进行自我分析与自我评价,保持冷静的思维,以平常心面对生活中所谓重大的抉择。
大学生在就业、择业的准备阶段,就要学会全面客观地评价自己,并要根据自己的气质、性格来选择相应的工作种类,避免出现盲目从众的心理。求职时,要学会正确地看待自己的优势和不足,尽量扬长避短,正确地和他人作比较,既不要因为暂时的成功而自满自负,也不要因为一时的挫败而自怨自艾。要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及时改善自己的身心状态。在激烈的社会竞争当中,寻求一份适合自己的职业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只有不断地认识自己,在摸索和前进中总结经验教训,才能不断地成长和壮大起来,才能“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择业只是我们面向社会的第一步,以后的工作中难免会有更多的艰难险阻在等待着我们,只有在这一选择过程中学会自我分析、自我评价,调整好自己的心态,将来才能够在社会中立于不败之地。
4.树立择业信心,积极参与竞争
自信是大学生成才的基础,也是择业成功的前提,过低地估计自己,遇事畏首畏尾,悲观消极不敢竞争,就不可能取得择业成功。毕业生应该清醒地认识到,大学生毕竟是我们国家中受过高等教育的专门人才,经过四五年的学习也基本上掌握了相关的知识和技能,因而对择业应该充满信心,敢于参加竞争。但在现实生活中,有些毕业生在择业时缺乏自信,不敢竞争。如某高校一计算机专业毕业生到海南某中学准备试教。老师们闲谈中提到了一个名额起码有七八个人竞争,说者无心,听者有意。该生留下一张纸条,匆匆离去。纸条写的是:刚才我听到竞争如此激烈,心理压力很大,自知成功机会很少,不想在学生面前献丑,故不辞而别。此事传开,被人们引为笑谈。这位学生缺乏自信和竞争意识临阵脱逃,其表现实在令人失望。
现代社会处处存在竞争,竞争是无情的优胜劣汰。没有自信这一点就注定他与成功永远无缘,自卑与退缩足以毁掉一个人。如此畏惧尝试的人,机会只能一个一个地从他手中溜走。实践证明相信自己,敢于竞争往往是成功的开始。1996年大连理工大学举行毕业生供需见面会,有1 400多人参加,过去一向不被看好的自费生不等不靠,主动出击,结果招聘会上第一批签协议的就是计算机系自费生李彬、陈理。他们不惧怕与他们同时竞争的一些名牌大学的对手,信心十足地顺利通过了大连信息中心的笔试、面试,通过学校的招聘会被录用。当记者问他俩对自己择业有何感想时,他们异口同声地说,尽管他们处于不利地位,但只要有实力、自信、敢于竞争,“幸运之神”就会降临。可见,面临社会选择的毕业生,在推销自己的时候,应该有一点“敢于献丑”的精神。迈向社会第一步难免有一些“怯阵”的感觉,但是不去“班门弄斧”,其斧术何以能提高,敢于尝试才有成功的希望。只要平时多练点真功,只要相信自己,抓住每一个机遇,勇于竞争,成功才会属于自己。
5.全面辩证地看待社会风气,保持客观的心态
社会上一些不正之风不可避免地影响到高校毕业生的择业就业,每年总有一些毕业生靠拉关系、走后门而找到理想的工作,但这毕竟是少数。广大毕业生对此应有一个全面的分析和正确的认识。否认拉关系、走后门的现象不是实事求是的态度,但过分夸大这些不正之风的作用,对择业就业也是没有好处的。因为它一方面容易使人把希望寄托在找门路上,而不是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自身素质上,另一方面容易使人丧失信心,不敢凭本事竞争。实质上,任何社会、任何时候,社会风气绝对纯净是不可能的,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正之风的市场越来越小了。
就现阶段毕业生择业来讲,不正之风影响正在缩小。这是由于:其一,毕业生就业制度、政策、法规逐步完善,可钻的政策“空子”少了;其二,党和政府大力加强反腐倡廉,加强民主监督,公开办事程序,以权谋私的可能性小了;其三,各级国家机关、各类企事业单位都在实行改革,“吃大锅饭”的时代已经过去了,用人单位不得不讲究进人的质量。在这样的大趋势下,即使有少数人能通过不正当途径找到好单位、好工作,随着改革的深化,无德无才者迟早会被拉下马来。所以,广大毕业生应该以提高自身素质为重,积极参与竞争,而不是悲观消极,怨天尤人。
6.努力提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
对于择业中的所有心理矛盾冲突、心理障碍、心理疾患的调适防治,关键的还是在于提高毕业生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只要自身心理素质好,就可以经受任何风浪、波折的冲击和考验。
一方面,大学生平时要加强自身心理素质的训练、培养。其一,在日常生活、学习、工作中,要有意识加强心理素质培养,尤其要注意培养坚强的毅力和意志;其二,加强性格、品质方面的修养,造就乐观向上、健康、开朗的人生态度。
另一方面,在择业时要有承受挫折的准备。世间上的事物发展不可能总是一帆风顺,择业也是如此,既有成功的可能,也有失败的可能。毕业生在求职时就应有“一颗红心两种准备”,即既准备成功也准备失败。一旦失败,要正确认识。应聘失败只是失去了一次选择职业的机会。在人的一生中,特别是在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择业的机会很多,俗话讲,“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一次此处的落聘也许就是彼处更好职业的中聘契机。因此,失败之后,求职者应当正视现实,针对失败原因进行自我调整,在下次机会到来时还可根据自己的知识、技能以及前次的经验和教训再去选择职业,完全没有必要因一次求职不成功而灰心丧气,要坚信天生我才必有用,车到山前必有路。
二、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中心理问题的调适方法
随着教育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高校毕业生就业制度已全面走向“双向选择、自主择业”的新机制。对于一名即将毕业的大学生来说,在择业过程中运用相关的调适方法,积极调整好择业心态,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积极参与竞争,勇敢地迎接挑战是非常重要的。下面我们探讨大学生进行心理调适的相关方法。
通常来说,大学生可以采用以下的方法来进行心理调适:
(一)理性疗法
克服过度焦虑的情绪,最根本的办法还是利用艾利斯的理性疗法,即用理性认识代替以偏概全,糟糕透顶等非理性认知,树立正确的择业观,正确认识自己、正确认识社会,在双向选择中,确立职业定位,寻找工作机会。
(二)宣泄法
当求职受挫、心情不爽时,可以用宣泄疗法。一是倾诉:可以找同学、朋友、心理咨询师诉说自己的烦恼和委屈,一吐为快。二是大哭一场,发泄心中郁闷情绪,美国生物化学家弗雷说过:“强忍不哭,把眼泪咽下去,等于慢性自杀。”三是写日记,写出自己心中的苦闷。四是击沙袋或在空旷地方大喊大叫。宣泄时,要把握分寸,不伤害自己、他人及公私财物。
(三)升华法
升华法是以更加符合社会的规范的动机或行为来代替原有的低层次的动机和行为。哥德因失恋,写出了历史名著《少年维特之烦恼》,就是升华的典型例子。
(四)补偿法
当一个人受到挫折时,改变原有行为方向,以其他能够获得成功的活动来代替,以弥补因失败而丧失的自尊和自信。如失恋后,马上找一个替补队员。在择业过程中,不可能一见钟情,一家应聘不上,分析原因,调整标准,再找一家,以求成功。
(五)积极暗示法
心理学上的暗示,是指个人通过语言、形象、想象等形式,对自身施加影响的心理过程。由法国医师库埃于1920提出,其名言是:“我每天在各方面变得越来越好”。积极暗示能令我们保持好的心情、乐观情绪、自信心,从而调动内在因素,发挥主观能动性。消极暗示会强化我们个性中的弱点,唤醒潜藏在我们心灵深处的自卑、怯懦、嫉妒等,从而对情绪产生不良影响。
如暗示:我是本科生、年轻、有专长,能够找到合适的工作;明天会更好;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只要我坚定目标,一定会有所回报的。
(六)注意力转移法
把注意力从不良的刺激转移到其他事物上或从事其他活动的一种自我调查方法。当落聘后,可以把注意力转到自己感兴趣的事上,如散步、打球、看电影、上网聊天等,防止不良情绪泛化、蔓延,体验积极情绪。
(七)自我安慰法
当一个人遇到挫折时,为防止精神上的痛苦和不安,可以找出一种合乎内心需要的理由来说明和辩解。即“甜柠檬原理”和“酸葡萄原理”。如失恋比离婚好;胜败乃兵家之常事;塞翁失马,焉知非福等。
复习思考题
1.简述职业生涯规划的特征
2.阐述职业生涯规划的六个方面。
3.简述霍兰德的职业兴趣理论的六种人格类型。
4.如何树立正确的就业观念?
课后补充
施瓦辛格的职业规划
四十多年前,一个十多岁的穷小子,身体非常瘦弱,却在日记里立志长大后做美国总统。如何能实现这样宏伟的抱负呢?经过思索,他拟定了一系列目标。
做美国总统首先要做美国州长——要竞选州长必须得到雄厚财力的支持——要获得财团的支持就一定得融入财团——要融入财团最好娶一位豪门千金——要娶一位豪门千金必须成为名人——成为名人的快速方法就是做电影明星——做电影明星前得练好身体,练出阳刚之气。
按照这样的思路,他开始行动。某日,当他看到著名的体操运动主席库尔后,他相信练健美是强身健体的好点子。他开始刻苦而持之以恒地练习健美,他渴望成为世界上最结实的壮汉。三年后,借着发达的肌肉,一身似雕塑的体魄,在以后的几年中,他囊括了各种世界级的“健美先生”称号。
22岁时,他踏入了美国好莱坞。在好莱坞,他花费了十年时间,利用自身优势,刻意打造坚强不屈、百折不挠的硬汉形象。终于,他在演艺界声名鹊起。当他的电影事业如日中天时,女友的家庭在他们相恋九年后,也终于接纳了这位“黑脸庄稼人”。他的女友就是赫赫有名的肯尼迪总统的侄女。
2003年,年逾五十七岁的他,告老退出影坛,转而从政,成功竞选为美国加州州长。他的下一个目标就是美国总统。
他就是阿诺德·施瓦辛格。他的经历告诉我们:科学规划,行动有力,就能成功。
从这个职业规划案例可以看出:职业规划制定的越早、步骤越详细,越能早日实现自己的梦想。不管这个目标多么艰难,自己的现实和理想之间相差多远,只要自己有恒心、有切实可行细致的计划,并一步一个脚印踏踏实实地去完成,就一定能实现自己远大的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