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1.7.2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影响

第二节 大学生常见挫折及其影响

一、大学生常见挫折

大学生处于青春后期和青年前期的过渡阶段,面临着从幼稚走向成熟,由依赖走向独立,由家庭学校走向社会的成长,成长是快乐的,同时成长也是痛苦的,就像从爬到走的过程,在享受成长的快乐,塑造自身能力,实现个人理想的过程中,总会有跌跌撞撞、磕磕绊绊。毋庸置疑,大学生仍然是一个学生,生活在学校里,身份依然是学校的学生和父母的孩子,主要任务还是学习,所处的环境相对简单。但是由于自身自我意识的发展,大学生渴望友谊,希望有知心朋友,并且由于生理心理的发育,开始思考爱情、渴望得到爱情,同时也面临着离开父母步入社会,开始独立的生活。由于这些变化,也由于应试教育限制了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面对这些扑面而来的人生课题有点应接不暇,常常会在学业、人际交往、求职就业、恋爱、生活适应等方面体验到挫折。一般而言,低年级学生,将面临大量适应新的成长环境的问题,在生活习惯、专业学习、人际关系、经济来源等方面经常会遇到各式各样的挫折。高年级学生,越来越关注就业问题,在求职择业过程中也常常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

(一)大学生活适应不良

大学生活不适应常从大学一年级开始,随着时间的推移,不适应的同学逐渐减少,只有少部分大学生整个大学期间都不适应。大学生活与中学生活有很大的不同,学习方面,学习主要靠自学,课程要自己选,没有人监督,没有平时测验;生活方面,大多数大学生来自外地,生活要自己安排,要自己理财,自己买衣服等;人际方面,有的同学第一次住校,不适应集体生活,不会处理宿舍关系,各方面人际关系复杂,同学关系、宿舍关系、同乡关系、恋爱关系、学生组织中的同事关系、师生关系,对大学生来说都是不可回避的现实。哪一个方面不能及时调整、积极适应,都可能成为挫折的来源。

大学生最常见的不适应,主要表现在感到迷茫痛苦,找不到自己的位置。上大学后,同学之间的比较不再以学习成绩作为唯一指标,多才多艺有能力的同学容易成为大家关注的焦点。面对来自五湖四海的同样优秀的同学,很多原来中学时代的宠儿,也不再是尖子生。面对这样的现实,大一新生很容易找不到自己的位置,感到挫折。

例如,一年级男生振玺从小学到高中从未交过学费,还多次获得奖学金,升高中时,各校展开生源大战,振玺被市一中以五万元的高价“买到”自己的学校。振玺老家养牛为生,邻居羡慕地说:养牛不如养个好孩子,既光宗耀祖,还能赚钱。他一向都是老师的宠儿、家族的骄傲、同学羡慕的对象。当他以优异的成绩考入天津一所以纺织闻名的高校后,却突然发现自己很多方面都不如同学,自己不会唱歌,不会跳舞,不会说相声,不会弹琴,口才也不好,长相也不好,简直是一无是处。他把唯一的希望寄托在学习上,那是他一切荣誉的来源,所以他天天去上自习,泡图书馆,老师也经常以他为例教育其他同学。他一向以学习刻苦为荣,觉得自己得到了老师和同学的认可,虽然嘴上说没什么,但心里很高兴。可是没有想到的是,期末考试结束了,自己的成绩也不好了,竟然有一门功课不及格,而那些天天参加社团活动的成绩却很不错。他觉得特别委屈,觉得老天不公,痛苦不已,感觉自己在同学面前无法抬头,认为大家都瞧不起自己,老师也会对自己失望。同时觉得自己没脸回家,无法面对父母、过去的老师和同学。当老师再以他为例教育大家的时候,他觉得老师在故意侮辱自己。于是他选择了逃避,悄悄地离开了学校,回了家乡。后来老师劝说无效,他最终选择了退学。

大一一个普遍的现象就是“白天鹅变丑小鸭”现象。很多同学无法接受自己失去昔日众星捧月的地位,无法接受自己的“平凡”,不愿面对自己感受到的同学“比自己强”,并且没有发现自己的与众不同之处,很多同学为了不去面对这种内心痛苦,宁愿放弃与同学比较,而选择休学或者退学。还有的同学身体上出现了许多问题,诸如胃疼、偏头疼、疲倦无力等。

(二)人际交往中的冲突

人有其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人的社会属性是人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标志之一,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脱离其他人独自快乐地生活。如果大学生善于与周围人保持良好的关系,维持顺畅的信息沟通和情感交流,有助于大学生快速适应环境,获得安全感、归属感、获得相互的尊重和理解,促进相互学习、能力的发展。如果人际关系不良,就会使人处于莫名的焦虑不安中,感到无助、孤独,甚至引起心理疾病和行为问题。

下面介绍一个缺乏主动交往、融入集体能力的大学生的例子。一个不善于主动交往,但又渴望别人和自己主动交往的男生小霸,以表面上不屑一顾、无所谓的态度来应对人际关系。随着入学时间的增长,大家越来越熟悉,而小霸则感觉大家都不愿意和他交往,觉得大家在孤立他,所以经常找茬,语言攻击那些他认为组织大家孤立自己的同学。这样一来,大家都真的不愿意和他交往了。他只要一回宿舍,本来谈得热闹的同学们立即安静下来,转身做其他事了,并且其他同学做什么都呼朋唤友,大家一起做,唯独他从来都是独来独往。但是他一直抱有你们不理我,我凭什么先理你们的想法,觉得大家都在和他作对,觉得什么都不顺利,变得脆弱敏感,总觉得大家在奚落他,经常和同学吵架,心情非常苦闷。

下面介绍一个由于同学之间的竞争导致人际紧张的案例。小李和小王是舍友,脾气相投,成为了好朋友,他们能力都很强,一个是班长,一个是学习委员,平常在一起无话不谈。最近班里要改选,小李想继续担任班长的职务,并将自己的愿望向小王表达了。小王对他说没问题的,他一定会支持他的。可是改选结果出乎小李的预料,小王当上了班长。小李百思不得其解,后来才知道原来小王也想当班长,并且在改选前一直在拉票,还请班里的多个同学吃饭,请他们支持自己。得知这件事后,小李非常气愤,找到小王理论,两人吵了起来,并大打出手,结果两人反目成仇,昔日的朋友成了冤家对头,两个人还都受到了学校的处分。

(三)能力与期望之间的矛盾

学习与社会能力的锻炼是大学生生活的两个重要方面。很多同学在这两个方面无法协调,顾此失彼,手忙脚乱。有的同学花百分百的时间学习,追求成绩优秀,忽略了能力的锻炼,结果在毕业找工作时后悔莫及;有的同学致力于能力的锻炼,忽略了学习,结果有功课不及格;有的同学什么都追求完美,结果把自己折磨得精疲力竭,得不偿失。所以大学生一定要对自己的能力,包括实际能力和潜能都有一个很好的认识,同时对自己的期望,也要基于对能力的认识,实事求是的评价自己,建立合理的期望。期望太高,不顾现实条件,妄想抓住自己的头发离开地球是徒劳的,注定会饱受挫折的。如果对自己的期望太低,不能充分发掘自己的潜能,看着和自己差不多的人,一个个成功,自己和他们差距越来越大,也会自觉形惭,备受挫折感的侵袭。所以大学生客观认识自己的能力,建立适当的期望,是减少挫折的有效手段

(四)求职就业路上的坎坷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考上好大学,上个好专业,将来能找到一份满意的好工作,当然在寻找工作的过程中,不同的人会有不同的表现。有的人从兴趣出发,专注于自己的内心的需要,为自己量身定做了适合自己的职位和职业发展方向,成为了自己的作品;有的人专注于目前的社会需要,考虑现实的问题而选择了自己的工作,按照工作要求塑造自己的能力结构;还有的人对自己需要的东西还不是很明确,习惯了和同学比较,习惯了在比较中获得满足感,而工作之间实际上是不具可比性的,一个人喜欢的工作,对另一个人来说可能是一个苦差,结果习惯于比较的同学在求职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遭遇挫折。

下面让我们来看看小胡的例子。小胡是北京某著名高校电气与自动化专业的学生,学习成绩优秀,性格外向活泼,组织能力强,担任院学生会主席,人际关系好,有上进心,具有远大的理想,一直希望找到一个各方面都非常好的工作单位。在面试中他表现突出,参加了几家公司的面试,几家单位对他都很满意,向他发出了录用通知。可是他总是和同学比较,一看到别人找到一份不错的工作,心里就会比较,自己比他强,怎么工作也不能比他差吧,于是拒绝了对他有意的单位,继续寻找更好的单位。这样来回耽搁,最后毕业时也没找到工作。

大学过程中,一方面是学习专业知识,一方面是培养能力,同时还要在过程中思考自己需要的是什么样的生活,需要什么样的工作,规划好自己的人生。

(五)缺乏专业兴趣

很多大学生缺乏学习动力,在学习上经历挫折是由于对自己所学专业不感兴趣。据调查,大学生在选择专业时除了根据自己的兴趣(47.7%)报考外,考虑的因素还包括热门专业、就业市场、易录取、名校效应等因素。因此当这些大学生进入到大学后发现自己所学的专业与自己想象中的就业前景和兴趣完全对不上,就会感到前途暗淡、心灰意冷,行为上得过且过,没有长远打算,处于一种茫然之中。

例如小超,就读于北京某著名大学的理论物理专业,报考时觉得只要能进入这所高校就实现了自己的理想,不管哪个专业都可以,所以填了服从分配,被调剂到理论物理专业。过了刚入学的兴奋期,一上专业课,问题来了。自己根本不愿上那些专业课,觉得自己当时太虚荣,选错了专业,从此开始羡慕那些选对了专业的同学,情绪一直低迷。不知不觉,期中考试到了,他又遭受了当头一棒,有一门功课竟然不及格。小超心里痛苦极了,他默默地问自己,这还是那个努力学习,考试游刃有余的我吗。

小超只是众多缺乏专业兴趣,导致学业受挫的同学的一员,每年都有许多大学生因为专业没选对而苦恼,甚至有一部分调整无效而草草结束大学生涯,选择退学。

(六)生活上的创伤

失去亲人或重大生活变故都可能给大学生造成巨大的精神打击。

下面介绍一个因亲人突然亡故遭受挫折的个案。一个本来性格外向开朗的小伙子,在他上大二的时候,父亲突然得了癌症,住进了医院。小伙子为了给父亲筹集医药费,每天都坚持做家教,到医院伺候父亲。父亲心疼儿子,趁家人和医护人员不注意选择了自尽以减轻家人的负担。小伙子受到沉重的打击,一下子变得少言寡语,生活陷入一片混乱,最后精神抑郁而无法继续求学。

下面介绍一个因得病造成挫折的例子。一名艺术学院的女生,才上大二就先后获得多项服装表演大奖。接二连三的比赛让她应接不暇,倍感压力,可怕的是大二下学期她患了白癜风,开始只是出现在臀部,还可以继续参加比赛,但是特别担心进一步恶化,四处求医,然而医治无效。祸不单行,本来和他如胶似漆,已经同居的男友,也因为她的病而离开了她。她伤心欲绝,心理压力巨大,但是皮肤疾病与心情有很大关系,她的病情进一步恶化,逐渐到了脸上、手上,她再也无法走上T台。走在校园里,同学们对她的回头率依然很高,当然是由于不同的原因。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变故,她无法自我调节,走进了咨询室。

(七)恋爱中的痛苦

大学生谈恋爱已经是一个比较普遍的现象,据调查,正在恋爱或准备恋爱的大学生,大学一年级占到15%,大学二年级占到25%,大学三年级占到40%,大学四年级占到65%。恋爱中的挫折很容易让受挫折与自己的形象、自我价值联系起来,自尊心强,性格内向的人较难面对恋爱失败。

权莞是一个品学兼优,长相端庄的女孩,从小家教甚严,性格内向,很少与男生交谈,上中学时老师一直将她作为教育早恋同学的例子,夸奖她有女孩子的样子,不和男生瞎说话。但是上了大学后,不知怎么总是不自觉地看一个叫小强的男生,小强个头不高,但男人味十足,行为处事让人佩服,是班里男生公认的大哥。权莞觉得小强就是特别好,对他产生了好感,但又不知该怎么去和他交往。终于有一天,权莞实在受不了了,于是鼓起勇气写了一封信给小强。权莞写了改,改了写,最后终于满意了。权莞像做贼一样,悄悄将信放在了小强的书里。但遗憾的是小强并不想在大学谈恋爱,他一心只想把学习搞好,交朋友的事情他还没有时间认真考虑,于是将权莞约出来,婉言拒绝了权莞。权莞受不了这个打击,一下子变得沉默寡言,神情恍惚,自我否定,认为自己什么都不好,是个书呆子,觉得学习好没用,开始逃课,自暴自弃。

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影响

挫折对大学生的心理具有消极和积极两个方面的影响。人都会面临挫折,挫折情境是客观存在的,关键在于大学生怎样去认识和看待挫折,如果认识得当,吸取经验教训,则挫折可以成为成功的垫脚石;反之,则可能从此一蹶不振,不思进取,挫折成了成功的绊脚石。

(一)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消极影响

挫折引发的消极效应是普遍的、严重的,具体来说有以下几个方面。

1.降低大学生的学习效率

学习是一种复杂的智力活动,学习的效果和效率受到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除了智力水平和知识基础的制约之外,还与学习者的非智力因素有关,诸如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学习时的情绪状态、自信心、对学习结果的预期都影响着学习的效率。当大学生遭遇到挫折时,一方面自信心下降,产生自卑无能的感觉;另一方面,情绪状态长期处于焦虑不安之中,使原有的思维能力受到影响,从而大大地降低学习效率。

2.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与生活能力

大学生受到挫折后,容易出现情绪波动和行为问题。如果持续频繁遭受挫折,则可能导致神经系统功能失调,失眠、多梦、易激惹、情绪低落等症状出现。这样不但会大大降低大学生的思维能力,无法正常学习,还可能会使大学生生活能力和工作能力下降,人际回避,无法正常完成学业。

3.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

大学生遭遇到挫折,不能实现目标,其整个身心状态都处于一种紧张、压抑、焦虑不安的状态。这种消极的心理能量如果长期得不到释放,就会损害大学生的身心健康,有时可能成为发病的诱因。如果长期处于压抑焦虑之中,一个人的食欲便会明显下降,睡眠也会出现反常,这样就会严重影响身心健康,严重的会导致神经衰弱、神经官能症等。

4.促使大学生改变性格与出现行为偏差

当大学生遭到重大挫折或持续挫折而又无法做出相应的调整时,就会使某些行为反应形成相应的习惯模式或人格特征。受挫的大学生处于应激状态下,感情易冲动,自控能力较差,不能正确评价自己的行为及其后果,就可能会作出违反社会规范的行为。如有些大学生受挫后,容易酗酒闹事或挑衅斗殴,甚至走上犯罪道路。

(二)挫折对大学生心理的积极影响

挫折也有积极作用,挫折孕育成功。对大学生来说,挫折的积极作用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1.有利于磨炼大学生的性格和意志

坚强的性格和意志,往往是长期磨炼的结果。多数大学生生活在较好的家庭与学校环境里,虽然这种环境有利于他们的成长,但也降低了他们对挫折的适应能力,不利于坚强性格的形成。一旦遇到挫折,将会承受更大的压力,那么他们承受挫折的能力可能就会更强,就能更清醒,更深刻地认识所面对的问题,其性格也就变得更坚强。

2.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情绪反应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当大学生面临困难或挫折时,其神经中枢受到强烈的刺激会引起情绪激动、精神集中。使整个神经系统兴奋水平提高,在这种情况下,人的精神焕发,思维加快,情绪反应能力大大提高。同时,在解决困难和对付挫折的过程中,大学生可以从中学到经验和方法,正所谓“吃一堑,长一智”。

3.有利于大学生正确地认识自我,提高生活适应能力

许多大学生对社会、对自己有一些不切实际的想法,当他们用这些想法来指导自己的行动时,就容易出现挫折。挫折的产生无疑给他们吃下一粒清醒丸,使他们对自己作出一个合乎实际的评价,同时也使他们对生活、对社会有一个较为客观的认识,从而增强其适应现实生活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