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挫折概述
一、什么是挫折
(一)挫折的概念
挫折就是指人们在某种动机的推动下,在实现目标的活动过程中,遇到了无法克服或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使其动机不能实现、需要不能满足时,所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情绪反应。比如有一位大学生,入学之后,就进行了精心的生涯规划,对自己要求很高,学习非常刻苦,不仅英语过了六级,还向第二外语发出了挑战,要在上大三之前能用日语自由交谈。为了完成这个目标,每天要求自己在完成正常学习之外,听4个小时的日语。为了充分利用时间,他利用晚上回宿舍后睡前的时间听听力,但是同学们闲谈打闹,他受到干扰。为了不受干扰,他就把耳机音量调到最大,在坚持了几周之后,他发现耳朵开始流血,听力下降,最后导致了器质性耳聋,无法继续学业。这名大学生面对这残酷的事实,感到无奈与悔恨。
(二)挫折的产生过程
挫折的产生主要经历以下五个步骤:一是个体需要在诱发刺激的作用下形成动机。二是在动机驱使下采取有目的的行为。三是使需要不能获得满足或目标不能实现的内外障碍或干扰目标实现的情境状态或条件,称为挫折情境。挫折情境可能是实际存在的客观实在,也可能是当事人想象的,自以为无法克服的障碍和干扰。例如大学英语四级考了三次还没通过,申请贫困生认定没有成功,竞选班干部落选等。四是对挫折情境的知觉、认识和评价,称为挫折认知,不同的人对相同挫折情境所进行的知觉、认知、评价不同,个人的过去经验,知识结构,个性也会影响当事人对挫折情境的知觉判断。对挫折的认知直接影响到当事人对挫折的反应。五是因感受到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和行为反应,称为挫折反应,如焦虑、悔恨、自责、愤怒、冷漠、攻击、逃避等。
在挫折产生的过程中,挫折认知是挫折产生的最重要因素,因为只有在挫折情境被知觉后人们才会产生挫折感。比如一位服装表演专业的女大学生,因为自卑而寻求心理咨询。她自卑的原因是身高太低,而事实上她身高175厘米。在上大学以前身高是她自信的来源,在高中阶段,漂亮高挑的她备受老师同学的关注,是整个校园的焦点。上大学之后,同班同学都在180厘米以上,过去的光环和赞美一去不复返,她感到成为名模的理想是那样的虚无缥缈,身高成了她挫折感的来源。这个案例让我们看到,同样的事实,不同的认知,就会有不同的感受。所以,挫折感的实质是当事人的一种主观感受,当事人是否有挫折感和挫折反映的强弱,主要取决于当事人对挫折情境以及对自己动机、目标与结果之间关系的知觉、认识和评价。
(三)挫折产生的原因
1.挫折产生的客观因素
(1)自然因素。个人能力无法预料或避免的天灾、意外事件、衰老、疾病、亲友的生离死别等。比如1976年唐山大地震,1998年特大洪灾,2008年的汶川地震,都是人类不可预期和规避的特大灾难。在这样的灾难面前,不仅当事人,甚至整个人类都感到无能为力、无可奈何,感到不安、恐惧,陷入深深的挫折感。
(2)社会因素。个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遭受来自政治、经济、法律、道德、风俗、习惯、人际关系等方面的挫折。比如“文化大革命”,9.11恐怖事件,错误的政治运动和恐怖活动让无数人的远大理想成为泡影,美好生活成为回忆,处于一种不知路在何方的茫然体验中,感到挫折、无奈。
(3)家庭因素。家庭变故、家庭教育不当容易使孩子产生心理上的紧张、焦虑和失落,对大学生的挫折心理都有直接或间接的影响。比如有一位大学生小刘,从小家境殷实,环境优越,考上了理想的大学,并做好了毕业后和女友一起出国留学的准备。但是不幸发生了,父亲做生意被骗,一夜之间倾家荡产,祸不单行,父亲急火攻心,瘫痪在床。原来活在蜜罐中的小刘需要为学费发愁,还要照顾父亲,非常的辛苦。这时女友也提出要分手。经历了这一系列的挫折,小刘痛苦不堪,不再相信爱情,不愿与人交往,变得冷漠、麻木。还有一位大学生小母,积极向上、努力学习,父亲在内蒙老家办养牛场,身体很好,感冒了,找中医调理,没想到一副药下去,立即死亡。原来卖药的服务员抓错了药,错放了有毒药品。这一变故如同晴天霹雳,小母面对这突如其来的打击,本来积极向上的小母变得消极低沉,经常一句话挂在嘴边:“这有什么用呢?谁知道什么时候死呢?何必那么努力呢!”
(4)学校因素。学校环境对大学生的心理挫折有直接影响。例如,大一新生往往对大学校园与大学生活有着美好的憧憬,但现实中的大学校园环境及设施往往与大学生想象中的“天堂”有一定差距,学校硬件设施、教室环境、食宿环境不能满足学生的需要;个别教师授课内容陈旧、教学方法单一等问题;学校在管理上过分强调统一,不能兼顾学生个性差异;校园文化生活单调,甚至缺乏校园文化生活等。这些因素都会引发大学生的挫折感。
2.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
挫折产生的主观因素是指挫折来自受挫折本人的因素,包括生理因素和心理因素。
(1)生理因素:身材、容貌、健康状况、生理缺陷等先天因素所带来的限制。比如一位女生,身高160厘米,但想考服装表演专业,屡试不第,备感挫折。一位大学生想修心理学第二学历,但是天生色弱,体检不能通过,感到很失望。
(2)心理因素。引发大学生挫折产生的心理因素主要有认知方式、归因方式、既定目标、能力、气质、性格、自我意识、挫折容忍力等。
第一,个人认知方式。所谓认知就是人们看待事物的方式,包括一个人的思想观点、对待客观事物的思考模式、评价标准、对人对事物的基本信念等。正如合理情绪疗法的基本观点,我们的情绪不取决于事件本身,而是取决于我们对事件的看法。任何心理问题都有其根源,而最普遍的根源就是对生活事件的不合理认知。有的人面对挫折情境,总能看到危机中蕴含的转机,而有的人则唉声叹气,觉得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第二,既定目标。挫折与个人的目标相关。个人的目标应当符合自己的实际。如果一个人制定的目标过高,超越了自己的实际能力,目标不能实现时,就会感到挫折。如果一个人制定的目标过低,轻易就能实现,对自己没有挑战性,那么虽然不会因为目标无法实现遭受挫折,但是如果长期如此,则会能力没有发展,落后于同龄人而备感挫折。可见,目标过低或过高都会导致挫折,只有立足自己的现实情况,树立中等强度的目标,“跳一跳,摘苹果”,才有利于一个人体验成功,培养自信,发展能力,完善自我,才能从根本上减少和应对挫折。
第三,个性心理特征。一个人总是在个性倾向性(如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价值观等)的作用下,在一定活动中表现出特定的个性心理特征。一般来讲,个性有缺陷的人容易遭遇挫折,因为他们往往以偏激、消极、悲观、敌对的态度来看待客观世界,他们很少看到危机中的转机,看到挫折积极的一面。他们的挫折阈限较低,容易产生挫折心理。性格孤僻、敏感多疑、内向害羞的大学生,在人际交往中容易过于敏感,别人一些无意的小动作,都能被他们理解为某种特定含义,是对方敌意的行为,进而影响到他们的情绪。他们易于感到焦虑、抑郁,又难以排解这些消极情绪,因而更容易陷入挫折体验。
第四,自我意识。自我意识在大学生对自己的自我认识、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对一个人认识自我、认识外部世界起着关键的作用。如果一个人自视甚高,没有缘由的具有我与众不同的优越感,觉得别人应该尊重自己,重视自己,当面对现实挫折情境时就会觉得怀才不遇,别人轻视自己,故意和自己作对,从而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产生攻击行为。如果一个人自卑心理严重,觉得自己一无是处,不敢尝试新的行为,个人能力的发展就会受到限制,真的变成一个能力不如别人的人,面对现实问题,无法解决,经常遭遇挫折。
第五,个体挫折容忍力。“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挫折难以避免,但是不同的人面对同样的挫折情境反应非常不同。有的人反应强烈,痛不欲生;有的人若无其事,谈笑风生;有的人越挫越勇,百折不挠;有的人一蹶不振,自暴自弃;有的人念念不忘,耿耿于怀;有的人拿得起,放得下,重起炉灶,东山再起。这种种不同,就体现着个体挫折容忍力的不同。什么是挫折容忍力呢?美国心理测验专家罗森茨威格如是说:“挫折容忍力就是抵抗挫折而没有不良反应的能力”,即个体对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在心理上的适应性、耐受性和应对能力。
挫折容忍力与下列因素有关:
(1)生理因素:人的心理和生理是相互影响的,不管是从我国中医学的实践经验还是从现代医学的实证研究都得到了很好的证明。神经类型属于强、平衡、灵活型的人比弱型或强而不平衡型的人挫折容忍力高;疲倦、睡眠不足、饥饿、经常倒班的人更容易体验到挫折感。一个四肢健全的人可能不会太在意他人在自己旁边议论一个残疾人,而一个残疾人可能会非常敏感,觉得在说自己。一个体弱多病的人遇到挫折可能会加重已有疾病或容易患其他疾病,所以会回避挫折,缺乏面对挫折的勇气。而一个身强体壮的人会较少考虑挫折对自身健康的影响。
(2)社会经验:一个从小到大没有受过挫折的人,长大后对挫折的承受力便会比其他曾经历过挫折的人低。生活阅历丰富、饱经风霜的人,从小受到适当的教育和训练的人,学会了摆脱挫折技巧的人,挫折容忍力就高。当然,任何事物都有个适度的问题。若小时候受到的挫折太多太严重,可能很难恢复,导致挫折容忍力也比较低。此外,挫折容忍力与人们对困难、失败和不幸的预期也有关系。
(3)文化素质: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对于同一事物的态度不同,所造成的打击、压力、威胁也就不同。
(4)人格因素:情绪不稳定的人,意志薄弱的人,在童年时遭受冷遇的人或受到溺爱的人,没有学会摆挫折情境的技巧,就容易遭受挫折。
(5)挫折频率:同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如果频繁遭遇挫折,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面对这种叠加性的挫折,挫折容忍力就会下降。平常不会引起很大情绪反应的挫折情境在这个时候也会引起个体强烈的情绪反应。例如,一向大度开朗的小苟,作为班长,工作积极,乐于助人,很少与人斤斤计较,可是最近考试挂科了,班委换届选举又失败了,女友又分手了,心情极度郁闷,好朋友一句无心的玩笑话惹得他火冒三丈,与好朋友大吵了一架。
(6)社会支持:社会支持指的是个体在社会上能够获得情感支持或物质支持的地方。通常包括父母、亲人、朋友、老师、同学和社会上的支持机构。如果一个人处于一个大家族中、朋友多,自己又善于向社会支持机构求助,则挫折容忍力高。因为当个体遭遇挫折时,可以寻求社会支持来改变挫折情境,即使不能改变,也可以有很多出口倾诉、宣泄。当获得朋友、家人的支持安慰时,痛苦就减轻了。而当一个人家庭不幸福,没有朋友,内向孤独,不敢或不愿、不会向他人求助,则这种人挫折容忍力低,容易陷入强烈的挫折体验中,不能自拔。针对自杀个案进行分析发现,选择结束自己宝贵生命来应对挫折的人,他们的社会支持系统和寻求社会支持的能力大多很弱。
(四)挫折的类型
1.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
按挫折的严重程度可将挫折分为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一般性挫折是指人们在一些不太重要的事情上遇到的挫折,通常对人的影响较小;严重性挫折是指个体在与自己关系密切和意义重大的事情上受到的挫折,常常引起强烈的情绪反应,对人的影响较大。需要特别注意的是,挫折具有累积作用,长期、频繁的一般性挫折和严重性挫折造成的伤害一样,甚至更甚。
2.暂时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
按挫折持续的时间可将挫折分为暂时性挫折和持续性挫折。暂时性挫折是指持续时间较短的挫折,一般情况下,随着事情的发展,挫折感会自然消失;持续性挫折,又称逆境,是指持续时间较长的挫折或连续发生的挫折,通常挫折情境持续时间较长并具有稳定性,使人处于长期、持续的紧张焦虑和挫折感之中。持续性挫折对人的影响较大,可能导致个体适应不良、社会功能受损甚至个性改变。
3.实质性挫折和想象性挫折
按挫折的现实性可将挫折分为实质性挫折和想象性挫折。实质性挫折是指实际存在的挫折;想象性挫折是指挫折并没有实际发生,是当事人对未来受挫情境和后果的想象。想象性挫折有时会给当事人带来很大的消极影响,使人在没有受到实际挫折的情况下,极度紧张焦虑,不敢去采取行动,尝试新行为。
4.外部挫折和内部挫折
按挫折产生的来源可将挫折分为外部挫折和内部挫折。外部挫折是由于外部条件的限制产生的挫折;内部挫折是指由于自身条件的限制所产生的挫折。
二、挫折的理论
有关挫折的研究,一直是心理学界关注的热点,不同学派对于挫折有不同的假设与理解,从而形成了不同的挫折理论。
(一)挫折的本能学说
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W.Mcdougall)20世纪提出,个体受挫折而产生的种种行为,均起源于本能。他在《社会心理学引论》一书中给出本能的定义为,本能是在长期进化过程中自由选择所提供的一种遗传的心—物倾向,这种倾向决定它的所有者去感知和注意一定的对象,体验一定的情绪,进行一定的动作,或者至少会体验到进行这种动作的冲动。他还认为人和动物的行为都是有目的性的,只是目的性的程度高低不同。一切行为都是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策动和维持这些行为的动力是本能,如果消除这些本能倾向极其有力的冲动,有机体将不能进行任何活动。此外,本能和情绪关系密切,似乎每种本能都有其对应的特殊情绪。在麦独孤看来,人在活动中遭受挫折而产生的情绪及由此而引发的各种挫折行为反应都是本能冲动的结果。
(二)精神分析学派对挫折的理解
弗洛伊德把人格分为本我、自我和超我,把人的意识分为无意识、前意识和意识三个水平。无意识即潜意识,由许多原始的冲动、本能及被压抑的欲望所组成,其中以性欲为主。弗洛伊德认为,当一个人的本能和欲望受到压抑而无法满足时,就会产生挫折感,被压抑在潜意识中,成为支配行为的动机。弗洛伊德认为,无意识是心理活动的基本动力,是人的动机、意图和行为的源泉。在意识和潜意识之间,存在着前意识。所谓前意识,就是无意识中可以意识化的部分。“本我”代表潜意识,是最原始的、与生俱来的部分,但他不能与外界直接接触,而是隐藏起来的部分;“超我”代表良心、社会准则和自我理想,是一个人道德感的部分;“自我”则处在“本我”和“超我”之间,以社会所允许的方式表达,并根据外部的需要而活动。弗洛伊德认为“自我”是“检查员”,它的很大一部分能量消耗在压制和控制“本我”的冲动上,以此保持相对平衡。但“本我”也不是总受压抑的,一旦释放出来,就可能会遭遇到“挫折”,继而失去平衡,导致精神疾病的发生。
(三)挫折—攻击理论
挫折—攻击理论是由美国耶鲁大学社会心理学家多拉德(J.Dollard)、杜波(L.Doob)等人提出的。他们认为,攻击行为往往是挫折的结果,攻击行为的发生总是以挫折的存在为先决条件,同时,挫折的存在也总是会导致某种形式的攻击行为。他们曾经进行过“剥夺睡眠”的实验,实验结果表明,当被试被剥夺睡眠24小时,并被禁止自由活动及不给吃早点后,他们往往采取不友好的语调相互交谈,或通过一些非难性问题等形式攻击实验者。挫折的这种作用可以在广泛的社会关系中充分体现出来。如当经济萧条或战乱之后,人们就容易产生挫折心理;当人们找不到工作,买不到需要的物品,生活的各方面受到限制时,各种形式的攻击行为就会到处可见。
哈弗兰德等人作了历史考察之后提出“挫折—攻击”原则:攻击行为的产生与其受挫折驱动力的强弱与范围、以前遭受挫折的频率、对攻击行为后果的评估等有关。
1969年,波克维茨对“挫折—攻击”理论进行了较大的修正。他提出,应该区分“挫折”和“被剥夺”两个不同的概念。一个人不会单单因为某种东西而遭受挫折,只有当一个人在既定的情境中无法获得他想要的东西时,才会遭受挫折。
三、挫折反应
(一)情绪反应
人们在受到挫折时伴随着强烈的紧张、愤怒、焦虑等情绪反应,可能表现为强烈的内心体验,也可能表现为特定的表情或行为反应。挫折的情绪性反应多为消极情绪,主要表现为焦虑、冷漠、退化、幻想、逃避、固执、攻击、自杀等。
课堂活动:人生曲线
指导语:请在纸上以时间为横坐标,以挫折体验的程度为纵坐标,将过去某个时间点发生的挫折事件根据挫折体验程度在坐标系中描点,回忆印象最深刻的五次。和同学一起分享,说一说:
(1)自己印象最深刻的挫折是哪一次?
(2)当时你的心情怎么样?
(3)该次经历对自己有何影响?
(4)现在重新体验后有何改变?
(5)如果现在遇到类似的挫折,你会如何看待,如何应对?
(二)理智反应
人们受到挫折后,采取积极进取的态度,在理智的控制下所做出的反应。通常,人们在遭受挫折后都会出现紧张状态,都会在某种程度上作出某种情绪性反应,其中,有些人始终被情绪所控制不能摆脱,而有些人则能够及时调整,保持冷静,面对现实,审时度势,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方式对待挫折。例如曹操,在华容道面对挫折,大笑三次,大笑虽然是情绪的表现形式,但此时曹操的笑不是情绪反应,而是理智反应。这时曹操只有笑,才能稳定军心,鼓舞士气,带领部队杀出一条血路,将损失降低到最低。所以曹操华容道之笑,是理智反应,反映了曹操超强的挫折耐受力和乐观应对挫折的能力。
(三)个性变化
挫折对个性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人们对挫折的适应情况,一般是在人们连续经历挫折,对挫折的消极反应如果得不到及时纠正;或者遭受特别重大挫折的情况下产生的。由于导致挫折的情境和条件相对稳定并长期持续,由此产生的紧张状态和挫折反应就会反复出现,久而久之这些反应方式就会逐渐固定下来,使受挫者形成了习惯和一些突出的个性特点。
科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他们把跳蚤放在桌上,一拍桌子,跳蚤迅即跳起,跳起高度均在其身高的100倍以上,堪称世界上跳得最高的动物。然后在跳蚤头上罩一个玻璃罩,再让它跳;这一次跳蚤碰到了玻璃罩。连续多次后,跳蚤改变了起跳高度以适应环境,每次跳跃总保持在罩顶以下高度。接下来逐渐改变玻璃罩的高度,跳蚤都在碰壁后主动改变自己的高度。最后,玻璃罩接近桌面,这时跳蚤已无法再跳了。科学家于是把玻璃罩打开,再拍桌子,跳蚤仍然不会跳,变成“爬蚤”了。跳蚤变成“爬蚤”,并非它已丧失了跳跃的能力,而是由于一次次受挫学乖了,习惯了,麻木了。最可悲之处就在于,实际上的玻璃罩已经不存在,它却连“再试一次”的勇气都没有。玻璃罩已经罩在了潜意识里,罩在了心灵上。行动的欲望和潜能被自己扼杀!科学家把这种现象叫做“自我设限”。
很多人的遭遇与此极为相似。在成长的过程中,特别是幼年时代,遭受外界(包括家庭)太多的批评、打击和挫折,没有得到及时的疏导与激励,于是奋发向上的热情、欲望被“自我设限”压制封杀。既对失败惶恐不安,又对失败习以为常,丧失了信心和勇气,渐渐养成了懦弱、犹疑、狭隘、自卑、孤僻、害怕承担责任、不思进取、不敢拼搏的精神面貌。这样的性格,在生活中最明显的表现就是随波逐流,与生俱来的成功火种过早地熄灭。
(四)行为反应
根据多拉德和米勒的挫折—攻击理论,攻击必然是挫折的结果,但挫折不一定必然导致攻击。不同的情境和个体,面对挫折具有不同的行为反应。内向忧郁者会变得冷漠,攻击自我,诸如生气,自责,甚至自杀。外向宣泄者攻击他人:采取暴力,报复他人,变得易激惹、退化、固执。例如震惊全美的卢刚事件,让人痛心的马加爵杀舍友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