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1.4.1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第一节 学习心理概述

一、学习概述

(一)什么是学习

学习是“学”和“习”复合而组成的词。“学”就是闻、见,是获得知识、技能,主要指接受感性知识和书本知识,包括思的含义在内。“习”是巩固知识、技能,包括温习、实习和练习,包括行的含义在内。学习实质上是学、思、习、行的总称。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从广义上说,学习是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获得个体经验的过程。学习的广义概念既包括动物的习得行为,也包括人的行走、语言、知识、技能、习惯和道德品质等学习。从狭义上讲,学习是专指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步骤地获得知识、形成技能和培养才智的过程。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关于学习的定义有四个:第一要学会生存,要善于学习,易于适应环境。只有适应环境,才能生存;只有很好地适应了环境,才能进一步谋求发展。第二要学会沟通,沟通是一门艺术。第三要学会学习,以适应信息化、适应信息大爆炸;学习要抓住重点、掌握方法;学习要理论联系实际,举一反三。第四要学会技能、适应职业生涯。

孔子说:“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这表明了学习的本质。“习”是“实践”,“学以致用”是一件“不亦乐乎”快乐的事情。现在学生不爱学习的一个根本原因是“只学不习”。影响学生爱不爱学习的因素有三:是否建立正确的学习认知,是否有浓厚的学习兴趣,是否具备学习动机。学习认知、学习兴趣和学习动机都不能靠“讲道理”来传授给学生,生活是最好的老师,教师只要在“习”上做足功夫,学生自然就会好好学习。引导并帮助学生“读好书、长见识、交高人”是教师最要做的三件事,这三件事情是学生“学习动力、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建立的原动力。读好书,引导并帮助学生广泛接触图书,陶冶情操,让学生多读好书,增长知识。教师要学会引导学生选择图书,更要“读好书”。清代曾国藩说过:“人之气质,由于天生,本难改变,唯读书则可变化气质。”陶行知先生是位教育家,他最初的笔名为“陶知行”,经过多年的实践,他发现,其实“知行”不如“行知”,“生活中学”、“玩中学”才是最有效的学习手段,因此他改名为“陶行知”。强烈的学习动机就是“长见识”而来。常言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读书是“学”,行路是“习”。只有“习学”才能“学习”。这句老话现代人改编成了:“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阅人无数,阅人无数不如名师指路,名师指路不如自己去悟”。读万卷书指“读好书”,行万里路指“长见识”,阅人无数指让学生多接触社会,只有多接触社会才能找到名师指路,名师指路就是“交高人”。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生活中处处是高人。人际关系和榜样对一个人成长来说至关重要。交高人,引导并帮助学生广泛接触人际,深入社会,让学生多交高人,树立榜样。这一切的核心都是帮助学生“自己去悟”,悟出来“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和学习目标”,那么学生一定会充满学习动力并享受学习带来的快乐。

学习通常有三重目的:一是学习技能和有关特定科目的知识,并学会做得更快、更好和更轻松;二是培养综合概念技能,学会将同一或类似概念应用到其他地方;三是培养个人技能和态度,能轻易应用于所做一切事情。其实影响学生学习的主要因素有三个方面,爱不爱学习、会不会学习和能不能学习。爱不爱学习是学习态度、学习情绪、学习兴趣、学习动机的问题;会不会学习是学习行为、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的问题;能不能学习是学生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和知识储备问题。学生只有爱学习、会学习、能学习三方面均衡发展,才可能在学习上成为优秀的学生。这三个方面互相促进,相互影响,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会影响最终的学习效果。

(二)学生学习的特点

人需要学习,只有通过学习才能达到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的目标。学生学习是学习的一种特殊形式,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学习人类已有的间接知识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与技能,还要发展智力培养品德,促进健康个性的发展,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不管学生学习什么科目,未来教育体制面临的真正考验是怎样激励学生,并让学生享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要重要得多。学校要教会学生学会思维技巧,如“横向思维法”、“脑力激荡法”、“创造性解决问题法”、“创造的技术”、“高级有序思维法”和“无限的才能”等。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每一个学生建立起自尊。自尊对每一个人的成长与发展至关重要。教会学生具备生活技能,学会怎样学习和具备特定的基本学习能力、体能和艺术能力同样重要。这些方面可以结合在一起,相互促进。因此,学生的学习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具有其独特性。

1.学生的学习是以掌握间接知识经验为主

学生通过教师的系统传授,掌握文化科学知识与技能、社会生活规范或行为准则,使之成为学生自身的精神财富。学生的学习除了掌握间接经验外,还需实践获得直接经验,为更好掌握间接经验做好准备。

2.学生的学习是在教师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指导下进行

教师指导学生体现在学习计划、学习目的、学习内容和学习手段的安排上,体现在学习过程中教师检查和督促学生完成学习任务上,同时还体现在教学生学会思维和学会学习上。由于教师既掌握所教知识的内在联系,又了解学生学习过程的特点,因此,能够保证在较短时间内,采取特殊有效的方法,帮助学生学会学习,完成掌握前人经验和建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教师指导下的学习,并不是一个被动的过程,一方面通过教师的传授,学生能够理解和消化教材,达到知识的获得;另一方面也需要在教师的指引下,让学生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而主动地获取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3.学生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技能,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

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的总目标是要求培养全面发展、具有独立个性的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可靠的社会主义接班人。学生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道德品质的形成过程,也是一个学习的过程,是在掌握系统的科学知识和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有计划、有组织的各种教育活动实现的。

4.学生的学习是在学校班集体中进行

学校最重要的任务是让学生学习怎样学习和学习怎样思考。学校要把趣味性归还给学生学习过程,要给学生创造最佳的学习状态,营造积极的学习气氛。班集体这一特殊团体中的人际交往、人际关系等对学生的学习有重要影响。

5.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学生的学习成效受学生学习策略、动机、兴趣、智力和非智力因素的制约,也受学生年龄、个性和群体差异的影响。

(三)大学学习的特点

大学生的学习既不同于儿童的学习,也不同于成人的学习。大学生正处于智力发展的高峰期,记忆力、观察力、思考力和创造性有很大的发展,因此大学生学习既有一定的专业性、目的性和探索性,又有深刻的社会意义,表现出广泛的兴趣和具有各种各样的学习方法,并且注重知识的学习与能力、素质的培养。大学生学习的特点可以概括为以下四点:

1.自主性

大学的学习虽然也强调教师的课堂教学,但教师授课之后的理解、消化等各个环节主要靠学生独立完成。大学阶段的学习,无论从学习内容、学习时间及学习方式都更加强调学生个体在学习活动中承担角色,主要强调学习的自觉性与能动性。大学生学习的能动性表现在两个主要方面:第一,大学生对学习内容具有较大的选择性,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深化,大学的课程安排更加科学合理,既有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还有专业选修课、人文素质课及全校选修课,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专长、爱好、兴趣,自由选择。第二,高校更加重视学习知识活化能力,即知识应用能力,参加学科竞赛、课程设计、学年论文、毕业设计、毕业实习与毕业论文都体现这知识的运用能力,也充分体现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2.专业性

在大学阶段,学习虽然也有一定的强制性,但大多数大学生的所学专业是自愿选择的,学习的专业性十分明显。大学生的学习实际上是专业学习,从入学开始就有了职业定向,为将来走上工作岗位,适应社会需要进行学习。随着专业学习内容的逐渐深化,知识积累不断向高层次发展,在整个专业学习过程中教师指导性强于指令性,各种教学环节给大学生提出的任务和要求更高、更复杂。经过几年的学习,大学生逐步成为基础知识扎实、专业知识结构合理、能力强、创造性高、品行高尚的德智体全面发展的高级专门人才。

3.多样性

大学生的学习形式多种多样。大学生的学习途径除了听课外,还有阅读、听讲座、上网查资料等。大学开放式的教学为学生提供了多种多样的成功之路,除课堂教学外、课外实习、课程设计、科研创新计划、学年论文、专家讲授、学术报告及走向社会的社会实践、咨询服务等都为大学生提供了广阔的道路。

4.探索性

大学生的学习具有明显的探索和研究的性质,即对书本之外的新观点、新理论进行深度的钻研与探索。大学学习不仅仅在于掌握知识,更在于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与科学的研究方法,了解科学发展前沿、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思路。人文学科的内容变化更大,知识更新更快。这就要求大学生的学习观念从正确再现教学内容向汇集百家之长、形成个人见解的方向转变。大学生从在教师指导下完成作业,到独立完成毕业论文(或毕业设计),都带有明显的探索的性质。

(四)学习的意义

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会学习,学习是第一要务的事情,要不断完善人格,提高素质和能力,学会调理生活。

1.学会学习

大学生重要的是学会怎样学习和怎样思考。怎样学习比学习什么更为重要。要学会活学活用,学会思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不读死书和死读书。要学会借鉴别人的学习方法,不断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方法,不断探索,真正进入会学习的境界。

2.完善人格

做人是做事的基础。从心理学角度讲,我们要成为智力正常、情绪稳定、意志健全、人格完整、自我评价正确、人际关系和谐、适应能力强的人,就要从小事做起,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全面发展的人。

3.提高素质和能力

大学生要不断提高自己的素质和能力,为将来的事业奠定基础。大学生必备的基本素质有四个方面:思想政治素质、道德素质、科学素质和身心素质。思想政治素质包括:科学的人生观、世界观、坚定的政治立场,正确的政治方向和坚定的理想信念;道德素质包括:强烈的爱国情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思想和艰苦奋斗的精神,集体主义精神、科学创业精神、敬业奉献精神、民主精神和合作精神等;科学素质包括:精深和宽博的知识结构,正确的科学意识和科学观念,科学的思维方式和工作方法,求实的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大学生要具备六个方面的能力:一是熟练运用专业知识的能力;二是敏锐的信息收集能力及对信息的分析、综合能力;三是组织管理能力;四是流畅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五是勇往直前的开拓创新能力;六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能力。大学生只有拥有健康的身心,才能干事创业。

4.学会调理生活

生活习惯的好坏是衡量一个人心理健康的标准之一。大学生在大学期间要学会树立科学的健康观,养成文明积极向上的个人和集体生活习惯,具有集体责任感和集体荣誉感,与人友好相处。要学会调理个人的生活,能对抗紧张,经得住挫折和压抑,能积极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生活,使自己的智慧和情感融为一体,生活和精神充满生机,真正达到生理和心理的健康。大学生还要有正确的理财观念,要懂得合理规划收支,对待“钱”的问题要理性。

二、学习与心理健康相互影响

(一)学习对心理健康的影响

1.学习对心理健康的积极影响

学习是学生的第一任务,学习能促进学生的心理健康和发展。

(1)发展智力,开发潜能。每个人都有与生俱来的智力和潜能。潜能和智力需要在后天不断学习过程中提高和挖掘。大学生要会利用大学有利的学习条件,在学习过程中开发、利用、提高自己的智力和潜能。

(2)学习为乐,收获喜悦。善于学习,勤奋工作的人,也总是把学习和工作当做自己的所爱,从中体会到幸福和快乐。学习获得奖励和荣誉,就会发现自己的价值和尊严,就会收获喜悦和满足。

(3)不断学习,提高水平。学习可以不断地调整认知观念,形成正确的认知观念和合理的认知方式。通过学习文学和艺术方面的知识,有利于发展健康的情绪和丰富情感。在集体中学习,可以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适应能力,学会与人相处,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

2.学习对心理健康的消极影响

大学生的学习是一项艰苦而复杂的脑力劳动,学习要遵循学习心理过程的规律,否则会带来消极影响。如:有的学生对学习的期望值过高,超过自己心理承受能力,造成心理压力过大,产生紧张和焦虑情绪;有的学生学习方式不对,付出和收获不成正比,挫伤学习的积极性;有的学生学习不健康的学习内容,造成心理污染,误入歧途;还有的学生不懂劳逸结合,忽视娱乐活动,产生过度疲劳,学习效率下降等等。学生要重视心理健康,注意学会调节。

(二)心理健康对学习的影响

对于具备一定智商基础的大学生来讲,学习动机、兴趣、情绪、态度、意志等心理因素对学习更具有影响作用。良好的心理状况,正常的智力、良好的情绪、坚强的意志、良好的个性、适当的自我意识、和谐的人际关系、较强的适应能力等,是大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重要保障。反之,心理状况较差,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轻者导致考试不及格,严重者导致休学甚至退学。

三、学习活动中的心理因素

燕国材教授(1985)提出智力因素(I)和非智力因素(N)结合的学习理论,简称IN结合论。IN结合论的学习理论就是将两者结合起来,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发挥智力和非智力因素两方面的积极性,以提高学习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学生的学习活动受多种因素影响。它既受教师教的影响,也受学生学的影响;既受环境的影响,又受主观心理因素的影响。

(一)智力因素

1.智力因素的含义

智力因素即指在智慧活动中直接参与对客观事物的认知和处理各种内外信息等具体操作认知性心理机能。包括观察力、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思维力、创造力等能力。其中思维能力为核心,创造力是智力的高级表现。智力因素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在学习活动中,组成智力因素的诸因素是作为一个完整的整体共同发挥作用的。

2.智力因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智力因素是进行学习活动的基础。许多研究都证实智力与学业成就之间存在着正相关关系。一个人智力水平的高低既有先天的遗传因素,也有后天环境影响和教育开发的因素,先天因素决定一个人的智力潜能有多大而后天的因素决定一个人能否充分开发自己的智力与潜能。人类的智力潜能是巨大的。20世纪初,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威廉·詹姆斯就曾断言:普通人只用了他们全部潜能的极小部分。他说:“与我们应该成为的人相比,我们只苏醒了一半。我们的热情受到打击,我们的蓝图没能展开,我们只运用了我们头脑和身体资源中的极小部分”。

(二)非智力因素

1.非智力因素的含义

一般而言,非智力因素可以从广义和狭义两个角度来理解:广义的理解是指除智力以外的一切对学习有影响的心理因素、环境因素、生理因素等;狭义的理解则指那些不直接参与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起直接制约作用的心理因素,主要包括动机、兴趣、情感、意志、个性等。其中个性是核心,心理学中所讲的非智力因素,多指狭义的非智力因素。

2.非智力因素与学业成就的关系

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不直接参与到认识过程,但对认识过程具有重要的制约作用,良好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功能的发挥有促进、激发作用,不良的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因素功能的发挥有抑制作用。智力因素决定一个人能不能学,非智力因素决定着他肯不肯学。在学习活动中,与智力因素不同,非智力因素的诸多基本因素各自发挥其作用,某一个别因素的高低不一定影响其他因素的水平,而且只要其中某一种或几种基本因素有突出发展,就可以在智慧活动中取得较大的成功。另外,智力因素受遗传的影响较大,而非智力因素则主要是后天形成的,所以,优化非智力因素主要在于后天的培养。成功成才过程是一个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互影响,其中非智力因素又起决定作用的过程。

(三)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的关系

IN结合论认为,学习活动的一条根本规律是智力与非智力因素相互制约、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燕国材教授指出:“所谓相互制约,有两个方面的涵义:一是相互促进,一荣俱荣;一是相互促退,一损俱损。”

1.智力因素影响非智力因素的发展

智力因素对非智力因素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智力活动必然对非智力因素提出一定的要求,如要完成智力活动的任务就要求有明确的学习动机,要有勤奋努力和战胜困难的意志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否则就不能完成任务,这样非智力因素也就在智力活动中得到了锻炼和发展;二是智力水平影响智力活动的程度,从而影响对非智力因素的要求,如有的学生智力迟钝,接受能力差,对学习没有要求,也就谈不上学习动机、兴趣、勤奋和克服困难等非智力因素参与,因此也就阻碍了非智力因素的培养和发展。

2.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

学生在学习活动中,非智力因素时时都在起作用。强烈的学习动机,浓厚的兴趣和求知欲,稳定的情绪等等,可以使学习活动有效进行,从而促进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对智力发展的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补偿和促进作用;二是阻碍作用。古语中“勤能补拙”、“笨鸟先飞”就是一种补偿作用。有的学生智力平平,但是,他能勤奋学习,付出艰苦的劳动,发奋努力,坚持不懈,充分发挥“非智力心理优势”,就能使智力水平得到一定程度的弥补,因而也能取得优秀的学习成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