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人际交往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
人际交往的成功与失败,往往体现着心理健康水平的状况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高低。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具有信息交流、人际关系协调、情感沟通等多功能性,大学生成功的人际交往是大学生加速社会化进程,促进人格健全发展的重要途径,也是确保心理健康的重要条件。成功的人际交往不仅满足了大学生基本的心理需求,而且有助于减少孤独、寂寞、空虚、恐惧,提高大学生的抗挫折能力和适应社会的能力。人际关系是否和谐可以作为判断大学生心理健康的一个标准,因此,人际关系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的分类
按照交往的范围可分为三类,即个体与个体之间,如同学关系、朋友关系、师生关系和亲子关系;个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个体与家庭,学生与班级之间的关系;群体与群体之间的关系,如班级与班级之间。
按照社会学的分类,人际关系则分为血缘关系、地缘关系与业缘关系。血缘关系指父母与子女的关系,兄弟姐妹之间的关系及由此衍生出的亲戚关系。目前家庭教养方式与大学生的相关研究得到充分重视,家庭中的人际关系显得相当重要。
地缘关系指居住在共同的地区而产生的人际关系,如同乡关系、邻里关系等,这种关系因共同的乡土观念、相似生活方式、相同的语言文化带来更多的心理相容性,特别是大学新生初次离家求学,老乡在一定程度上起着心理稳定剂的作用,非正式群体中的老乡始终活跃于校园。
业缘关系是指由共同的事业、爱好而结成的关系,如师生关系、师徒关系等。大学里的师生关系也有别于中学,师生关系以平等的身份,以学术为纽带而建立的关系看似疏淡实则志同道合。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主要类型
1.师生关系
老师与学生,是大学校园里两大基本群体。老师是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师生关系是学生人际关系的重要内容。师生关系如何,直接影响到学生健康地学习成长,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学校能不能对学生的身心施加符合社会要求的影响。
教师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重要对象。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是大学生人格模仿的对象。与教师的交往也是大学生知识需求和获取的重要途径,教师与学生的平等交往也是师生共同成长的前提;与此同时,师生关系又是一种业缘关系,师生之间心理距离小,心理相容度高,教师对学生充满爱护与关爱,学生对教师尊敬与敬仰,师生关系是一种纯洁而无私的人际关系。然而,由于大学授课的流动性与课堂的扩展,师生之间缺乏直接的沟通与必要的情感交流,师生信息的对流与沟通明显不足,因而师生关系虽然是大学生的主要人际关系,却依旧需要进一步加强。
2.同学关系
同学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基本关系,也是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主要对象。大学校园里的同学关系总的说是和谐、友好的,同学之间的关系有亲情化、家庭化的趋势,即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创造一种如同亲属一般和谐稳固的同学关系。
大学生与同学间的交往最普遍,也最微妙与复杂。一方面,大学生年龄相仿,经历相同,兴趣爱好相近,又共同生活在一个集体,学习相同的专业,沟通与交往容易;另一方面,大学生来自不同地域,不同家庭背景,生活习惯、个性气质差异大,再加上大学生空间距离小,交往密度高而自我空间相对狭小,而对人际交往的期望较高,一旦得不到满足,容易采取消极退避的态度。
大学同学间关系比较频繁的场合有三个方面:即班级内的同学关系、宿舍关系与老乡、社团等关系。班级同学交往以学习与班级活动为主;而宿舍同学关系以情感交往与生活交往为主;老乡关系以情感交往为主;社团关系以兴趣与工作交往为主。
人际交往是大学生活的基本内容之一。同学之间、师生之间、老乡之间、室友之间、个人与班级以及和学校之间等错综复杂的社会交往,构成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网络系统。
大学生处于一种渴求交往、渴求理解的心理发展时期,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具有安全感、归属感、幸福感的必然要求。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的特点
大学生人际关系呈多元性与开放性的特点。大学生渴望友谊,渴望结交更多的朋友,交流更多的信息,接受更多的新思想。大学生的人际关系不管是哪一种类型,都具有如下几个特点:
1.喜欢与人交往,渴求友谊
交往是人的心理需要之一,健康正常的交往如能得到满足,就会形成一种向心力,对工作、学习起到促进作用;如果得不到满足,就会产生空虚感和烦恼,甚至会影响个性的健康发展。很多大学生远离故土和亲人,离开老朋友,容易产生失落感、孤独感,渴求得到周围同学的关心体贴、爱护、信任和理解。特别是那些年龄小,独立生活能力差的学生尤其渴望结交朋友。
2.希望与异性交往
青年大学生正处于性心理成熟时期,希望了解异性,得到异性的理解、尊重和爱慕。正确引导大学生与异性的交往,就会有利于他们个性的全面发展和培养健康的性心理,加深对异性的理解和尊重,使自己更加自尊、自爱、自重,增强用理智控制情绪、情感欲望的能力。
3.希望与社会交往,扩大交往面
随着社会开放和物质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大学生们对精神生活有着更高更迫切的要求,学生渴望走出校园,在与社会人群的交往中满足这方面的需要。这应该说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心理倾向,它是学生走向社会,开阔视野的原动力之一。但是如果管理不好,就会对校园的组织纪律和正常的生活秩序有一定的影响。
在当今市场经济的条件下,大学生的交往观念又出现了新的变化:
1.强化了交际的信息和竞争观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封闭、半封闭的自然经济和产品经济解体,“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以及因循守旧、安步当车等传统观念和行为习惯被代之以信息观念和竞争意识。在某种意义上说,信息是商品的生命,竞争的力度来源于多、新、快、准、全的信息。这种适应市场经济发展的信息、竞争观念必然渗透、延伸到校园人际关系之中。因为在信息革命的时代,每一个人几乎都是一个信息载体。人们只有在与他人的广泛交往中,才能捕捉、筛选对自己工作、学习与交往有价值的新信息,更新自己的知识贮存,打破自己的思维定势,变革陈旧的思想观念,改变过时的行为规范,在实践中完善、再造自己,提高与他人竞争的能力。也就是说,大学生交际的出发点和归宿点,已经由“聊天闲谈”,“访友叙旧”,逐渐向获取信息、更新知识、提高竞争能力等较高的层次发展。
2.强化了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使青年大学生不但要求政治上平等、民主,而且要求交际中平等、民主。大学生交际的平等、民主观念,使交际双方冲破等级观念的羁绊和心理障碍,使交际方式的单向“辐射”转变为双向“交流”,那种“我是老师你是学生,我说话你得听”的交际方式正逐渐为人们所摒弃。
3.强化了交际的时效观念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时间就是金钱,效率就是生命”的时效观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成为行为准则。这种时效观,反映到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必然要求提高交际时间的利用率和高效能。其主要表现形式是:网上交流、电子信件、电话、明信片等沟通形式明显增多,改变了事无巨细、非见面再谈的传统习惯;预约、践约的风气逐渐形成,避免了因对方不在或无暇顾及而造成时间的浪费;注意长话短说,开门见山,尽量避免东拉西扯,没完没了的空谈等等。
4.强化了交往的价值观念
市场经济的发展,促使人们用价值的观点来衡量、审视一切社会活动,也强化了大学生交际的价值观念。过去,大学生交际的主要对象是体现“血缘”、“地缘”、“业缘”关系的亲属、同乡、同事以及好友,并以情感上的交流、心理上的共容为满足,较少考虑交际的价值。现在,从交际的对象、内容、范围以及样式上,出现了注意价值的趋向,追求实惠。“在家靠父母,出门靠朋友”,“多一个朋友就多一个路子”,在市场经济的大背景下,这种观念必然要影响青年学生。现代社会心理学也认为,人际关系是一种资源。人的成功20%在于智力,80%在于人际交往的能力。
(四)大学生人际关系的作用
每一个生活在社会中的人都要和其他人发生各种各样的相互关系,这种关系不仅对人们的心理状态有很大影响,而且对人们的群体凝聚力有重大作用。
首先,人际关系影响大学生之间的群体凝聚力和学习效率。人际关系是群体内聚力的基础,而内聚力是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的前提条件。友爱、和谐的人际关系会使人感到温暖、安全、愉快,从而激发积极性和创造性。冷漠、排斥、敌意的人际关系使人产生压抑、焦虑、烦恼的情绪体会,从而阻碍人的潜能的发挥。有人统计,不良的情绪使脑力工作者的学习效率降低70%。
其次,人际关系影响个体的个性发展。个体在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过程中,不仅受自然环境的影响,而且还受人际环境的影响。研究表明,融洽的人际关系对个体具有以下益处:给个体以稳定感和归属感,使个体提高宽容和理解的能力;给个体以学习社交技巧的机会,使个体获得社交的经验;给个体以培养社会洞察力的机会,发展对集体的忠诚心。
最后,人际关系影响青年学生的身心健康。长期处于恶劣的人际环境中会导致各种身心疾病,如神经衰弱、高血压、偏头痛和溃疡病等等。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一)大学生人际关系中的心理缺陷
在人际交往中,个体的情绪反应应该是适度的,与引起情绪的原因及情景相吻合,并随着客观情况的变化而变化。情绪反应过于强烈或过分冷漠都会让人感到难以接受。大学生情感丰富、心境易变,有时对人对事过于敏感,容易凭一时好恶改变对一个人的看法,使得人际交往缺乏稳定性,产生各种障碍。此外,羞怯、嫉妒、自卑等都是导致人际交往障碍的不良因素。
1.自卑
指由于一些条件的限制和认识上的偏差,认为自己在某个方面或某几个方面都不如别人,而产生的轻视自己、失去信心、畏缩的一种情绪体验。这是个体感受到自我价值被贬低的体验。这种贬低或否定可能来自当事人自己,也可能来自外界评价,但更多时候是两者兼而有之。有的大学生因为自卑而对自己持否定态度,交往起来比较吃力,害怕说错话,担心丢面子,长此以往,严重者容易产生社交恐惧症,使人际关系出现障碍。
2.嫉妒
指一个人由于嫉贤妒能,对才能、名誉、地位等比自己强的人所产生的不愉快、羞愧、愤怒和怨恨等个体情绪体验。有时候它对人的成长也有积极影响,但更多的时候是消极影响。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嫉妒心理一旦产生,就很难再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把这种感情色彩带到人际交往中去就会产生一种不和谐的感受,从而使交往过程中的个体处于尴尬的境地,正常的人际交往难以持续,出现障碍。
3.羞怯
羞怯心理又称社交焦虑,指在面对新环境的交往活动时,因为害怕或胆怯而产生的一种心理不适反应。带着这种心理去进行人际交往,就会产生莫名的紧张和不安的感觉,在交往过程中感到无所适从,从而使得自己在交往过程中处于尴尬的境地,正常的人际交往难以持续,出现障碍。羞怯按产生原因分为:气质性的羞怯(天生),认知性羞怯(过分注意自我),创伤性羞怯(挫折经历)。羞怯心理的产生,一是由于青春期生理变化引起的感应性反应。青年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发育最旺盛的时期,激素分泌较多,外界刺激时会使体内的平衡被打破,变得紧张起来,出现冒汗、脸红、心慌等感应性反应。二是自卑等心理的影响。具有羞怯心理的大学生羞于与他人交往,特别是不敢与陌生人交往,是因为对自己的信心不足,害怕出错。三是成长中的环境影响。如果在童年、少年期交往中曾经受到过他人的训斥、嘲笑或戏弄,其阴影会造成相当久远的影响,以后进入类似环境或新环境就会出现胆怯。
4.猜疑
所谓猜疑心理是一种由主观推测而产生的不信任的复杂情绪体验。人们在交往过程中大都免不了猜疑,只是程度不一。猜疑心重的人往往整天疑心重重,或是无中生有,总以为别人在议论自己,瞧不起自己,算计自己。认为人人都不可信,人人不可交。
猜疑心理产生的原因主要有:
(1)错误的思维
美国的一位心理医生在他的《美好的心境》一书中写道:“多疑所引起的抑郁情绪均起因于错误的思想。”猜疑一般总是以某一假想目标为出发点进行封闭性思考的。这种思考从假想目标开始,最后又回到假想目标。最典型的例子莫过于《列子·说符》中的一则寓言:有一位樵夫上山砍柴丢了斧子,但他怀疑是邻居的儿子偷的,于是从这个假想目标出发,形成一种消极的思维定势。他观察邻居儿子的言行举止、神色仪表,无一不是偷斧的样子。其实,斧子是樵夫自己将它丢在山上了。
(2)个性中缺乏自信
心胸狭窄、缺乏自信容易产生疑心。一个不自信的人,看到别人在谈话,就以为在议论自己。某大学有个学生,许多人曾当面说他年底一定能担任学生会职务,结果竞选没有上,感到很意外,想起有一名同学曾同自己合不来,便猜疑是他从中搞了鬼,讲了他的坏话。没有竞选上学生会干部,就猜疑别人从中捣鬼,多半是因为他对自己的言行不够自信,才怕别人拨弄是非。
(3)听信流言蜚语
听信谣言,也会产生猜疑心理。当个人没有达到预想目标产生失败时,有些别有用心的人不是帮你客观分析原因,而是造谣中伤别人。受失败的情绪干扰,又听信谣言,就更容易产生猜疑心理。
5.孤独
指因缺乏人际交往而产生的寂寞感与失落感,宁可独处也不与别人交往所产生的一种心理。粗略地去考察人的孤独感,大致可分为两类,外在的孤独和内在的孤独。
边疆哨所的军人,驻守孤岛的士兵,长期工作在高山气象观测站的科技干部,他们远离亲人朋友,在工作之余没有与更多的人相互交往的机会,没有丰富多彩的精神生活,不免有时感到孤独。但是他们虽然远离城市和亲人,从事的却是与人民幸福息息相关的崇高事业,虽然“孤独”却意义非凡。内在的孤独则是一种最深层次上的心理体验。这种孤独就是身处人群之中,但内心世界却与生活格格不入。它常常是朦胧的,不可名状,是十分有害的。人是社会化的高等动物,与其他一切动物根本的区别,就是人过社会化的生活。因此,人的一切包括思想、学识、才能等,只有在社会生活中才存在,离开了社会生活与人际交往,人的本性与人格都不能保持完整和健康。
德国青年心理学家斯普兰格,在他的著作《青年心理》一书中,曾生动地写道:“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的孤独小房里,更加用充满憧憬的目光眺望窗外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从他们深沉的寂寞中,更加渴望接触和理解外界世界的了;没有谁比青年更加向远方世界大声呼唤的了。”我们青年大学生也是这样,渴望摆脱心理上的孤独寂寞感,寻求友谊和温暖;渴望得到他人的理解、关心、爱护、体贴和帮助;渴望作为一个人格独立的人,被社会所承认和尊重。
那么,是什么原因使一些大学生产生孤独寂寞感呢?这主要是由青年期的心理特点所决定。青年正处在人的生命发展全程中的半成熟时期,他们刚刚走过天真无邪、无忧无虑的童年时期,童心未泯,似懂非懂,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刚刚建立和逐渐巩固,处在像是孩子又不是孩子,像是成年人又不是成年人的发展阶段。青年人往往自以为很成熟了,但社会和成年人却仍旧把他们看做是孩子。这样,青年们委屈地感到自己不被社会和成人所了解,因而常常有莫名其妙的孤独感。
另外,深度内向型性格的大学生也容易产生孤独感。这是因为他们的自我中心观念比较重,他们往往对外界事物和周围人群,表现得淡漠寡趣,难于合群;思想方法比较趋向于抽象、紊乱,行动上经常终日忙忙碌碌,显得紧张而又急迫;他们的内心深处有比较强烈的抗拒感,喜欢把自己封闭在一个狭小的内心世界的小天地里,因而十分孤寂。
(二)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
1.不敢交往
与人交往时显得特别紧张,心跳气喘,面红耳赤,两眼不敢正视对方,与人交谈时显得语无伦次,词不达意,尤其恐惧人多场合。
2.不愿交往
认为自己不如别人,怕别人瞧不起自己,遇事总是回避退让,整日郁郁寡欢,缺乏交往的愿望和兴趣,自我封闭。孤芳自赏或性格乖僻,但又特别敏感,心理承受力差,经不起刺激,独来独往。
3.不善交往
不善于了解交往的一些知识、技巧,在交往中显得过于生硬、书生气太足,不注意交往中的“第一印象”,在劝说、批评、拒绝他人时不讲究艺术等,影响了进一步的交往。
4.不易交往
不轻易相信别人,不轻易流露自己的真实思想,很难与人推心置腹,对人怀有很深的戒备心理。
5.不利交往
不注意交往的原则,开玩笑不注意场合,不懂得给人留面子;出言粗鲁伤了对方的自尊心;或不懂得尊重对方的风俗习惯;或不懂装懂,夸夸其谈。
6.不懂交往
不懂得交往在于平时不懂得交往的积累,往往是一旦自己有事求人时才去“临时抱佛脚”。
(三)大学生人际关系心理障碍的调适
在大学生人际交往中,总是伴随着种种心理因素,其中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积极促进作用的,如对自我和他人的正确认知,开朗乐观的性格,宽容大度的胸怀等;有些对人际交往是起阻碍作用的,如羞怯、猜疑、孤独心理等。下面我们将讨论在人际交往时如何自觉消除这些心理障碍。
1.自卑心理的调适
要克服自卑的心理我们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1)从思想上树立“天生我材必有用”的信念;
(2)调节自己交往时的情绪(如说我能行);
(3)树立信心,马上行动。
2.嫉妒心理的调适
大学生在人际交往过程中,嫉妒心理一旦产生,就很难再以一颗平常心去处理与周围同学的关系,往往带有浓厚的感情色彩。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到对嫉妒心理的积极调适:
(1)加强思想修养,树立正确人生观;
(2)解放狭隘的自我,宽以待人;
(3)克服性格上的弱点树立信心,马上行动;
(4)正确评价自己,增强竞争意识。
3.羞怯心理的消除
羞怯心理是害羞和胆怯的统称。胆怯必定害羞,害羞加剧胆怯。几乎所有的人都有过某种程度的羞涩和胆怯,不过有些人表现得特别严重。羞怯心理影响大学生的正常交往和心理健康,阻碍更好地适应社会环境,不利于发展自己的聪明才智。
如何克服羞怯心理呢?主要有以下几种方法:
(1)培养交往的自信心。自信心表现在各个方面,如果总认为自己缺乏交往能力,口才没有别人好,气质风度比别人差,见世面比别人少,在集体活动中,就会畏畏缩缩,讲话办事瞻前顾后,学习讨论羞于开口,使自身的能力得不到有效的发挥,影响同学间的正常交往。因此,要培养交往的自信心,要看到自己的长处,而不必为自己的某些短处而自惭形秽,相信自己身上总有吸引别人之处,从而摆脱与他人交往的自卑阴影。
(2)努力丰富自身的知识。艺高人胆大,有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娴熟的交往技巧,在交往中自然就会应对自如。知识可以丰富人的底蕴,增加人的风度,提高人的气质,也是克服羞怯心理的良药。要勤奋学习,努力拓宽知识面,掌握一些社交知识和技巧,通过知识的积累,增强交往的勇气。
(3)增强和锻炼交往能力。大学生身处校园,要努力增加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与他人交往,使自己的交往能力得到进一步的发展。要为自己多创造一些交往的机会,在各种场合下鼓励自己大胆讲话,勇于发言。
4.猜疑心理的调适
“猜疑是人际关系和谐的蛀虫”,事实表明,猜疑是破坏人际关系,影响人际正常交往的一个重要因素。猜疑有时甚至还会造成人际关系严重冲突。那么,怎样去克服它呢?
(1)首先需要培养理智,切忌感情用事。当出现猜疑念头后,要督促自己去寻找证据。比如,你在猜疑别人是否议论你时,应先回忆,在最近的一段时间内,自己是否引起过什么事端,是否有人在近期与你发生过争执等。如果疑点很多,证据实在、确凿,你应以诚恳的态度,鼓足勇气找对方坦率交换意见。如果证据不足,主观推测,演绎过多,甚至带有很强的想象色彩,你就该尽快否定自己的猜疑,用暗示法提醒自己不要想得过多,别把人想得过坏等等。
(2)学会知人知己,以防止猜疑心的出现。猜疑心有时是在相互不了解的情况下产生的。如果一个人能够在短时间内认真观察他人、了解他人,把握其性格特征、处世方法等,你就不会无端地去怀疑他人。比如当你知道某人为人正直、诚恳,极端厌恶说别人坏话时,你就不会怀疑他在你背后捣鬼。当你能正确估计出自己在周围社会关系中的地位,以及留给别人的印象后,也不会随便猜疑别人是否跟自己过意不去。
(3)运用“自我开脱法”。即一旦产生猜疑心时,就暗示自己:人生在世,何能不受他人议论!走自己的路,让他人去说吧!使自己从中得到解脱。
此外,还要注意不听信流言,对小道消息或通过不正当渠道传来的、似是而非的信息,只能抱着参考的态度听,不能以此作为判断依据。一定要避免偏听偏信,才不会引起误会和猜疑。
5.孤独心理的引导
青年时期是结交朋友,又是容易产生与世界隔绝的孤独心理的时期。大学生虽然生活在多姿多彩的校园中,不免有时也会产生孤独与寂寞之感。新同学来到学校,人生地不熟,如果没有人同他交流思想感情,没有人理解体贴他们,就会产生孤独寂寞心理。性格内向不善交流的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出现不顺心的时候,也会出现孤独寂寞。
心理上的孤独并不等于一个人独处,它是人的一种情绪体验。而独处是一种离开他人的客体状态,不是一种主观体验。心理学家认为,真正的孤独,往往产生于那些虽有表面接触,但没有情感和思想交流的人们。事实上,不管你是置身于人群,还是独居一室,只要你对周围的一切缺乏了解,和你身外的世界无法沟通,你就会产生孤独感。
那么有什么办法可以积极引导孤独的心理呢?我们的建议是:
(1)建立自信心,相信自己是有价值的人,愿意从事帮助他人也有利于自己的事。让人在你的所作所为中了解你、尊重你。
(2)多参与集体活动,为参与而参与,不必希望立即获得回报。参与集体活动的主要价值,在于学习社会能力,并寻找机会让别人认识并了解你。
(3)练习自我表达能力。自我表达除了朋友之间的感情表达,还有个人意见与才能的表达。恰当的不引起误会的表达方式是可以学习的。
(4)练习听取别人的意见并尊重大家所一致达成的决定。先要做到与别人和谐共处,然后才有可能培养出感情。
(5)打破孤独的僵局。跟人们相处时感到的孤独,有时候会超过一个人独处时的十倍。这是因为你跟周围的人格格不入,就像你突然来到一个语言不通的国度一样,你无法跟周围的人进行必要的交流,也无法进入那种热烈的气氛里面,你不由自主地觉得自己很孤单,而他们那种热烈的气氛更是衬托出你的被冷落。如果这种情况在心理上已成为定势,就会害怕与人相处。这时候就更要承受虽身处人群而感孤独的压力,要战胜过去的自我。要打破这种局面,唯有“忘我”。想一想你能为他人做点什么,这很有好处。记住:温暖别人的火,也会温暖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