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程
1.3.1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第一节 人际关系的基本理论

一、人际关系概述

(一)人际关系的含义及其影响因素

1.人际关系的含义

人际关系又称人际交往,是人们在交往中心理上的直接关系或距离,它反映了寻求满足其社会需求的心理状态。从动态讲,人际关系是指人与人之间一切直接或间接的相互作用,但都超不出信息沟通与物质交换的范围;从静态讲,是指人与人之间通过动态的相互作用形成的情感联系。

2.人际关系的影响因素

img6

图2-1 人际关系影响因素

(1)表层因素

第一,空间距离。空间距离是影响人际交往的重要因素。人员在空间位置上越接近,越容易形成彼此间的亲密关系,正所谓,远亲不如近邻。空间距离的接近使双方相互交往、相互接触的频率不断增加,彼此间更容易熟悉。

第二,交往频率。双方来往越密切,彼此之间更加熟悉,关系也就越近。

第三,仪表风度。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都相等的情况下,得体的仪表更能突显个人魅力,更受人喜爱。

(2)深层因素

第一,个性品质。真诚:人们喜欢以真心待人的人,不喜欢富有心机、欺骗、算计别人的人;温暖:一个亲切、温和、面带微笑的人通常比一个冷淡、漠然、面无表情的人更让人乐于亲近;能力:人通常喜欢跟聪明、有能力、有智慧的人,主要原因是因为跟有能力的人在一起,对我们比较有利。他们可能帮我们解决问题,想出新点子,让生活更有趣、更容易等。

其他令人愉快人格特质:拥有开朗、心地善良、不自私、关怀体贴等特质的人也较令人喜爱。

第二,特点相似。彼此之间态度、价值观,以及人格特质的相似性,使得彼此有共同语言,更容易产生共鸣。

第三,特点互补。需求上的互补,即一方所需要的,正另一方所能提供的;或一方所缺少的,正是另一方所具备的。这都可能导致彼此间的吸引和倾慕,这样关系会更加稳定长久。

(二)人际关系的重要性

1.人际关系促进自我认识的深化

我们的人际交往活动中,有时候两方面的评价会有一定的差距,不少人会因此而产生烦恼。这就要求我们要善于调节两方面的评价,全面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正确的自我认识,有助于我们找到自己的社会位置,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因此,人际关系是个体认识自我、完善自我的重要手段

2.人际关系促进社会化进程

人际关系是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前提。人际交往与我们密不可离,是我们生活的一部分,贯穿生命的始终。没有人际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各种各样的网络关系,以及人们所担当的各种各样的社会角色,社会就不成其为社会,发展也无从谈起。因此,人际交往是一个集体成长和社会发展的需要。

3.人际关系是实现人生价值的桥梁

人生的意义在于奉献,人际交往是我们奉献的桥梁。人际关系是交流信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良好的人际交往,能让我们掌握更多社会的信息,知道人民的生活和需要,保持和人民大众的血肉联系,才能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三)人际关系的重要意义

人的成长、发展、成功、幸福都与人际关系密切相关。没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就没有生活的基础。对任何人而言,正常的人际交往和良好的人际关系都是其心理正常发展、个性保持健康和生活具有幸福感的必要前提。

1.人际关系与人格发展

心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儿童与其照看者之间通过积极的交往形成的稳定的亲密关系,是其心理乃至身体正常发展不可缺少的条件。与此同时,如果儿童缺乏与成人的正常交往,以及由此建立起来的亲密关系,不仅性格发展会出现问题,连智力也会出现明显障碍。

人际关系是个性发展与人格健全的必经之路。个体只有通过与其他个体发生联系,才有可能学习社会知识、技能与文化,才能取得社会生活的资格。离开社会的交往环境,离开与他人的合作,个体是无法成为一个合格的社会人的。狼孩由于失去了与他人交往的最佳时期,失去了其作为“人”的成长的环境,因而即使后来被发现,也已经很难成为一个正常的“人”了。“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人有交往的需要,有合群的倾向。人生在世,就必须与他人、社会交流信息、沟通情感。当在困难时,他人一句温暖的话语,一个真诚的关怀,会令你倍感亲切、慰藉;当在成功时,与他人分享你的快乐与喜悦亦会令你开心、畅快。

2.人际关系与心理健康

新精神分析学派的霍妮认为,神经症是人际关系紊乱的表现。人类的心理病态,主要是由于人际关系失调而来的。也就是说,人际关系紧张的人,不但事业会受阻,而且心情不好,陷入极大的痛苦之中。

研究表明,如果一个人长期缺乏与别人的积极交往,缺乏稳定良好的人际关系,那么这个人往往会有明显的性格缺陷。在心理健康教育实践中,我们也注意到,绝大多数大学生的心理危机,常与缺乏正常人际交往和良好人际关系相联系。在同宿舍里,同伴之间的心理交往状况,往往决定了一个大学生是否对大学生活感到满意。那些生活在没有形成友好、合作、融洽的人际关系的宿舍中的大学生,常常表现出压抑、敏感、自我防卫、难于合作的特点,情绪的满意程度低。在融洽的宿舍里生活的大学生,则较多地表现出欢乐、注重学习与成就、乐于与人交往和帮助别人。可见,人的心态与性格状况,直接受到与别人交往和关系状况的影响。

心理学家曾从不同角度做过大量研究,结果表明:健康的个性总是与健康的人际交往相伴随的。心理健康水平越高,与别人的交往就越积极,越符合社会的期望,与别人的关系也越深刻。心理学家奥尔波特发现,个性成熟的人,都同别人有良好的交往与融洽的关系,他们可以很好地理解别人,容忍别人的不足和缺陷,能够对别人表示同情,具有给人以温暖、关怀、亲密和爱的能力。人本主义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发现高水平的“自我实现者”,对别人有更强烈、更深刻的友谊与更崇高的爱。

有的研究结果还表明,那些高心理健康水平的优秀者,往往来自于人际关系良好的家庭,这也从一个侧面提供了人际交往状况影响个体心理健康的佐证。

3.人际关系与成才

大学时期是走向成人的关键时期,大学期间也是面临各种各样复杂人际关系的时期,大学生在这一段时期的交往经验将会对其今后的成长产生重要影响。

21世纪是人才竞争的时代,但对于一个事业成功的佼佼者来说,他若想在人才竞争中脱颖而出,靠的不仅仅是出众的才华,而且更在于有良好的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和良好的人际协调能力。在科技日新月异的时代,知识的更新换代极为频繁,每个人都需要不断地进行知识的补充与更新。但是,单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仅靠书本上的知识很难适应社会发展的实际需要,而积极的人际沟通与交往,是获取新知识的有效途径。“独学而无友,则孤陋而寡闻”,青年大学生思想活跃、成就动机强,但是,由于社会经验的不足,知识的局限,看问题时难免会出现偏差。因此,大学生彼此间的畅所欲言,互通有无,将会使他们在思想碰撞中产生新的火花,增长他们对事业、人生、成功的积极看法。纵观科学发展史,不难发现:科学家间的彼此合作,很有可能出现科学的奇迹。控制论之父维纳,在建立控制论早期,曾组织过一个科学方法讨论班,参加的人有数学家、物理学家、工程师、医生等。他们分别从不同角度对新理论进行发难、质疑、补充、完善,结果使原来许多问题得以澄清。在现代社会,各门学科间的相互渗透越来越强,单靠一门学科的知识很难有大的成就。对于大学生来说,应该学会与不同学科人才进行交流,从而在心灵上相互沟通,行为上相互协调,共同促进,共同提高。

(四)人际关系建立的一般过程

勒温格(G·Levinger)等人认为人际关系的发展有三个阶段:第一,单向注意阶段,双方没有互动;第二,是表面接触阶段,双方有初步的、浅层的互动,但是还没有相互卷入,也就是说没有走进彼此的私我领域,一般的泛泛之交就停留在这一阶段;第三是相互卷入(mutuality)阶段,双方向对方开放自我,分享信息和感情,这是友谊发展的阶段。

img7

图2-2 勒温格人际关系建立的一般过程

阿特曼(I·Altman)等人提出了社会渗透理论(Social Penetration Theory)来解释关系发展的过程。他们认为人际交往主要有两个维度:一是交往的广度,即交往或交换的范围;二是交往的深度,即交往的亲密水平。关系发展的过程是由较窄范围内的表层交往,向较广范围的密切交往发展。人们根据对交换成本和回报的计算来决定是否增加对关系的投入。阿特曼等认为,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发展,一般经过四个阶段:定向阶段、情感探索阶段、情感交流阶段、稳定交往阶段。

img8

图2-3 阿特曼人际关系建立的一般过程

(1)定向阶段。该阶段包括对交往对象的注意、选择和初步的交流等。在人际交往中,人们对交往的对象具有很高的选择性。进入一个交往场合时,人们往往会选择性地注意某些人,而对另外一些人视而不见,或者只是礼貌性地打个招呼。对于注意到的对象,人们会进行初步的沟通,谈谈无关紧要的话题,这些活动,就是定向阶段的任务。在这个阶段,人们只有很表层的自我表露,例如谈谈自己的职业、工作、对最近发生的新闻事件的看法等等。

(2)情感探索阶段。如果在定向阶段双方有好感,产生了继续交往的兴趣,那么就可能有进一步的自我表露,例如,工作中的体验、感受等,并开始探索在哪些方面双方可以进行更深的交往。本阶段交往双方开始思考并寻求共同点,包括兴趣、爱好、话题等等。随着交往次数的增多,发现可以建立情感联系的方面越多,交往就会持续下去。这时双方有一定程度的情感卷入,但是还不会涉及私密性的领域。双方的交往还会受到角色规范、社会礼仪等方面的制约。

(3)情感交流阶段。如果在情感探索阶段双方能够谈得来,建立了基本的信任感,就可能发展到情感交流的阶段,彼此有比较深的情感卷入,谈论一些相对私人性的问题,例如相互诉说工作、生活中的烦恼,讨论家庭中的情况等。这时,双方的关系已经超越了正式规范的限制,比较放松,比较自由自在,如果有不同意见也能够坦率相告,没有多少拘束。此时,交往的双方已有了基本的信任和感情,交往的广度和深度继续发展,能真诚地为对方着想,既善于赞美对方的优点也敢于批评对方的过错。通过双方的信息反馈,感情会逐步加深。

(4)稳定交往阶段。情感交流如果能够在一段时间内顺利进行,人们就有可能进入更加密切的阶段,双方成为亲密朋友,可以分享各自的生活空间、情感、财物等,自我表露更深更广,相互关心也更多。这时,交往的双方能够包容对方的缺点,在心理上有同一性或相容性。互相认识全面而深刻,允许对方进入自己的私密领域,双方有很高的信任感和安全感。一般来说,能够达到这种境界的关系相当少,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人生得一知己足矣,千古知音最难觅”。

另外,还有一些研究讨论了关系退化的原因,综合起来,导致关系的亲密程度减弱的原因主要有:

(1)空间上的分离。交往的一方迁徙到别的地方,虽然分离的双方可以通过书信、电话、电子邮件等形式保持联系,但是最现代的通讯工具也取代不了面对面交往。(2)新朋友代替了老朋友。(3)逐渐不喜欢对方行为上或人格上的某些特点。一方面,个人的喜好标准可能发生变化;另一方面,交往中可能发现对方的一些新的特点,而这些特点恰恰是另一方不喜欢的。(4)交换回报水平的变化,即一方没有按照另一方所期望的水平给予回报。(5)妒忌或批评。(6)对与第三方的关系不能容忍,在亲密关系中,这一点比较突出,因为亲密关系,尤其是异性之间的亲密关系往往有一定程度的排他性。(7)泄密,即将两人之间的秘密透露给其他的人。(8)对方需要时不主动帮忙。(9)没表现出信任、积极肯定、情感支持等行为。(10)一方的“喜好标准”发生了改变。

(五)人际交往过程中的心理效应

1.首因效应

在人际交往活动中,人与人第一次交往中给人留下的印象,在对方的头脑中形成并占据着主导地位,这种效应即为首因效应。我们常说的“给人留下一个好印象”,一般就是指的第一印象,这里就存在着首因效应的作用。因此,在交友、招聘、求职等社交活动中,我们可以利用这种效应,展示给人一种极好的形象,为以后的交流打下良好的基础。当然,这在社交活动中只是一种暂时的行为,更深层次的交往还需要靠自身的完善,靠提高谈吐、举止、修养、礼节等各方面的素质,不然则会导致另外一种效应的负面影响,那就是近因效应。要做到这一点,首先,要注重仪表风度,—般情况下人们都愿意同衣着干净整齐、落落大方的人接触和交往。其次,要注意言谈举止,言辞幽默,侃侃而谈,不卑不亢,举止优雅,定会给人留下难以忘怀的印象。首因效应在人们的交往中起着非常微妙的作用,只要能准确地把握它,定能给自己的事业开创良好的人际关系氛围。

2.近因效应

所谓近因效应,与首因效应相反,是指在多种刺激一次出现的时候,印象的形成主要取决于后来出现的刺激,即交往过程中,我们对他人最近、最新的认识占了主体地位,掩盖了以往形成的对他人的评价,因此,也称为“新颖效应”。多年不见的朋友,在自己的脑海中的印象最深的,其实就是临别时的情景;一个朋友总是让你生气,可是谈起生气原因,大概只能说上两三条,这也是一种近因效应的表现。在人际交往中,这两种现象很常见。一般而言,熟人之间的交往近因效应会发挥较大的作用,因此我们平时应该注意给人留下良好的最近印象。

首因效应和近因效应不是根本对立的,它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一般说来,在对陌生人的认知中,首因效应比较明显,而对熟悉的或久别重逢的人的认知中,近因效应更为明显。因此,在识人的过程中,既要注意第一印象,又要注意一贯表现。更要用发展眼光看人,这样才能比较全面地认识、评价人,为协调各种人际关系提供一个科学地认识基础。

3.光环效应

光环效应又称晕轮效应,是指在交往的过程中,我们往往会从对方的某个优点而泛化到其他有关的方面,由不全面的信息而形成完整的印象。晕轮效应是在人际交往作用过程中形成的一种夸大的社会认知,一个人如果被标明是好的,他就被一种积极肯定的光环笼罩,并被赋予更多的好的品质;相反地,如果一个人被标定是坏的,他就被评定更多的坏品质。如某老师认为学生的某方面表现突出,印象深刻,由此认定该学生在其他方面也表现突出,从而产生以点概面的现象。中国的俗语中“情人眼里出西施”,就是一种光环效应。在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晕轮效应有两种。其一,以俊遮丑;其二,以丑遮俊。不管哪一种情况,都是把他人某个方面的表现看重了。要预防和纠正晕轮效应,关键就是自己对自己的心理素质、特点要有个透彻的了解,进而有意识地去防止容易产生晕轮的效应的各种可能。

晕轮效应对于我们的人际认知和人际交往有一定的启示。在人际关系中,一旦形成了某一点好的印象后,就要善于运用晕轮效应,弥补自己其他方面的不足。在看待他人,评价和使用他人时,要尽量避免一好百好,一坏百坏。

4.投射效应

投射效应是指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将自己的特点归因到其他人身上的倾向,认为自己具有某种特性,他人也一定会有与自己相同的特性,把自己的感情、意志、特性投射到他人身上并强加于人的一种认知现象。比如,一个心地善良的人会以为别人都是善良的;一个经常算计别人的人就会觉得别人也在算计他等等。

5.刻板效应

刻板效应,又称定型效应,是指人们用刻印在自己头脑中的关于某一类人的固定印象,以此固定印象作为判断和评价人依据的心理现象。它是社会上对于某一类事物或人物的一种比较固定、概括而笼统的看法,常常是一种偏见。人们不仅对接触过的人会产生刻板印象,还会根据一些不是十分真实的间接资料对未接触过的人产生刻板印象。例如:我们一般认为山东人为人豪爽正直,吃苦耐劳,江浙人聪明伶俐,随机应变;教师文质彬彬,商人唯利是图;老年人眼中的青年人嘴上无毛,办事不牢;年轻人眼中的老年人不思进取。诸如此类看法都是类化的看法,它在某些人脑中已成为刻板、固定的印象。在实际与人交往时,如果我们不分时间、地点、条件而把这些看法套在某人身上,就可能出现识人的偏差。但是,有些具有一定根据的刻板印象,能为我们在交往中识别人提供一个大概的方向。

我们并不反对一般意义上的分类,而是反对模式化的简单归类,尤其反对僵化地看待某一类人的缺点。要纠正这种偏见,关键是要学习新知识,不断扩大视野,开阔思路,更新观念,以逐步清除刻板印象的影响。

(六)人际关系的原则

1.交互原则

从心理学上讲,每个人都是天生的自我中心者,个体都希望别人能承认自己的价值,支持自己,接纳自己,喜欢自己。由于这种寻求自我价值被确认和追求情绪安全感的倾向,在社会交往中,人们更重视自己的自我表现,注意吸引别人的注意,希望别人能接纳自己,喜欢自己。阿伦森的研究表明,人际关系的基础是人与人之间的相互重视、相互支持。对于真心接纳我们,喜欢我们的人,我们也更愿意接纳对方,愿意同他们交往并建立和维持关系。

福阿夫妇(1975年)研究表明,任何人都有着保护自己心理平衡的稳定倾向,都要求自身同他人的关系保持某种适当性、合理性,并依此对自己与他人的行为得以解释。这样,当别人对我们表示出友好,表示接纳和支持时,我们也感到应该对别人报以相应的友好,这种“应该”的意识会使我们产生一种心理压力,要求我们接纳别人,否则我们的行为就显得不合理。与此同时,如果我们的友好的行动别人接纳后,我们也希望别人作出相应的回应;如果别人的行动偏离了我们的期望,我们会认为别人不通情理,从而产生一种不愉快的情绪体验,对对方产生心理排斥。同样,对于排斥、拒绝我们的人,其排斥与拒绝对我们是一种否定,因此我们必须报之以排斥与否定才是合理的、适当的,否则难以达到心理平衡。可见,我国古人所讲的“爱人者,人恒爱之”,“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有其心理学基础的。

2.功利原则

心理学家霍曼斯(1961年)提出,人与人之间的交往本质上是一个社会交换过程,人们希望交换对自己来说是值得的,希望在交换过程中至少得等于失,不值得的交换行为是没有理由去实施的,不值得交换的关系也没有理由维持,所以人们的一切交往行动及一切人际关系的建立与维持都是根据一定的价值观进行选择的结果。对于那些对自己来说值得的,或得大于失的人际关系,人们倾向于建立和保持;对自己来说不值得,或失大于得的,人们就倾向于逃避、疏远或终止。

我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由于人们的价值观倾向不同,人际交往中存在着不同的社会交换机制。对重内在情感价值的人而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个人情感卷入更多,因而有明显的重情谊、轻物质的倾向,与别人的交换倾向于增值交换过程。他们在人际交往中感到欠别人的情分,因此在回报时,往往也超出别人的期望。这种过程的循环往复,就导致了交往双方都感到得大于失。与此同时,对重外在物质利益的人而言,他们在人际交往中重物质利益多于个人情感的卷入,因此倾向于用物质来衡量自己的得失,在人际交往中处于减值交换。

3.自我价值保护

自我价值保护(Selfvalue)指个人对自身价值的意识与评判。每一个人为了保持自我价值的确立,在心理活动的各个方面都会有一种防止自我价值遭到否定的自我支持倾向。

人在任何时期的自我价值感,都是既有的一切自我支持信息的总和。自我价值支持的变化无非来自两方面:一是,符合人们意愿,自我支持力量的增加;另一方面,与人们的期望相反,使人们面临自我价值威胁,因而必须进行自我价值保护的消极变化,即自我价值支持力量的失去或自我面临新的攻击。

特别是当我们面临肯定的人转向否定时,我们面临两种选择:一是承认别人转变的合理性,否定我们自己,贬低自我价值;二是进行自我价值保护,尽可能维护自我价值的不变,降低所失去的自我价值对自己的重要性。许多研究表明,自我价值的否定是非常痛苦的,因此当面临自我价值威胁时的优先反应不是否定自身,而是尽可能保护自己。

4.情境控制原则

情境控制是指人都需要达到对所处环境的自我控制。因此,我们要想别人从心灵深处接纳,就必须保证别人在同我们共处的时候能够真正实现对情境的自我控制,保持表现自己的自由。如果我们增加了人们对达到情境自我控制的困难,或者与人们对情境控制的不对等,使别人的自我表现受到限制,而不得不保持一定水平的自我控制。

当人们处于平等、自由的人际情境中,才能够达到真正的自我控制,获得充分的安全感。比如,我们新入学时,由于对周围环境和人都缺乏了解,因而一段时间处于高度紧张的自我防卫状态,直到我们真正对环境熟悉了,才能够真正放松、真正适应。再如“非典”期间,由于人们对“非典”的认识还不明确,因而会感到恐慌、不安,主要原因是对周围环境控制能力的减弱。

二、人际关系基本理论

人际关系理论是社会心理学家根据社会交往的规律,总结出的关于如何搞好人际关系的理论,对于我们有一定的启发意义。下面主要介绍社会交换理论、自我表露理论以及人际关系分析PAC理论。

(一)社会交换理论

社会交换理论主要是采用了强化心理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认为人际交往是一个社会交换的过程,人们之间的所有活动都是交换,是一种准经济交易:当你与他人交往时,你希望获取一定的利益作为回报,也准备给予他人某种东西,他人也是如此。这种理论假定交换中的个体都是自利的(selfinterested):人们试图使自己的收益最大化,并使自己的成本最小化,从而确保交换结果是一个正的净收益。在这里,交换的东西是非常广泛的,可以是物质的,也可以是“社会”性的,包括信息、金钱、地位、情感和物品等。

交换关系中的每个个体都会评估自己和他人在贡献和收益两方面的相对大小。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投入获得了大致相等的回报,他们就会认为这种社会关系是公平的。有学者指出,公平性的关系是比较稳定和愉快的关系,当关系中存在不公平时,双方都有可能产生不舒服,产生恢复公平的动机。一些学者还讨论了权利对于交换结果的公平性的影响,他们认为,在其他条件相同条件下,权力较大的人在社会交换中收益更多。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生活中,人际交往是在特定的社会交换结构中展开的,关系的发展必然受到这种结构的制约。

(二)自我表露理论

广义地来说,社会交换过程也包含情感的交流,而情感交流是与自我表露分不开的。所谓自我表露就是我们常说的“敞开心扉”,即把有关自我的信息、自己内心的思想和情感暴露给对方。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在交往双方的自我表露逐渐增加的过程中发展起来的。

自我表露(selfdisclosure)可以增加他人对你的喜欢。自我表露本身具有很强的象征性,它给对方一个强有力的信号:你对他(她)相当信任,愿意有进一步的交往。而且,对他人的自我表露可以引发他人做自我表露,由此可以增进相互理解,相互信任。

Briggs认为自我表露对他人的益处包括:一是他们知道彼此相似与不同点在何处,还能了解相似与不同的程度;二是准确地向他人表露自我,是健康人格的体现;三是自我表露增强了自我觉察的能力;四是分享体验帮助个体发现这不是他们唯一存在的问题;五是自我表露可以从他人获得反馈,减少不必要的行为。

当然,自我表露也必须注意分寸,过分的表露会让人不舒服。一般来说,表露的范围和深度是随着关系的发展而逐步增加的,对于不同的关系对象,在不同的发展阶段,自我表露的广度和深度明显不同。在非常亲密的朋友中,自我表露往往十分深入,达到所谓无话不说的地步。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无论关系多么亲密,人们都可能存在不愿意暴露的领域,这就是所谓的“隐私”问题。前几年,隐私曾经成为中国社会的一个热门话题,不少人对它还有一些误解与偏见,需要加以澄清。Briggs也认为自我表露也存在风险,主要包括:最实质的风险包括来自不同目标人的攻击、嘲笑、拒绝与不关心等;自我表露的个人可能会受到听者的伤害;不适当的自我表露,可能会引起他人的退缩或拒绝,对不适宜的人或在不适当的时间过分表露的人,被认为是社会化不良的标志。

在人际交往中,个人往往将部分隐私袒露给自己信任的亲友。除了隐私需要,人还有沟通的需求,需要向“知己”说一些知心话。亲密关系本身也要求人们坦诚相待。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关系亲密的人之间就不应该有任何隐私。只有隐私需求和沟通需求之间保持适度的平衡,亲密关系才能正常发展。

(三)人际关系分析(PAC)理论

人际交往分析理论是由加拿大柏恩博士于1964年提出的,这一理论用以说明在人际交往过程中角色认知对交往类型的影响。人际关系分析理论又叫PAC理论,他认为,每个人的个性中都包括三种成分,就好像一个人身上的三个小我:父母、成人与孩童。

父母(Parent,简称P)身份以权威和优越感为标志。通常表现为统治人、训斥人等权威式的作风。这种状态学自父母与其他权威人物。当一个人的人格结构中P成分占优势时,他的行为表现为:凭主观印象办事,独断专行,滥用权威。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你应该……”“你不能……”“你必须……”。

成人(Adult,简称A)身份表现了客观与理智。其行为表现为:待人接物冷静,慎思明断,对自己负责,对他人尊重。其语言特征:“我个人认为……”“我的想法是……”

孩童(Child,简称C)身份像婴儿的冲动,表现为服从和任人摆布,喜怒无常,感情用事,一会儿天真可爱,一会儿乱发脾气,让人讨厌。他的表现都是即兴的:不负责任,追求享乐,玩世不恭,遇事无主见,逃避退缩,自我中心,不管他人。这种人讲起话来总是“我是……”“我想……”“我不知道……”“我不管……”等等。

PAC理论认为,父母状态和儿童状态对客观世界的感受和反应往往并不一致,而成人状态的思考和反应则具有统一性和一贯性。因此,理想的相互作用是“成人刺激”和“成人反应”。以上三种心理状态,汇合为人的个性而且蕴藏在人的潜意识中,在一定条件下会不自觉地表现出来。

在P、A、C三种成分中,P、C具有盲目性、被动性与两面性。而A具有自觉性、客观性与探索性,致力于弄清事物真相、事物间的关系与变化规律,能够站在别人的角度审视自己,具有反省能力。根据PAC理论,不同的心态可以构成不同的交往组合。当交往双方的相互作用构成一种平行关系时,交往就是可持续的,对话可无限制地继续下去。这种交往有六种具体形式:P-P、A-A、C-C、C-P、A-P、C-A。在这六种交往形式中,P-P双方都自以为是,这不顺眼,那也不好,双方谈得很投机,但都在指责别人。这样的两个人,一直在一起交往,久而久之,会互相助长偏激苛求的性格。C-C交往则有些同流合污的味道,两人一拍即合,但都不负责任。C-P、A-P、C-A,均属于互补型的交往,我期望对方的,刚好是对方回应的。这种交往因为互补,所以能够持续,但却潜藏着不平等与依赖,长此以往,也不利于交往双方的发展。只有A-A交往是最健康的,大家都本着负责与尊重的原则,力图合情合理地解决问题,因此,A-A交往是最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