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变化及特点
自我意识是隐藏在个体内心深处的心理结构,是个体意识发展的高级阶段,是人格的自我调控体系。个体自我意识的发展呈一种螺旋式上升的趋势,经历着分化—矛盾—统一—再分化—矛盾—统一的过程。每一次的统一之后,自我意识便向前发展一步。
一、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
大学阶段是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和趋于完善的重要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经历着一个特别明显分化和矛盾、统一的过程,推动着大学生个体自我意识迅速发展并趋向成熟。
(一)自我意识的分化
儿童的自我意识是一个尚未分化的整体,其意识内容主要停留在对自己外部行为和自己与周围关系的外部特征上。进入青年期,原来在儿童、少年时期统一不可分割的自我意识一分为二:一是理想自我,它是根据主观的自我和主观感受的社会现实所希望自己未来成为什么样的人而达成的自我状态。理想自我是处于观察者的地位,也就是“主体我”(I)。二是现实自我,它是指当前实际所达到的自我状态,即我现在是什么样的人。现实自我处于被观察者的地位,是理想自我所要观察的对象,也就是“客体我”(Me)。
自我意识的明显分化,使大学生主动、迅速地对自己内心世界和行为有了新的意识,开始意识到自己那些从来没有被注意到的“我”的许多方面和细节。在这一时期,大学生的自我沉思、自我分析、自我反省的时候明显增多;对自我新的认识、体验和控制而带来的种种激动、焦虑、喜悦和不安也显著增加;为自己应该怎样做、能怎样做、不应该怎样做等而开始认真地动脑筋,不像中学生那样随心所欲。此时如果个体的理想自我(主体我)和现实自我(客体我)能保持大致的平衡,也就是说,个体真正的能力、性格、欲望能如实地表现出来,个体便能以自己的本来面目出现在别人面前,既不用掩饰自己的努力,也不怕暴露自己的缺点,从而有利于发挥自己的实际能力,促进个体健康发展。
现实自我占优势的个体,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感,特别在乎他人对自己的评价,期望事事处处得到他人的赞赏。他们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常常炫耀自己的知识,追新猎奇,哗众取宠,以换取他人的赞赏。理想自我占优势的大学生,往往将“客体我”萎缩到实际能力之下,总认为自己事事处处不如人。他们往往自卑感较强,因为自己某方面的欠缺,如口才不好,身材不高,相貌一般,家境贫寒,能力不强而苦恼,甚至放弃应有的努力,形成自我怜悯或伤感的心理状态。
总之,自我意识的分化促进了大学生的思维和行为的主体性的形成,从而为客观地评价自己和他人,合理地调节自身的言行奠定了基础,这是自我意识开始走向成熟的标志。
(二)自我意识的矛盾
自我意识的分化,使青年开始意识到自己不曾注意的许多“我”的方面和细节,发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差距。另一方面,由于处于发展阶段,自我形象不能很快确立,自我概念不能明确地形成,因而自我冲突加剧,表现为内心冲突,甚至有很大的内心痛苦和强烈的不安感。归纳起来,当代大学生自我意识的矛盾冲突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主观我与客观我之间的矛盾
自我有主观我与客观我之分,英语中的I与Me能很好地区分这一含义,前者是主观我,用来表示我是什么,我做什么;后者作宾语使用,表示怎样看待我,给我什么。主观我是一个人对社会情境作出的反应,是自我中积极主动的一面。主观自我与客观自我应该是统一的,这种统一是个人对客体的认识与个人愿望的统一,是个人与社会的统一,是“自我同一性”的形成,更是良好的自我意识的标志。但是,由于自我的结构是多种多样的,每个人所处的社会环境存在着很大的差异,主观我与客观我并不总是存在着统一。
大学生的主观我与客观我的矛盾相对突出。作为同龄人中能够接受高等教育的人,大学生对自我有较高的积极评价,但由于他们远离社会缺乏社会经验,在校园浓郁的学术与文化氛围中成长,对社会的了解缺乏切肤的实际与客观的目光。另一方面,社会上对当今大学生“重理论轻实践,重专业轻基础,重科学轻人文”的评价及“本科生不专,硕士不研,博士不博”的看法,特别是随着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的推进,适龄青年接受高等教育机会的增加,社会对大学生的评价更趋客观。大学生回归本位,身上光环的消失使他们产生失落感。
2.“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矛盾
这可以说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矛盾最突出、最集中的表现。大学生对未来充满信心,抱负水平较高,成就欲望较强,但由于他们生活范围相对狭窄,社会交往比较单,缺乏社会阅历,对自我认识的参照点较少,因此,不能很好地将理想与现实结合起来,从而使“理想我”与“现实我”之间产生较大差距。这种差距在给大学生带来苦恼和不满的同时,也会激发大学生奋发进取,但如果这种矛盾与冲突过于强烈,不能及时加以调适,则会导致自我意识的分裂,从而带来一系列心理问题。
3.独立意向与依附心理的冲突
大学生生理与心理的成熟使他们渴望独立,以独立的个体面对生活、学习与工作中遇到的问题。但由于长期的校园生活使他们应有的社会阅历与经验相对匮乏,当应激事件出现时,却又盼望亲人、老师、同学能够替自己分忧。另一方面,大学生心理上的独立与经济上的不独立也形成了明显的反差。在他们迫切希望摆脱约束、追求自立的同时,却又不可能真正摆脱家长、老师的支持和帮助。特别是对于某些独生子女来说,由于长期受到父母的溺爱,这种独立与依赖的矛盾就表现得非常突出。
应当指出的是,独立并非意味着独来独来,独立并非不需要任何人的帮助和指导,并非不需要依赖别人,而在于个人必须对自己的行为负有责任。“一个好汉三个帮”,即使是一个独立性很强的人,也有依靠别人的需要。不同的是,独立的人更多的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和努力去克服或解决自我的问题,而不是完全依靠他人的帮助或依赖于别人;独立的人能够权衡利弊、审时度势,能够勇敢作出决定并能够勇于承担自己的行为责任。
过分的依附使大学生缺乏对客观事情的判断能力与决断能力,显得优柔寡断,缺乏主见;而过分的独立又使部分学生陷入“不需要社会支持”及“凡事都要靠自己”,采取我行我素、孤傲自立的行为方式,但在遭遇挫折时又会出现不知如何寻求帮助的情况。事实上,任何心理成熟的独立的现代人,都需要他人的帮助,广泛的社会支持是个体心理健康不可或缺的。
4.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冲突
大学生迫切需要友谊,渴望理解,寻求归属和爱。他们有强烈的交往需要,希望能向知心朋友倾吐对人生和生活的看法,盼望能有人分担痛苦,分享欢乐;但同时他们又存在着自我闭锁的倾向,许多人往往不愿主动敞开自己的心扉,而把自己的心灵深藏起来,在公开场合很少发表个人的真实意见。他们在与他人交往时存有较强的戒备心理,总是有意无意地保持一定距离,正是这种交往需要与自我闭锁的矛盾冲突,使得不少大学生备受“孤独”的煎熬。
5.自信心与自卑感的冲突
大学生刚刚考上大学时,受到老师、家长、亲朋好友的赞赏、同辈人的羡慕,故而优越感和自尊心都很强,对自己的能力、才华和未来都充满了自信。然而进入大学后,群英荟萃,许多大学生发现“山外有山”,尤其是当学习、文体、社交等方面显露出某些不足时,有些大学生就会陷入怀疑自己、否定自己的不良情绪中,于是产生自卑心理。在这些大学生的内心深处,自信心和自卑感常常处于冲突状态。
6.理智与情感的冲突
随着身心的发展,大学生的认知水平不断提高,看待事物的眼光趋于客观和全面,会像成年人一样用比较理性的方式解决客观问题,比如安排自己的作息,平衡学习与工作的关系等等。然而面对主观问题时,他们仍会像青少年时期那样容易冲动行事,无法很好地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情绪,如有的同学在失恋之后一蹶不振,有的同学终日沉迷网络游戏,等等。总的来说,大学生在处理问题时,还不能很好地处理理智和情感的冲突。
(三)自我意识的统一
由自我意识的分化带来的种种矛盾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中的正常现象,也是大学生迅速走向成熟的集中表现。自我意识矛盾冲突一方面会使学生感到焦虑苦恼、痛苦不安,可能影响到他们的心理发展和心理健康;另一方面也会促使他们设法解决矛盾,来实现“理想我”与“现实我”的统一。但是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自我意识的统一途径也有所不同,但总的来说其统一途径有三个方面:
一是努力改善现实自我,使之逐渐接近理想自我;
二是修正理想自我中某些不切实际的过高标准,并改善现实自我,使两者互相趋近;
三是放弃理想自我而迁就现实自我。按照心理学健康标准,无论哪种途径达到自我意识的统一,只要统一后的自我意识是完整的、协调的、充实的、有力的,就是积极和健康的统一,这种统一就有利于个体的心理健康和发展,有利于社会的文明与进步。
由于个人的社会背景、生活经验、智力水平、追求目标等方面的差异,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分化、冲突、统一的途径不同,其结果也不同,统一的类型也不同。一般来说,我们把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统一归纳为五种类型:
1.积极型
不断完善现实自我,使之与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理想自我达到统一。这是有抱负、有志气的青年所采取的一种统一类型,它最典型地反映了青年人积极向上、努力进取的精神,是值得鼓励和提倡的。
2.现实型
一方面不断完善现实自我,另一方面又根据现实自我的实际状况,修正理想自我,达到两者统一。在这里虽然理想自我也有朝着现实自我“靠拢”的修正,但出于较现实的考虑,仍不失为一种积极的统一。
3.庸碌型
放弃理想自我,以迁就现实自我,达到统一。这是不思进取、安于现状、庸庸碌碌、得过且过的一种统一。例如,有的人原来有良好的理想自我,但在改善现实自我的过程中遇到挫折,便消极处世,作茧自缚,放弃理想自我,听凭自然发展。这是需要教育者促其前进的一类。
4.虚假型
通过对现实自我的过高评价或虚妄的判断,获得与理想自我的统一。这类人往往狂妄自大,自命不凡,以主观臆想代替客观现实,沉浸于自我陶醉之中。这是需要教育者击其猛醒的一类。
5.消极型
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在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方向上的统一。这多为自甘堕落、执迷不悟的人所采取的一种统一类型。例如,有的人形成了与社会进步相悖的理想自我,只是由于种种主客观条件的束缚(如主观上的自尊心,客观上的道德舆论),现实自我才滞后于理想自我;一旦束缚被挣脱(如自尊心已挫伤,已无视道德舆论),便破罐破摔,使现实自我一下子滑向消极的理想自我,获得统一。这是有极大危害性的统一,应引起教育者高度警惕。虚假型和消极型的学生实际上都有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属于自我意识的变异状态。这类学生人数极少,但表现出来的心理与行为问题波及面较大,是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咨询引导的重点对象之一。
总之,青年中期是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矛盾突出的时期,也是使其趋向统一和转化的关键时期。过了青年中期,自我意识就逐渐趋于稳定,其变化发展就没有原来那样急剧了。一般来说,一年级大学生具有一定的依赖性和盲目性;二年级的大学生理想成分较多,容易想入非非;三年级以后就显得沉着稳定了,这表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正处在矛盾、统一、转化并日趋稳定的阶段。教师应把握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发展的各个重要环节,认识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规律性,促使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沿着正确健康的方向发展。
二、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的特点
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在各方面的发展都达到了较为成熟的水平,其特点如下:
1.自我意识开始分化,并且迅速发展,自我矛盾开始出现
进入大学以后,随着学习生活方式的改变和心理意识的发展,大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分化并且迅速发展,导致现实和理想差距太大的矛盾冲突。大学生对自己的生活充满信心,对未来抱有幻想,而现实往往不像他们所想象的那样,于是就出现了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的矛盾。这种矛盾分化,使得大学生发生自我意识的改变,经过自我体验和自我调控,而表现出如激动、焦虑、喜悦与不安情绪。当理想自我占优势时,往往会将“客体我”降到实际能力以下,产生较强的自卑感,甚至放弃努力,形成自暴自弃或伤感的心理状态。相反,当“现实我”占优势时,往往表现出较强的虚荣心和自我陶醉,特别在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担心暴露自己的缺点,而作出过于傲慢、虚假的表现。
2.自我意识矛盾日益突出,但调控能力相对较弱
由于自我意识的分化,“主体我”和“客体我”,“理想我”和“现实我”之间的种种矛盾开始出现,随着自我意识的进一步发展,这种矛盾也越来越突出。在这种矛盾心理的作用下,他们对自己的评价也常常是矛盾的,对自己的态度也是波动的,对自己的调控常常是不自觉、不果断的。他们忽而看到自己的这一面,忽而又看到自己的另一面;时而能客观地评价自己,时而又高估或低估自己;时而感到自己很成熟,时而感到自己很天真;时而对自己充满信心,时而又对自己不满。他们常常会问自己,“我聪明吗?”“我的性格如何?”“我有什么能力和特长?”“大家喜欢我吗?”等等。经过一段时间的矛盾冲突和自我探究后,大学生的自我意识就会在新的水平和方向上趋于一致,达到暂时的自我统一。然而新的矛盾又会产生,还需要不断地自我调控和自我探究。但大学生的这种自我调控能力相对较弱,过多关注自己,过于看重自己,而对他人、集体、社会考虑较少等。
3.自我意识的矛盾不断激化,出现混乱
大学生自我意识的混乱通常表现为两种类型:一种是过高的自我评价,另一种则是过低的自我评价。过高或过低的自我评价往往导致个体自我意识确立过程中的过分自负或过分自卑这两大心理缺陷。它们是妨碍良好自我意识形成的心理障碍。
(1)过低的自我评价。处于这种意识状态的大学生,在把理想我与现实我进行比较时,对理想我期望较高,又无法达到,对现实我不满意,又无法改进。他们在心理上的一个特征就是自我排斥。由于在成长过程中,理想我与现实我的距离过大所导致的自我矛盾冲突,他们往往会产生否定自己、拒绝接纳自我的心理倾向。这类大学生往往对自我过分怀疑,压抑自我的积极性,并可能引发严重的情感损伤和内心冲突。他们的心理体验常伴随较多的自卑感、盲目性、自信心丧失和情绪消沉、意志薄弱、孤僻、抑郁等现象,尤其是面对新的环境、挫折和重大生活事件时,常常会产生过激行为,酿成悲剧。近几年来发生的大学生自杀事件中相当一部分就是由此心理问题所导致。
(2)过高的自我评价。这是一种与过低自我评价相对立的自我意识状态。在这种自我概念的支配下,个体往往扩大现实的自我,形成错误的不切实际的理想自我,并认为理想我可以轻易实现。这种类型的大学生往往盲目乐观,以我为中心,自以为是,不易被周围环境和他人所接受与认可,容易引起别人的反感和不满。因此这类人极易遭受失败和内心冲突,产生严重的情感挫伤,导致苦闷、自卑、自我放弃,有时会引发过激行为和反社会行为。
4.自我意识的矛盾转化不断进行,且渐趋稳定
在自我意识由“矛盾—统一—新矛盾—新统一”转化发展过程中,大学生自我意识不断发生重大变化,由刚进校的“依赖性”和“盲目性”,渐渐转变为“想入非非”,到毕业前就显得沉稳多了。正是由于这种矛盾转化,使得大学生自我意识发生了明显的飞跃,个体之间出现了不同的差异,自我意识也逐渐趋向成熟。
由此可见,大学阶段是大学生自我意识的“转折”时期,也是自我意识和自我矛盾表现最突出的阶段,对个体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针对大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特点,采取相应的自我意识教育和培养,可以促进大学生走上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之路,因此要引导他们全面认识自我,积极认可自我,努力完善自我。
三、大学生自我意识常见的问题及调适
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冲突是大学生自我意识发展过程中面临的主要矛盾。很多大学生能积极面对这些矛盾,并力求解决这些矛盾,从而实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统一。但有的大学生在自我意识发展中出现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尖锐对立,造成自我意识在自我认识、自我体验和自我控制等方面的偏差,从而导致心理上的种种困惑和心理健康问题。大学生自我意识方面常见的问题有以下几点:
(一)自我中心与从众心理
自我中心和从众心理是大学生中比较常见的两种相反的自我观念。前者过分关注自我,不考虑他人的需要和感受;而后者则往往忽视自己的想法,压抑自己的观点,丧失自我。
1.自我中心
以自我为中心的人,往往想问题和做事都从“我”出发,不能进行客观的思考和分析,盛气凌人。他们常不能赢得别人的好感与信任,人际关系大多不和谐。
大学生要克服自我中心,首先要摆正自己的位置,既重视自己也不贬低他人,自觉地把自己和他人、集体结合起来,走出自己的小天地;其次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地评估自己,既不骄傲自大,也不妄自菲薄;最后要学会移情,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尊重他人的感受,关心他人。
2.从众心理
从众则是一种普遍的心理现象,因为个体在群体中生活,会不知不觉地遵从群体压力,在知觉、判断、信仰以及行为上,放弃自己的主张,趋向于与群体中多数人一致。通常所说的“随大流”即是一种较为普遍性的从众行为。在大学校园里常见的从众现象有:学习从众、消费从众、恋爱从众、作弊从众、入党从众、择业从众等。从众心理人皆有之,但从众心理过强,凡事从众,就会导致独立性差,缺乏个体倾向性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自我意识薄弱,有碍于心理发展。
从众行为的过分普遍,反映了部分大学生自我意识弱化、独立性较差、缺乏独立人格的现象。大学生要努力培养与提高自己独立思考和明辨是非的能力,遇事和看待问题时,既要慎重考虑多数人的意见和做法,也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分析。这样才能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二)自卑与自负
1.自卑
自卑是指“投射自我”低于“现实自我”,导致自我评价偏低,自愧无能而丧失自信,并伴有自怨自艾、悲观失望等情绪体验的消极心理倾向。自卑常以一种消极防御的形式表现出来,如:嫉妒、猜疑、羞怯、孤僻、迁怒、自欺欺人、焦虑紧张、不安等。
2.自负
自负是指“投射自我”高于“现实自我”,导致自我评价过高,过度自信,夸大个人的能力,不善于向他人学习。常常孤注一掷,盲目蛮干,结果常以失败告终。
自负与自卑产生于现实我与理想我的矛盾中,同属于自信的误区。一般来讲,现实我与理想我总是不一致的,二者之间总是有着距离,如何看待这二者的距离直接关系着自我体验。当对缩短距离充满信心时,正处于积极体验,也就是“自信”,认为自己可以努力提高“现实我”以实现“理想我”。自信是大学生较为普遍的优秀品质,但有些学生自信过度,自我感觉太好,骄傲、自大,听不进师长的教诲,听不进同龄人的意见,一意孤行,这种自我膨胀过度的自信是“自负”。自负的人缺乏自知之明,容易失败,也容易受伤。相反,有的学生在将现实我与理想我作比较中,体验到的是“失望”,认为现实我与理想我的差距太大,对自己缺乏信心,把目光总盯着自己的缺点、不足,从而逃避退缩,这就是“自卑”。自负与自卑都会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发展和人格成熟,是不容忽视的自我意识偏差。
大学生首先应对自卑心理的危害有清醒的认识,有勇气和决心改变自己;其次客观、正确、自觉地认识自己,无条件接受自己,欣赏自己的所长,接纳自己所短,做到扬长避短;最后学会正确归因,进一步提高自己的能力,塑造良好的性格。
大学生要克服自负,首先要看到自己的不足,承认自己也需要不断完善;其次,要看到他人的长处,欣赏他人的独特性;再次,多与他人交往,以开放的心态尊重和认真对待来自他人的反馈意见。
(三)过分追求完美
过分追求完美是指过分苛求自己,自我期待过高,在不必要的小事和细节上投入时间和精力,从而造成紧张、焦虑等负性情绪体验。
其主要表现为:对自己持有过高的要求,期望自己完美无缺,却不顾自己的实际状况。不能容忍自己“不完美”的表现,对自己“不完美”的地方过分看重,甚至把人人都会出现的、人人都会遇到的问题都看成是自己“不完美”的表现。
过分追求完美者的自我改善途径和方法有:
1.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念
人不可能十全十美,每个人都有优缺点,也都会遇到成功和失败。一个人应该接纳自己并肯定自己的价值,不自以为是,也不妄自菲薄。
2.建立合理的评价参照系和立足点
通过与不同对象的比较来进行自我评价,可以得到不同结论,从而激发人的积极性。人应该立足自己的长处,接受并尽力改进自己的短处。
3.目标合理恰当
在充分了解自己的基础上对自己有恰当的目标和要求,目标要符合自己的实际能力,不苛求自己,不被他人的要求左右。
4.接纳自己的不完美
尺有所短,寸有所长。每个人都是独特的,与众不同的,我们应该欣赏自己的独特性,不断自我激励。
(四)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是指人们为了维护自尊,而对对方的要求采取相反的态度和言行的一种心理状态。当自身需要得不到满足时,作为一种本能的反抗,把客观环境推向自己的对立面,进而把“自我存在”和“自我价值”相对扭曲,故意与外界对抗,表现出逆反心理。逆反心理一旦形成,就会产生消极的思维定势,与外界人为地对立和对抗。还具有偏激性,导致看问题不客观、不全面,还会导致主观虚无主义。这样的大学生如果不进行适当的自我调控,会形成对人对事多疑、偏执、冷漠、不合群等病态人格,会信念动摇、理想泯灭、意志衰退、工作消极、学习被动、生活萎靡等,进一步发展还可能向犯罪心理和病态心理转化。
因此,大学生们要努力学习各种知识,积极参加各种团体活动,开阔自己的视野。在学习、讨论、沟通和分享中,不断拓宽思路,克服偏执的思维习惯,形成更科学、更宽容的思维方式。要知道,通常从结果来看,解决一个实际问题用一个办法就已足够,但在问题未解决之前却存在着无数的可能性。如果我们的思想一旦被逆反心理控制住,那么我们的视野就会变得狭隘,它使我们无法进行正确的思维和判断,让思想仅仅是在“对着干”的轨道上盲目滑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