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创新中国电视
1.4.9 管理出效益——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地区总裁熊晓鸽先生的对话

管理出效益——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地区总裁熊晓鸽先生的对话

访谈缘由

熊晓鸽先生是把中国的市场和美国的资金、把中国的管理哲学和西方的管理经验珠联璧合得最好的投资管理者之一。美国出版界的CEO对他所管理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取得高额投资回报感到吃惊,大家都很想知道,他是如何让他的投资取得高额回报的? 2002年11月,熊晓鸽先生回湖南老家,作者有幸采访了他,熊先生很爽快地为我们揭开了投资赢得高额回报的神秘面纱。

人物介绍

熊晓鸽,湖南湘潭人,现任美国国际数据集团(IDG)全球高级副总裁兼亚洲区总裁,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副董事长。

1984年,从湖南大学外文系毕业,考入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新闻系英语采编专业。

1986年,到新华社实习,当时的梦想是成为新华社外派的战地记者。

1986年,怀揣38美元去了美国,拼命苦读,只用了8个月就拿到波士顿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的硕士学位。

1987年进入美国历史悠久的卡纳斯出版公司中国版《电子导报》,任主任编辑。期间荣获美华协会“暞99最佳新闻报道奖”和“留美最杰出青年”称号。

1991年,进入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工作。在他全权接手亚太区事务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在亚洲多年亏损的项目开始全面赢利。

1993年,代表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投资2000万美元与上海科委合作,成立中国第一家合资技术风险公司,兼任总经理。随后又在广州和北京成立了类似的公司。

1998年10月28日,他又代表美国国际数据集团策划与中国科技部建立科技风险投资基金,承诺在七年内向中国的技术产业提供十亿美元的创业基金。如今他已成为IT国际资本引入中国的代表性人物之一。

创新经验

熊晓鸽先生告诉我们一个定律:世界上有一个规律,20%和80%的原则(即黄金定律),企业80%的钱可能是20%的项目赚取的。

熊先生还告诉我们,别把自己的精力浪费在不挣钱的项目上。他说,在管理上,很多人对二八黄金定律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对于管理者来说不赚钱的项目可能占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所以作为管理者怎样帮助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公司成为20%之列,怎样为20%的项目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

做任何一种投资都是这样,如果你只能出钱,千万不要做,因为钱,你不是最多的,你在投资的同时,还要给项目带去你的管理理念,这样,投资成功率就会高得多。这是熊先生的真知灼见。

对话交流

肖 枭:熊总,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在亚洲16个国家和地区开设14家公司,拥有60家信息技术类报刊。您作为IDG亚洲地区的总裁,经营管理着这14家企业,按常理,您肯定是日理万机,相反,在外界眼中您却显得比较“清闲”,并没有整天被事务性工作缠着,该出差的时候照样出差,该休假的时候照常休假,可见您的管理非常有序,您的工作效率非常之高。这种高效是如何创造出来的?

熊晓鸽:我特别注重对信息的管理,注重利用信息系统来加强公司内部间的沟通。我到哪儿都带着电脑,电脑对信息系统的管理非常好,有个什么事,我谈了什么生意,签了什么合同,需要哪个部门做什么,我都输进电脑,然后给底下几个copy,发个E飊mail,谁做什么,啪一下发出去,底下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就收到我的指令,而且相关管理人员人手一份,照着这个去执行,非常快捷,从作出决策到执行,这个过程非常短,这就是效率,也就是效益。我的包里没什么东西,为什么呢?很多事情都分下去了,这个事情来了以后,电脑就发出去了,就是利用信息系统把时间管理好。

肖 枭:据说,您手头上掌管的资金光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技术创业投资基金就有两亿美元,而您在北京的办公室,只有十来个平方,室内装饰、办公桌却很简朴,看不到一点奢华。美国国际数据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麦戈文先生来北京视察的时候,对您的这一点印象特别深刻。

熊晓鸽:在外资企业工作,第一要着是给企业创造价值,为企业赚钱,您给企业创造的利润越多,您个人的收入也就越高。而在中国却不一样,一般的公司,什么都还没做,就买起车来。我在北京公司,有一条规定:不准买汽车。我的公司没有汽车,不买车是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因为买了车,副级与副级之间、部门与部门之间就会相互攀比,他的车是不是比我的高档一些?是不是新一些……他们就会把心思用在攀比上,不会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上,工作效率自然会降低很多。这是一个方面,另一方面不买车也是为了降低成本,在中国,2000块钱以上的固定资产按五年折旧,比如买一台汽车十万块钱,折旧费一年就是两万,五年以后,这个汽车在账面就为零,可是在你的账上来讲,你每个月就折掉了1000多块,还不算汽油、修车、司机工资和福利、保险等费用,所以买车不如打的、租车。对企业来讲,你要高效益的话,无非是减少不必要的开支,把钱花在刀刃上,增加更多的收入。

肖 枭:前不久(10月20日),您在美国杂志出版人协会年会上作了一个生动的演讲,美国出版界的CEO对您所管理的企业尤其是中国的企业取得高额投资回报感到吃惊,大家都很想知道,您是如何让您的投资取得高额回报的?

熊晓鸽:世界上有一个规律,意大利人发现的,20%和80%的原则,企业80%的钱可能是20%的项目赚取的。永远是这样,但只是我们在中国投资成功率更高,远远超过20%,我们在中国的企业成长得很快,利润也更高,所以投资回报非常高,这得益于我们对国际市场特别是中美市场比较熟悉,能够运用得比较好;另外,在管理上,很多人对二八黄金定律往往有一个错觉,就是对于管理者来说不赚钱的项目可能占了更多时间和精力,没赚钱的项目他成天找你说,他没钱,那边比较困难;相反,能赚钱的项目他根本就不来找你,他认为你最好少去打扰他,别耽误他的时间,他还要去见客户,所以作为管理者怎样把时间安排、分配好,怎样分清轻重缓急,特别是怎样帮助更多的项目、更多的公司成为20%之列、怎样为20%的项目提高持续发展能力尤为重要。

再者,做任何一种投资都是这样,如果你只能出钱,千万不要做,因为钱,你不是最多的,你在投资的同时,还要给项目带去你的管理理念,这样,投资成功率就会高得多,投资回报率也会高得多。

肖 枭:任何管理从长远来说都应从竞争力来分析,一分析竞争力,大多数企业管理者想到的是产品的竞争力、价格的竞争力,而您却相反,注重的是这个人有没有竞争力,您把竞争力落实到每个人身上。评估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您是凭直觉,还是有一个较为科学的评估体系?

熊晓鸽:评估一个人有没有竞争力,我会有许多指标,这样才能很科学地考核他、评估他。比如评估总经理,我会要求,你管的这个行业、这个市场会有多大,你摸清了没有?你在里面占了多少份额?那么跟你的2号竞争对手相比,你们中间还有多大差距?第三,你的销售额是不是跟这个行业同步增长?你做的这项工作,你是不是同行中最厉害的?同行中最厉害的除了会赚钱外,还有一个综合的标准,看你这个团队怎么样。为什么呢?因为你不能光自己做,你有人格魅力,你有工作方法,你能把一些最优秀的人吸引到你这儿来,因为凡是很成功的媒体,一定要有很优秀的人,一定要有很优秀的管理者才能把很厉害的人吸引到这里来,如果他不能这样做的话,就不可能成功。

肖 枭:美国国际数据集团每年要用25种语言出版300种有关杂志,是出版界的领军企业。经营平面媒体是您的优势、长项,我们最近听说,公司准备转型进军电视领域,是不是这样?在此之前美国国际数据集团从未涉足电视领域,首次进入这一个陌生的领域,您有多大把握?

熊晓鸽:我有一个梦想——想在中国建立一个“时代华纳”类型的公司。在美国,很成功的传媒集团都是多种渠道综合发展,而且很有意思的是,这些集团都是先从纸质平面媒体做起。比如说,时代华纳就从《时代》杂志、《时代生活》等起家的;新闻集团也是办报纸出身,他们都是后来才“触电”的。而在中国都完全分割开了,做出版的好像没想过要去做电视,做报纸、杂志的也没想过要跨媒体去做电视,中国有句俗话叫“根深才能叶茂”,我认为这个“根”可能是平面媒体,因为电视比纸质媒体要通俗一些,比较大众化,平面媒体的内涵相对要深一些。有了经营平面媒体的经验,再来从事经营影视产业相对要容易一些,更何况两者有相通之处:不论做电视也好,做平面也好,我们都是在做同一个事情——信息服务,我们就是给人提供信息服务的。

肖 枭:熊总,您经常往来于海内外,对中国的传媒界非常熟悉,对中国的市场也非常有研究,可以说,您是一个把中国的市场和美国的资金、把中国的管理哲学和西方的管理经验珠联璧6合得最好的投资管理者。您认为,制约中国传媒产业发展的最大瓶颈是什么?

熊晓鸽:在国外,大小传媒集团都没有行政级别,而在国内,所有的传媒都有行政级别。比方说,在美国的传媒集团,如果你做销售做得好,今年只管两个销售员,明年可能管20个销售员,然后你的客户越来越多,你管的层次也就越来越高,所以你可能成为总裁、副总裁,可是没有行政级别,只不过是钱赚得越来越多。而在中国却不一样,你做得非常好,你可能从科长升到副处、处长、副局长,就这样上来了,升了以后,可能跟原来的业务没有多大关系,你原来建立的关系客户可能跟你就没有关系了,可是你建立起的这种关系成为商业关系花了很多时间,投入了很多精力……这是国家投入的,可是他上去之后,换了一个部门,来接他位子的人又要投入很多时间、精力、资金来建立这种商业关系,这样,工作效率就低了,而且造成了很大的浪费。可以说中国传媒的行政级别早一天打破,中国传媒就早一天辉煌。

肖 枭:谢谢熊总向我们湖南广播影视集团介绍了宝贵的管理经验。

〔采访时间:2002年11月〕

img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