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慈禧全传
1.7.2 2.欲振国威,大刀阔斧推行新政

2.欲振国威,大刀阔斧推行新政

皇宫里又恢复了往日的忙碌,慈禧太后依然高高在上,俯视着她的臣民和江山。不过,这一次的她,似乎有了什么变化。

回到京城之后,慈禧先将沿途呈献金银的大臣以及对自己护驾有功的各个都嘉奖了一遍,然后是慰问留在京城中的一些大臣。

在奖赏大臣的同时,慈禧没有忘记对后宫的妃嫔封赏。穆宗时期的瑜皇贵妃并没有随行西狩,她与其他的妃嫔留守宫中,曾经饬令各个妃嫔和宫女为慈禧等人缝制棉衣。慈禧回宫后,好生安慰了她们一番;还将珍妃追封为贵妃,并且对外宣称当初是因为仓皇出狩,年纪小的珍妃没有见过世面,吓得慌不择路,不幸殉难。与此同时,慈禧暗中驱逐当年行刑的崔玉贵,崔玉贵跪地求饶,慈禧说:“本宫当初并没有想要把珍妃推到井里去,只不过是气不过,说了几句气话!你却擅自将她推入了井中,本宫念在出行的一路上你有孝心,细心伺候,才没有要你的狗命!如今将你赶出宫去,已经是对你法外开恩了!你还不赶快出宫,还留在这里干什么?本宫看见你就想起了那冤死的珍妃,心寒得不得了!”崔玉贵看见慈禧铁了心要把他撵出去,只好收拾了行囊,出宫去了。

略略休息了几日,慈禧就将目光转回了朝政,先前光绪帝实行新政,推行变法,结果触怒了慈禧太后,将他囚禁在瀛台,每日命令宫监严加看守,不准有半点闪失。虽然在西狩之行之时,她携带着光绪帝逃跑,名为仁慈宽容,不计前嫌,实际上是对光绪帝实行监视,防止他东山再起,夺走自己辛苦建立起来的统治体系。即使慈禧囚禁了光绪帝,牢牢地掌控了清政府的大权,她也不能挽救倾颓的清朝走向衰败的命运。赔款、割地、求和、让权,大清朝的独立名存实亡,已经被西方列强瓜分蚕食得所剩无几,再加上百姓们怨声载道,反抗的队伍和运动连年增加,随着慈禧年龄的增长,她烦心的事情越来越多。

“庚子事变”之后,慈禧过上了流亡的生活,一路的狼狈避难,让慈禧的心中产生了不小的震荡,一件又一件的政务让她忽然感觉自己苍老了。签订合约之后,洋人的要求越来越过分,步步紧逼,几乎攫取了清廷政府所有的权力。国内民众呼声渐高,许多有识之士都开始积极谋求推翻清政府的新法。

在回銮的途中,慈禧就在考虑着回京之后,要怎样治理朝政才能让清廷政府立于不败之地。因为议和的条约让许多旧制都不能再用,这时,慈禧想到了光绪帝当年推行的新政。当然她不可能承认光绪帝变法是合乎法度的,她只有一点一点地寻找机会,慢慢地推行她想到的“新政”。

回到京城之后,慈禧先是设立了督办政务处,派奕劻、荣禄、王文韶等人为督办政务的大臣;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列位于六部之首,奕劻作为外务部的总理,王文韶为会办大臣,刘坤一和张之洞被命为参预。在得知慈禧想要实行新政之后,刘坤一和张之洞先后在一个月之内联名上奏,连上三道《江楚会奏变法三折》。慈禧看过之后,充分肯定了这两位大臣的远见卓识,她下发了一道谕旨——

自经播越,一载于兹。幸赖社稷之灵,还京有日。卧薪尝胆,无时可忘。推积弱所由来,叹振兴之不早。近者特设政务处,集思广益,博采群言,逐渐施行。择西法之善者,不难舍己从人;除中法之弊者,统归实事求是。数月以来,兴革各事,已降旨饬行,唯其中或条自繁重,须待考求,或事属创举,须再参酌。回銮以后,尤宜分别缓急,锐意图成。

兹据政务处大臣荣禄等面奏:变法一事,关系甚重,请重申诰诫,示天下以朝廷立意坚定,志在必行,并饬政务处随时督催,务使中外同心合力,期于必成。用是特颁懿旨,严加责成,尔中外臣工,须知国势至此,断非苟且补苴所能挽回厄运,唯有变法自强,为国家安危之命脉,亦即中国民生之转机,予与皇帝为宗庙计,为臣民计,舍此更无他策。尔诸臣受恩深重,务当将应行变通兴革诸事,力任其难,破除积习,以期补救时艰。昨据刘坤一、张之洞会奏整顿中法,仿行西法各条,其中可行者,即着按照所陈,随时设法,择要举办。各省疆吏,亦应一律通筹,切实举行。

慈禧知道,近来,朝中的臣子们对于变法的呼声越来越高,纷纷上奏谈起变法的益处。虽然慈禧还没有想好该怎么样推行新政,推行哪些内容,但是她感觉到要想将大权继续把持下去,就要顺应民心,改革朝政。不久,一道以光绪帝为名义的谕旨颁发了:

世有万古不易之常经,无一成不变之治法。穷变通久,见于大易。损益可知,著于论语。盖不易者三纲五常,昭然如日星之照世。而可变者令甲令乙,不妨如琴瑟之改弦。伊古以来,代有兴革,当我朝列祖列宗因时立制,屡有异同。入关之后,已殊沈阳之时。嘉庆、道光以来,渐变雍正、乾隆之旧。大抵法积则敝,法敝则更,唯归于强国利民而已……

懿训以为取外国之长,乃可去中国之短。惩前事之师,乃可作后事之师……

误国家者在一私字,祸天下者在一例字。晚近之学西法者,语言文字,制造器械而已。此西艺之皮毛,非西学之本源也。居上宽,临下简,言必信,行必果,服往圣之遗训,即西人富强之始基。中国不此之务,徒学其一言一语,一能一技,而佐以瞻徇情面,肥利身家之积习,舍其本源而不学,学其皮毛而又不精,天下安得富强耶?总之法令不更,锢习不破,欲求振作,须议更张。着军机大臣、大学士、六部九卿、出使各国大臣、各省督抚,各就现在情弊,参酌中西政治,举凡朝章、国政、吏治、民生、学校、科学、军制、财政,当因当革,当兴当并,如何国势始兴,如何而人才始盛,如何而度支始裕,如何而武备始精,各举所知,各抒己见……

欲去此弊,慎始尤在慎终;欲竟其功,实心更宜实力,是又宜改弦更张,以祛积弊,简任贤能,上下交儆者也。朕与皇太后久蓄于中。物穷则变,转弱为强,全系于斯。倘再蹈因循敷衍之故辙,空言塞责,遇事偷安,宪典具在,决不宽贷。将此通谕知之!

设立政府督办,又推行新政的诏书诏令天下,于是,清廷进入了慈禧推行新政的时代:

一、兴办商务和矿务。在经济方面的新政就是兴办商务和矿务实业。因为清政府的赔款数额十分巨大,所以兴办实业是清政府增加财政收入的重要来源。比如早在光绪二十五年,四川就率先经过朝廷的批准,设立了商务局,招商开办实物,只是因为当时招商的风气并没有放开,所以发展难免阻碍,等到慈禧推行新政之后,四川的商务蓬勃发展。光绪二十九年,慈禧又下令成立商部,加强了清政府对各地商务的领导,同时又增加了许多有关于商务的章程和法度,以确保商务的合理实施。

二、兴办学堂,改制科举。学堂自古以来就是圣地,因为文人才子、国家栋梁都是从学堂走出,为国效力!慈禧深知读书的重要性,她指出“京师首善之区,尤宜加意作养以树风声”,因此她极力督促大臣们在全国各地建立学堂,为清廷培养可造之材。八国联军侵华之后,京城第一学堂京师大学堂毁于战火,慈禧专门拨出经费,重新修缮。整修完毕,她又特派张百熙为管理学政的大臣,吴汝纶为学堂的总教习,并且对他们寄予了厚望。张百熙到任之后,结合清政府的现状,积极筹划,将学堂里的学科做了细致分类,并制定出一套十分有效的课程来供学堂里的学生们学习。他还建议在上海设立翻译局,随时购买西方书籍,了解西方人思想动态,以人之长,补己之短。同时,各地也纷纷建立起学堂,成效卓著。光绪二十八年十一月,慈禧发布诏令,将沿袭一千三百多年的科举制废除,“现在学堂初设,成才尚须时日,科举改试策论”。这是当时清廷发布的关于废除科举制之后实行的政策。废除科举之后,新的学部成立,选官制从此进入了新的时代。

三、游学西方,考察西政。西方列强打败了清政府,是因为洋枪洋炮的先进,但最重要的是西方先进的科学技术。慈禧在败逃西安的教训中进行反思,她想起了曾经提过的“师夷长技以制夷”,于是,她又下令各省选出学生出洋留学。起初,慈禧没有想到经费的问题,所以也没有特别拨款给各省,以至于出现了“游学日本者尚不乏人,泰西各国或以道远费多,咨送者少”。慈禧看到了弊端,于是再次下旨:“各省督抚选择明通端正之学生,筹给经费,派往西方各国,考求专门学业,务期成就人才,以备任使。”下诏之后,慈禧严加督促各省官员办理,一时之间,游学风气兴盛。即使派遣学生出国留学,但只是学到了科学技术的皮毛,并没有触及到资本主义社会的本质。慈禧看到清政府的现状,要究查中国政府软弱的原因。从游学归国的学生口中得知,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与清政府是不一样的。风气开放、政治民主是资本主义国家的特点。考虑再三,慈禧决定从清政府的政治制度下手,吸取对清政府有利的因素。首先,她先设立了政务处和考察政治馆;同时,她还派遣了五位大臣出使国外,考察洋人的政治制度和执政手段,这些政策的目的就是选择与清政府统治相匹配的外国政治制度,取人之长,补己之短,悉心研究,虚心学习。

四、创立武备,精简军事。在当时内忧外患的情况下,军队是镇压内乱、反抗外侵的主力,但是通过这几次战争来看,清政府的八旗军和绿营兵的弱点都充分暴露出来了——腐败、混乱、落后、管制不严……这些问题,是连连战败的主观原因。决定实行改革的慈禧,一心想要将这种情况彻底改变。她将绿营兵裁汰了十分之三,老弱病残一律淘汰,只挑选青壮年的精兵;同时她还取消了武举,在各省都创办了武备学堂,培养军事人才;设立练兵处,控制各省的军备人数。同时,在军事上还参照着西方的军队标准,训练士兵,使之成为一支强大的新式军队。

五、完善法律,发展工商。虽然中国的法律制度起源比较早,但是,一直以来,中国都重农抑商,没有好好地发展工商业。慈禧参照着西方的法律,制定出了适应工商业发展的法律法规,如《公司注册章程》、《商会简明章程》、《大清商律》和《矿务章程》等等。

慈禧大刀阔斧地推行新政,无论是从宽度还是从广度上来说,都大大超过了光绪帝实行的“百日维新”,这让当时所有的臣子们都觉得意外。有识之士也开始为新政积极奔走,效力推行。但是,他们也意识到,新政的推行,一定要将统治的体制进行更加深入的变革,于是,一些臣子们又上书奏请慈禧采用西方特有的“立宪”。

经过一番激烈的讨论,慈禧颁发诏书,宣布准备立宪。虽然慈禧并没有想要彻底改变中国的统治制度,她喜欢的还是封建的君主专制,大权在握的执政方式,但是她已将看到了清政府统治中最薄弱的环节,看到了自己的统治地位已经岌岌可危。如果她还要一意孤行,那么自己一定会与清政府站在对立面。迫于舆论的压力,她妥协了。

尽管慈禧十分不情愿立宪,但是作为一个封建时代的统治者,她推行新政向西方学习,还积极地派遣大臣到西方考察,这已经是难能可贵了!她为正在一点一点走向黑暗的大清国,留下了一点先进的余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