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慈禧全传
1.3.3 3.挑战男权,垂帘听政掌控大权

3.挑战男权,垂帘听政掌控大权

两位太后听政,决定了皇帝的年号之后,立刻下了一道懿旨,声明接受大权的本意,这道懿旨上的语气好像是要得到天下的谅解:

奉两宫太后懿旨,垂帘听政,本非初衷。只以皇帝冲龄践祚,臣下不能无所禀承,故不得不俯顺群情,暂权国事,俟皇帝典学有成,即当归政。凡我大小臣工,务宜矢忠矢勤,共襄治理,其将此通谕中外知之云云。

紧接着她们又以皇帝的名义下了一道谕旨,代表小皇帝感谢太后慈恩,并且表示一旦到了执政年龄,他一定会勤于政事,恪尽职守,不忘对太后的感激之情。

垂帘听政的大局已定,两宫皇太后全权处理所有的国家政务。召见大臣于偏殿,除了典礼之外,帝叔以及兄弟四人都免去了叩拜之礼。每年由公库中拨银二十万两,作为两宫的用度。只是东太后素性沉静,不愿意多言;而西太后慈禧仗着自己的才能,凡是宣召臣子选择取舍,都是由她做主。东太后只是拱手受成而已。

慈禧太后执政之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将载垣、端华、肃顺三人的党羽一概罢黜治罪,并且因为心中很是忌恨肃顺,查抄了他全部的家产,然后下了一道懿旨:

首恶已除,余党概免株连。尔大小臣工,此后宜争自濯磨,守正不阿,毋得再蹈恶习,自取罪戾……

这一道谕旨降下之后,一班王公大臣都争相称赞西太后的仁慈。其实那些与慈禧太后作对的人物都被铲除了,怎么还会有疑议的声音?

可是,为什么慈禧太后偏偏对肃顺有如此多的成见?

当时,肃顺因为手段高明,迅速升职,很快成为军机大臣。在职期间,因为劝说皇帝将军机大臣柏葰斩首,而触犯众怒。这其中,最有意见的就是慈禧。慈禧看到肃顺为皇上所信任,权势日益增大,于是就想削弱他的势力,夺取他过多的权力,因此竭力营救柏葰,但是没有成功。肃顺的地位却也由于慈禧的失败而日益巩固,那些反对他的人都被逐出朝廷或者被革职了,朝廷内外人人自危。他们认为,慈禧得不到支持,相反,肃顺却令他们感到了一种严重的威胁。这让慈禧太后更加忌恨。皇帝在热河北狩时,肃顺就知道,要想成大事,必先去慈禧之权,他时常引乾隆时期某位妃子因为失礼于母,定以永久监禁之罪的故事,向病榻上的皇帝进言。皇帝为之所动,就将皇太子交给怡亲王的福晋抚育,再加上肃顺出谋划策想要谋害慈禧,这一系列的事情,让慈禧深深地记在心里:有朝一日,必加倍报复。

她的怒气还没有完全平息,她下的第二道谕旨就显示出一个妇人在保护自己财产的心思:

肃顺与热河盖造房屋,年余尚未完工,所蓄资财,谅必不少,着将该革员所有热河财产,密速查抄候旨。该革员身攫重罪,虽保不于事前寄顿,并着传谕,将寄顿之处,悉为指出,一律查抄。倘敢于挟同隐匿,不吐实情,将来别经发觉,定当如肃顺重治其罪,不能宽贷。

肃顺死后的三年,慈禧太后又下了一道懿旨,命令肃顺的后代,永远不允许担任官职,因为肃顺当权的时候,对于咸丰帝特别有影响力。慈禧太后的原则就是:凡是得罪过自己的人,就加一永不叙用之罪。

搞定朝廷的臣子之后,就是后宫的整治了。慈禧太后想起了曾经让她妒火中烧的四春娘娘。

昔日自己与圆明园的四春争宠吃醋,早就恨得她牙根痒痒,恨不得将这四人立刻除灭。只是因为她刚刚回銮,忙于处理政务,一时无暇下手。现在恶党已除,朝廷上下基本肃清,自己有时间慢慢整治后宫了。

慈禧太后首先抬出“祖制”一说,宫内不准容留汉女,就把四春一一驱逐出宫。她还秘密地嘱托安德海,让他即日发落。这个安太监得了密令,狐假虎威地到了四春娘娘的寝宫,宣旨命令四春娘娘即刻出宫,并且不允许她们携带任何物件。这四位娘娘还想再苦苦哀求,谁知这安太监忽然变了脸色,一改往日的奴才面孔,大声地斥责这四位娘娘。一声令下,那些手下的宫监一起动手,把四春娘娘穿着的宫衣、佩戴的宫饰全都撕扯了下来,然后强行将她们撵出宫门。一时之间,哭喊声、求饶声、咒骂声,交织在一起,喧闹不堪。可怜这四位娘娘花容失色、满面狼藉、涕泪横流,战战兢兢地走出了宫门,昔日圆明园内争宠,现如今落得如此下场,让人无限感叹。出宫后,她们就不知下落了。有人说是被赐鸩酒而死,有人说是被杖毙,只是这变成了一个永远的秘密,没有人知道了。这样一位心狠手辣的慈禧太后,就是杀几个王公大臣,也是手到擒来,更何况这四位无依无靠的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