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文学艺术概论
1.4.1.3 三、英国文学

三、英国文学

17世纪上半叶,英国资本主义经济迅速成长。资产阶级革命爆发。革命力量聚集在国会周围,同国王进行激烈的斗争。国王向国会宣战,国王战败。1649年,查理一世被送上了断头台。国会废除君主制,宣布英国为共和国。1660年,斯图亚特王朝复辟。1688年,资产阶级和新贵族发动宫廷政变,推翻复辟王朝,确立君主立宪制的资本主义制度。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重大变革在文学作品中得到反映。英国诗坛出现了以弥尔顿为代表的革命诗人。重要作家还有约翰·班扬和德来顿。

班扬(1628—1688)青年时代参加过国会的军队,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后入狱十多年,后从事传教活动和文学创作。他的主要作品有:《罪人蒙恩记》《天路历程》(1678,1684)、《恶人先生的生平和死亡》和宗教讽喻小说《神圣战争》。班扬的作品简洁、生动、有力,在语言和小说技巧方面为斯威夫特和笛福的小说铺平了道路。他的名作《天路历程》是一部寓意深刻的讽喻小说,描写主人公“基督徒”逃出“将亡城”,途径“失望”泥潭、“名利场”“疑惑”城堡,历经磨难,终于到达“愉快山”。小说以梦幻故事的形式表达了抨击了复辟王朝。

18世纪的英国,政治上确立了资产阶级议会制度,经济上资本的原始积累规模越来越大。60年代起,英国开始了工业革命。英国启蒙作家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残余,也批评资本主义的某些弊端。

诗人蒲柏(1688—1744)在18世纪初期有较大影响。他善于以议论和哲理入诗,语言精练锋利,诗体文论《论批评》宣扬新古典主义理论,另著有滑稽英雄诗《夺发记》和长篇讽刺诗《群愚史诗》等作品。

这一时期,英国期刊文学发展很快。期刊《闲谈者》和《旁观者》赞扬自然人性,讽刺矫揉造作,文笔幽默,简练自然,对英国散文和随笔的发展做出了贡献。哥尔德斯密(1730—1774)的《世界公民》假托旅居英国的中国人的通信,对英国社会的虚伪和造作进行了批评。他的小说《威克菲牧师传》中天性善良的牧师总是面临层出不穷的问题,刻画得非常成功。他还写有喜剧《屈身求爱》等作品。戏剧家谢立丹(1751—1816)的作品贴近生活,他在《造谣学校》和《情敌》等作品中巧妙地进行社会批评,讽刺对象有上流社会的纨绔子弟、讲究时髦的贵妇人和表里不一的伪君子等。

18世纪中期,英国诗歌从新古典主义向浪漫主义过渡。约翰·汤姆逊(1700—1748)的《四季歌》描写自然景色,抒发心灵感受。扬格的《夜思》和格雷的《墓园哀歌》流露出感伤的情绪。罗伯特·彭斯(1759—1796)是苏格兰诗人,他的《人有人的志气》《大麦约翰》和《两只手》等诗歌反映农民的思想情绪,鞭挞乡绅、教士的荒淫无耻,表现劳动人民的正直、勇敢和光明磊落,充满乐观精神。

18世纪,英国文学成就最高的是现实主义小说。重要作家有笛福、斯威夫特、理查生、斯摩莱特和菲尔丁等。以斯泰恩为代表的英国感伤主义文学也产生过重大影响。感伤主义文学同情不幸者的遭遇,醉心人物感伤心理的描写,置感情于“理性”之上,喜用的体裁是哀歌、旅行记和书信体小说。感伤主义文学对欧洲大陆和后来的意识流小说有较大的影响。18世纪末,英国出现“哥特式小说”,作品充满神异、恐怖和暴力,如写古堡闹鬼故事的华尔普尔的《奥特朗托堡》。

笛福(1660—1731)当过商人,主办过刊物,年近六旬时第一部小说《鲁滨逊漂流记》(1719)问世。小说主人公鲁滨逊年轻时代独自前往海外经商,几经波折,获得成功。后在做黑奴生意时遇难,他孤身漂流到一个荒岛上。渡过难关后,他又用火枪和《圣经》征服了土人“星期五”,成了荒岛的主人。鲁滨逊是18世纪资产阶级上升时期一个“真正的资产者”典型:富于进取和冒险精神,一心想着去海外冒险,去开辟世界,反映出新兴资产阶级的精神面貌;富于劳动热情,在荒岛上凭借双手和智慧艰苦创业,表现出坚强的毅力和实干精神;有着海外殖民者的特征,这一点在他与土人“星期五”的关系上表现得很明显。《鲁滨逊漂流记》开了英国现实主义小说的先河。笛福主要作品还有:小说《鲁滨逊的沉思集》(1720)、《辛格尔顿船长》(1720)、《摩尔·弗兰德斯》(1722)和《杰克上校》(1722)等。

斯威夫特(1667—1745)是讽刺作家,生于爱尔兰都柏林,同情爱尔兰人民的痛苦生活,反对英国政府的专制,最著名的作品是寓言小说《格列佛游记》(1726)。小说中,船长格列佛叙述了他4次航海中的奇遇。在小人国里,格列佛先是成了俘虏,后又卷入两个小人国之间的纷争。在大人国,国王爱好和平,厌恶战争。在飞岛国里,作者通过对飞岛的奇幻描写,讽刺了英国对爱尔兰的殖民政策。最后,格列佛来到贤马国。马是这里具有理性的居民和统治者,具有各种美德。作者通过这种幻想旅行的方式对英国的君主政体、司法制度、殖民政策和社会风尚进行了揭露和讽刺。同时通过对贤马的描绘,寄托了自己的共和政体的政治理想。小说想象奇特,讽刺尖刻,独具一格。

理查生(1689—1761)首创“书信体小说”,他一生用书信体体裁写了3部家庭小说。《帕美拉》(1741)讲述一个女仆拒绝男主人求爱而最后又嫁给他的故事。《克拉丽莎》(1748)主要描写了女主人公不幸遭遇,心理刻画细致深刻。《查尔斯·葛兰底森爵士》(1753)是一部劝世的爱情小说。理查生的小说将广大的社会场面集中压缩于家庭婚姻之中,重视人物内心世界的剖析。

斯摩莱特(1721—1771)主要从事小说创作,主要作品有《兰登传》(1748)、《皮克尔传》《菲迪南伯爵》和《原子传》等。斯摩莱特对社会强烈不满,作品中社会批判倾向鲜明,小说继承了流浪汉小说的传统,讽刺辛辣,人物漫画化。

斯泰恩(1713—1768)主要作品有小说《项狄传》和《感伤的旅行》。《感伤的旅行》(1768)没有像一般的游记一样描写自然风光,评价社会生活,而是通过许多细节,夸张地描写主人公的感觉和敏感的内心变化,抒发作者自己的思想情绪,具有浓厚的感伤色彩。这部作品标志着感伤主义文学的兴起。

约翰·弥尔顿(1608—1674)生于伦敦,父亲是新教徒。弥尔顿先后在圣保罗学校和剑桥大学学习。获文学硕士学位。大学时代开始用拉丁文和英文写诗,梦想写出真正伟大的诗篇。他的早期创作以短篇诗歌为主,作品中人文主义思想和清教徒思想相互交织。抒情诗《快乐的人》歌颂了田园景色和人生的欢乐,《沉思的人》反映了人生的严峻和忧郁。诗剧《科玛斯》充满优美的想象。《利西达斯》为悼念同学爱德华·金而作,表现了复杂的思想和情绪变化,也抒发了他对社会的不满和对教会的谴责。

1638年,弥尔顿前往意大利旅行,并见到当时被囚禁的伽利略。次年得知英国要爆发革命,旋即回国。1641年开始,他支持英国资产阶级反对封建专制的活动,写了大量的小册子,支持国会。《论言论自由》认为,只有思想和出版自由,才能保证人们获得真理。《阿瑞帕吉蒂卡》指出,真理只能通过自由讨论才能获得。查理一世被处决后不到两个星期,他发表了《论国王和官吏的职权》,认为政府的成立须经过被统治者的同意,臣民没有忍受不公正的统治的义务。克伦威尔的革命政府对他很欣赏,1649年任命他为共和国的拉丁文秘书。他起草了《为英国人民辩护》和《再为英国人民辩护》,驳斥国外敌对势力的攻击。弥尔顿的散文论点鲜明,论证有力,富有激情和表现力。但是,他因操劳过度,双目失明。

克伦威尔死后,王朝复辟,弥尔顿被捕入狱,但很快被释放。从此他深居简出,专心写诗。在双目失明的情况下,完成《失乐园》《复乐园》和《力士参孙》3首长诗。

《复乐园》(1671)取材于《新约》,叙述耶稣不为撒旦所惑,经受了考验。这和亚当、夏娃经不起诱惑失去乐园形成对照。上帝要儿子耶稣下凡传经布道,但又派撒旦来考验耶稣。在财富、肉欲、权力和荣誉面前,耶稣不为所动。诗歌中的耶稣具有刚强的意志、完整的人格和顺从神意的决心。他很像一个清教徒,一个理想化的资产阶级革命家。他充满信心,威武不屈,也是诗人个人的品质和信念的反映。

《力士参孙》(1671)取材于《旧约》。以色列的大力士参孙被妻子腓力斯人大利拉出卖,以色列人的统治者是腓力斯人,他们弄瞎了他的双眼。参孙念念不望复仇。后腓力斯人逼迫参孙演武,参孙推倒庙宇,与敌人同归于尽。参孙充满献身精神,轻率的婚姻导致了不幸,虽双目失明却毫不屈服,这些使人们联想到作者本人的经历,以及作者在复辟时期内心的痛苦和决不屈服的斗志。这首诗剧以希腊悲剧为典范写成,突出地表现了人物的内心感受,具有震撼人心的力量。

《失乐园》是弥尔顿的代表作。1655年,弥尔顿在失明的情况下构思这部作品,1658年开始写作,1667年出版。这部叙事长诗共分12卷,一万余行,取材于《旧约·创世纪》。作品中描写天使撒旦率众反抗上帝,败后被打入地狱,变成魔王。听说上帝在创造新的世界伊甸园,里面居住新的种族“人类”。撒旦决心以引诱人类来完成复仇使命。他飞出地狱之门,来到伊甸园。先是偷听了亚当和夏娃的谈话,知道上帝禁止人吃智慧树的果实。他变形为蟾蜍,使夏娃做了一个想吃智慧果的梦,后又变形为蛇,引诱夏娃偷尝智慧果。亚当为了和夏娃共命运,也吃了禁果。上帝知道后,将他们逐出伊甸园。亚当和夏娃擦干懊悔的眼泪,携手踏上孤寂的路途。撒旦及众魔受到上帝的诅咒,蜕变为蛇,用腹行路,终生吃土。

弥尔顿在诗歌开篇处指出,《失乐园》的目的是证明“上帝对待人的行为是正确的”。但是,诗歌中的上帝形象并不那么可爱。他要人绝对服从,显得独断专横,预见到人要堕落,却又禁食智慧果,显得不合情理。和抽象、灰暗、遥远的上帝相比,撒旦的形象具体而又可信。初看起来,撒旦与上帝为敌,诡计多端,是诗歌中罪恶的化身。但是,渐渐地,读者便发现撒旦其实追求自由,怀疑上帝的统治,对上帝的权威提出挑战。撒旦被天雷打入地狱后,和其他造反的天使在火海中遭受煎熬,仍然表现出昂扬的斗志。他说:“战场失败有什么可怕?我的不可征服意志,报复的决心,切齿的仇恨和永不屈膝投降的志气并没有丧失。”威武不屈,坚持斗争,反对上帝的撒旦颇像革命时期的弥尔顿。因为弥尔顿和撒旦一样,都是挑战权威的叛逆者,而这两个叛逆者似乎都以失败告终。作品中的撒旦是一个敢于反抗上帝权威和专制统治的叛逆者,也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者的象征。长诗同时探讨了英国革命失败和人类不幸的根源。

《失乐园》结构上继承了古希腊罗马的史诗传统,描写了天堂和地狱、混沌和人间多种壮阔的场景。比如,描写天国的战争时,撒旦发明了火药,动用了排炮,打得天兵天将狼狈不堪,场面十分雄伟奇特。诗歌的用典设喻,内外古今,无所不包。长诗用素诗写成,简练的英语和古典拉丁语相结合,成就了一种“庄严和崇高的文体”。《失乐园》格调高亢,壮怀激越,气魄宏大,形象雄伟。它是17世纪英国诗坛的一部杰作,是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宏伟史诗。

亨利·菲尔丁(1707—1754)是英国小说家和剧作家。出生于萨默塞特郡格拉斯顿伯里的一个贵族家庭。先后在伊顿贵族学校和荷兰的雷顿大学学习。他很早就对古典文学发生兴趣,阅读了大量的书籍。柏拉图、亚里士多德、塞万提斯和斯威夫特等作家对他后来的创作有影响。

1728年,菲尔丁的第一个剧本《戴各种假面具的爱情》上演。此后他创作和改编的戏剧有《咖啡馆的政客》《悲剧的悲剧,或伟大的大拇指汤姆的生与死》《堂·吉诃德在英国》等25部。1736年,菲尔丁的著名政治讽刺剧《巴斯昆,时代的讽刺》上演。全剧有两个部分,一为喜剧,一为悲剧,用剧作家和演员排演的形式出现,反映国会选举的虚伪与腐败。1737年3月上演的《1736年历史年鉴》,巧妙地套用了当时同名出版物。作者认为过去的一年中几乎并没有发生什么重要的事情,因而有可能“把整个一年的事用半个小时的时间”在舞台上再现出来。戏分六出,两出是对戏剧界的讽刺,其余四出是对当时社会的邪恶与政治的辛辣讽刺。菲尔丁的社会政治讽刺戏剧继承了欧洲戏剧创作的传统,同时关注当时的社会生活,对英国戏剧的发展做出了贡献。

菲尔丁的戏剧创作激怒了政府,导致他的剧院关闭。1737年,菲尔丁改行学习法律,1740年成为律师。1748年任伦敦警察局首任局长。同时继续文学创作,先后主编杂志《战士》等。理查生的小说《帕米拉》的问世,激起了菲尔丁创作小说的热情。他先发表了《沙米拉》,然后发表小说《安德鲁斯》(1742),对理查生的小说进行了温和的批评。在小说中,菲尔丁的注意力转向了社会日常生活。他看到社会贫富的巨大差距,看到了有产者的虚伪和自私,以及他们对穷人的非人态度。菲尔丁试图在下层劳动人民中寻找自己的理想,把他们看成理想道德的楷模。《大伟人江奈生·魏尔德传》(1743)是寓言体小说,借当时的真人真事,讽刺了当时的英国首相瓦普尔以及整个英国的政治制度。

1748年,《汤姆·琼斯》问世,这是菲尔丁最为成熟的小说。最后一部小说《爱米丽亚》(1751)风格有很大变化。他在序言中称自己写这部小说的目的,是要揭露一些“时下危害国家的公开或隐秘的最为引人注目的罪恶”。通过布斯和爱米丽亚夫妇的故事,菲尔丁把他接触到的社会和盘托出,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一幅阴森灰暗的图画。作者的注意力集中在法律制度和政府机构上,对英国的“光荣宪法”进行了猛烈的抨击。

菲尔丁的小说创作完全是业余时间完成,同时他还写了大量的散文。由于身体的原因,他1754年去葡萄牙旅行,写了《里斯本航海日记》。同年10月他在里斯本逝世。

长篇小说《弃儿汤姆·琼斯的历史》(1749)是菲尔丁的代表作。菲尔丁把故事的主要情节安排在斯图亚特王朝企图第二次复辟的1745年。主人公汤姆被驱逐出奥尔华绥家门,在社会上四处流浪之时,正是查理的复辟行动“在英国中部如火如荼进行着”的那两个月。于是,主人公的命运同国家与民族的命运联系起来。

菲尔丁在《汤姆·琼斯》的献词中明确说明他写小说的目的是“扬善举德”,匡正时弊。小说抨击了金钱的腐蚀力量。这种力量统治了奥尔华绥的府宅、魏斯顿的庄园,统摄着各种各样人物的心灵。道林律师被金钱收买,帮助隐瞒汤姆的身世并参与把汤姆送上绞架的阴谋;巴特里奇跟随汤姆浪迹四方,是认为汤姆最终会给他一笔报酬;老南丁格尔则习惯以“是送钱给自己还是从自己这儿把钱拿走”这样的判断方式,打量每一个到他这儿来的人,以此决定自己对其的态度,而他唯一的信念就是:“世界上除了钱,没有任何东西真正具有价值。”正如菲尔丁所说的,金钱“是所有欺骗的情妇,它使得人们把对方都看成情敌”。菲尔丁在小说中描写的形形色色世态丑相,是工业革命前夕资本主义的经济关系日益渗透到社会各个角落的真实写照。

《汤姆·琼斯》中受到嘲笑与揭露的愚昧、陋习与罪恶虽然并不令人愉快,但菲尔丁此时对人性善仍然抱有信心。山中人向汤姆讲述自己在城市文明的条件下所经历的种种不幸,并认为人们有了伟大的仁爱之心后,就会倾向于躲避和讨厌人类。汤姆却表示,应当看到“人类中最好的最高贵的人”。菲尔丁否定了避世的思想,也否定了避世的可能性。他不是没有看到社会存在的问题,但是更愿意对生活采取积极介入的乐观态度。作者认为他写作的目的,就是尽其所能地运用自己“全部才智与幽默”,“用笑声来使人类摆脱他们所喜爱的弱点和罪恶”。这种笑声贯串于《汤姆·琼斯》的始终。

《汤姆·琼斯》在艺术上很有特色。菲尔丁是18世纪长篇小说实践与理论的集大成者。他的小说创作有一套自己的主张和相关的阐述。他称自己的小说是“喜剧性的散文史诗”。强调小说应该“严格模仿自然”,确立了英国小说的现实主义传统。小说吸收了当时文学所有散文叙述(如冒险小说,流浪汉小说,家庭小说等)的成分,加以改造和提高,并把戏剧、史诗结构的因素完美地和长篇散文叙述结合起来,解决了长篇散文叙述中长期存在的结构松散,情节和人物之间缺乏有机联系等不足之处,在小说结构艺术上取得重大成就,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小说的人物刻画也很成功。菲尔丁认为现实生活中没有十全十美的人物,所以他无意将汤姆塑造成一个完美理想的人。主人公汤姆表里如一,但并不是完美无缺的人,作者不仅赋于他善良、诚实、纯朴、乐于助人等优点,也指出他做事欠谨慎,好感情用事,行为放荡。处理汤姆这个人物时,作者使他身上的优缺点都十分明显。菲尔丁善于把众多的人物的性格、心理及其言行放在错综复杂的矛盾冲突的情境中,进行多种关系的对比。在布利非这个人物身上,美的外衣掩盖着丑的灵魂,道貌岸然的外表包藏着毒如蛇蝎的内心,为了财产不惜图谋将亲兄弟置于死地,他与汤姆形成鲜明对照。除此以外,奥尔华和魏士顿两个地主,一个仁慈智慧,一个粗鲁横蛮;哲学家斯奎尔先生与神学家屠瓦孔先生,一个满口道德不信上帝,一个满口神威不讲道德,等等。这种对比取得了强烈的艺术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