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文学艺术概论
1.4.1.1 一、17、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

一、17、18世纪欧洲文学概述

17、18世纪欧洲文学的主潮是古典主义文学和启蒙文学。其中,古典主义文学思潮在法国等欧洲国家流行了二百多年,直到19世纪初期才逐步退出欧洲文坛。

17世纪的意大利、西班牙、德国,政治分裂,经济凋敝,资产阶级软弱,王权不振,封建教会猖獗,文学上则盛行巴洛克主义。“巴洛克”原指一种形状不规则的珍珠,后来被用来形容一种建筑风格和文学风格,它与严整、匀称、和谐相对立。巴洛克文学在西欧许多国家都有发展,作品以语言雕琢浮夸著称于世。

古典主义盛行达两个世纪之久,对于法国及欧洲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学和民族语言的形成、发展起了重要的作用。古典主义主张向古典作家(古希腊罗马作家)学习创作经验,从古典文学中寻找创作素材,强调模仿古人。这是古典主义名称的由来,也是其基本特点之一。

古典主义在政治上拥护王权,强调个人利益服从国家整体利益。虽然王权本质上是代表贵族阶级利益的,但强大的王权消灭了封建割据,统一国内市场,有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在当时是进步的因素。古典主义的思想基础是唯理主义哲学。以笛卡尔等人为代表的理性主义思想,主张克制个人感情,服从专制国家的整体利益。古典主义文学创作的基本主题是个人感情与理性(公民义务)的冲突,并且“永远只凭着理性获得价值和光芒”。

古典主义重视艺术形式,对各种体裁作了严格的界定,并把它们分为高级的体裁(如史诗、悲剧)和低级的体裁(如喜剧),禁止混淆,并制定了种种清规戒律。古典主义的主要成就是悲剧和喜剧。

启蒙文学具有鲜明的政治色彩,具有强烈的战斗性,批判的锋芒直指封建专制制度和天主教会,揭露和批判社会上的种种不合理现象。启蒙文学把所谓“第三等级”的普通人作为正面主人公加以歌颂,描写资产阶级和平民的悲欢离合,反映他们的思想感情。启蒙作家常常借用古典主义的文学形式,给它注入了新的思想内容,也创造了不少新的文学形式,如哲理小说、正剧(严肃喜剧)、书信体小说、对话体小说、教育小说等,打破了古典主义的一些清规戒律,拓展了文学表现的领域。但是,启蒙文学忽视文学的审美功能,把人物形象变成作者的代言人,甚至是“时代精神的单纯的传声筒”。

17、18世纪欧洲文学成就最高的国家是法国、英国和德国,意大利、俄国也取得了一定的成就。

17世纪,意大利以“马里诺诗派”为代表的形式主义文学风靡一时。马里诺(1569—1625)的抒情诗集《七弦琴》《风笛》以及长诗《安东尼斯》,大量运用比喻、典故和象征手法,追求绮丽、浮华的诗风,雕琢词藻,用以抒发贵族阶级的感伤情调和寻求感官刺激的艺术趣味。18世纪上半叶,一些诗人组织“阿卡迪亚诗派”,反对“马里诺诗派”,主张以古希腊的田园诗为榜样,发扬自然朴实的诗风。但他们仍然有严重的形式主义色彩。18世纪下半叶,意大利政局相对稳定,资产阶级力量也随之增强,启蒙主义思想广泛传播,促成了启蒙主义文学的诞生,其杰出的代表是喜剧作家哥尔多尼(1707—1793)。哥尔多尼大胆进行喜剧改革,以“风俗喜剧”取代流行于意大利舞台二百多年的“即兴喜剧”。哥尔多尼创作了一百多部喜剧,真实地反映了意大利启蒙运动时代广阔的社会面貌,精心塑造了各个社会阶层富有个性的艺术形象,语言诙谐生动,生活气息浓郁,奠定了近代意大利现实主义喜剧的基础。代表作《女店主》(1753)通过女店主同三个贵人之间的周旋和斗争,讽刺了两手空空而又死要面子的没落世袭贵族,暴露了信奉金钱万能哲学的暴发户新贵族的丑恶嘴脸,揶揄了傲慢无礼而又愚不可及的骑士老爷,讴歌了平民米兰多琳娜的勤劳勇敢、美丽聪颖和忠于爱情。剧作体现了作者抨击贵族、赞美平民的启蒙主义思想,洋溢着争取自由平等的时代精神。

17、18世纪的俄国是一个落后的农奴制的专制国家。18世纪初,彼得大帝的改革打开了俄罗斯的国门,西欧的启蒙思潮陆续传入俄国,带动俄国人追求自由、平等的梦想,古典主义文学、启蒙文学和感伤主义文学相继诞生。罗蒙诺索夫(1711—1765)、杰尔查文(1743—1846)、冯维辛(1744—1792)、拉季谢夫(1749—1802)和卡拉姆津(1766—1826)是杰出的代表。拉季谢夫的代表作《从彼得堡到莫斯科旅行记》(1790)通过作者在旅行途中的见闻,表现了鲜明的反对专制农奴制度的立场,并提出了民主革命的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