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西方文学艺术概论
1.2.1.2 二、中世纪意大利文学

二、中世纪意大利文学

13世纪以后,随着城市的兴起和市民阶层的出现,意大利发生了宗教异端运动,冲击着基督教的神权统治和教会文学的垄断地位。一批富有文学修养的宗教文学家在吸收古代文化精华的基础上革新了教会文学。圣芳济谷(1182—1226)的诗篇《太阳兄弟赞歌》,既号召人们颂扬创造万物的上帝,又讴歌人与人之间兄弟般的友情,是研究意大利早期文学的重要作品。

意大利在13世纪先后出现了以爱情为主题的“西西里诗派”和“温柔的新体”诗派。前者产生在西西里岛腓特烈二世的宫廷中,使用典雅化的西西里方言、华丽的辞藻,反映宫廷贵族的闲情逸致和奢侈浮华生活。后者由诗人圭尼泽利(约1235—1276)在继承了普罗旺斯抒情诗的基础上所创立,流行于佛罗伦萨等城市。它用优美、清新的诗句歌唱青年男女对爱情的向往,把爱情看成是一种能使人道德高尚的感情,抒发了市民阶层对世俗生活的兴趣和追求社会平等的意识,具有反对宗教禁欲主义的进步倾向。

但丁·阿里盖利(1265—1321)生于佛罗伦萨一个没落贵族家庭,从小爱好诗文,崇拜古罗马文化,对神学、哲学、诗学、历史、音乐都有研究。青年时代开始,但丁积极参加政治活动,主张意大利的统一和独立自主,反对教皇干涉世俗政权。当他参加的代表工商业市民阶层利益的盖尔非党取代封建贵族的政党上台执政后,但丁曾当选为佛罗伦萨城国的执政官。后来,盖尔非党分裂为代表贵族利益、支持教皇的黑党和代表商人利益、反对教皇干涉内政的白党。但丁担任白党的首领之一。1302年,黑党在教皇和法国的支持下夺取了政权,但丁被判终身放逐。流放期间,但丁曾游说意大利一些城国,要它们支持白党,但没有取得成效。后来,他奋笔写书,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和个人抱负。1321年,病逝拉文那。

但丁一开始从事创作,就受到“温柔的新体”诗派的影响,热衷于书写讴歌纯洁、崇高爱情的抒情诗。他早期的抒情诗集《新生》(1293),以质朴清丽、优美动人的诗句,抒发诗人对钟情女子贝雅德丽采的爱慕之情,把她看作圣洁、光明和爱的化身,也是上帝派来拯救他灵魂的天使,体现了但丁将世俗爱情和天主教徒的虔诚感情交织起来的创作思想。《新生》虽有浓厚的禁欲主义神秘色彩,但也细腻地展示出爱情在诗人心灵深处激起的波澜,语言流畅,诗风清新,被认为是当时“温柔的新体”诗派诗歌的最高成就。

流放期间,但丁写了《飨宴》《论俗语》《帝制论》以及历经10多年的忧愤之作《神曲》。

《飨宴》(1307)的书名就是痛饮知识的意思。诗人借诠释自己的诗歌,把古典的和现代的科学文化知识介绍给读者。作者强调理性,批判封建等级观念,指出人的高贵不在于血统门第,而在于人的德行。《论俗语》(1305)是一部关于语言和诗律的专著。作者批判中世纪文人推崇拉丁文、轻视民间语言的错误,阐述以佛罗伦萨方言为基础的俗语的优越性,从而为意大利民族语言、文学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奠定了理论基础。《帝制论》(1312)集中体现了但丁的政治观点:主张政治和宗教平等,政教分离,反对教会干涉世俗政务。作品也流露出但丁对神圣罗马帝国皇帝的幻想。

《神曲》(约1307—1321)是但丁的代表作,作者花了10多年时间才完成这部巨著。作品共分《地狱》《净界》(又译《炼狱》)和《天堂》三部。诗人采用梦幻故事的形式,写自己35岁时在一座森林中迷路,三只野兽(象征淫欲、强权、贪婪的豹、狮、狼)挡住了他的去路。前有猛兽,后有深谷,但丁只得高声呼救。罗马诗人维吉尔前来引导但丁走出迷途,并游历了地狱和净界。到了净界顶端,维吉尔隐退,而由但丁年青时的恋人贝雅德丽采引导游历天堂,经过九重天,在电光一闪中见到了上帝,但丁也从梦中惊醒。

《神曲》是中世纪封建文学的终结,又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文学的序曲。它集中反映了新旧交替时代的社会矛盾,以及由此带来的但丁世界观的矛盾,即基督教神学思想和资产阶级人文主义思想的矛盾。

在神学观念上,但丁是个虔诚的基督徒,深受中世纪宗教神学的熏陶,致使《神曲》打上浓重的神学烙印。他宣扬灵魂可以和肉体分开,对上帝顶礼膜拜;对苦行僧、殉教者和清心寡欲的高僧贤君竭力赞美,让他们进天堂享福。与此同时,但丁认为异教徒、无神论者、邪教徒以及反抗上帝的叛逆者,都应当作罪人打入地狱受苦。这里面有伊斯兰教的创始人穆罕默德,有敢于跟上帝分庭抗礼的魔王撒旦。不仅如此,在引导但丁游历幽明三界的引路人的安排上,也暴露了诗人抬高信仰贬低理性的神学观念。但丁把维吉尔看作理性和哲学的象征,只能带领他参观较低层次的地狱和净界;而贝雅德丽采是信仰和神学的象征,才能带他参观天堂。尽管如此,但丁清醒地看到现实社会中教皇、教会、僧侣的许多罪恶,就毫不留情地揭露宗教界败类的贪婪、凶残、伪善和野心,把他们打入地狱受折磨。他把打着上帝旗号的僧侣比作“穿着牧人衣服的贪狼”,骂他们是“日夜用基督名义做着买卖的伪君子”。但丁甚至进而抨击一向被视为神圣的教皇领地梵蒂冈是“血污的沟,垃圾的堆”,让教皇尼科那三世进入第八层地狱。这些揭露抨击,是宗教改革的先声。

在政治观点上,但丁反对封建割据,谴责教皇、教会支持下的党派纷争,主张意大利国家统一。为此,他把阻碍祖国统一、争权夺利的党魁以及干涉政务的教皇打入地狱。这种观点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和人民的要求。可是但丁把统一意大利的希望寄托在个别英明君主如日耳曼皇帝亨利七世身上。当这位皇帝突然去世,但丁统一国家的理想破灭,便从政治斗争转而追求精神道德复兴,企图用提高国民的精神道德水准来消除倾轧和纷争,代之以仁爱和统一。

在对待生活和知识问题上,但丁作为一个正统的基督徒,必然要宣扬禁欲主义和来世主义,否定尘世享受和男女情欲,崇尚精神恋爱。因此,他把风流的俊男美女和希腊传说中的绝代佳人海伦、特洛亚的美男子帕里斯都当作重情贪色者打入地狱,以惩罚他们在人间沉溺于肉欲而忘却了信仰。可是但丁作为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又反对教会的蒙昧主义,推崇希腊罗马的异教文化,称颂荷马是“诗国之王”,赞扬维吉尔为“智慧的海洋”,肯定奥德修追求知识、敢于冒险的热情。对于真挚的爱情,但丁也加以赞扬。当他在地狱听了法郎赛斯加和保罗因热恋而遭杀害的故事,看到死后两人的灵魂仍然紧抱在一起经受狂风吹打的折磨情景时,竟悲伤得“昏晕倒地”。这种对犯贪色罪的“罪人”的同情,正是对禁欲主义的反叛,是个性解放思想的先导。

《神曲》在艺术手法上以布局精巧,结构严整著称。它的结构环绕着数字“三”“九”(三个三)、“十”来安排。全诗分《地狱》《净界》和《天堂》三部,每部三十三篇,地狱分九层,净界分九级,天堂分九重。全书连同序诗共一百篇。“十”在中世纪是完美的意思,一百便是极其完美,从而使长诗形成一个严密、匀称的整体。

长诗巧用象征、寓意手法,并把它与现实主义手法有机结合。长诗的许多情节、人物以及动植物大多有象征意义。地狱象征教会统治下的现实社会,天堂象征但丁渴望的理想世界,净界象征从现实进入理想境界的苦难历程。整个幽明三界的梦幻故事,象征人类在理性的引导、信仰的启示下,从悲惨的现实通过忏悔修炼进入幸福的理想世界的过程。这些手法虽充满宗教神秘色彩,却也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魅力。与此同时,但丁还用现实主义的手法来叙写历史上或现实中实有的人物和事件。例如对他所尊敬的亨利七世皇帝的歌颂,对他所憎恶的教皇蓬尼法斯八世的抨击,都是采用具体的直接描写手法。这种写实手法穿插在大量的象征、寓意、梦幻手法之间,增添了人间色彩和生活气息。

《神曲》还做到色彩诡异多变,比喻生动形象。描写痛苦、绝望的地狱时采用昏暗、阴森的色调作背景;描写宁静、充满希望的净界则用柔和爽目的色彩;以灿烂、明丽的色调衬托天堂的幸福愉快。长诗爱用日常生活中人们熟悉的事物作比喻,使被比的人或物贴切、形象。例如用眼睛发花的老裁缝穿针时凝视着针眼来形容鬼魂们注视活人但丁和维吉尔到来时的惊奇神情。

《神曲》在语言上也有创新。它一反中世纪必须用拉丁文为文学语言的陈规,开创了用当时被称为俗语的意大利语写作的先河,使文学创作摆脱基督教会的控制,更加接近社会生活,接近人民口语,也有利于促进意大利民族语言和民族意识的形成和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