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
1.3.4.4 结  语

结  语

20世纪末中国出现的宗教复兴,与美国持续不断的宗教发展,以及宗教在世界各地的兴盛遥相呼应,使风靡一时的宗教世俗化理论的普遍性受到了质疑。宗教在这个现代化的世界里似乎并没有消失的迹象,相反却有许多兴旺的印证。有鉴于此,一些持世俗化理论的欧美学者转而提出,西欧宗教世俗化的发展是全球宗教复兴中的一个例外。img740

那么应该如何理解欧洲宗教的世俗化呢?欧洲特别是西欧的世俗化首先是一个非国教化的过程,即把基督教从作为欧洲各国国教的独尊地位上拉下,使其成为一种个人信仰的正常宗教。欧洲的世俗化并没有使基督教消亡,而是取消教会作为国教的各种制度支持,将其原本在公共社会中充斥方方面面的影响力压缩到信仰领域。这个过程是非常痛苦的。基督教地位变化的反差之大,似乎只有用世俗化来表述,才能使人有所感受。

其次,宗教是由两个方面构成:一是内在方面;二是外在方面,即那些涉及感情、经验,及超自然信仰的方面,和那些涉及衡量宗教正统性、礼仪参与、及制度、组织的方面。正是作为宗教附属物的后者,在西欧经历了意义深远的世俗化,而前者,较少制度性和组织性的方面,则在宗教生活方面表现出相当程度的持续性。同样是1990年的统计,相信上帝的人在法国占57%,在英国占71%,在联邦德国占63%。这说明作为一种宗教信仰,欧洲人并没有放弃基督教,他们所不喜欢的是基督教的一些外在形式,最明显的就是参加教会的礼拜。这表明欧洲的基督教正成为一种从教会的权威下解放出来的信仰和良知的宗教。正因如此,许多学者把欧洲特别是西欧的基督教称为“没有教会的基督教”。img741

再次,西欧基督教会不景气的状况持续至今,与教会继续保持某种程度的国教地位有很大关系。虽然经历了激烈的世俗化过程,但西欧国家原先的国家教会现在仍然带有一些国教的色彩,如英国的圣公会、法国的天主教会和德国的天主教会及新教路德宗教会。以德国为例,1933年7月20日,希特勒政府与德国天主教会签订一个协议,德国政府在每一个注册的德国天主教徒收入税中扣除1/10,转交给德国天主教会。为了以示公平,这项协议也被延伸到德国的新教教会。一直到今天,每一位德国天主教徒和新教教徒的收入都会被自动地扣除“教会税”,而信徒们却不知道钱去了哪里及如何使用。这种国家帮助教会收税的方式引起很多人的不满,也使很多信徒离开了教会,或转入独立的福音派教会。这些由国家帮助收税的教会因缺少宗教动力,没有多少活力,难以吸引人,也就继续上演教会的“世俗化”景象。人们对一种被强加的信仰通常会产生一种反感,欧洲以礼拜人数锐减为特征的世俗化,不能排除是人们对长期作为国教的教会的一种厌倦的强烈情绪反应。

最后,西欧的宗教世俗化是指基督教的世俗化,或者更确切地讲是基督教的附属物——外在表现形式的世俗化,而非宗教的世俗化。近年来基督教以外的其他信仰在欧洲开始流行,如新兴宗教、东方的佛教和欧洲的民间宗教占星术等。2005年笔者在德国讲学,曾询问德国基督徒:如果现在德国人都不去教会了,或不再信仰基督教了,那么他们的精神或信仰需求如何得到满足?我所得到的回答是,许多德国人,特别是年轻人对占星术非常着迷,书店中这方面的书籍最多,也最为畅销。占星术俨然成为一个填补德国人信仰真空的新宗教。这样看来,宗教在欧洲并没有失去市场,人们只不过从过去对基督教的钟爱,转到现在对其他宗教的钟爱。宗教作为一个整体似乎并没有受到影响。有鉴于此,有些学者甚至提出不要再用世俗化这一名词来表述欧洲的宗教演变,而用宗教多元主义来代替世俗化。img742

在观察了20世纪60年代后宗教在世界各地的复兴后,宗教世俗化理论的创立者、著名宗教社会学家彼得·伯格于1999年编辑出版了一本题为《世界的非世俗化:复兴的宗教与世界政治》的新书,以此来修正他的世俗化理论。伯格指出,社会层面的世俗化并不一定导致个人意识层面的世俗化;一些宗教组织在社会上失去了它们的权力和影响,但是传统的和新兴的宗教信仰和实践仍然在个人生活中继续下来,有时采用新的组织形式,有时则引起巨大的宗教热。至于宗教为什么会生存下来?伯格指出,现代性摧毁了所有传统的确定性;不确定性是一种许多人都无法忍受的状态;所以,任何运动,不仅只是宗教性的,只要有可能提供或更新确定性,那么它就已经有了一个现成的市场。img743

注 释

①布鲁斯·雪莱:《基督教会史》,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第103页。

②A Lion Handbook,The History of Christianity(Oxford:A Lion Book,1990),pp.485-486.

③Alister McGrath,The Twilight of Atheism(New York:Doubleday,2004),p.31.

④Clyde L.Manschreck,Ed.,A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Vol.2(Grand Rapids,Mich.:Baker Book House,1964),pp.218-219.

⑤Manschreck,p.317.

⑥Manschreck,p.318.

⑦唐逸主编:《基督教史》,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93年版,第296~297页。

⑧Hugh McLeod,Secularisation in Western Europe,1848-1914(New York:St.Martins Press,2000),p.17.

⑨McLeod,p.53.

⑩Howard Clark Kee and others,Christianity:A Social and Cultural History(New York:Macmillan Publishing Company,1991),p.594.

img744Peter Berger,ed.,The Desecularization of the World:Resurgent Religion and World Politics(Grand Rapids,Mich.:The Ethics and Public Policy Center,1999),p.69.

img745George M.Marsden,Understanding Fundamentalism and Evangelicalism(Grand Rapids,Mich.:William B.Eerdmans Publishing Company,1991),p.3.

img746McLeod,p.9.

img747Diana L.Eck,A New Religious America:How a“Christian Country”Has Now Become the World's Most Religious Diverse Nation(New York: Harper San Francisco,2001),pp.2-3.

img748Eck,p.21,p.121.

img749Eck,p.21.

img750于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13~23页。

img751于春松:《制度化儒家及其解体》,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29~31页。

img752陈独秀:《本志罪案之答辩书》,载《陈独秀文章选编》,三联书店1984年版,第317页。

img753这里的基督教是指基督教新教,不包括天主教。

img754顾长声:《传教士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250页。又见王治心《中国基督教史纲》,上海古籍出版社2004年版,第216页。

img755Grace Davie,Europe:The Exception That Proves the Rule?in Peter Berger,p.65.

img756Howard Clark Lee,p.594.

img757Mcleod,p.11.

img758Berger,p.3,p.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