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启蒙与世俗化:东西方现代化历程
1.2.1.1 一、引  言

一、引  言

欧洲的启蒙运动是一场纷繁复杂而且具有很大差异性的文化运动,波及绝大多数欧洲大陆国家,还跨越大西洋影响了欧洲国家在南北美洲的殖民地。启蒙运动肇始于17世纪晚期,在18世纪达到顶峰,涵盖了一大批在民族、信仰和政治观点上非常多元化而且跨度很大的思想家。虽然彼此殊然迥异,这些思想家却自认为共同组成了一个知识的理想国,因为他们在一些基本前提和态度上志同道合,并投身于一项共同事业。在他们掀起的这场运动中,最根本的前提就是相信宇宙受永恒统一的法则所支配,而且通过理性——人心之中客观的、具有批判性的而且符合逻辑的活动——人类完全可以了解这些宇宙规律。启蒙思想家们赞同一种夸大了人类潜能的观点,对于未来充满乐观精神。他们相信,在经历了好些个世纪的黑暗和迷信之后,人类终于迎来了亮堂堂的白昼。思想家们的这份激动兴奋和乐观主义集中体现于当时一种颇具特色的出版物——“百科全书”。所谓百科全书,是指人类知识的皇皇大全,而当时在全欧洲出现了无数种版本的“百科全书”。许多人都深信不疑,通过理性,人类可以知晓一切,无论是像永恒不变的宇宙万有引力这样的自然规律,还是世界各地的多元文化,以及支配各民族社会发展的社会规律,甚至还可以了解人类的思维过程,了解感官知觉是如何通过这个思维过程而转化成观念的。

与启蒙运动相伴的是对基督宗教的批判,这不妨说也是自欧洲皈依基督教以来基督信仰所遭遇的最为严竣的思想挑战。有些启蒙思想家——当然只是一小部分人,不过也非常具有影响力——甚至认为基督教与理性相违背,故而是谬误。他们以理性的名义拒斥基督教的传统观念,譬如三一论、童贞女生子、宝血救赎、洗礼、圣餐、最后审判以及圣徒交通等。他们还拒斥原罪说这个基督教的基本观念,否认人性在本质上存在缺陷,并且反对如果没有神的佑助,人便注定会在建立公正道德的社会时一再受挫。对于包括伏尔泰和休谟在内的这些启蒙批判者而言,基督教只是一种迷信的形式,而当人类进入新纪元的时候,基督教必定会被抛诸身后。在他们看来,教会的历史无异于一部宗教战争、迫害、屠杀、残暴和宗教不宽容的黑暗记录史。他们认为,数世纪以来,基督教的教职人员一直都在诉诸人们惧怕想象的惩罚与期望虚幻的奖赏的心理来控制束缚他们。各大教会一直都在支持,并将继续支持欧洲大陆的各个政府压迫民众,支持它们通过神秘、魔术以及权威这些手段来操纵普通大众。不过,现在才真正有希望获得解放。伏尔泰说过,“要消灭臭名昭著的东西”,这正是他号召人们对教会展开启蒙之战的响亮口号。

不过,这种对宗教的极端批判,只是局限于少数启蒙思想家。虽然基督教的批判者们大胆激烈的著作让人迷恋难忘,我们却不应该夸大启蒙运动中的反基督教倾向。虽然有一些启蒙思想家,特别是法国的启蒙思想家们,的确对基督教大加抨击,可是毕竟大多数的启蒙思想家仍然坚定地固守在基督教传统之内。实际上,教职人员之中许多人都对启蒙运动抱着赞赏的态度。他们努力修改基督神学,不再关注神迹和超自然的事情,提升道德教训的地位,并推崇一个合乎理性而且仁慈善良的上帝的观念。他们强调基督教的本质要义,并将之界定为以拿撒勒的耶稣的简明教义为基础的实践道德。有些人还认为,一个更为合理的基督教能够促进基督教各教派之间的宽容,并能为基督教的重新团结开辟道路。简而言之,这就是基督教的启蒙运动,其领袖人物包括德国的莱布尼兹、沃尔夫、莱辛,苏格兰的弗朗西斯·哈钦生、托马斯·雷德和威廉姆·罗伯特森,英国的约瑟夫·巴特勒、威廉姆·沃博顿,以及日内瓦的托伦提。自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历史学家一直在研究启蒙运动中的宗教因素,尤其是基督教启蒙运动。

本文将讨论启蒙运动对宗教的批判和基督教启蒙运动这两个方面,而焦点问题就是在近代欧洲早期占据统治地位的宗教——基督教。本文将具体研究启蒙运动的前提和方法如何一方面导致了某些启蒙思想家拒斥基督教,又在另一方面如何导致了另外一些思想家设法改造基督教,使之成为启蒙运动的关键担当者。对于许多欧洲人而言,启蒙运动的确大大削弱了基督教各派教会的影响和权威。然而在另外一些人看来,启蒙运动却让基督信仰重获新生,因为它使得基督信仰越来越看重具有实践意义的道德教训、个人体验的重要性、上帝的仁慈和合乎理性以及基督信仰的普世本质。